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果

春節大餐多 攝取高纖水果腸胃不罷工

春節大餐多 攝取高纖水果腸胃不罷工#奇異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年節9天長假即將來臨,許多醫療院所也跟著放假,多數民眾過年期間作息會不正常、飲食易暴飲暴食,很容易出現腸胃不適以及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根據健保署統計,春節期間常見疾病以「感冒」、「腸胃炎」最多,而農曆春節常是流感疫情高峰,國內往年流感就診人次於春節達到最高。根據衛生福利部指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頭痛、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肌肉酸痛及疲倦、腹瀉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文元提醒,9天年假到來,民眾歡度佳節也要提高警覺,避免流感找上身!尤其春節期間門診大多休診,民眾更不能掉以輕心。預防流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提升身體的免疫力。攝取維生素C蔬果如奇異果 具抗氧化作用林文元主任表示,研究顯示,無論是對先天(延長嗜中性白血球的有效壽命)或後天免疫系統而言,維生素C均可改善免疫系統功能。維生素C具有多項特性,如抗發炎、抗病毒、抗菌、抗氧化等功能,有助降低身體因代謝造成的氧化傷害,同時強化免疫防禦系統,阻擋疾病入侵。想要提高免疫力,避免流感等疾病纏身,林文元醫師建議,民眾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例如柳丁、奇異果、蘋果等,提供身體所需養分,抵禦病毒侵入、強化免疫系統。以奇異果為例,奇異果的營養密度是蘋果的6至10倍,維生素C含量更是柳橙的1.5至3倍,每日食用1到2顆就達到衛福部每日100毫克的成人建議攝取量。此外,奇異果含有超過30種以上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C、E、鉀、鈣、鎂等,是攝取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最佳來源。容易感冒的族群,奇異果中的維生素C、E能降低因氧化壓力導致的細胞損傷,減緩鼻塞及喉嚨痛。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防堵細菌進入林文元主任提醒民眾,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的黏膜就是確保將有害微生物、過敏原、無法消化的食物大分子阻擋在外的守門員,以免細菌進入引發腸道不適。從水果中適量攝取酵素、膳食纖維和有機酸可幫助刺激黏蛋白生成,建立抵抗病原體的保護層,阻隔有害外來物。例如,水果中的奇異果富含膳食纖維、有機酸、草酸鈣結晶及水果酵素,可幫助刺激腸道黏蛋白產生,對於腸黏膜的生成有正面的效益,也可增強體內的抗菌生態,讓腸黏膜的防線更加完善。奇異果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及水果酵素,也有助改善消化不適。年節大魚大肉缺乏纖維質 容易消化不良、便祕過年團圓圍爐,少不了豐盛美味的年菜。林文元主任指出,這些傳統年菜如東坡肉、佛跳牆、糖醋魚等多為高油脂、高精緻澱粉食物,若大魚大肉不忌口,再加上吃多年節零食,大量蛋白質又缺乏蔬果纖維質的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腹脹等腸胃問題。年節期間也要攝取足量蔬果,才能維持消化道正常運作,尤其是要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能改善菌叢,有助舒緩腹脹、腸胃不適、便秘等症狀,提升腸道健康。林文元主任最後提醒,除了要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提升免疫力,預防流感找上門,也要多補充膳食纖維,減少腸胃過多負擔,才能健康快樂過好年。

身心無齡更快樂 每日2份水果就對了

身心無齡更快樂 每日2份水果就對了#奇異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2015年德國一項研究指出,血糖是影響情緒的因素之一,高GI飲食跟情緒低落有顯著相關,高GI飲食容易造成血糖不穩定,在血糖快速低落時,可能引起焦慮、煩躁等症狀。若經常性的血糖不穩定,容易帶來負面情緒的影響,長期下來還會降低生活品質。多吃蔬果均衡飲食是穩定血糖的重要關鍵根據董氏基金會2016年對50歲以上熟齡族所做的無齡感調查發現,蔬果攝取越多身體越快樂,無齡感程度越高;而每日攝取水果2份以上,較不易感受到焦慮情緒。如何透過飲食達到「無齡感」?多吃蔬果、均衡飲食、穩定血糖是重要關鍵!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說明,根據2016年對50歲以上熟齡族所做的無齡感調查中發現,每日攝取至少2份水果、3份蔬菜的受訪者的無齡感分數明顯高於攝取不足者。無齡感分數越高,代表在包含體能、外表、生活、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老化程度都會比較少。短期能減少情緒波動、身心較快樂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志道表示,低GI飲食中,水果常常被忽略,天然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E、植物多酚類,都是非常優秀的天然抗氧化劑,能減少身體細胞氧化壓力,且能抗糖化。抗糖化的另一個主要關鍵在於「血糖值」,若攝取過多醣類,會使得身體產生「糖化」現象,使細胞產生發炎現象,輕者提前老化、身體機能下降;重者則容易誘發代謝相關慢性疾病。陳志道主任表示,選擇低GI飲食除了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降低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與發炎反應的發生機率,短期能減少情緒波動,長期則能維持身體快樂,所以在生理與心理年齡上,無齡感也會相對提升,因此長期食用低GI飲食的人,身心會較為快樂。另外,尤宣文營養師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水果的甜味不代表GI值的高低,不能因為水果不甜就誤以為其GI值也低而攝取過量,依照建議,成人每日2-3份水果已足夠。

端午太放粽 「三高一低」保胃穩血糖

端午太放粽 「三高一低」保胃穩血糖#奇異果

(優活健康網/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你打算吃幾顆粽子?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主任劉珍芳分享,她也會吃粽子應景,尤其特愛鹹粽,但絕不會一人獨享,最健康的吃法是搭配2道蔬菜,解膩又能補充膳食纖維;餐後再吃奇異果、鳳梨等富含酵素的水果,就能遠離腹脹的不舒服。一顆粽子熱量600大卡 食材難消化劉珍芳主任觀察發現,市售粽子種類五花八門,一顆熱量約200至600大卡,尤其是鹹粽,一顆熱量更是幾乎都超過500大卡。大部分以糯米為主食材,為黏性較高的支鏈澱粉,再搭配五花肉、鹹蛋黃、花生等高蛋白質、高膽固醇、高油脂的餡料,食物停留在胃部時間增長,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脹氣等腸胃道症狀。粽子高升糖指數 三高患者小心粽子吃過量容易腸胃不適外,劉珍芳主任說明,粽子為高升糖指數、低膳食纖維食物,吃下肚2小時內恐有血糖飆高的情形,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切記適量,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吃粽配低GI蔬果最健康如何吃粽才健康呢?劉珍芳主任認為,享用粽子時最好額外搭配蔬菜、水果,低GI的蔬果搭配澱粉食物吃能助血糖穩定,例如當季的絲瓜、竹筍、小黃瓜、空心菜等葉菜類,都是不錯的選擇;低GI水果建議如芭樂、番茄、奇異果,以黃色的奇異果為例,其GI值僅為38,為低GI水果好選擇,而鮮甜多汁的口感,也能緩解油膩,不論餐前、餐後吃都很適合。建議多攝取高纖、高酵素、高營養蔬果劉珍芳主任強調,蔬果類中富含膳食纖維,幫助腸道好菌多更多,能夠刺激腸胃蠕動、軟化糞便,進而改善便秘問題;她也建議多吃富含天然酵素的水果,能幫助胃部食物消化,例如木瓜、奇異果、鳳梨,水果酵素可以促進分解蛋白質,並提高蛋白質的吸收,並加速胃部排空的時間,減少食用高蛋白食物後的腹脹感,改善消化道不適的症狀。不少家庭端午節餐餐吃粽,單一飲食易造成營養不均衡。建議多吃營養密度高的蔬果,以補充維生素C等各類營養素,緩解夏日疲勞症候群,提高身心能量。以奇異果為例,營養密度是蘋果的6至10倍,維生素C含量更是柳橙的1.5至3倍。劉珍芳主任建議,掌握「三高一低」飲食新原則,多吃「高纖、高酵素、高營養、低GI」蔬果,端午吃粽好安心,身心健康又快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幫小孩護肝 孕婦吃這些就對了

幫小孩護肝 孕婦吃這些就對了#奇異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市面上不少保健食品宣稱可以護肝,菜市場、雜貨店所販售的一些天然食物,說不定就能發揮護肝效果。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木瓜、黃豆、芹菜、奇異果與母乳中的抗氧化成分「咯奎」(Pyrroloquinoline Quinone,俗稱PQQ)或可保護肝臟,幫助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俗稱脂肪肝)。天然抗氧化劑 母乳中含量特別豐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校區研究團隊進行老鼠實驗發現,天然抗氧化劑「咯奎」似乎可以預防脂肪肝。研究首席麻醉學副教授、物理學家凱倫‧珍雀表示,咯奎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存在於土壤與許多食物當中,特別是母乳,含量特別豐富。肥胖孕鼠吃「咯奎」 後代脂肪肝風險降低研究人員讓肥胖懷孕、哺乳母鼠攝取咯奎,結果顯示,小老鼠出生後,較不容易產生脂肪肝症狀,肝臟也較不容易受損,到了成年期初期,也較不會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期刊〉(Journal of 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這是首次研究發現,母親肥胖時,若攝取足夠咯奎,可以保護後代肝臟健康。無論在全世界、台灣,還是美國,脂肪肝都是一種很普遍的疾病,台灣的肝病基金會曾針對9000名上班族進行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其中出現脂肪肝比率高達43%,在美國,成年人脂肪肝盛行率約20%~30%,其中6成的人有肥胖問題。脂肪肝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與肝癌風險。採西式飲食 後代易有脂肪肝研究發現,老鼠如果採用高脂肪、西式飲食,所生出的後代很容易有脂肪肝。母親若有肥胖,小孩出生後終其一生罹患脂肪肝機率會比一般人來得高,事實上,18歲以下肥胖兒當中,約有1/3的人有脂肪肝,但並沒有被發現,當發現問題時,情況可能已經惡化。研究人員觀察也發現,咯奎不會改變體重、抑制體重上升,但卻可以減少肝臟脂肪量,甚至在老鼠出生前就發揮功效。此外,這種抗氧化劑也可減少肝臟發炎反應,就算老鼠不再喝母奶,咯奎還是可以持續保護肝臟,避免脂肪肝上身。孕婦攝取營養補充品要謹慎研究作者提醒,雖然研究顯示,咯奎似乎可以保護肥胖孕婦腹中的胎兒肝臟健康,但要提醒的是,孕婦無論要攝取哪種營養補充品、營養補充劑,都一定要先諮詢專業醫師,以確保安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中秋烤肉怕腹脹 快吃奇異果、柚子解危

中秋烤肉怕腹脹 快吃奇異果、柚子解危#奇異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中秋節適逢秋天,氣候宜人,適合全家團圓烤肉;但是專家提醒,烤肉有三大地雷,包括多致癌物質、易消化不良、營養不均衡等,吃太多身體恐怕受不了,記得搭配高膳食纖維、高維生素C的蔬果一起吃,如當季的奇異果、柚子、鳳梨,才能輕盈健康無負擔過佳節。烤肉也要追求均衡飲食 蔬果不能少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劉珍芳教授強調,烤肉是一高溫烹調的過程,食物容易過度氧化,尤其肉類帶有高蛋白質及高油脂,經過炭烤會出現變性,產生多環芳香烴化合物,而香腸、熱狗等含有亞硝酸鹽加工製品,搭配肉類、秋刀魚及蝦貝類等含胺類食物一起吃下肚,則會變成亞硝胺致癌物,雖然一年可能只烤幾次肉,但一餐烤肉吃下來,不僅加重身體的負擔,還會加速細胞老化程度。吃下過多肉類,不但增加油脂、熱量的攝取,容易造成脂肪堆積,而蛋白質攝取過多,更增加腸胃、腎臟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脹氣、便祕或有害物質停滯體內等各種問題;只吃肉不吃菜的烤肉習慣,也會營養不均衡。劉珍芳教授也建議,烤肉注意3大點,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1) 食材選擇要多元化,除了肉類、海鮮外,蔬菜一定不可少。2) 縮短燒烤時間,不容易熟的食材可先川燙、蒸煮,烤肉時使用鋁箔紙可加速傳熱,並隔絕食物直接接觸炭火,就能降低致癌物傷害。3) 搭配蔬菜與水果,尤其是優先選擇含高膳食纖維及酵素的水果,可幫助消化、舒解脹氣,並促進排便。搭配蔬果、自製沾醬好健康像是當季的奇異果具有豐富的維生素C、E、多酚類等抗氧化物質,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且獨有的奇異酵素可幫助分解蛋白質,使胃部排空更快、舒緩脹氣,其高膳食纖維有助排便更加順暢,縮短廢物停留體內的時間,告別無肉不歡的罪惡感,也能增進腸道益菌生長,維護腸道健康,進而強化身體抵抗力。 劉珍芳教授表示,選擇瘦肉片、花枝、蝦仁等食材,包裹青椒、甜椒、杏鮑菇、絲瓜,或蕃茄、鳳梨、奇異果等蔬果,製成蔬果海鮮肉串,沾醬利用醬油、黑醋、糖、新鮮檸檬汁自製,吃下肚同時攝取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更能增加飽足感,吃烤肉也能很健康。

奇異果好處多 抗老、美白還能防便秘

奇異果好處多 抗老、美白還能防便秘#奇異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奇異果含有豐富維生素C,能抗老美白、增強免疫力,此外,董氏基金會日前公布國人腸年齡調查,發現國人平均腸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出11.3歲,進一步進行「奇異果改善腸道健康」研究,結果顯示,受測者的腸齡平均年輕了8歲,便秘問題也獲得大幅改善。高量維生素C 增強免疫力《優活》過去報導指出,根據中醫論證,奇異果性味甘溫酸,入腎胃膀胱經,有清熱生津、和胃消食、健脾胃、利尿的作用;也能調中下氣,具有止咳健胃、潤燥通便、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此外,奇異果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豐富,可以幫助葉酸儲存於體內,也能修補身體、幫助傷口癒合、抗斑美白;1顆半的奇異果大約含有100毫克的維生素C,足以提供成年人每日所需的維生素C建議攝取量。且奇異果最營養的部位在果皮部分,因此建議民眾吃奇異果時,徹底把奇異果洗淨,連皮一起吃。連續14天吃奇異果 跟便秘說掰掰在腸道保健方面,奇異果的膳食纖維擁有極高的保水能力及黏稠性,可軟化、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排便順暢等作用,而且獨特的奇異果酵素能幫助蛋白質消化與吸收,增進胃部排空,加速消化道蠕動。此次董氏基金會公布改善腸胃健康研究結果,發現100為腸年齡超過實際年齡20歲以上的受測者,在連續14天,每天都吃2顆奇異果後,發現腸齡平均年輕8歲,同時改善便秘、排便很硬、排便不乾淨、肌膚粗糙、長粉刺痘痘以及睡眠等問題。5歲以下孩童不建議食用雖然奇異果營養價值高,但有些人須注意不能食用,對奇異果有過敏症狀者,包括嘴唇口腔有發麻、刺痛或癢的感覺,也有人腹瀉、皮膚起紅疹或打噴嚏,建議五歲以下小孩或有過敏體質者,應避免吃奇異果。

防口乾疲勞!快吃奇異果、梨子拒絕秋燥症

防口乾疲勞!快吃奇異果、梨子拒絕秋燥症#奇異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時序進入立秋,「秋老虎」已在不知不覺悄悄來報到!由於入秋後,空氣溼度減少,體內水份不足、暑濕不易散發,導致抵抗力變弱,容易出現呼吸系統疾病、皮膚乾癢、心血管疾病及大便乾結等常見的4大「秋燥症」症狀,因此,醫師呼籲民眾,除了要多喝水外,也可多吃潤燥生津的水果,如奇異果、梨子、柑橘等。口乾舌燥、皮膚乾裂 皆為秋燥症症狀秋天因雨水較少,體內津液減少,導致體暑濕不易散發,肺氣易受到濕邪所傷,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燥易傷肺」,對此,吳明珠中醫師表示,肺是指整個呼吸系統,又通皮膚、血管、大腸,一旦秋季空氣變乾燥,體內暑濕未祛時,肺、皮膚及大腸就會首當其衝,出現口乾舌燥、脣乾、喉嚨乾癢、咳嗽、皮膚乾裂、心血管疾病及大便乾結等秋燥症症狀,尤其是體質弱者、老年人感覺更甚。夏天能量未即時補償 秋天易有疲勞感除秋燥症外,秋季還會出現秋乏,中醫師說,夏天時因會大量出汗,使水鹽代謝失調,而過度消耗的能量,無法及時獲得補償,到了秋天人體出汗減少,體熱的產生和散發以及水鹽代謝也逐漸恢復到平衡狀態後,人體因此感到舒適,處於鬆弛的狀態,隨之而來,有一種莫名的疲憊感,這就是常說的秋乏。奇異果、葡萄 有助健脾、祛濕為預防秋躁症、秋乏上身,吳明珠中醫師建議可從飲食下手,以「養肺潤燥、少辛增酸」為主,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奇異果、蘿蔔、蓮藕、荸薺、梨、蜂蜜、粥、豆漿等食物,有助於增強肺部免疫功能、健脾、補肝及祛濕。特別是奇異果、水梨、柑橘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並且有清心安神的效果,可增強身體抵抗力,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乾喉痛、大便乾結的人食用。

奇異果、花椰菜抗疲勞 可降低癌疲憊發生

奇異果、花椰菜抗疲勞 可降低癌疲憊發生#奇異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癌症無病倖存者每日攝取較多的綠葉蔬菜與番茄等深色含植物化學素的蔬果,會使得出現癌疲憊的風險下降。但不是所有的蔬果,都能顯著減少癌疲憊的發生,含植化素的蔬果,具有降低癌疲憊的功效。以下是常見含植化素的抗疲勞蔬果:1)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等,有助於防癌、抗癌,幫助營養素轉換成能量,有助於消除疲勞、恢復體力。2)奇異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與葉酸、精胺酸,有助於維持良好的免疫功能。3)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芥蘭菜/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C、葉酸、蘿蔔硫素、異硫氰酸鹽,具有抗癌、調整免疫的作用。4)蘆筍/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硒與穀胱甘?,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的功能。但痛風、泌尿道結石者應該避免使用。切記,千萬不要生食蘆筍。5)空心菜/含有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及斛皮素,具有抗氧化的功效。脾胃虛寒、寒性體質及尿毒症患者,不宜食用過多。6)紫米/紫米雖不屬於蔬果,但同樣含有豐富的植化素,還有維生素B群與鋅,能加速完成食物中的醣類、蛋白質與脂肪轉換成能量的過程。另外含有鎂,可以協助葡萄糖的代謝,協助能量的供應。但容易腹脹、消化力弱的人,應該要少吃。(本文摘自/擊退癌疲憊:醫師該告訴你的癌後養生術/天下雜誌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