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

遠離寒流威脅 7招防心疾、中風發作

遠離寒流威脅 7招防心疾、中風發作#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近日氣溫驟降,當溫度變低時,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壓容易不穩定,易致血液在血管內凝固機會,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衛生局呼籲民眾一定要加強保暖,如果民眾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症狀,應該要儘速就醫。據103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分別位居之第2、第3及第8名,佔死亡百分比近四分之一。而若有高血壓的患者,如未按時服藥,血壓控制不良者,及飲食無節制,尤其暴飲暴食者,更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老人、三高者 寒冬保暖措施更不可少呼籲長者及三高、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的民眾,應多注意飲食、運動及氣候變化,外出時做好保暖措施,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於正常範圍,減少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而臺北市衛生局也曾傳授民眾禦寒保健措施:1)注意保暖/不論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再進行活動。隨時保持全身血液循環順暢,保暖衣物可別少。2)均衡飲食習慣/勿太鹹、太油,少吃高膽固醇東西,避免刺激性食物。三餐勿吃太飽,多吃蔬菜水果、雜穀食物,預防便秘,避免排便時用力。3)維持規律運動/避免深夜或大清早出門運動,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並建議長者結伴運動,且先暖身。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應立即停止。4)定期監測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另每日早上起床1小時內測量血壓及服藥。5)正常生活作息/充足睡眠與休息,以增加抵抗力,不過量飲酒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6)不抽菸/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鼓勵吸菸民眾要立即主動戒菸。7)泡湯提醒/心血管疾病病患及老年長輩,泡湯時間勿超過15分鐘,泡湯後勿太快起身,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這種方式最危險;以免心臟負荷不了,易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誘發心臟病、中風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誘發心臟病、中風#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入秋後最強一波冷空氣本周南下,氣溫驟降,北部及東北部地區低溫可能降至13℃,與上週溫暖天氣相比,溫差超過10度。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每當溫差過大時,可能導致血管收縮,引發血壓的變化,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族群,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臟病及中風之急性發作。保暖護心!三高、長者高危險族群要注意依據國健署研究顯示,台灣20歲以上民眾超過700萬人有三高問題。當氣溫降低時,血管收縮,血液濃稠度增加,血液在血管內凝固機會亦增加,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因此,平日除了規律服藥外,尤其頭頸部及四肢保暖更要注意。另生活作息也要規律,情緒不宜起伏太大,且保持愉悅快樂的心情,才能避免低溫對健康的危害。反應不敏銳  老年人慎防低體溫邱淑媞署長進一步提醒,65歲以上長輩,由於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當氣溫較低時,要確實保暖及攝取足夠的熱食與水分;如發生低體溫情況時,要設法取暖,迅速送醫。此外,濕冷的天氣應儘量減少外出,以免因地面濕滑,或因老人週邊血液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反應遲緩,而增加跌倒、前臂骨折及髖骨骨折的風險。牢記心臟病、中風徵兆 爭取黃金搶救期據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3年因為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6,595人,平均每天就有百人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提醒民眾如果出現下列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心臟病徵兆/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中風徵兆/牢記「FAST」口訣,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1「F」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2「A」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3「S」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4「T」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流感蓄勢待發!農曆春節前後恐達高峰

流感蓄勢待發!農曆春節前後恐達高峰#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寒流來襲,國內已進入流感流行季節,一般在農曆春節前後達到高峰,於3月後脫離流行期。雲林縣衛生局提醒家有幼童、長者與慢性病患者為流感高危險群,家長與病患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如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低血壓及活動力低下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 預防流感 接種疫苗較有效衛生局也特別呼籲,民眾應多加留意與預防以確保家人健康安全無慮,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其他包括:勤洗手,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有呼吸道症狀時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立即更換等都是防範之道。 

寒冬離開被窩要十足勇氣 八成上班族妄想要「寒流津貼」

寒冬離開被窩要十足勇氣 八成上班族妄想要「寒流津貼」#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冷氣團報到,外頭低溫環伺,也讓眾多需早起的民眾,若要踏出被窩一步,難度簡直猶如登天,以至於冬天最勇敢的事,就屬能了當掀開被子,而根據人力求職網的調查發現,低溫來襲,的確讓一堆不勇敢的上班族,心生退怯之意,為找尋與低溫求和的方法,就只好打電話向公司請假,其中,只有一成四的上班族,不受寒冬影響能正常上下班。低溫之下 大家都不想上班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發現,高達66.7%的人表示,最近遇到寒流,曾經有過「不想上班」的念頭,寒流來襲時,有63.5%的人透露,「容易疲憊,想睡覺」,其次為「覺得工作效率變差」(49.2%)、「容易感冒咳嗽,影響工作進度」(39.7%),另外各有19%表示,「容易感覺飢餓,身體無力」或者「注意力常常不集中」,僅僅一成四(14.3%)的上班族,自認工作狀態「完全不受天氣影響」。冷氣團報到 九成上班族會賴床不僅工作狀態受影響,在寒冷的天氣當中,想從暖呼呼的被窩中起來,對不少上班族而言,的確有些痛苦!調查就顯示,因為冬天低溫的關係,九成四(93.7%)的人指出,會因此「賴床」,平均賴個11.7分鐘,要多花費十二分鐘才能起床,結果可能導致晚到公司的命運,有38.1%的人表示,曾經在冬天的上班日「遲到過」,同時一個月平均遲到2.7天,甚至還有近兩成(19.1%)指出,因為冬天低溫的關係而「請過病假」,平均每個月請假1.7天。寒風中上工,困難度提高,也因此有多數上班族認為,應該要有所為的寒流津貼, 83.5%的上班族認為,應該制定「寒流津貼」的規定,同時如果碰上寒流來襲,但需要戶外工作,若以一天八小時來看,上班族平均期盼的日薪,能有1,875元。對於寒流津貼的想法,以及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霾害假、空汙假,企業怎麼看?調查指出,只有兩成三(22.8%)贊成有所謂的「霾害假」或「空染假」;至於戶外工作時,只有近兩成(19.3%)的公司表示,願意提供員工「寒流津貼」。

寒流來襲當心!室內外溫差5度以上 中風率增2倍

寒流來襲當心!室內外溫差5度以上 中風率增2倍#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氣象局提醒,入冬首波冷氣團本週一來襲,大臺北氣溫將下探13度。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氣溫驟降引起血管收縮,較容易發生腦中風,民眾務必注意保暖。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表示,研究指出當室內外環境溫差相距5℃以上,中風發生率增高2倍,早起運動的老年人更須小心,建議等到天亮氣溫回暖,再出外活動為宜。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表示,腦中風是國人10大死亡原因第3位,也是臺灣成年人殘障的第一原因。在前一個月前天氣突然變冷時,曾於門診發現有1名30多歲男性,因身體右半邊突然出現麻木症狀,經住院才發現後是輕微腦中風導致,更讓人驚訝的是,男子完全具備「三高」條件而不自覺。天冷進補要忌口  當心血壓血糖亂飆陳醫師表示,冬天氣溫驟降,會導致原本硬化狹窄的血管栓塞。故在寒冷的天氣裡,必須注重保暖,避免讓身體處於溫差太大的環境,或是突然暴露於過冷的氣溫中,早上醒來先動動四肢、坐起來等2到3分鐘再下床,尤其早起運動的老年人在寒流來襲時更須小心。衛生局也指出,寒流來襲,不少民眾也喜歡吃火鍋、薑母鴨暖身,但切記務必適量,心血管病患若多吃,容易導致血壓血糖難以控制。若有突發狀況,記得辨別中風症狀:臉部歪斜,手臂無力、下垂,講話含糊不清,就要記下發病時間並立即就醫,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

週三寒流再報到!心血管患者禦寒3要點

週三寒流再報到!心血管患者禦寒3要點#寒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從週日(16日)起天氣回溫,全台各地都可見到溫暖太陽,部分都會區高溫甚至可達26、7度!但民眾可得把握這樣舒適的氣溫,因為週二晚上天氣就要開始轉變,週三西半部地區開始轉濕冷。雖然新一波的冷氣團威力沒有前幾週那麼強,但是溫差的變化還是會讓人感到「凍未條」。為預防心血管疾病患者會因為氣溫變化而影響身體狀況,藥師陳宥呈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把握禦寒3要點,分別如下:1)注意血壓的狀況2)按時服用慢性病藥品3)注意自我保暖保健或選擇保健品加強保護寒流襲台 心血管疾病患者首當其衝上週全台溫度急降,短短幾天就造成53人猝死,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大宗。藥師陳宥呈解釋,低溫對於心血管患者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主要是因為冷空氣加速血管收縮,而容易造成血管出血破損的可能。事實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本身的藥物控制及保暖措施要做好外,也可以補充營養素來加強本身的保護力。陳藥師進一步說明,由於入冬之後氣溫變化大,使得市面上許多營養補充品的被詢問度也大幅提升,如:銀杏、Omega-3魚油及納豆紅麴等營養素,都是分別針對末梢血液循環、促進腦部心臟血液循環以及降低膽固醇等作改善。營養素補充應與藥物間隔食用陳宥呈藥師也特別提醒,雖然銀杏、納豆紅麴對於血液循環有一定的幫助,但因草本萃取物質比較容易引起藥物的交互作用,而影響慢性病等治療藥物的效果,因此建議患者,若要服用這些保健食品,記得一定至少要間隔2個小時以上,以確保食用上的安全。

寒流今晚又報到 保暖遠離菸酒防猝死

寒流今晚又報到 保暖遠離菸酒防猝死#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接連幾波寒流來襲,全台猝死意外頻傳,中央氣象局今日又發布低溫特報及強風特報,自即日起有鋒面通過及寒流南下,各地氣溫明顯下降。新北市衛生局呼籲,心血管、呼吸道等相關疾病患者以及高齡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及按時服藥,其他民眾也別因為平日身體健壯無恙就忽略禦寒,若感覺身體不適,一定要儘快就醫。溫差大血管收縮 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黃兆康醫師表示,氣溫驟降容易引發急性心因性猝死,尤其特別容易在離開溫暖的被窩、清晨外出晨跑,以及傍晚時因日夜溫差太大,導致血管收縮誘發或惡化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是發病的高危險群,須注意保暖、定期量血壓並按時服藥。如果民眾暴露在冷空氣中,常感到胸悶或胸痛,須立即就醫,避免遺憾發生。黃主任更提供天冷保健口訣:「天冷保暖遠菸酒,睡飽吃巧多運動」,告訴民眾注意日常保健工作。新北市衛生局也提醒民眾,天冷外出應採「洋蔥式」穿衣法,最內層穿透氣良好的排汗衣,讓汗水不會留在皮膚或衣服上造成濕冷、搔癢;中間層穿蓬鬆羽毛衣,在排汗衣和羽毛衣間製造一個體溫維持的保暖空間;最外層加上透氣防水外套,讓保暖空間與外界阻隔,另手套、襪子、圍巾也是禦寒必備款;作好保暖禦寒,才能遠離猝死威脅。 

低溫要小心!全台每天91人死於心臟病、中風

低溫要小心!全台每天91人死於心臟病、中風#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中央氣象局近日連續發布低溫特報,為預防心血管疾病患者、長者及遊民因寒流來襲而導致生命安全受到影響,衛生福利部持續提醒患者規律服藥、定期回診,老年人保暖措施可不能輕忽。寒流一來 急診人數就暴增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1年因為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3,168人,平均每天就有91人因為心血管疾病(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顯示心血管疾病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值得注意的是,急診通報資料對照中央氣象局所發布歷年每月氣象資料發現,其中最冷的四個月(1、2月、3月、12月)與當年其他月份比較,大台北地區(臺北市及新北市)心血管疾病患(含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急診就醫通報量增加11%,顯示溫度降低確實造成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就醫情形增加。因此,每當氣象局連續發布低溫特報,呼籲長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提高警覺,規律服藥,定期回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