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

久坐危害遍及全身 就連運動也救不了你

久坐危害遍及全身 就連運動也救不了你#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在普遍民眾的觀念裡,都知道多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可遠離肥胖、疾病纏身,但你知道嗎?根據《內科醫學年鑑》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如果長時間都處於坐著的狀態,就算是有運動習慣,也會增加心臟疾病、癌症等風險。多做少動 恐增罹患癌症、糖尿病機率該研究主要是由多倫多大學David Alter的團隊,檢視過去的研究發現,坐著時間越久,不管是看電視、玩電腦等,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的風險就會越高,姑且不論是否有運動習慣,這些久坐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高出90%、死於心臟疾病機率也會多出18%,整體來說平均死亡率則高出24%。對此,研究人員表示,久坐會影響新陳代謝,就算是每天固定運動半小時至一小時,也僅能減少15%的不良危害,因為大部分的時間,仍處於坐著的狀態,因此,建議民眾應多動少坐,才是預防的最佳方式。久坐超過半小時 屁股變大機率增且過去也曾有許多研究指出,久坐對身體的危害程度,是從外到內皆有影響,還記得「久坐屁股容易變大」這個說法嗎?其實是有根據的,在美國有項研究指出,女性每天若坐超過30分鐘以上,肥胖機率就會增加1.53倍,且時間若拉更長,超過6小時的話,其增胖風險更會增加約2倍,整體而言,包括屁股整個身體都會變的比較「大」,而這就是所謂外在風險。快起來動一動 有助於遠離骨鬆、早死至於內在影響,除了肥胖、慢性疾病外,其實就連壽命、骨頭也會連帶受影響,在國外曾有研究指出,25歲以上的人,每坐在沙發上或椅子上超過一小時,就會短少22鐘的生命,換算下來,每天若持續長達6個小時,久坐不動的話,一生的壽命將會少掉5年。而在台灣,中華民國骨鬆協會也曾對上班族調查發現,有5成上班族沒有運動習慣,且長期待在辦公室裡久坐不動,都是罹患骨鬆的主要原因。定時遠離椅子 是最簡單得保健之道綜觀以上種種久坐的危害,民眾除了要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外,也要定時的遠離椅子,起來走走晃晃,不管是上廁所、喝水都好,都能減少久坐時間,藉由簡單的保健之道,就能降低各種毛病的發生率。

研究:女性久坐超過30分鐘 屁股就容易變大

研究:女性久坐超過30分鐘 屁股就容易變大#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如果有一天,老闆突然把公司的椅子全部撤走,命令每個人都必須站著上班,必定引來一陣哀怨怒吼,不過先看看日本佳能電子公司,其辦公室沒有任何一張椅子,每個員工都被迫站著上班,雖看在他人眼底,簡直不可思議,但自從政策實施後,業績竟瞬間成長八倍以上,讓眾人看得嘖嘖稱奇。女性只要久坐超過三十分鐘 就有肥胖風險除了公司業績大好之外,對於女性而言,站著上班反而對健康有眾多好處,而且還是一項健康大利多!因為根據研究,女性只要久坐超過三十分鐘以上,屁股就容易「坐」大。女生容易坐大 男生則沒有相同問題此研究來自於《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對於一千八百多位,來自於美國密蘇里州四個城市的居民,所得出的結果。研究指出,女性只要每天久坐超過三十分鐘以上,肥胖的機率就會增加1.53倍,若超過三百六十分鐘,其增胖風險,更會來到兩倍左右,可是男性若久坐,則不會有增胖的問題。研究人員建議,上班是最容易導致久坐的原因,女性上班族應減少上班久坐的時間,並增加平日的運動量,才能避免體重過度增加。

久坐、盯螢幕過度 恐讓臉部老化更加倍?!

久坐、盯螢幕過度 恐讓臉部老化更加倍?!#久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臉部鬆弛的主因嗎?根據研究指出,年齡只要超過25歲,膠原蛋白就會以每年流失1%的速度與臉部道別,除了會產生皺紋之外,因臉部的支撐力不足,將讓原本就停留在臉上的脂肪下垂,出現「脂肪型老化」。皮膚專科醫師林明秀指出,現代人久坐辦公室,緊盯電腦用眼過度,都是臉部脂肪型老化的主要原因,而這些久站久坐緊盯電腦的習性,恐讓臉部老化速度更為快速。久坐不動簡直火上提油 老化速度加倍事實上,脂肪型老化最明顯的狀況就是嘴邊肉下垂、眼袋肥厚下垂、眼皮下垂等,看起來猶如好幾顆肥肉沙包,掛在臉上!而在過去醫學美容治療上,大多透過所謂的侵入式手術,將多餘的脂肪抽出,再打入凹陷的地方,但往往恢復期長達兩個月之久,許多病患不太能接受。整形外科醫師呂旭彥說明,根據診間觀察發現,改善臉部下垂的主流是靠非侵入式的拉提方式,像是目前較廣泛被消費者接受的Viora Reaction System(俗稱緊塑V顏電波),就是透過電波刺激臉部膠原蛋白增生,讓下垂位移的脂肪凋零,較無恢復期時間上的疑慮。此外,林明秀醫師也補充,像這類的治療電波,有所謂的負壓系統,除了拉提,也能改善一般電波拉提比較無法觸及的深層脂肪。勤運動、低脂飲食 才能減少臉部下垂風險過去就有一位上班族,同樣是因久坐電腦前,眼睛又時常緊盯螢幕不放,加上常常揉眼睛,導致臉上多種皺紋加深,眼皮也嚴重下垂,才到診所來求助拉提療程。林明秀醫師提醒,老化愈早預防,需改善的幅度就愈小,千萬別拖到年齡過大,才想要一次解決,效果恐怕不盡理想。除了透過醫美治療之外,同時也呼籲上班族,盡量於日常生活保持低脂飲食,以免多餘的脂肪堆積在臉部;同時維持適量運動、避免熬夜,才能減少老化問題。此外,若以醫美治療改善脂肪問題的民眾,術後也須多補充水分,以維持臉部狀態更持久。

久坐+低頭 骨刺年輕化患者增2成

久坐+低頭 骨刺年輕化患者增2成#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手麻無力、肩背酸痛,當心是骨刺無言的警訊!一名50多歲的宋先生,從事電腦繪圖工作,工作常須低頭,且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近來先是感覺脖子緊緊的、肩膀痠痛,手麻,剛開始他不以為意,某日突然右手整隻無力、舉不起來,他才才驚覺不對勁,趕緊至醫院就診,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患者椎間盤又厚又重,也就是長了所謂的骨刺,嚴重壓迫頸椎神經,才會導致右上肢無力。經神經外科醫師施以頸椎開刀減壓手術,隔天即可下床走動,解除病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外科林牧熹醫師表示,脊椎退化性疾病的患者多因長期姿勢不良以及習慣不佳,如久坐、低頭族、過度彎腰、拿太高的東西等,都易造成脊椎的退化及骨刺增生,而壓迫脊髓神經,唯有將壓迫移除之後,脊髓得到減壓,疼痛才會舒緩。骨刺不在意 嚴重恐癱瘓林牧熹醫師提醒,長時間的低頭,引發頸部緊繃,手臂痠麻,造成頸椎骨刺,門診也發現頸椎骨刺的病患增加約兩成,且有年輕化趨勢,以往有骨刺問題的病患年齡大約為50~60歲,近年來隨著3C產品普及,低頭族增加,造成骨刺年輕化,開始出現30~40歲患者。不論是骨刺、椎間盤凸出、脊椎狹窄,初期症狀都僅只是脖子痠、下背痛、疲勞,然後逐漸感到手腳無力、步態不穩,最後可能導致尿失禁、嚴重甚至全身癱瘓,症狀由輕而重,但如果症狀沒到很嚴重,會先採藥物治療,如無法改善才會施以手術,一般須開刀治療的患者僅有2成。而他也提醒低頭族、久坐的上班族,工作每40分鐘,建議起身動一動,舒展筋骨。 

樂閱讀/久坐不動 心肌梗塞機率增2倍

樂閱讀/久坐不動 心肌梗塞機率增2倍#久坐

小心!椅子正在謀殺你。不管你是否常去健身房或經常慢跑,只要你整天超過6小時在辦公室、在車子裡、在沙發上坐著,你就讓自己陷入癌症、心臟病、糖尿病,以及早死的危機。美國癌症協會檢視了12萬美國人14年來坐著的時間和死亡率,發現女性只要每 天坐超過6小時,就比每天坐少於3小時的人,早死於各種疾病的風險高了37%。男性則多了18%。久坐不動對心臟的傷害很大。現代人酗電視、迷網路,長時間坐姿、少活動,甚至熬夜、壓力大,以及在空調房中水分流失,這些電腦網路族的共通問題,都是釀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澳洲墨爾本貝克心臟病與糖尿病研究中心,追蹤近9千名澳洲成年人的行為6年,發現不論是否本來就過胖、有沒有固定運動習慣、有沒有抽菸、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臟病危險因子,比起每天看電視不到2小時的人,每天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超過4小時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出80%。這份研究強調:「不管是看電視或打電腦,長時間坐著不動,就可能傷害健康。」缺乏運動或活動量不足的生活,和抽菸、三高、心臟病家族病史一樣,都是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更糟的是,大多數台灣人的活動量、運動量都不足。一項針對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調查發現,六成(59%)的台灣人沒有固定運動的習慣,比亞太地區平均值49%高出許多。國民健康局在2011年調查也發現,七成上班族運動量不足,超過三成近一個月沒有運動。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指出,缺乏運動的結果,會逐漸減少身體參與耗費體力的活動的表現能力,失去力量、耐力和身體柔軟度,日常活動也會變得愈來愈累、愈來愈困難。在所有其他危險因子相同的情況下,活動量不足的人,發生致命心肌梗塞的機率是同年齡其他人的近兩倍。你動的太少嗎?規律運動能夠讓心肺功能更有效率、增強肌耐力,達到理想的健康狀態,但如果有下列情形,就是活動量不足:■一天當中,大多數時間都坐著。■每天走路的距離不超過一、兩條街。■空閒時所做的活動不需要四處走動。■職業屬於靜態工作。■一星期中,大多數的日子運動不到20~30分鐘。(本文作者/張曉卉、謝曉雲)(摘自/護心:中西醫聯手顧心臟/天下雜誌出版)

男人們!久坐不動、搬重物 恐提早患退化性關節炎

男人們!久坐不動、搬重物 恐提早患退化性關節炎#久坐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唉呦喂啊!怎麼從椅子上突然站起來,膝關節會一陣痠痛呢?」上班族小彭(化名)按著自己的膝蓋,試圖讓痠痛的膝蓋好轉…。這樣的例子是否也常發生在你身上?根據統計,久坐不動、或常搬重物都容易加重膝關節的負擔。天主教耕莘醫院骨科部應思漢醫師表示,由於膝關節比較僵硬,當突然間大幅度運動時,就很容易造成膝關節的不適,久而久之,就可能使退化性關節炎提早找上門。2類男性上班族群可要小心了!1)久坐不動的男性/久坐不動者因為長期缺乏運動,使得膝蓋周邊肌肉及韌帶的強度差,無法負重,此時,身體所有的重量便會全落在膝關節軟骨上,一旦突然間的大幅度運動時,膝關節就容易拉傷或發炎,若再加上肥胖的關係,很可能發生膝關節提早退化。 2)長期負重工作的男性/此外,長期必須負重工作的男性也容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比如貨運工、搬家工人、需搬重物的上班族等,因這類族群膝蓋必須長期承受過大壓力,在使用過度的情況下,也很容易造成膝蓋的磨損;若再伴隨蹲、跪、上下樓梯的動作,膝蓋磨損的情況便會大增。自我檢測:我的膝關節退化了嗎?若在早上起床時,發現膝關節痠痛,活動一段時間後會比較舒服,就代表你的關節正處於發炎狀態,建議提早就醫。雖然退化性關節炎多半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一般年輕人發生機率不多,但若平時生活習慣不佳、膝蓋長期沒運動或過度負重,都可能提早發生膝關節退化。醫:葡萄糖胺有助舒緩膝關節痠痛針對膝關節退化關節炎的治療,應思漢醫師說明,初期治療以消炎藥物為主,而臨床統計也發現,約有5成病患認為葡萄糖胺有助舒緩疼痛表現;到了中期,則可利用施打玻尿酸或類固醇,潤滑膝蓋。至於晚期患者,就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作為治療方式。至於許多病患都會疑問,市面上這麼多葡萄糖胺產品,到底哪種才適合自己?應思漢醫師解答,目前有分為藥品級硫酸鹽葡萄糖胺及食品級鹽酸鹽葡萄糖胺,坊間更出現有顆粒狀、粉狀、液狀等葡萄糖胺,但其實成分差不多,只是製程方式不同,當然若論純度、嚴謹度而言,藥品級的葡萄糖胺是比較有保障的。提醒民眾,平時一定要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久坐不動及減少負重動作,以避免增加關節壓力,同時也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夠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的可能性。

長途旅行久坐不動 血栓上身恐致命

長途旅行久坐不動 血栓上身恐致命#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回暖代表出遊的季節來臨,許多人喜歡利用連續假期安排長途旅行。但是對於一些民眾,長期蜷縮在狹窄空間沒有活動,尤其是車程在4小時以上,會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風險;當血栓流到肺部時,還會併發急性肺栓塞,威脅到生命。肥胖、孕婦是高危險群因此,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提醒,不論搭飛機、自己開車還是坐火車,旅途中別忘記動一動伸展雙腳,促進血液流動;高危險群如服用抗凝血劑者、有血栓病史者、肥胖、孕婦、剛生產完6週內之婦女、剛開完刀的人,更要特別小心。家醫部解釋,旅程越長、危險因子越多,深層靜脈栓塞的機率就越高。栓塞的常見症狀包括腿部腫脹、難以形容的疼痛感、皮膚紅腫發熱;如果同時出現呼吸困難、隨著咳嗽深呼吸加劇的胸痛、咳血、心律不整的症狀,則可能是出現肺栓塞,要立即就醫。施行腿部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因此,家醫部建議,旅途中坐著時要常常動一動雙腳;可以先打直雙腳,然後將腳趾頭指往自己,適時站起來伸展一下腿部。搭飛機不方便起來走動時,也可以做點腿部運動;方法是先屈膝,然後用雙手環繞小腿往胸口方向推,維持這個姿勢15秒,連續做10次,以上方式都可以促進腿部血液循環。屬於高危險群的民眾,建議在出發前至旅遊門診諮詢,才能確保旅遊盡興又健康。

上班久坐腰痠背痛 黃金6招遠離疼痛

上班久坐腰痠背痛 黃金6招遠離疼痛#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久坐、姿勢不良導致全身肌肉痠痛患者不少,恐僅次於感冒求診的患者!疼痛控制科胡新實醫師表示,好發下背痛的族群為長時間開車族,如駕駛、內勤久坐人員,如上班族、或是喜歡長時間賴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或睡覺的人,容易因不當姿勢、或長時間固定同一姿勢導致肌肉疲乏,產生疼痛。對此,胡新實醫師說,治療或處理下背痛方法很多,但想治癒且無任何副作用、最有效的方法為「肌肉伸展」,因此提供黃金6招伸展操,讓腰痠背痛族遠離疼痛,此操不只可緩解嚴重背痛患者病況,還可作為日常保養運動,兼具治療與保健的效果,讓痠痛不再來。胡新實醫師提醒,黃金6招重點在於每個動作需停留1分鐘,且每天至少3次以上,不限任何時間與地點,都可進行;建議有嚴重下背痛的患者,約實施2個禮拜就會有顯見的治療效果產生、並紓解疼痛,若疼痛趨緩或解除,往後可間隔1~2天再做,充當保養運動、徹底遠離下背痛。黃金6招如下:● 第一招前彎腰/兩腳同寬,上半身前彎,雙手自然垂下,持續一分鐘。● 第二招後仰/兩腳同寬,上半身往後仰,持續一分鐘。● 第三招左側彎/兩腳同寬,右手舉起往左側彎,左手插腰持續一分鐘。● 第四招右側彎/兩腳同寬,左手舉起往右側彎,右手插腰,持續一分鐘。● 第五招左轉/兩腳同寬,雙腳不動,雙手與上半身往左轉,持續一分鐘。● 第六招右轉/兩腳同寬,雙腳不動,雙手與上半身往右轉,持續一分鐘。● 小提醒/伸展的部位有拉到的感覺或是有點痠即可,不需要拉到很緊或痛;每個動作每次一分鐘;每天最少做三次;年長者進行體操時,小心別跌跤、手可以扶著,不影響伸展拉筋即可。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