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個人申請放榜啦!隨著近幾週大學申請入學分發結果公布,國中會考的分發結果也即將於7月初揭曉,許多學生正處於人生中重要轉折點之一。根據研究指出,等待成績公布的期間,學生的焦慮指數明顯高於成績公布後。對此,董氏基金會呼籲家長可以多留意孩子狀況,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與自由。
大學個人申請放榜啦!隨著近幾週大學申請入學分發結果公布,國中會考的分發結果也即將於7月初揭曉,許多學生正處於人生中重要轉折點之一。根據研究指出,等待成績公布的期間,學生的焦慮指數明顯高於成績公布後。對此,董氏基金會呼籲家長可以多留意孩子狀況,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與自由。
最新研究發現,人在承受壓力時,皮膚會散發類似炒韭菜的氣味。《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指出,這種特殊氣味由二甲基三硫化物(Dimethyl trisulfide)與丙烯基硫醇(Acryl thiol)構成不僅容易引發周圍人群的焦慮與疲勞感,更被戲稱為職場「上班味道」科學印證。
你知道運動強度也能做為神經系統和精神疾病的治療策略嗎?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首次表明,低運動強度和高運動強度,都將會影響我們的大腦功能。研究人員使用靜止狀態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發現低強度運動會觸發參與認知控制和注意力加工的大腦網絡,而高強度運動主要是刺激腦部神經參與情感方面的處理。《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大腦與運動強度的相關研究。
孩子該為年邁父母的照護負責到什麼程度?當早已搬出去的子女被要求同住照顧父母,是必須履行的義務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一名40歲獨生女被生病的父親要求搬回家照護,她一度陷入身心絕境,最終尋求專業協助,勇敢地用「3句話」跨過心中的檻走了出來。
明明沒什麼壓力,卻睡都睡不好?醫師指出,從功能醫學的觀察來看,生活穩定沒壓力的人,身體可能已經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例如睡不好、飲食不均衡、免疫力下降或慢性發炎。這些壓力不一定馬上引發疾病,卻會逐漸消耗細胞修復力,加速身體老化。醫師呼籲,在身體功能出現失衡,尚未發展為疾病之前,必須及早預防。
研究顯示,規律睡眠有助於孩子情緒控制、社交表現與行為穩定,特別在壓力情境下更為明顯。此外,睡眠不足則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成長遲緩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供固定就寢時間6大好處,家長可透過睡前儀式建立孩子良好睡眠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節奏。
一位40多歲的男性科技業主管,近半年來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語句中斷等情況,例如常常忘記剛交代的事項,甚至腦中突然空白,讓他一度懷疑自己罹患早期失智症。就醫接受神經內科腦部影像檢查後,卻未發現任何腦部異常,最終在身心科確診焦慮引起的「假性失智」。
日前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外發生重大死傷車禍,78歲駕駛余文正駕車衝撞造成3人死亡、12人輕重傷的憾事,有網友根據相關肇事影片,懷疑肇事余男可能有「路怒症」,引發大眾熱議。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路怒症為描述一種在駕駛過程中,因交通相關情境觸發的強烈憤怒情緒,進而導致攻擊性或危險的行為,屬於現象上的描述,並非醫學上正式的精神疾病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