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BA.5疫情升溫「公廁使用困擾」關鍵曝光!上廁所防疫醫教5招自保

BA.5疫情升溫「公廁使用困擾」關鍵曝光!上廁所防疫醫教5招自保#COVID-19

近日BA.5疫情升溫,公廁要不要裝免治馬桶的議題更吵得沸沸揚揚,但每逢週末假日,還是能看見許多爸媽帶著孩子在公園、風景區遊玩,想要上公共廁所時,卻常因公廁的環境衛生問題讓人卻步,不少民眾表示寧願跑到捷運站或百貨公司上,你也遇過這種困擾嗎?醫生建議,其實上廁所可善用「自保5招」避免公廁、馬桶成為防疫破口!

全台為何不普篩?陳時中卸任後,鬆口揭「政策真相」當年竟是因⋯

全台為何不普篩?陳時中卸任後,鬆口揭「政策真相」當年竟是因⋯#COVID-19

新冠疫情流行逾2年,在邊境控制得宜、疫苗未能面世的前期,「普篩」一直是新聞熱門話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卸任衛福部部長前,於《溫暖的魄力》一書中,娓娓道來,流行病感控的政策,必須考量人性對社區的可能影響,而非一昧追求科學,而冒險承擔偽陰性與脫框率。以下為原書摘文:

「長新冠」讓人疲累、易喘、失眠⋯醫師建議「這招」修復組織好入睡

「長新冠」讓人疲累、易喘、失眠⋯醫師建議「這招」修復組織好入睡#COVID-19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許多人出現倦怠、失眠等後遺症,39歲林小姐就持續感到疲倦,睡眠時間從每晚7小時拉長到10小時才能充分休息;另一位42歲許小姐則相反,嚴重失眠。衛福部彰化醫院新冠肺炎整合門診評估,兩人皆為「長新冠」患者,安排高壓氧治療,林小姐恢復肺部交換氣體能力,降低疲倦感;許小姐也能好好入睡。

死亡人數越多代表防疫越差?戳破名嘴謬論,陳建仁親自算給你看

死亡人數越多代表防疫越差?戳破名嘴謬論,陳建仁親自算給你看#COVID-19

疫情期間人心惶惶,對於媒體或網路上毫無專業背景的討論和謠言,必須更加謹慎判別,以免下錯結論,引發恐慌。研究領域涵括流行病學、人類遺傳、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在《因果螺旋》一書中實際分析了一位名嘴在政論節目上觀點,如何誘導民眾陷入錯誤的判斷,並示範正確的理解途徑。以下為原書摘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