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

久坐族腰部受難 當心慢性下背痛

久坐族腰部受難 當心慢性下背痛#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腰酸背痛不僅影響工作品質、導致睡眠困難,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功能,醫師表示,下背痛是病人來醫院診間治療常見的症狀,大多是維持不當姿勢,如久坐但下背處無靠墊或粗重工作後造成下背肌肉關節系統急性發炎,引起疼痛。下背痛持績超過3個月  即為慢性部立南投醫院神經外科葉國球醫師說,急性下背痛可以藥物治療併休息數日即可改善症狀。部份病人的下背痛斷續的復發,藥物治療時症狀改善,但停藥時下背持績疼痛,此類病人如症狀超過三個月,即稱為慢性下背痛。慢性下背痛需考慮某些較特殊的狀,如腰椎椎間盤退化引起的疼痛等,腰椎椎間盤疼痛是因退化,造成含水量減少、彈性變差,一旦增加其壓力(如搬重),即造成椎間盤疼痛;病人會感覺下背部深層疼痛,身體往前傾前更加明顯。而目前的治療方式,葉醫師提到,椎間盤疼痛治療上可用藥物治療,並同時合併復建,以增加療效。也可考慮燒灼術,屬微創手術,傷口較小、復元快。

不只久站!久坐也易造成靜脈曲張

不只久站!久坐也易造成靜脈曲張#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靜脈曲張婉如蜘蛛網,死命的纏著雙腳,當青筋一條又一條浮現時,實在有礙美觀,對於愛漂亮的人而言,簡直苦不堪言,不僅如此,長久累積下來,還會造成慢性皮膚病、發癢等問題,就連藝人阿布、嚴立婷、鍾欣凌等人也曾為它受過苦。肥胖、過度激烈運動 都是好發原因美腿殺手「靜脈曲張」,過去大家都只知道與久站有關,像是櫃姐、服務生、廚師、護理人員、老師等都是高危險群,但其實不只有久站會出現靜脈曲張,久坐、過度劇烈運動、懷孕婦女、喜歡穿緊身束褲、肥胖者也容易會有這個症狀。像是久坐,因靜脈回流受到地心引力的阻礙,血液長期堆積於下肢,使小腿上佈滿了一條條的青筋,至於過度激烈運動,則是因運動時下肢血液循環加速,肌肉收縮頻繁,使靜脈撐大,靜脈瓣膜無法閉合,造成靜脈逆流所致。忽略靜脈曲張 易造成小腿抽筋、慢性皮膚炎在表現症狀上,由於靜脈曲張最明顯的外表有如蚯蚓、小青蛇般一條又一條,所以,在多數人的觀念裡會認為只要不穿短褲、短裙就沒有問題,但當血液中的廢物長期堆積在下肢,加上長期電解質不平衡,就容易造成小腿抽筋疼痛、慢性皮膚炎及發癢等,嚴重時,慢性皮膚炎還會惡化成皮膚潰爛,影響生活品質。謹記4要點 防靜脈曲張上身既然如此,到底該如何預防靜脈曲張,《優活》整理出以下4點,只要從自我保養做起,再透過運動來增加肌肉的擠壓力,如此一來,就能有效預防。1)避免長時間久站或久坐。2)將雙腳抬起與心臟齊平或高於心臟,有助於加強腿部血液循環。3)穿著包覆大腿到足部的彈性襪,利用均勻的壓力回推靜脈血。4)若已有靜脈曲張,則可透過按摩、冰敷來刺激血管收縮。

長時間久坐 上班族「癬」卡關

長時間久坐 上班族「癬」卡關#久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上班族壓力大,每天一進公司打完卡,除了喝水、吃飯、上廁所,坐在辦公桌前長期維持同一姿勢,常有肩頸僵硬、腰酸背痛的問題,特別是罹患乾癬患者,若有上述症狀或莫名關節腫脹更要小心!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陳俊雄醫師表示,門診中曾遇到一名罹患乾癬的上班族,長期腰酸背痛,原以為是姿勢不良造成,但隨著時間越久,發現全身關節開始腫脹發炎,手指關節疼痛難耐,不但工作時無法敲鍵盤打字,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診後才發現除了乾癬症狀外,也罹患了乾癬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難分辨事實上,乾癬性關節炎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常見症狀為關節腫脹、疼痛及僵硬等。陳俊雄醫師表示,臨床上一些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初期會誤以為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然而,類風溼性關節炎與乾癬性關節炎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前者的關節炎好發在手腳的周邊關節,而後者除了手腳周邊關節有腫脹如香腸一般,更可能會延伸至中軸關節,如:脊椎及腰背等,同時伴隨指甲病變,像是指甲有小凹洞、增生變厚,或是溶解破壞等症狀。   放任乾癬性關節炎惡化 小心恐發合併症根據乾癬國際聯盟組織(IFPA)最新發表的資料顯示,有5成的乾癬患者也同時伴隨乾癬性關節炎,另外,有5成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會有大於1個以上的合併症,如:心臟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如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脂肪肝、克隆氏症及眼睛病變等症狀,提醒患者千萬不容忽視!    陳俊雄醫師呼籲,乾癬患者若發現有關節疼痛腫脹的症狀,尤其早晨起床關節特別僵硬,應及早至風濕免疫科求診,以免關節遭受不可復原的損傷,甚至是失能或其他共病。而目前在藥物的選擇上,除了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外,已有生物製劑可改善乾癬的皮膚症狀,同時對於看不見的潛在關節病變,亦有保護作用,減少關節組織可能遭受進一步的侵蝕損害。陳醫師強調,藉由兩週施打一次生物製劑,搭配定時回診,了解目前疾病控制狀況,提供適當的治療方針,才能幫助乾癬性關節炎患者生活不卡關!

保肝工作從小做起 施打疫苗助預防

保肝工作從小做起 施打疫苗助預防#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肝臟是體內重要的排毒器官,但往往因為沉默,使得出現異狀時早已是晚期!雖然酒精、藥物等都會誘發肝炎,進而增加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但B型肝炎卻是所有因素中容易演化成肝癌的原因,其發生原因的傳染途徑是垂直傳染,孕婦在懷孕生產過程中傳染給寶寶。母親B肝病毒量越多 寶寶感染風險越高隨著近年研究發現,若在出生24小時內接受B肝免疫球蛋白(HBIG),以及按時施打3劑B型肝炎疫苗後,這些母親是B肝帶原者的孩子,成為慢性帶原者的機率已下降至10%左右,只不過,B肝病毒量越高的母親,傳染給幼兒的機率仍越高。由此可見,全民B肝預防注射後的時代,母嬰感染是造成兒童B型肝炎病毒突破性慢性感染的最重要因素。拒當甘苦人!治療建議3點你不可不知為了進一步阻斷B型肝炎病毒的母嬰傳染,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張美惠教授研究團隊特別針對高危險孕媽咪使用抗病毒治療提出3點建議,進而提升阻斷母嬰傳染率:1)孕婦應在第一孕期(小於12週前)產檢時,檢測B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並建議表面抗原及e抗原雙陽性的B肝孕婦,應於懷孕期與醫師討論預防母嬰感染措施,包含寶寶預防注射,與母親第三孕期抗病毒治療。2)嬰兒應準時在0、1、6個月接受B肝預防注射,尤其e抗原陽性之B肝帶原母親的早產兒及嬰兒,應於24小時內盡速接受B肝免疫球蛋白、第一劑B肝疫苗。3)e抗原陽性母親產下的嬰孩應於滿12個月大時,接受B肝標記血液篩檢,了解嬰兒是否已感染或未產生抗體,如經檢測未產生B肝表面抗體,也未成為B肝帶原者,則可免費追加一劑B型肝炎疫苗。基金會舉辦媽媽教室 宣導家長正確B肝訊息最後,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為讓家長更加了解B型肝炎,將從8月起開始舉辦七場免費媽媽教室,期望藉由正確訊息的宣導,降低B型肝炎帶原的母嬰傳染率,為全國兒童的健康把關。

別讓椅子謀殺你!女性久坐乳癌、卵巢癌風險增

別讓椅子謀殺你!女性久坐乳癌、卵巢癌風險增#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編譯)別讓椅子謀殺你!許多上班族只要一到公司,就如同植物種在土壤裡,只有上廁所、用餐、下班,才會久久起身一次,且回到家更是攤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休息,但其實久坐對身體的影響很大。除了常見的肥胖、腰痠背痛、心血管疾病,日前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對於女性而言,如果花越多時間坐著的話,罹癌的風險越高,特別是乳癌、卵巢癌、多發性骨髓瘤等。長時間坐下 罹癌風險增10%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癌症研究協會,針對14萬6千多名沒有罹癌的男女,與1992~2009年間1萬8500多名罹癌男性、1萬2200名罹癌女性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女性若花較多時間坐著的話,罹癌的機率就會增加10%,且就算將BMI、運動量等因素考慮進去,所得到的結果仍相同。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與坐了下來時,民眾又邊吃垃圾食品、邊喝含糖飲料有關,且透過研究也發現此現象似乎只出現於女性身上,男性久坐對癌症的影響不大,所以,建議民眾沒事盡量少坐,而目前該研究刊登於《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防治期刊》。

9方法 輕鬆增加日常活動量

9方法 輕鬆增加日常活動量#久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下的建議主要來自梅約診所,也就是吉姆.勒文教授工作的地方。1)站著講電話。你不但可以燃燒卡路里,語氣也會更堅定。2)如果你長時間坐在桌子前工作,不妨考慮換成立式辦公桌。這種桌子一如其名,你得站在前面工作。丘吉爾有些著名的演講,顯然就是在立式辦公桌前寫的。3)如果你必須坐著,改用沒有椅背的椅子,甚至換成超大顆的健身球。這可強化核心肌肉,預防駝背(進而防範背痛)。4)與其發電子郵件給同事,不如起身去見同事。5)開會時請大家別窩在會議室裡,出去繞幾圈,一邊開會。6)多喝水。不但可保持你的水分,也提高你上洗手間的需求,也就是更多簡短的輕快步行。7)休息時間別喝咖啡或吃零食,改成出去散步,或上下爬樓梯。8)如果你平常都搭公車或火車上班,就提前下車,剩餘的路用走的。9)如果你開車上班,把車停在停車場最遠的那一側。(本文摘自/速效運動/三采文化出版)

上班族久坐不動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兩倍

上班族久坐不動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兩倍#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代謝症候群以及心血管疾病,儼然快成為台灣人的國病,而其中罪魁禍首,除了失控的飲食習慣外,上班久坐多時,更是主因之一!英國就有一份由當地健康機構所做的研究建議,在辦公室的時間,建議每天有四個小時,最好能站著上班,才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坐著上班不健康!站著上班最好這份研究指出,英國的上班族,一整天平均高達七成五的時間,都須久坐不動,然而,久坐不動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其罹患心血管的機率,將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也因此,報告建議上班族的上班習慣,必須做出大幅度的改變,包括,把廁所移到離辦公室最遠的地方,或是鼓勵員工在電腦上加裝提醒裝置,好能一段時間就起來走動。總而言之,研究呼籲上班族群,在這個慢性疾病好發率極高的時代下,全球應掀起上班革命,採以站著上班的方式,才能對健康有幫助。

肥胖、大腦退化!長期久坐10大危害

肥胖、大腦退化!長期久坐10大危害#久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久坐會帶來許多危害,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久坐為十大致死致疾殺手之一,全球每年有200萬人因久坐而死亡。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七成疾病是由坐太久引起的。而且坐著時,一種負責燃燒脂肪的酶就會停止分泌,造成腰腹橫向發展的蘋果形身材。久坐的危害1)傷害運動器官,使其畸形化發展。2)導致身材粗短、肥胖。3)頸肩腰背持續保持固定姿勢,導致僵硬、酸脹、疼痛。4)使心肌得不到良好的鍛鍊而收縮無力,影響心臟健康。5)影響血液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行,易患動脈硬化等疾病。6)增加患靜脈血栓、猝死的風險。7)使肺部得不到充分鍛鍊,易患各種呼吸道疾病。8)使腸胃蠕動減慢,影響消化系統的健康。9)久坐的女性更容易患痛經、內分泌失調等婦科疾病。10)使人變得更加懈怠、懶散,大腦退化。因此,為了避免久坐的生活習慣,建議上下班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無形中就能增加很多走路機會。另外,我們每天有很多等待的時間,例如等著開會,等交通工具,等客戶。大部分時間都會找個地方坐著等,我建議,與其坐著等,不如走著等。舉兩個我自己的例子,每次演講為了預防塞車遲到,我都會提早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到達會場後,只要主辦單位沒有其他安排,我都會用等待的時間來走路。另外,我經常出國出差,通常出關後還會有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從來不坐著,而是拎著行李在機場走一個小時,大概可以走完六、七千步,每天萬步的任務就完成大半。(本文摘自/神奇健走力/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