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假日運動族 膝蓋關節更容易發炎?

假日運動族 膝蓋關節更容易發炎?#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由於國人缺乏運動、姿勢不正確,退化性關節炎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雙和醫院骨科邱彥碩醫師表示,臨床發現,國人大約從30歲起,膝蓋就開始逐漸退化,再加上現代人多為「假日運動族」,平時不運動,假日一到就突然大幅運動,當大腿肌力強度不夠時,就很容易造成膝蓋的損傷,使得退化性關節炎提早找上門。假日運動族最傷膝蓋邱彥碩醫師進一步提到,現代人往往都是假日運動族,平時沒有運動習慣,一到假日就長時間打籃球、爬山、跑步等,這樣的生活習慣其實非常傷膝蓋。主要就是因為當大腿肌肉強度不夠時,無法適當地支撐膝蓋關節,當負重的壓力全落在關節上,就很容易造成膝蓋的疼痛,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引起退化性關節炎。3症狀 檢測自己有沒有退化性關節炎檢測自己有沒有退化性關節炎很簡單,只要有以下3種症狀出現,就很有可能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建議趁早就醫。1)上下樓梯膝蓋無力、痠痛。2)膝蓋活動角度變差,難以大幅伸展。3)膝蓋常常僵硬,伴隨痠痛感。膝蓋關節的保養其實很簡單!邱彥碩醫師表示,首先,可透過適當的運動增強膝蓋周圍肌肉的強度,建議民眾平時可做大腿等部位的肌力訓練;第二是改變生活習慣,避免做增加膝蓋壓力的運動,如:蹲坐、跪坐、上下樓梯等;第三則是補充保健食品,如:鈣質、維生素D3,以增加膝蓋軟骨及骨頭的強度。若真的確定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的方式則依病症分為初期的藥物治療(如:消炎藥物、硫酸鹽葡萄糖胺)、中期可能施打玻尿酸或類固醇,晚期則可能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起身來運動!揮別膝蓋痠痛感醫師提醒,若民眾有蹲下、上下樓梯困難、大腿或下肢肌入無力等問題,不妨可做以下2種運動訓練,早中晚努力做150下,幫助強化大腿的肌肉,約兩周的時間,膝蓋無力痠痛感會有明顯改善,一至三個月後可改善大部份不舒服的症狀。一、坐姿訓練1)坐有靠背的椅子,讓腰貼滿椅背,可減少腰部懸空產生的腰酸背痛。2)單腳伸直平抬,腳底板盡量回勾、腳背朝向自己,讓大腿肌肉繃緊用力,維持5秒後放下,換另一腳(如此重覆訓練30至50次)。二、臥姿訓練1)平躺床上,單腳伸直抬高腳跟30~40公分,腳底板盡量回勾,維持5秒後放下,換另一腳,如此重覆訓練30次。2)早中晚有空就做,每天努力做滿150~200下。

長盯電腦螢幕 17歲高中生罹退化性關節炎

長盯電腦螢幕 17歲高中生罹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有位17歲高中生,在半年內發生數次的肩頸僵硬與疼痛,近期更經常在早上起床時,感覺脖子肩膀特別僵痛,甚至頭無法轉動而來求診,結果發現他有熬夜使用電腦的習慣及熱愛打籃球,通常一打就是數小時。此外,他的頸部在活動時會感到疼痛,且在檢查過程中發現,被動後仰轉動時,活動受限,尤其早上起床時,頸部僵痛特別明顯,大約會持續10分鐘,有過度使用及數次發作的病史,經診斷這位17歲的高中生,已經有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了。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好發於頸椎書田診所復健科潘筱萍醫師表示,以往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軟骨磨損所致,且大部分是50~60歲以上的年長者較易罹患,但近年來卻有年輕化的趨勢,40歲以下罹病的族群急速增加,好發部位以頸椎最多,其次為腰椎、膝部。而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的因素為的為不正常的姿勢、頸肩固定同一姿勢太久或某一動作太頻繁、缺乏適度運動、忽略平日保健及受傷黃金期,因此提醒各位民眾,若出現肩頸僵硬等不適症狀時,應多留意自己是否在早上起床時,肩頸特別僵硬或痛感明顯,如果有出現這樣的問題時,建議盡速就醫檢查,以避免錯失治療黃金期。嚴重恐暫時失聰潘筱萍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在發炎時,會造成局部疼痛,後腦杓、肩、頸的僵痛,甚至酸疼;若已形成骨刺,造成神經根壓迫,會引起肩膀、上肢的酸麻、疼痛及無力;脊椎動脈壓迫時,可能出現姿勢性頭暈、目眩、耳鳴等,甚至暫時性失明失聰;頸脊髓壓迫時,則可能會導致大小便失禁和下半身麻木無力、行動不穩等情況。2招助減緩不適在治療方面,若越早接受藥物及物理治療,除了可減緩不適症狀外,更能有助於預防惡化,此外,醫師也提供頸部加強運動及調整枕頭當成保養,幫助民眾在日常生活能避免及舒緩肩頸不適:1)頸部加強運動/第一先坐正,收下巴,將右手放在左耳上方斜側拉頸部肌肉致出現緊繃感,持續5秒;第二維持牽拉的姿勢下,用脖子與手同時反方向施力,停留5秒;第三則是回覆原本直立姿勢,休息5秒。建議左右各5~6次,至少早晚做一次。2)調整枕頭/將浴巾捲起約1個拳頭厚,在睡覺時作為輔助,讓頸椎有支撐,肌肉能放鬆休息,方式有兩種,第一是將浴巾捲稍固定,平放於脖子後方;第二則是將浴巾捲由脖子後方往耳前方繞過,於額頭處固定,平側躺時頸椎皆可獲得支撐。

男人們!久坐不動、搬重物 恐提早患退化性關節炎

男人們!久坐不動、搬重物 恐提早患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唉呦喂啊!怎麼從椅子上突然站起來,膝關節會一陣痠痛呢?」上班族小彭(化名)按著自己的膝蓋,試圖讓痠痛的膝蓋好轉…。這樣的例子是否也常發生在你身上?根據統計,久坐不動、或常搬重物都容易加重膝關節的負擔。天主教耕莘醫院骨科部應思漢醫師表示,由於膝關節比較僵硬,當突然間大幅度運動時,就很容易造成膝關節的不適,久而久之,就可能使退化性關節炎提早找上門。2類男性上班族群可要小心了!1)久坐不動的男性/久坐不動者因為長期缺乏運動,使得膝蓋周邊肌肉及韌帶的強度差,無法負重,此時,身體所有的重量便會全落在膝關節軟骨上,一旦突然間的大幅度運動時,膝關節就容易拉傷或發炎,若再加上肥胖的關係,很可能發生膝關節提早退化。 2)長期負重工作的男性/此外,長期必須負重工作的男性也容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比如貨運工、搬家工人、需搬重物的上班族等,因這類族群膝蓋必須長期承受過大壓力,在使用過度的情況下,也很容易造成膝蓋的磨損;若再伴隨蹲、跪、上下樓梯的動作,膝蓋磨損的情況便會大增。自我檢測:我的膝關節退化了嗎?若在早上起床時,發現膝關節痠痛,活動一段時間後會比較舒服,就代表你的關節正處於發炎狀態,建議提早就醫。雖然退化性關節炎多半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一般年輕人發生機率不多,但若平時生活習慣不佳、膝蓋長期沒運動或過度負重,都可能提早發生膝關節退化。醫:葡萄糖胺有助舒緩膝關節痠痛針對膝關節退化關節炎的治療,應思漢醫師說明,初期治療以消炎藥物為主,而臨床統計也發現,約有5成病患認為葡萄糖胺有助舒緩疼痛表現;到了中期,則可利用施打玻尿酸或類固醇,潤滑膝蓋。至於晚期患者,就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作為治療方式。至於許多病患都會疑問,市面上這麼多葡萄糖胺產品,到底哪種才適合自己?應思漢醫師解答,目前有分為藥品級硫酸鹽葡萄糖胺及食品級鹽酸鹽葡萄糖胺,坊間更出現有顆粒狀、粉狀、液狀等葡萄糖胺,但其實成分差不多,只是製程方式不同,當然若論純度、嚴謹度而言,藥品級的葡萄糖胺是比較有保障的。提醒民眾,平時一定要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久坐不動及減少負重動作,以避免增加關節壓力,同時也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夠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的可能性。

搞懂4迷思 葡萄糖胺正確吃

搞懂4迷思 葡萄糖胺正確吃#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張太太今年65歲,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聽聞鄰居說需要保養骨頭跟關節,於是自行買了一堆進口的保健產品服用,想說多吃一點效果會比較好,結果差點引發高血壓。台北醫院骨科施哲仁醫師表示,診間發現民眾常將骨質疏鬆及關節炎混淆,其中,葡萄糖胺在一般臨床上是用來治療初期的關節退化問題,並非治療骨頭問題(如:骨質疏鬆)。而醫師也針對民眾對於葡萄醣胺常見的4種迷思做說明:【迷思1】坊間有好多葡萄糖胺的保健食品,服用就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研究指出,葡萄糖胺是人體軟骨組織的一種物質,若有關節退化的問題,適度補充硫酸鹽葡萄糖胺能延緩關節退化的速度,是治療初期膝關節退化的一項選擇。施哲仁醫師說明,臨床發現大約有5成病患有減輕疼痛的表現,但僅有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為核可的治療藥物。提醒民眾,在食用前需與醫師詳細討論,並依循醫囑,建議以3個月做為療效評估。【迷思2】就算沒有退化性關節炎,也可以服用葡萄糖胺保護骨頭,甚至預防骨質疏鬆?事實上,骨頭問題在於骨質密度,而葡萄糖胺是關節軟骨的成分,跟骨質一點關係都沒有,無法治療或預防骨質疏鬆的問題;至於預防關節退化,目前研究指出,適度補充葡萄糖胺雖然能延緩關節退化的速度,但也提醒民眾,平時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適度運動也能幫助預防關節退化。【迷思3】只要是葡萄糖胺都可以「治療」關節炎?施哲仁醫師說明,目前市面上可看到的葡萄糖胺可分為藥品級「硫酸鹽葡萄糖胺」與食品級「鹽酸鹽葡萄糖胺」,兩者的差別在於藥品級可明確用於臨床治療,也就是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可被當成治療用藥,但還是有許多民眾會將兩者混淆,提醒民眾,在食用葡萄糖胺前,還是與骨科醫師充分討論後,再依指示謹慎使用。【迷思4】只要關節痛就吃葡萄糖胺,用量沒有限制?「一天的建議量是1500毫克,服用3個月後,由醫師評估是否持續。」事實上,不論是硫酸鹽類或鹽酸鹽類的葡萄糖胺,一天的建議量是1500毫克,臨床上也發現部分民眾因購買食品級的鹽酸鹽葡萄糖胺,因其葡萄糖胺含量較低,就自行額外補充,反而會造成體內鈉含量過高,甚至引發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的併發症有相當高的風險,提醒民眾不可不慎!「要預防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還是要回歸生活型態的調整。」醫師特別呼籲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平時盡量少做跪蹲的動作,因為跪蹲會增加膝關節的壓力;此外,平時應強化大腿的肌肉,保護膝關節及其韌帶,減緩膝關節退化的程度。

鼠蹊部不明痠痛 50歲婦人患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鼠蹊部不明痠痛 50歲婦人患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施太太一直有鼠蹊部痠痛的問題,年初因為痛到無法上下樓梯因而就醫,才發現自己罹患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林口長庚醫院骨科張毓翰醫師表示,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4、50歲的中年婦女,常見症狀有鼠蹊部及大腿痠痛,嚴重甚至連走路都會痛,呼籲民眾,若發現自己有以上症狀,就可能有髖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問題,應盡早就醫。髖關節退化好發於愛喝酒男性及4、50歲以上婦女張毓翰醫師表示,以女性而言,髖關節退化多半發生於4、50歲以上的婦女,大部分原因是先天性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少數是因為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男性發生則多半是因愛喝酒,導致股骨頭發生缺血性壞死,因而造成髖關節退化問題。然而,因髖關節退化在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容易被當成一般扭傷或肌肉痠痛處理,所以很多患者確定就診時,大都已經出現厲害疼痛,甚至是長短腳的情況,提醒民眾不可不慎!鼠蹊部、大腿、屁股痠痛 你的髖關節可能退化了「該如何判斷自己是髖關節退化?」張毓翰醫師解釋,髖關節退化引起的症狀表現,除了靠近鼠蹊部位置會痠痛外,若症狀較嚴重,大腿外側及後側屁股都可能會痠痛,嚴重甚至走路、上下樓梯,騎腳踏車都會不舒服,簡單判斷標準如下:1) 鼠蹊部及大腿有痠痛僵硬感,有些病患疼痛甚至會延展到臀部或大腿外側。2) 走路、上下樓梯、騎腳踏車時會不舒服。我是膝關節退化還是髖關節退化?至於有些民眾疑問,同樣都是大腿痠痛,該如何判斷自己是膝關節退化還是髖關節退化?張毓翰醫師說明,兩種疼痛表現是不同的,髖關節退化除了大腿痠痛外,同時會有鼠蹊部及屁股後側痠痛的問題,治療會以給予輔助器的使用,以減少病患髖關節的負荷,並輔以藥物治療使疼痛減輕,嚴重可能要置換人工髖關節;而膝關節退化雖然同樣會有大腿痠痛問題,但上下樓梯會有膝關節無力感。目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依症狀做區分,初期以藥物治療或補充葡萄醣胺,到了中晚期則以玻尿酸注射潤滑磨損的關節,若情況嚴重,可能會進一步以手術的方式更換人工膝關節。 DIY緩解髖關節退化疼痛髖關節退化的民眾該如何保養呢?張毓翰醫師指出,患者平時應維持適當體重,避免長時間蹲跪的動作,以免增加關節的負擔;除此之外,張毓翰醫師教大家做簡單的體操運動:維持半蹲姿勢,將力量集中在屁股靠近大腿處肌肉(類似蹲馬步的動作),此動作有助增加髖關節周圍肌肉與韌帶的強度(每次維持15至30秒,共做4到5次,早晚各兩次)。

春天溫差變化大 關節痛病患增2成

春天溫差變化大 關節痛病患增2成#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春天氣候多變化,懸殊的溫差是不是也讓膝蓋「凍未條」?!骨科范政裕醫師解釋,因為天氣寒冷時,人體的肌肉會不由自主的緊繃,引起膝蓋血液循環不良,而膝蓋發炎物質難以排除時,就會感覺到膝蓋痠痛,其中又以關節炎及膝蓋曾受過傷的民眾感受最為明顯。診間也發現,每年的12月至3月間,因為氣候問題影響關節疼痛就診人數約增加2成,建議患者平時應少做蹲及跪的動作,以免增加膝蓋的負擔;關節炎患者則可聽從醫囑補充葡萄醣胺減緩疼痛的不適感。天冷關節凍未條!2個原因報你知事實上,天氣冷關節不舒服有2個原因,第一是天冷引起肌肉緊繃,膝蓋局部血液循環較差,導致膝蓋的發炎物質容易堆積,進而引起痠痛的反應;其次為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因為膝蓋軟骨變得比較薄,就跟牙齒怕冷一樣,對溫度及濕度相對較敏感。尤其每年的 12月至3月間,因膝蓋痠痛就診的病患會比平常多出2成。老是膝蓋痠痛 分辨運動過度還退化性關節炎?有些民眾疑問:「若是常常膝蓋痠痛,我是運動過度還是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醫師解釋,若是運動過度引起的關節疼痛,通常透過適當的休息及熱敷,約3天內情況就會好轉;而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痠痛,經由休息及熱敷仍然會一陣一陣痠痛,尤其最明顯的是上下樓梯會感覺膝蓋無力感,氣候變化大時痠痛感也會加劇。所以,范政裕醫師提醒,若透過適當的休息及熱敷,膝蓋痠痛症狀還是沒有減輕,很有可能就是退化性關節炎,建議應立即就醫檢查。葡萄醣胺有助軟骨增生?醫師:約6成民眾覺得有效至於許多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會補充葡萄醣胺增生膝蓋軟骨,減緩膝蓋疼痛表現,范政裕醫師認為,葡萄醣胺是軟骨的重要成份,目前研究看來,其效果應來自於抗發炎及防止細胞死亡的藥理性效果,臨床上大約會有6成民眾覺得可以減緩膝蓋疼痛表現。目前葡萄醣胺有分為硫酸鹽及鹽酸鹽葡萄糖胺,其製程及吸收方式皆不相同,但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通過健保局規定藥品,呼籲民眾攝取前應詢問自己的骨科醫師。防止膝關節磨損 避免蹲、跪、盤坐提醒民眾,防止膝關節磨損應避免「蹲」、「跪」及「盤坐」,因為這3種姿勢容易造成膝關節的磨損;此外,平時應強化膝蓋周遭的肌肉,像是大腿的四頭肌、小腿肌等,當膝蓋周遭肌肉強化後,可以穩定關節,減低接觸性運動受傷機會; 另外,喜歡慢跑的民眾,也應挑一雙合格的慢跑鞋,並在有彈性的PU跑道上跑,避免在柏油路上跑,以免造成膝蓋的負擔。

關節卡卡 上班族3大惡習惹禍!

關節卡卡 上班族3大惡習惹禍!#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日前民調中心公布國人10大健康惡習,其中,久坐不起以72%列居第一,除久坐不起外,第四名的完全不運動及第七名的翹二郎腿,也特別容易在長時間待在辦公室的上班族身上發現。長庚醫院骨科醫師游家偉表示,以上提到的3大惡習,不僅是慢性疾病發生的主因,對於骨骼關節的影響更不容小覷,尤其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提早退化,呼籲民眾可輕忽不得。久坐不起、完全不運動、翹二郎腿 膝關節容易退化「關節退化非老年人專利!」游家偉醫師說明,當人久坐不起時,身體的代謝會開始變慢、血液淤積,容易引起肥胖問題。事實上,由於膝關節負擔人體大部份的重量,當身體變重,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此時若再加上關節沒有時常活動,施於膝蓋的單點壓力會增加,一旦突然站起來,膝蓋所承受的壓力是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久而久之,就會對膝蓋造成影響。至於完全不運動的人,則會因為肌肉及韌帶強度差,無法負重,於是所有的重量便會全落在膝關節軟骨上,一旦膝關節突然運動,就容易拉傷、發炎,甚至鈣化;翹二郎腿則是因為兩腿膝蓋的壓力無法平均分散,尤其是常常盤腿、跪坐的民眾,也容易因為壓力無法平均分攤,造成膝關節的壓力過大,長久下來膝關節就容易退化。膝蓋內側按壓痠痛 是關節退化前兆「該怎麼知道自己的膝關節退化了?」游醫師解釋,只要按壓自己的膝蓋內側,如果出現痠痛、無力,就是膝關節退化的前兆,若置之不理,嚴重的情況連上下樓梯都覺得困難;游醫師呼籲民眾,若出現膝關節無力、按壓痠痛時,一定要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改善可能造成膝關節壓力過大的動作,同時也建議關節炎初期患者,可適量葡萄糖胺讓軟骨的增生以減低軟骨的磨損。硫酸鹽葡萄糖胺 幫助膝關節軟骨增生游家偉醫師表示,葡萄醣胺確實可以幫助膝關節軟骨的增生,是治療初期膝關節退化的一項選擇。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為硫酸鹽葡萄糖胺,但因廠牌、製程方式眾多,建議民眾使用前還事先與自己的骨科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葡萄糖胺;而針對較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目前除了施打玻尿酸外,目前也有PRP治療改善,當這些治療都無效時,才會建議患者置換人工關節。游醫師提醒民眾,預防退化性關節炎首先一定要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久坐不動、翹二郎腿、盤腿等增加關節壓力的動作,同時也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尤其喜愛跑步的民眾,除了要挑選適合慢跑的鞋子外,也建議在有彈性的PU跑道慢跑,才能保護膝關節不受傷。

醫訊/運動傷害健康講座

醫訊/運動傷害健康講座#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退化性關節炎是人類關節疾病中最普通的一種,常見於膝、手部關節等部位,患者常感受到疼痛進而求診。為讓民眾對退化性關節炎的預防及治療方法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桃園長庚醫院特舉辦講座,邀請骨科蔡旻虔醫師主講「退化性關節炎」,現場並提供醫療諮詢服務,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運動傷害健康講座-「退化性關節炎」時間:102年12月25日(三)上午9:20 ~ 10:30地點:桃園長庚醫院1樓中央大廳洽詢:03-3196200轉3419 桃園長庚社會服務組-林琬瑜小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