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

保養品治標不治本?醫師:昂貴不等於有效

保養品治標不治本?醫師:昂貴不等於有效#青春痘

文/盧龍一醫師現代女性常因工作壓力大、熬夜加班、睡眠不足,加上紫外線、空氣汙染等不良環境,導致肌膚年齡提早老化,臉上出現細紋、毛孔粗大、兩頰凹陷、肌膚缺乏光澤等「假性老態」現象悄悄爬上臉龐。然而,當肌膚老化速度超過預期時,就算是高價的保養品,吸收的狀況也不顯著,原因在於高價保養品和一般保養品一樣,需要靠皮膚吸收,但皮膚吸收的營養成份有限,並不是每一種都可以靠保養解決,建議女性可藉由醫美治療來幫助調整肌膚回復健康狀態,肌膚狀況好,保養品才能達到保養效果。25歲從事服務業的小美,由於工作的關係加上壓力及環境汙染等原因,造成皮膚病症外,臉上也不時出現如青春痘、黑眼圈及肌膚失去彈性等問題,其中,肌膚老化更是小美揮之不去的夢靨,兩頰時常顯得凹陷沒彈性,讓小美提早面臨「假性老態」的威脅!更常被同事調侃年紀已經超過30歲,讓小美困擾不已! 然而,問題肌膚對保養品的吸收狀況有限,但多數人還是習慣以擦保養品為主,即使價格不斐,原因在於肌膚老化使得新陳代謝的速度減緩,膠原蛋白同時也在流失,再多的保養品只是加重肌膚負擔!建議女性,肌膚保養可從「微整型治療」著手,幫助肌膚調整本身的健康狀態,使肌膚回復正常的生長代謝週期後,再給予適當的保養,肌膚基層狀況做好,保養品才能真的達到保養效果。針對假性老態族群的微整型治療,女性可使用坊間俗稱的「3D膨膨拉提針」改善,藉由聚左旋乳酸分子結構的作用,使原本因內外在因素引起老化的肌膚甦醒,並促進肌膚自然生成新的膠原蛋白,當真皮層的肌膚膠原蛋白充足,可刺激皮膚生長的代謝周期,肌膚就會有光澤彈性,老化問題也明顯改善。提醒女性,每個年齡層都有不同的美貌,女性應有「適齡美」的自然心態,此外,透過微整型治療可有效幫助肌膚年輕5~10歲;同時也呼籲女性,醫療協助雖然可以改善肌膚的問題,但術後的維持才是最重要,肌膚保養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紫外線照射以及做好肌膚保濕,才是維持及延長醫療效果及避免肌膚老化的不二法門。

就是「痘」不過? 研究:喝牛奶易長青春痘

就是「痘」不過? 研究:喝牛奶易長青春痘#青春痘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你有一直長痘痘的困擾嗎?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牛奶與高升糖指數食物,竟是引發青春痘的原因之一。研究人員分析近五十年許多臨床研究報告,發現升糖指數高的飲食容易讓血糖快速升高,食物也容易馬上吸收分解,糖份短時間進入血液後就會引起胰島素分泌等荷爾蒙的波動,進而造成青春痘生長、惡化。通常碳水化合物越高、製作過程越精緻的食物,升糖指數就較高,例如蛋糕、麵包、甜甜圈等等,特別是經過加工而成的脫脂、低脂牛奶,發現牛奶中的天然荷爾蒙會造成皮膚易出油、堵塞毛孔,讓青春痘發生機率增加近5成。若想改善青春痘問題,除了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少吃以外,生活作息也很重要,養成不熬夜的習慣,睡眠時間要充足,注重臉部保養、清潔,痘痘自然長不出來。此外,吃燕麥可以幫助體內細胞抗氧化,並減少皮膚粉刺形成,為抗痘新選擇。

醫訊/不想當「痘」花妹 如何預防?

醫訊/不想當「痘」花妹 如何預防?#青春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臉上的青春痘,雖然不會要人命,卻會讓人煩惱得要命!青春痘不僅影響了絕大多數青少年,更堪稱青春期的一大苦惱,而長痘痘也並非青年男女的專利,因此要如何「留住青春不要痘」便成為許多人的一大課題。此外也有許多女性,好不容易渡過難堪的青春期,仍然無法擺脫青春痘帶來的夢魘,在月經週期前後,或是熬夜、壓力大時就又長出許久不見的青春痘,因此亞東醫院特別邀請高振傑藥師,來為大家說明,青春痘形成的原因,進而做到預防的動作,課程中藥師也將為大家說明,如何依痤瘡的嚴重程度來選擇使用的藥品。講座時間:7月25日(三) 下午1:00~2:00講座地點:亞東紀念醫院一樓思源廳講座洽詢:(02)7728-2123

惱人的青春痘問題 油性肌膚是主因

惱人的青春痘問題 油性肌膚是主因#青春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臉上的青春痘,雖然不會要人命,卻會讓人煩惱得要命!青春痘不僅影響了絕大多數青少年,堪稱青春期的一大苦惱。但有更多女性即使好不容易渡過難堪的青春期,仍然無法擺脫青春痘帶來的夢魘,在月經週期前後,或是熬夜、壓力大時就又長出許久不見的青春痘。阮綜合醫院皮膚科劉昭宏醫師表示,青春痘又稱為痤瘡,因為好發於青春期而得名,但也有少數病人到了四十多歲仍無法與青春痘絕緣,除了臉部外,頸部、前胸、上臂及上背部都是好發的部位。會長青春痘,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體質。皮脂腺分泌油脂過多,清潔的次數不足以去除多餘的油垢,或是使用了不必要的保養品、化妝品,掩蓋了毛孔出口,都會使得原已形成的粉刺顆粒發炎腫脹。所以,油性皮膚是導致青春痘最主要的理由。其他因素則如心情不愉快、工作壓力大、失眠等,都會刺激油脂分泌增加,更容易長出青春痘。抑或是生病,小如感冒,大到住院開刀,都可能使青春痘更形嚴重。也有許多女性在月經來之前和月經期間都會長得更嚴重。而導致青春痘爆發的因素,都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裡,皮脂腺活動旺盛青春痘也多。有些藥物,如治療免疫性疾病的類固醇、抗甲狀腺的藥及減輕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荷爾蒙,都可能使人長更多的青春痘。劉昭宏醫師說,一般而言,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正確的洗臉方式:每天用中性肥皂洗臉至少兩次,局部塗抹藥水或藥膏,某些藥物更具有光過敏性,僅限於夜間的使用;傳統口服藥,最常使用的是四環素、紅黴素及磺氨類的抗生素製劑,它們能抑制毛囊皮脂腺內的細菌繁殖,進而減少痤瘡的生成;局部注射藥物或切開排膿:可用於較大的囊腫型痤瘡,若配合注射少量的副腎皮質類固醇,可達到快速消炎、消腫的效果;口服維他命 A 酸:對於較嚴重程度的青春痘會有很好效果,一般治療期間為四到六個月,病人應完全配合皮膚科醫師的指示服藥,且孕婦是絕對禁止的。這些藥物的治療方式,健保均有給付,但口服維他命 A 酸則需事前通過審核。另外,針對失眠、便秘或月經前的緊張狀態,若給予適當治療,也能在青春痘的控制上,發揮很好的輔助效果!

過年大吃大喝 開工卻「沒臉」見人

過年大吃大喝 開工卻「沒臉」見人#青春痘

過年的時候,容易飲食沒有節制、大吃大喝,除了肥了肚子之外,也讓臉上的青春痘跑出來見人,結果卻讓自己沒臉「見人」。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從初五(27日)開診到現在,大多都是飲食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青春痘或蕁麻疹,這類型的求診人數較平常增加2成。過年的時候,親朋好友相聚有說不完的話題,當然也有吃不完的零食,瓜子、花生、開心果、糖果,結果因為吃盡太多的脂肪,導致滿臉「痘花」。趙昭明醫師表示,不管是吃的太油或太甜,皮膚都會受不了。趙昭明醫師解釋,重口味東西吃太多的話,特別是甜食、油脂類的食物,會造成皮膚油脂分泌增加。當皮膚的油脂分泌增加時,臉部就會容易出油,細菌相對也就容易產生,因此就會有青春痘發炎情況產生。有些民眾因為屬於過敏體質,或是吃的東西太多、不新鮮,趙昭明醫師觀察發現,過年為了討喜氣,所以台灣人偏好高單價主食,更會嘗試愛吃各式海鮮,像龍蝦、螃蟹、大明蝦等帶殼海鮮,如果再加上其他肉類、花生堅果等,反而因為飲食複雜,大大增加了過敏機率,其中以蕁麻疹的人數最多。趙昭明醫師建議民眾,年後的飲食最好要清淡,可以多攝取蔬果,芭樂、番茄、菠菜、白菜等蔬果。此外,洗臉的時候,最好不要用熱水,可以使用溫冷的水。至於保養產品應該改用清爽保濕的成分,才可以讓臉部不再油膩膩,更重要的是要盡可能保持充足睡眠,讓肌膚恢復平穩狀況。

過年團圓吃太補 小心滿臉「痘花」

過年團圓吃太補 小心滿臉「痘花」#青春痘

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團圓桌上總是少不了一大鍋補品,如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等等,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郭鈺君醫師提醒民眾,若本身已屬易冒痘痘的體質,千萬別吃太多藥膳補品,建議最好不要喝太多的湯,否則可能愈補愈糟,到時身子沒補好倒讓臉上長滿痘花。在今年冬天感覺上較往年冷的情況下,薑母鴨、麻油雞等補品的銷售量特別好,但相對地皮膚科門診的掛號率也悄悄攀升,郭鈺君醫師中醫師表示由於補品的食材通常較為燥熱,常常吃容易讓體質變得燥熱,倘若原本就屬於燥熱體質的民眾,吃過量自然容易導致皮膚發炎、長痘痘。因此,郭鈺君醫師建議皮膚油脂分泌旺盛者、擁有燥熱體質的人,如面紅目赤、口乾舌燥、便秘、舌苔黃膩症狀者,切忌溫補,一個月盡量只吃一次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等的燥熱食物,也可將鍋中食材以蔬菜為主且避免喝湯。而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詹雅涵建議,民眾除了減少肉量之外,也將調味量、食量與藥材補力減輕,如可用當歸、黃耆、枸杞等熬製的高湯做湯底,非常養生且不失美味。另外營養師詹雅涵也提供民眾在過年維持低熱量的吃法,除了建議以中藥蔬菜做為鍋底燉湯之外,民眾最好多吃蔬菜與菇類食物,如茼蒿、高麗菜搭配香菇、金針菇、海帶等,以及吃豆腐、低脂魚肉與瘦肉(雞胸肉、花枝等)為主,並少吃炸豆皮捲、貢丸等丸類、以醬油取代沙茶醬,以及用地瓜取代、南瓜、山藥等(仍需注意攝取量,勿超過3份)取代白飯、麵條與冬粉。而營養師詹雅涵也提醒大家,每天最好吃1至2份水果,以維持飲食均衡。

想治青春痘 竟發現罹結節性硬化症

想治青春痘 竟發現罹結節性硬化症#青春痘

臉上惱人的痘痘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病症!媒體報導指出,近日一名12歲少女到醫院本來想治療臉上的青春痘,沒想到卻被醫師檢測出基因疾病「結節性硬化症」,根據精密檢測後更發現有腦瘤,病況嚴重。成大醫院一般兒科主任黃朝慶表示,少女的腦瘤造成嚴重的水腦,肝臟和腎臟也都有血管肌脂肪瘤,後來這名少女已到北部接受腦瘤移除手術。(圖片來源: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根據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疾病Q&A衛教文章指出,結節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簡稱 TSC),為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會造成患者神經組織細胞和髓鞘形成不良,產生結節硬化症,結節性硬化症是一種多系統疾病,涉及腦、腎、心臟、肺及其他器官,它由遺傳性細胞自發變異引起,具有不同的穿透力和高度增殖併發性(50-60%),其症狀主要表現為癲癇、智能障礙、發育遲緩、精神及行為問題,約有三分之二患者有弱智的情形,主要因為受到腦部的結節腫瘤所影響。黃朝慶主任指出,結節性硬化症隨著年齡不同而出現不同病症,基本上是隨年齡長大而惡化的疾病,但有藥物可以治療,早發現早治療是因應這種疾病的方法。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表示,結節性硬化症可藉由斷層掃描、超音波、核磁共振造影、基因檢測等方式,檢查患者罹病的程度、結節腫瘤所生長的位置及大小,再視其狀況予以適當的治療。膝蓋不斷發炎腫大,小心關節罕見疾病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4551壯漢一動就喘? 「洗肺」治療罕見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059專為兒童設置的罕見疾病收治醫學中心 正式在台大醫院揭幕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8975

下巴長期長痘 竟是牙齒長膿包所致

下巴長期長痘 竟是牙齒長膿包所致#青春痘

長痘痘對許多人來說,絕對是件十分惱人的事,不過有時候長痘痘,卻不一定是皮膚的問題,根據網路媒體報導指出,一名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半年來臉部出現瘡疤甚至腫脹發紅,且久久未消,反覆到皮膚科求診,甚至接受外科排膿引流手術,也未見好轉,過一段時間又復發,最後經醫師發現患者牙根感染發炎,經轉診到牙科,被醫師發現是牙齒斷裂引發齒源性皮膚廔管,經過無菌根管治療後,才解決問題。(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這名少年的下巴旁長了一顆痘痘,不僅紅腫還化膿,且怎麼也消除不了,常常有復發情形,甚至利用外科排膿引流手術,也不見好轉,後來做了詳細的檢查,照了X光才發現這根本不是青春痘,竟然是蛀牙造成的,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隨科醫師陳冠良解釋,齒源性皮膚廔管有六到八成來自蛀牙造成的感染,細菌一路跑,最後來到了牙根部,再鑽進牙齦,造了一道?管,穿透肌肉層,最後到了皮膚下,就變成了一顆讓人以為是青春痘的膿包。陳冠良醫師表示,奇美醫院牙髓病科近半年就有3例,臉上長了膿瘡痘痘確實很難與牙齒病變聯想在一起,不過當痘痘發炎症狀,長時間反覆出現時就要懷疑是否因為牙齒蛀牙或感染所引起,醫師也表示,通常30到50歲中年人、12到18歲青少年最常發生,部位多在下巴、臉頰、鼻側,只要早期治療就不需手術,但若延誤就醫,嚴重可能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甚至腦膜炎。牙疼不是病 痛起來要人命?淺談牙周病http://www.uho.com.tw/mouth.asp?aid=13709鼻頭痘痘可以摳嗎?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0&mon=5&id=303牙周病勿輕忽 以免感染蜂窩性組織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5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