#婦產科

別傻了 1/4體外射精仍會懷孕

別傻了 1/4體外射精仍會懷孕#婦產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嵐是20歲的大學生,近2個月的月經都沒有來,一開始以為是面臨期末考壓力太大影響月經,後來開始有噁心嘔吐,到婦產科檢查後,發現竟然已經懷孕10週。醫師詢問後發現,小嵐犯了不少人都會犯的錯,認為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其實正確避孕應該要「男帶套,女吃藥」,才能雙重防護。非預期懷孕 恐致女性憂鬱、增流產率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徐英倫表示,像小嵐這樣非預期懷孕,常常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包括懷孕女性憂鬱、胎兒低出生體重、未來能力發展差、增加流產比率等等。民眾應改正避孕觀念,因為不正當的避孕措施,導致非預期的懷孕,實在非婦產科醫師所樂見。避孕方式有十分多種,針對個別的需求選擇適合的防護措施,但首先須了解各種避孕方式的效果。最有效的方式當然是男性或女性結紮手術,幾乎可以百分之百避免懷孕,但是這項不可逆的避孕方式,一旦選擇未來可能失去再懷孕的能力。保險套避孕失敗 多源自不正確使用方式子宮內避孕器和結紮手術有相近的效果,它可以移除後恢復生育功能,堪稱暫時性的結紮。效果再次一等的是賀爾蒙類的避孕方式,如長期服用的口服避孕藥、事後丸、避孕貼片、避孕環等。保險套等物理性的防護措施,避孕失敗多是源自不正確的使用方式,不過仍比安全期推算法、體外射精、殺精藥等這些方式有效。後三者避孕方式,有著高達25%左右的失敗率,實在不值得信賴。若不想在魚水之歡後,煩惱著非預期懷孕的發生,建議不要使用效果差的避孕措施。避孕還可調經、降卵巢癌風險徐英倫醫師表示,保險套除了避孕以外,尚可預防性病的傳播,且方便購得,是最容易的避孕方式,可說是重要的一項措施,。然而有些人士感覺行房時保險套會減低快感,不喜使用。那便可以考慮賀爾蒙類的口服藥、貼片、甚至子宮內避孕器。口服避孕藥及子宮內避孕器額外還有調經、降低未來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好處,建議大家可以和婦產科醫師諮詢利弊,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避孕方式。

減痛分娩該打嗎?婦產科醫師來分析

減痛分娩該打嗎?婦產科醫師來分析#婦產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產痛是婦女在生產後難以忘懷的痛,到底有多痛?有人形容那感覺就像是「被高鐵撞上」、「被機關槍掃射」,尚未生產的婦女也對產痛感到焦慮、害怕,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於上週末辦理團體活動,由麻醉科管思齊主任授課,讓民眾認識減痛分娩!管思齊表示,痛是一種感覺,是相對的、抽象的概念,每個人對痛的定義、程度不一,而分娩的過程由於時間的長短不同,加上痛苦指數難以預測,太長時間的疼痛以及充滿壓力的分娩過程,對母體以及胎兒都有不良的影響。減痛分娩是指産婦背後腰椎附近,插入一只注射針至一定深度,然後經由此針頭,將一條精細的導管置入産婦的硬膜外腔,之後讓止痛藥物滲透到離開脊椎管的痛神經,整個注射過程約需十多分鍾完成,而藥物注射後約需要十至十五分鍾後才會産生作用;接下來則是采用持續性滴注的方式,直至生産結束,等生産後一切穩定,再移除導管。降低疼痛感 但這3類孕婦不適合據研究顯示有85%的産婦在施打無痛分娩以後較不痛,12%的産婦有適當程度的緩解疼痛,但仍然有3%的失敗率,管思齊表示,有些狀況是不適合接受無痛分娩,例如,産婦有血液凝固不良疾病、産婦有急性腦神經病變、背部施打處的皮膚有嚴重感染。他也提醒,無痛分娩並非完全不痛,而是透過精確定量的止痛藥物,幫助産婦減痛。保留輕微的子宮收縮感覺,是最好的無痛分娩法。

有子無子天註定?7招自我檢測找出不孕體質

有子無子天註定?7招自我檢測找出不孕體質#婦產科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內政部資料統計,約6成5的婦女超過30歲才選擇走入家庭,其原因不外乎是求學時間較長、進入職場開始追求事業的成就和穩定,而出現晚婚的趨勢。婦產科黃建榮醫師表示,因為衝事業而忽略生兒育女的黃金期,是多數女性不孕症的主因。呼籲女性朋友,若年過35歲,正常性行為半年內仍然無法自然受孕時,建議盡早就醫。女性最佳生育期:小於34歲黃建榮醫師進一步分析,小於34歲女性懷孕率相對較高許多,過了這段時期想要懷孕就相當困難。他接著表示,自己就曾經遇過一位40歲的女性,因為事業關係遲遲不願懷孕,等到想要懷孕時已經43歲,當時因為她的卵巢等各方面功能都開始老化,因此立即建議她做試管嬰兒,前前後後做了10幾次,直到45歲時才順利懷孕。「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假使有懷孕的打算,真的要趁早!不然即使做了試管嬰兒,成功機率仍然不高。」黃醫師深切地表示。他也強調,35歲以下、一年內正常性行為都沒有辦法懷孕;或是35歲以上,正常性行為半年內沒有懷孕時,都應該接受不孕症篩檢,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是「好孕」的重要關鍵。我有不孕症體質嗎?7招自我檢測想知道自己是否有不孕症的問題,黃建榮醫師提出幾項檢測方式,以下只要符合一項,都應該小心自己可能有不孕症的問題。1)    年過35歲才想生小孩/卵巢功能、卵子品質已逐漸老化。2)    體重過重/影響內分泌。3)    月經週期不正常/影響排卵及受孕機會。4)    有抽菸習慣/尼古丁會降低受孕機會及受精卵品質。5)    性伴侶比較多/骨盆容易發炎引起輸卵管阻塞。6)    動過婦科手術或腹腔手術/都容易引起輸卵管的沾粘。7)    動過流產手術的女性/子宮壁、內膜受損,導致月經越來越少影響懷孕機率。孕前應做健康檢查 女性可加做AMH卵巢年齡評估事實上,目前新北市跟台北市都有免費的孕前諮詢,男性驗精液、女性則是檢驗貧血、德國麻疹、梅毒等項目;假使想要進一步做卵巢機能檢查,則可以AMH卵巢年齡評估,藉由抽血檢測瞭解卵巢機能是否正常。凍卵年齡不宜過高 35歲前最佳!越來越多女性想透過凍卵的方式,來保持自己的一線「生」機,黃建榮醫師表示,目前台灣女性凍卵的年齡多落在35到45歲,這個年齡層範圍在求子的成功率還是不高;建議若想要透過凍卵來保存生育能力,還是30歲至35歲最好,此時,因為卵子年輕,再搭配試管嬰兒等療法,求子的成功率相對會高很多。

婦女生產照護服務品質 我明顯不足

婦女生產照護服務品質 我明顯不足#婦產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全台368個鄉鎮中有156個沒有婦產科醫師,偏遠地區該比例更高達83.3%。立法委員吳宜臻表示,台灣目前每十萬孕產婦人口只有9.3位婦產科醫師,婦產科醫師非常不足,造成日前新竹發生孕婦漏夜排隊掛號產檢情形,已嚴重影響準媽媽的生產照護服務與品質。 近十幾年來,台灣已呈現產婦高齡化趨勢,35歲以上高齡產婦的比例,從70年1.9%攀升至93年的9.8%、100年的17.8%。高齡產婦是高風險產婦,身心負擔比一般產婦來得大,如早產、妊娠糖尿病、高血壓與孕期焦慮等。然而目前並沒有因應的配套措施及衛教,預防高齡產婦風險的發生,政府對於台灣母親的照護明顯不足。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表示,24小時親子同室原意為快速建立親子間的親密感,然而,醫院提供這項服務時,實務上產生許多問題,造成產婦諸多困擾及不便,並且經常執行過當,形如強制,如:今年在某醫學中心就發生兩起母嬰同房中寶寶猝死的事故;護士夜間多次巡房、寶寶哭鬧,打擾媽媽及同房其他產婦的休息;媽媽累了想將寶寶送回護理站卻遭拒絕等。再者,為徹底執行母乳哺餵,母嬰親善院所規定不得提供奶瓶、安撫奶嘴及配方奶粉,這樣的規定等同於強制媽媽的意願與需求,使得當媽媽母乳不足、因身體狀況無法哺餵母乳或選擇不哺餵母乳時,無法得到應有的服務。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表示,醫院不應該創造需求,但應該滿足媽媽的需求,且依照家人經驗,寶寶吃奶嘴並不會影響寶寶繼續喝母乳。此外,在母嬰親善院所認證題庫中更出現完全忽視媽媽感受的「正確」答案,如產後若媽媽發生乳房脹痛,護理人員第一時間關心的是媽媽是否有正確哺乳,卻不是立即先舒緩媽媽的疼痛。推動母嬰親善立意良善,但評鑑規範不合理,且醫療院所為了通過評鑑,執行又過於僵化無視個別媽媽的需求,反而對母親是不親善的。 迎接母親節的到來,給媽媽一個友善的孕產婦照護才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因此呼籲政府,一、應增加編列生產相關之預算;二、研擬合理的產檢、生產制度,包含次數、規格及給付;三、在同時尊重母親自主的前提下,重新訂定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基準。

醫訊/生產前後保養與認識小兒疫苗講座

醫訊/生產前後保養與認識小兒疫苗講座#婦產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快要臨盆的孕婦總是會擔心該怎麼做才能順利生產呢?產後又該如何保養? 她們也可能會疑問,聽說寶寶出生後要打好多疫苗,到底要打哪些疫苗?又有哪些重要注意事項呢?為了解答孕媽咪與新手媽咪以上這些問題,成大醫院特為舉辦親子教室課程,邀請婦產科吳郁芃醫師主講「如何順利生產及產後保養?」陳琪護理師主講「小兒疫苗知多少?」歡迎南部新手媽媽與孕婦,及其家屬踴躍報名,名額有限,請盡快預先報名。名稱:如何順利生產及產後保養?&小兒疫苗知多少?時間:101年10月13日 (六)下午14:30~16:20地點:成大醫院門診大樓3樓第一會議室(臺南市東區勝利路138號)洽詢:06-2353535轉2335或2333

醫訊/新手父母快樂秘笈~健康講座

醫訊/新手父母快樂秘笈~健康講座#婦產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緣起於長期不景氣與金融海嘯,使得大多年輕夫妻囿於生活經濟壓力而不敢生育,進而導致少子化,雖然政府大力宣導生育,推出許多優惠方案及津貼,但少子化的趨勢目前仍然勢不可擋。為了鼓勵生育,協助新手爸媽,台北衛生局主辦「新手父母快樂秘笈~健康講座」,課程中邀請臺安醫院婦產科何信頤醫師主講「懷孕的奧秘~男孩女孩一樣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吳劭穎醫師主講「如何生個健康的寶寶」,何英世婦產科診所何英世醫師主講「如何面對育兒壓力」。10月5日17點截止報名,名額限100位,請民眾踴躍報名參加。名稱:新手父母快樂秘笈~健康講座時間: 101年10月13日與11月10日(六)09:10~12:30地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第2醫療大樓7樓會議室       (臺北市中正區福州街12號)洽詢:02 -23916470轉1219

不孕婦女多 全台達50萬人!

不孕婦女多 全台達50萬人!#婦產科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人因各種社會因素,導致許多人都晚婚晚生,受苦於不孕痛苦之中的婦女也不少。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陳樹基表示,不孕是指在沒有採取避孕措施,經過一年的正常性生活而沒有受孕者。在傳統觀念上,許多人都認為不孕是女性的問題,但陳樹基說,事實上,男女不孕的機率各約佔3成,另3成是雙方的共同因素,剩下另外1成是不明原因的不孕,因此90%的不孕可透過檢查得知。而台灣每6對夫妻中,就有1對不孕,推估全台約有50萬名不孕婦女。陳樹基說明,不孕症婦女飽受身心煎熬,而造成不孕的原因很複雜,除了需排除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頸黏液等因素外,也要考量是否因排卵不正常及荷爾蒙失調引起的不孕。 而體內的卵子大小、成熟異常主要是體內荷爾蒙失調所影響。陳樹基指出,女性在月經來潮時,卵巢中有數百至數千個卵胞開始成長,但最後只有一個卵胞會成長為卵子,而其他卵胞會自然萎縮。一般而言,成熟的卵子約2公分才會破卵順利受孕,但有些女性因荷爾蒙失調或卵巢萎縮造成卵子長不大而無法受孕。陳樹基強調,不孕的婦女,除了接受藥物治療之外,需按時作息,並且每天適當運動、飲食均衡,能有助於受孕。 

影音/龍子估破廿萬 產科醫師恐不足

影音/龍子估破廿萬 產科醫師恐不足#婦產科

龍年到,很多人都想要趁今年生個龍寶寶,根據內政部的預估,整年度的新生兒將突破20萬人。但這麼多的龍寶寶即將誕生,國內婦產科人力足夠嗎?根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最近5年來,婦產科醫師的成長率只有5.06%,遠低於一般內科、更不用提醫生人數爆增的整型外科,婦產科醫學會呼籲政府,要重新檢討健保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並提供適當誘因,否則十年後,婦科勢必成為乏人問津的黃昏產業。今年是龍年,不少夫妻趕做人,搶拼龍子龍女,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從年九月開始,每個月新生兒就達到1萬8千名,為了龍年而孕育生命的準媽媽,預計未來達到每個月接近2萬人,整年度的新生兒將突破20萬人。但這麼多的龍寶寶即將誕生,國內婦產科人力足夠嗎?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國內這5年,執業醫生的成長率,婦產科只成長5.06%內科醫生是15.25%,反倒是近年來越來越熱門的整型外科醫師卻暴增了22%,婦產科醫學會就認為,除了少子化,加上健保資源分配不均,才會讓不少醫學院學生捨棄辛苦又醫療糾紛多的,內、外、婦產科和小兒科,改走工作時間短、報酬率較高的科別來執業。不只婦產科醫師執業成長率低,就連醫師平均年紀也大,甚至還有明顯的城鄉差距,婦產科醫學會呼籲政府,除了應該正視健保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也要提供適當誘因,鼓勵年輕學子投入偏鄉地區服務,否則十年後,婦科勢必成為乏人問津的黃昏產業,對於台灣的醫療將有深遠的影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