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過動症

男性攝護腺肥大無可避免,吃藥、手術又怕影響性功能? 醫:新一代微創攝護腺拉開術 提供患者新選擇

男性攝護腺肥大無可避免,吃藥、手術又怕影響性功能? 醫:新一代微創攝護腺拉開術 提供患者新選擇#膀胱過動症

攝護腺肥大治療在醫學技術進步下已有相當多的治療方式,因不少病患對有些藥物的副作用無法接受,加上有些傳統手術可能產生逆行性射精、傷口癒合需較長時間等副作用,因此發展出新型微創攝護腺拉開術,在藥物與傳統手術之間多了新的治療選項,以避免傳統手術的副作用。 攝護腺肥大是男性隨著年紀增長會有的症狀,主要與老化和男性荷爾蒙的變化有關,攝護腺肥大最困擾病人的便是排尿困難。天主教耕莘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姜秉均醫師說明,攝護腺位於膀胱出口的位置,而尿道像隧道一樣從攝護腺中間穿過,隨著攝護腺變大將導致膀胱的尿路阻塞,變得需要費力才能擠出尿液造成排尿困難,甚至出現膀胱不穩定的情況:例如急尿、夜尿、頻尿等症狀。 排尿障礙拖延太久當心膀胱永久失能 膀胱需要長期反覆用力、放鬆的幫浦作用才能將內部的尿液擠出,當膀胱出口阻塞發生,需要費力才能排尿,久了就會讓膀胱內部壓力增大,出現膀胱缺血、膀胱過動症、流速減慢或者是膀胱無力情形,而膀胱失能一旦走到晚期,通常是不可逆的,因此解決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也是保護膀胱的最大關鍵。 在攝護腺肥大的治療上,姜秉均醫師表示,初步會以藥物改善膀胱出口阻塞來幫助排尿順暢,但若藥物已沒有效果,或者是病患無法接受藥物的副作用如暈眩、鼻塞,姿態性低血壓,逆行性射精,甚至是性慾減退等症狀,就會建議病患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為了減少攝護腺肥大手術治療後的副作用,新型微創攝護腺拉開術因應而生。新型微創攝護腺拉開術在美國已執行超過10 年,也是美國泌尿科攝護腺肥大指引建議攝護腺肥大治療選項,故其安全及有效性有目共睹。 新型微創攝護腺拉開術傷口小復原快,2周幾乎可恢復正常生活 姜秉均主任說明,傳統不論是雷射汽化或是電燒方式,都是破壞性較高的手術,因此會傷到粘膜組織而讓刺激性的症狀較明顯,也容易出血感染,需要較長的復原時間。目前有一種新型微創攝護腺拉開術,主要是透過拉開攝護腺的方式,將肥大組織拉開釘在適當位置,透過像拉開窗簾的原理,打開阻塞的尿道,使病人排尿順暢;由於破壞性低、出血量也少,降低手術風險,也幾乎不用住院,部分患者術後甚至可以不用放尿管。傳統手術大約需要3~6個月,被破壞的尿道黏膜才會長回覆蓋住傷口,新型微創攝護腺拉開術約2週就幾乎恢復正常生活。 姜秉均醫師也解釋,傳統像是刮除術這類破壞性較高的手術,恢復期至少要3~6個月,術後排出一些組織受傷的血液都是自然現象,如有血塊或是痂皮組織阻塞尿路影響排尿,甚至是發燒情形,就要盡快回診檢查。術後除了要注意多喝水,更要避免攝取酸、辣、太鹹、柑橘類、含有鉀離子較高等刺激性食物,新型微創攝護腺拉開術由於傷口小,除了一樣要注意多喝水的部分,無特殊飲食禁忌,影響生活層面也較小。 最後姜秉均醫師提醒不論任何的攝護腺手術,2週內都要注意短時間內避免久坐、性行為或劇烈運動,也應避免長途騎車、騎腳踏車。術後一個月內也建議複診評估。  

40歲後「熟齡族」過半數有泌尿問題!醫示警5症狀別輕忽:恐失智警訊

40歲後「熟齡族」過半數有泌尿問題!醫示警5症狀別輕忽:恐失智警訊#膀胱過動症

尿失禁、夜尿、頻尿等泌尿道困擾,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調查指出,40歲以上國人竟超過半數,意即每2人就1人有泌尿道問題,其中以夜尿及漏尿最常見,但卻有四分之一民眾有相關症狀而不自知。泌尿科醫師警告,漏尿並非正常老化症狀,更可能是身體的疾病警訊,更提醒簡單預防2招,從年輕時就開始做起。

開車8小時「他尿急20多趟」快崩潰!醫警「膀胱過動症」這5類人最危險

開車8小時「他尿急20多趟」快崩潰!醫警「膀胱過動症」這5類人最危險#膀胱過動症

56歲楊先生是一位貨車駕駛,3~4年前開始感覺頻尿,後來出現尿急感,嚴重時開車8小時得找廁所20多趟,每小時就3次尿急,讓他無法專心工作,晚上也因夜尿症狀影響睡眠,讓他日常生活深受困擾,就醫確診為「膀胱過動症」,曾接受過口服藥、肉毒桿菌、開刀等,效果皆不理想,最後經泌尿科醫師建議,接受「脛神經刺激術」,有效降低約三分之二的急尿症狀。

一憋尿就腹脹,38歲女頻跑廁所!醫揭「膀胱過動」這些飲品最好少喝

一憋尿就腹脹,38歲女頻跑廁所!醫揭「膀胱過動」這些飲品最好少喝#膀胱過動症

一名38歲已婚、沒有懷孕史的年輕女性,近一兩年來,頻頻被泌尿道症狀所困擾,尤其尿意感襲來時,就得立刻跑廁所,甚至有幾次趕不及而漏尿在褲子上,只要稍微一憋尿,下腹就會有明顯腫脹的不適感。該名女性一直認為,是自己水分攝取不夠多,於是加倍努力喝水,然而歷經數次求診、斷斷續續使用抗生素治療,症狀依舊沒有明顯改善,甚至頻尿症狀加劇。

惱人的膀胱過動症 尿急憋不住、護墊不離身

惱人的膀胱過動症 尿急憋不住、護墊不離身#膀胱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6歲的小芬多年來每隔20分鐘就要跑一次廁所,甚至還未走到馬桶就漏尿,隨時都要使用護墊來避免內褲濕透,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小芬之前服用過一段時間的藥物,甚至使用多種且合併不同類型的藥物也無法改善,後來做尿路動力學檢查,發現她的膀胱容量很小且有膀胱不自主收縮,經接受肉毒桿菌素膀胱內注射,不到一星期,急尿和頻尿的症狀改善許多,上廁所的間隔也可以拉長到2小時左右。需排除泌尿道感染、結石、腫瘤等疾病膀胱過動症在臨床上相當常見,任何年齡或性別都有可能發生。根據國際禁尿學會指出,要診斷膀胱過動症,病人需要有急尿、合併頻尿和夜尿,或者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狀,前提是找不到其他可以說明的原因,便可以診斷為膀胱過動症。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林才揚表示,根據流行病研究,針對大於40歲的民眾做電訪或面談,發現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16.6%。當中男性是16%,女性是17%,而且會隨著年紀的上升而增加。多種方式雙管齊下 揮別漏尿人生膀胱過動症的成因可分為:不明原因、神經性因(如腦血管病變、老人癡呆、顱內疾病、巴金森氏症、薦髓上之脊髓損傷、糖尿病等)、肌肉性因(如攝護腺肥大後所導致等)。膀胱過動症的病人除了症狀以外,也必須排除其他可能造成的原因,如泌尿道感染、結石、泌尿道腫瘤等疾病,避免診斷錯誤。林才揚表示,膀胱過動症的治療,包括保守療法和藥物治療,對於保守治療及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有時單一療法效果不好,可合併多種治療方式。

女老師一晚要8次 尿急害慘性生活

女老師一晚要8次 尿急害慘性生活#膀胱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0歲女老師對自己要求甚高,在教學上也是相當嚴謹,從一年多前開始,常覺得尿憋不住,一堂課45分鐘,休息時間一定要去上個廁所,有時候課堂上也忍不住尿意,到後來頻尿狀況日趨嚴重,讓她相當困擾。膀胱過動症好發於追求完美、急性子者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表示,女老師向她哭訴,最近越來越容易尿急,每次尿意總是來得又急又快,根本止不住,出門在外更是每到一個新地點就要找廁所,跟丈夫親熱到一半的時候,也突然想小便,還曾經睡覺時起床上八次廁所,但每次的尿量卻很少,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只好求診治療,經過問診及解尿日記的觀察,還有其他理學檢查,發現女老師罹患「膀胱過動症」。正常人每日排尿次數以不超過八次為佳,尿量標準則是每次300~400ml,由於女老師的膀胱已嚴重萎縮,每次排尿只有100ml左右,因此為她進行「膀胱鏡水擴張手術」,也就是從尿道端灌注食鹽水,直到膀胱內壓介於80公分水柱,將膀胱容量撐大,恢復彈性,改善過度敏感的膀胱。張宇琪指出,膀胱過動症的好發率在女性族群,且根據她的觀察,一半以上罹患此疾病的患者,大多個性急迫、求好心切、凡事追求完美,遇事容易焦慮,由於常處在高壓的狀態下,導致膀胱不停收縮,即便只有一點點尿液,也會想小便。隔2~3小時上一次廁所 練習撐一下膀胱另外,有些行為也容易出現膀胱過動症,如從小被教育不要憋尿,一有尿意就上廁所,這樣的行為也易造成膀胱萎縮。其他像是膀胱逼尿肌活性過,都有可能致病。張宇琪呼籲,女性朋友的水分攝取量要足夠,最好採少量多次喝水方式,每次飲水量約50c.c.即可;且最好隔2~3小時上一次廁所,練習「撐」一下膀胱,同時也應避免油炸及辛辣飲食的過度攝取,睡眠也應充足,如此才可避免膀胱過動症。

小孩尿床很正常?有這4種症狀快就醫

小孩尿床很正常?有這4種症狀快就醫#膀胱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喬喬是班長,功課好、人緣也好,是師長公認的模範生,但其實喬喬有個大煩惱,他最怕同學們聊天聊到「尿床」的話題。原來喬喬每晚都尿床,就算聽媽媽的話減少睡前喝水量,隔天醒來床單還是濕答答。日前媽媽帶他到醫院檢查,醫師透過「小便日記」與藥物治療,經過半年尿床情況已大幅改善。影響睡眠品質 還可能自卑或被霸凌5月26日是世界尿床日。研究指出,學齡期間有尿床困擾的孩童比例約7%,國中後仍有尿床困擾者約1%,而男生尿床比例更比女生高出1.5至2倍。顛覆過去坊間相信兒童尿床是心理因素,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理事長楊緒棣表示,尿床大多是生理因素導致,若未及早積極治療,除了生理影響,更會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孩子自信心不足、覺得不如人、自卑,甚至有被霸凌、影響社交等後遺症。尿床是在孩子中是很常見的疾病,但真正就醫率只有2至3成,楊緒棣副院長指出,部分孩子在治療尿床後,因睡眠品質進步、自信心增強,學習能力與成績皆有顯著提升,由此可以得知尿床治療的重要。也提醒家長,6歲以後的孩子有下列症狀時,務必提早前往就醫,包括每天尿床、白天常跑廁所或尿在褲子上、曾有泌尿道感染病史、嚴重便秘者。此外,孩子已小學畢業,仍有尿床情況,就算只有一個禮拜一次,也必須立即就醫,檢查是否有生理疾病。6歲為尿床黃金治療期常見的尿床原因包含三種,一是睡眠時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尿液過多的「夜間多尿症」;二是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造成夜尿、頻尿的「膀胱過動症」;三是因大腦覺醒中樞異常,大腦感覺不到尿液,脊髓反射中樞自行決定排尿,引起尿床。尿床的黃金治療期在6歲,這時孩子開始跟外界接觸,發展社會生活,此時治療可以增加孩子自信心,有益於社交活動。家長可先記錄「小便日記」楊緒棣副院長表示,家長來到診間治療前,可先記錄孩子的「小便日記」,詳實記載3天內,孩子「幾點幾分喝多少水」、「幾點幾分上廁所」、「尿量多少」,方便醫師了解尿床原因是小便製造太多或是膀胱太敏感、容量不足,進行3至6個月的藥物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