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栓塞

久站不只腳水腫 深部靜脈栓塞恐截肢

久站不只腳水腫 深部靜脈栓塞恐截肢#靜脈栓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7歲的張先生2周前搭機往返日本,剛開始覺得左小腿腫脹、不舒服,後來愈來愈痛,自行按摩、熱敷都沒效。因左下肢腫脹、疼痛,合併肌肉無力就醫,經醫師診斷為左腿深部靜脈栓塞。下肢較易發生深部靜脈栓塞 嚴重恐壞死截肢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李文煌表示,肢體靜脈分為淺部與深部靜脈,淺部靜脈為肉眼可見,深部靜脈則是在身體較深部的結締組織中與動脈伴行的血管,負責將肢體的血液引導回流至心臟。當肢體靜脈發生血栓時,血液會回堵至肢體末梢,造成肢體腫脹、疼痛,皮膚顏色變深、出現慢性皮膚潰爛,進而影響肢體功能。因為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合併細菌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下肢發生深部靜脈栓塞較上肢常見,輕微者造成行走不良、無力走路、腿部功能受損,嚴重者若腫脹太厲害,引起動脈血液循環受阻,使患肢缺血壞死,未及時處理可能截肢。下肢血栓流至肺部造成肺栓塞,就可能造成呼吸衰竭、心律不整,猝死。久站、久坐、老人、孕婦 深部靜脈栓塞高危險群好發靜脈血栓的高危險族群有長期久站或久坐者、中老年人、孕婦、腫瘤患者、血液黏稠者、血管內膜受損者。目前下肢深部靜脈血栓檢查,主要透過超音波確定是否阻塞、阻塞的位置和範圍。而較高位的血栓,如髂動脈血栓,就須借助靜脈電腦斷層掃描,電腦斷層亦可確定肺部或腹內下腔靜脈是否栓塞。李文煌醫師建議,高危險群應避免長時間站立,如因工作所需長時久站,建議穿上適合的彈性襪。亦要避免長時間久坐,搭乘長途交通工具、長時間坐辦公桌的上班族,最好每隔2小時站起來活動筋骨並喝水補充水分。平時亦需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驚!腳水腫變藍紫色 靜脈栓塞惹禍

驚!腳水腫變藍紫色 靜脈栓塞惹禍#靜脈栓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中年女子,本身有第四期肺癌病史,因為左側下肢從腳底到大腿突發性水腫、脹痛,後來腳底與腳趾轉為紫藍色,甚至惡化到無法行走,就醫檢查發現,左側大腿的深部靜脈內有大量血栓形成,把靜脈的血液回流完全阻塞,導致患肢產生嚴重的水腫及靜脈梗塞等症狀。經導管靜脈血栓抽吸術後,水腫及梗塞等症狀獲得改善,也順利在3天後可步行回家。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心血管內科洪俊聲醫師表示,靜脈血栓症包括深部靜脈栓塞及肺栓塞,好發於老人及癌症病人,統計也發現:癌症病人發生深部靜脈栓塞的機率比常人高出十倍之多。別錯認肌肉筋膜問題 栓塞嚴重可致死而急性深部靜脈栓塞,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單側肢體的急性水腫、發紅、脹痛等,嚴重的會導致靜脈梗塞,肢端壞死,或急性肺栓塞及死亡。但因為症狀沒有特異性,常會誤認為肌肉筋膜問題或蜂窩性組織炎而延誤治療。一般可以利用抗凝血藥物治療,但如果併發肢體梗塞發紫及疼痛,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及無法服用抗凝血藥物治療者,在黃金時間兩2到3週內可利用導管介入治療及血栓抽吸術進行血塊的清除,一般可有效的清除血塊,重新建立靜脈血流,解除症狀。急性深部靜脈栓塞恐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因此洪醫師也提醒,如果發現突發性單側肢體的急性水腫、脹痛,就應注意是否急性深部靜脈栓塞。

小腿腫脹成象腿 OL竟罹經濟艙症候群

小腿腫脹成象腿 OL竟罹經濟艙症候群#靜脈栓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有搭乘飛機經驗的民眾都曉得,長時間坐在機艙裡,狹小的空間讓身體痠痛不適,甚至有人會因此罹患下肢深層靜脈栓塞,也就是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不過台北慈濟醫院日前收治一名年約30多歲的OL(女性上班族),近期內沒有搭乘過飛機,本身也沒有特殊疾病,卻發現右腳小腿莫名腫痛達數週之久,就醫之後才發現右側小腿靜脈栓塞,進行手術後明顯消腫改善。醫師表示,久坐、久站或不常運動的族群,都是下肢靜脈栓塞的高危險群,如不及時治療,血塊跟著全身循環跑到肺部,就有致命危險。上班族邵小姐平常的工作是秘書,長時間需要待在辦公室裡,沒想到久坐、少活動,竟然讓她罹患了經濟艙症候群。起初,邵小姐發現右側小腿莫名腫脹,且會伴隨疼痛,嘗試過中醫的推拿和針灸都沒辦法改善,直到最後小腿持續脹大,幾乎成了象腿,嚇得趕緊到慈濟醫院就診。經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吳典育診察後發現,邵小姐右側小腿有一處的靜脈被血栓堵住,且已經出現缺血性的病變,如不妥適治療恐怕得截肢,若血栓跑到肺部則會產生致命的危險。吳典育醫師先是安排邵小姐住院,期間持續給予抗凝血劑及血栓溶解劑,但兩天後狀況並沒有改善,邵小姐決定接受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中心醫療團隊的手術治療。吳典育醫師指出,傳統治療下肢靜脈栓塞的給藥或物理治療方式都有其極限,除了效果不彰外,也有很多併發症。目前周邊血管中心採取的複合式手術方式,有點類似於治療心肌梗塞,俗稱「通血管」的手術,只不過是患處是靜脈血栓。醫師會先以導管送入一個網狀保護套,避免手術過程中血塊飄移;局部針對堵塞處施打血栓溶解劑,再以特殊管路抽吸移除血塊,如不能完全移除,則可置放支架。目前國際文獻多只有單一的治療方式,不過慈濟醫院的團隊將各種治療方法整合成雞尾酒式的複合手術,可說是全球創舉,且患者術後併發症幾乎不到百分之一。吳典育醫師指出,現代人生活型態的關係,不是需要久坐辦公,就是像服務業需要久站,時間久了下肢的血液循環不良,造成靜脈血凝滯不前,就容易形成血塊,即使沒有搭乘飛機,也會出現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此外,若本身有心臟疾病、腎臟疾病、癌症或近期內有出過車禍、手術或受傷的民眾,亦比較容易發生下肢靜脈栓塞的情形。吳典育醫師提醒,如果像是上述有久坐、久站情形的民眾,當下肢出現水腫不適,就是身體帶來的警訊,必須趕緊就醫釐清病因。如果病情不嚴重,可以藥物搭配彈性襪等物理治療方式改善;病況嚴重,則得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不過目前有些耗材健保並沒有補助,患者可於術前和醫師充分溝通。醫師也建議,像上班族、服務業等長期需要久坐或久站的族群,要記得定時起身動一動、做腿部肌肉的伸展,晚上睡覺也可以墊高腳部,幫助下血液回流,以達到改善的目的。圖:年輕的OL邵小姐因工作關係需要久坐,竟出現小腿靜脈栓塞,拖了2、3週才就醫,好在術後回復良好,院方也致贈小禮物祝福邵小姐。(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新型避孕藥恐致肺栓塞 民眾注意

新型避孕藥恐致肺栓塞 民眾注意#靜脈栓塞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因國外近期有文獻報告新一代避孕藥drospirenone成分藥品可能增加深部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或肺栓塞風險,為確保病人用藥安全,彙整國內、外相關安全性資料及研究報告,於12月7日召開藥品安全評估諮議小組會議,重新評估該成分藥品的風險與臨床效益。經評估後,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依目前各國文獻及相關研究報告,還沒有一致性的結論,且無確實證據支持drospirenone成分藥品較其他荷爾蒙避孕藥具較高導致栓塞的風險。目前該成分藥品用於避孕的臨床效益仍大於風險,深部靜脈栓塞或肺栓塞屬罕見的不良反應,且其仿單已載明血栓及肺栓塞等相關風險。除非有更明確的新證據支持使用該成分藥品有較高導致栓塞疾病的風險,目前暫時維持現況。衛生署核准含有drospirenone成分的製劑許可證共有3張,包括「悅姿錠(Yaz)」,適應症為「避孕及治療有避孕需求、且選擇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的中度痤瘡」;「悅己膜衣錠(Yasmin)」,適應症為「口服避孕藥」;「安吉麗(Angeliq)」,適應症為「治療停經一年以上婦女的更年期症候群」。上述藥物都屬於醫師處方藥品,民眾不可在無醫師處方箋的情形下自行購買。食品藥物管理局自93年起已多次發布公告及新聞稿,提醒醫療人員及婦女需注意血栓形成風險,該成分藥品的仿單也均已載明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風險等警語。食品藥物管理局再次提醒醫師,處方該類藥品前應謹慎評估,病人如有可能發生栓塞的危險因子應更加小心使用。醫療人員於病人服藥期間應注意可能發生栓塞、血栓及其他血管疾病的不良反應;病人服藥期間如有任何身體不適或疑問,應儘速回診原處方醫師,不可擅自停藥。此外,該類藥品應經醫師診斷後,依病患個別情形處方給藥,切勿自行購買使用。

左肺整個塞住!婦人雙唇發黑呼吸難

左肺整個塞住!婦人雙唇發黑呼吸難#靜脈栓塞

台中縣一名體重過胖的中年婦人,日前因呼吸困難被送到醫院急診室。原以為是心臟舒張功能不佳的老毛病,但經醫師警覺、進一步檢查後,證實婦人因肥胖導致下肢靜脈栓塞,血栓向上流又阻塞了通往左肺的動脈,造成罕見的肺栓塞,再延誤治療恐造成心臟衰竭甚至猝死。所幸經心臟內科醫療團隊透過高科技的微導管技術直達病灶注射血栓溶解劑後,婦人一周就健康返家。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黃炳賢醫師表示,這位婦人今年68歲,是8個孩子的媽,自從生產後就一路發福,身高雖然只有145公分,但體重就高達85公斤。因為過胖的關係,不僅有三高問題,平時一活動還會氣喘吁吁,心臟舒張功能不佳。前陣子婦人因呼吸困難掛急診,醫師警覺她雙唇偏暗、指甲發粓,懷疑是肺動脈栓塞造成的缺氧情形,但透過心臟超音波及心電圖檢查卻又找不出異狀,臨床症狀不明顯。因此立即安排高階的64切電腦斷層,赫然發現婦人肺動脈通往左肺的動脈完全塞住,而肺動脈灌注攝影檢查後更顯示左肺整個發黑,代表血液無法送達左肺,這些血液不僅無法進行氧合,還會回衝心臟,造成心室肥大壞死,嚴重的話還可能猝死。醫師表示,婦人肺部的栓塞來自於下肢(雙腿)靜脈栓塞。簡單的說就是離心臟最遠端的下肢靜脈內形成的血栓塊隨著血管流到肺部,進而阻塞肺動脈,以致紅血球無法前往肺部進行氧合。肺栓塞的病人會感覺心悸、呼吸困難、胸痛、咳嗽或咳血,嚴重者甚至會休克死亡,這種疾病大部分發生在肥胖、心血管疾病、臥床、大手術後、靜脈曲張、服用避孕藥等的民眾,而過去也有數例久坐如長時間搭飛機坐經濟艙、打麻將的民眾猝死於這種病症的例子,因此又稱為「經濟艙症候群」。患者過去是以注射血栓溶解劑或服用抗凝血劑治療,不過這種方式無法直達患處,針對嚴重的急症患者可說緩不濟急。因此光田心臟內科黃炳賢醫師特別透過最新的醫療技術,從患者鼠蹊處將微導管深入肺動脈患處,直接在該處注射血栓溶解劑,更快速而安全的消除了肺部栓塞,打通左肺任督二脈,且由於導管傷口微小,婦人留院休息一周後就順利出院,健康如常人。醫師表示搭乘長程交通工具或工作需要長時間坐著的人,要多起來走動,或在座位上儘量伸展背部和腿部肌肉,保持血液循環的暢通。而平時就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保持理想體重、多攝取水份,避免含酒精飲品或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更是預防疾病的不二法門。

治療下肢血液鬱積 日常照顧十大重點

治療下肢血液鬱積 日常照顧十大重點#靜脈栓塞

深部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局部性疾病,有併發肺栓塞致死的危險性,近年來受人口老化、癌症、手術影響有病例增加趨勢,故長期保養及預防再發是相當重要的。為恭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 李志賢醫師指出,靜脈是血管的一種,它的功能是讓血液回流到心臟,為了保持血液的回流至心臟,周邊靜脈內具有瓣膜。如果靜脈內血液回流發生問題或流動緩慢易使血液鬱積形成血栓;深部靜脈血栓好發於下肢,80%發生在腓靜脈及膝膕靜脈,其次是股靜脈及腸股靜脈。李志賢醫師指出,深部靜脈血栓高危險群如下:1. 血液回流受阻造成下肢血液鬱積的情況:長期站立、長期臥床、鬱血性心臟病、肝硬化、腹壓過大(懷孕、腹水、腹部腫瘤)、靜脈曲張、靜脈瓣功能不良等患者。 2.血液中抗凝血因子減少,增加血栓形成的情況:服用避孕藥、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生產等。3.其他:肥胖、惡性腫瘤、多處骨折、骨盆骨折、膝髖關節手術後,腫瘤細胞或是脂肪游離而栓塞血管的可能性。常見的臨床症狀有:(1)霍門氏病徵(Homan's Sign):將腳趾壓向足背時,測試側小腿腓側(小腿肚)會感到劇烈疼痛,但此病徵並不是非常準確。(2)受阻造成突發性、單一肢體水腫、壓痛。(3)合併症:下肢及骨盆的深部靜脈血栓容易造成肺栓塞,有致死的危險性,在極端的情形下,它可能造成患肢的血液循環完全栓塞處血流回流停止,患肢因而缺血壞死。(4)因深層靜脈栓塞,深層靜脈血流被迫流向淺層靜脈,阻礙了正常皮膚和皮下組織的血流動力學,在急性期可能併發蜂窩組織炎;慢性期造成病變處色素沉著、潰瘍、發紅疼痛、皮下組織發炎、淋巴管、肌肉發炎、傷口不易癒合。在深部靜脈血栓的治療,李醫師說,在急性期臥床休息3-5天,以減少肺栓塞的機會,並臥床休息,以枕頭抬高腿部15-20公分,以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另外,注射抗凝血劑:注射血栓溶解劑5-7天(必要時延長),以溶解血栓,避免血栓進行。當急性症狀消除後則改以口服抗凝血劑(coumadin)使用,目的是預防血栓再形成;一般要服用6個月以上。外科治療上,若抗凝血劑治療無效,或是病人有出血傾向,不適用抗凝血劑治療者,可考慮行靜脈血栓取出術、其次為避免致命的肺栓塞,可裝置下腔靜脈裝置濾網(IVC filter)。也可穿著彈性襪,藉由加壓,促使血液回流心臟。日常照顧,李醫師提出以下注意事項:1. 每日觀察患肢是否有蒼白、發紫、腫脹、麻木、冰冷、感覺異常,以及是否有胸痛、胸悶、喘氣不順等現象。(以上狀況需通知醫護人員)2. 穿著彈性襪:在抬完腳起床前穿著彈性襪、入睡前再脫除;著彈性襪時間需持續3~6個月。3. 每4小時健側肢體做主動運動、患側肢體做足背屈曲運動。4. 避免屈膝或腿部懸垂、交叉,坐椅勿太高或太深防止膝膕處血管受壓迫。5. 戒菸:煙中的尼古丁成分會使末梢血管收縮,阻礙血液回流,促進血栓形成。6. 按時服用抗凝血劑、定期追蹤凝血功能,並且注意有無出血傾向,如血尿、皮膚上有無紫斑、口腔黏膜有無出血斑點;若有出血傾向應立即通知醫師停止給藥或調整劑量。7. 避免長期站立、久坐、臥床不動。8. 慢性下肢深部靜脈血栓病人可從事一般性運動,而游泳是最好的選擇。運動時間不宜過久,運動期間若有腳部腫脹情形,就應休息抬腳。9. 避免著過緊腰帶、衣褲,阻礙骨盆及下肢血液淋巴回流。10. 如果接受手術,術後24小時可下床活動,但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手術傷口清潔乾燥,出院後每日執行傷口換藥一次,換藥時觀察傷口如果有紅腫、滲出液應返診治療,嚴重傷口疼痛可告知醫護人員。

《出國旅遊必知》如何預防經濟艙症候群

《出國旅遊必知》如何預防經濟艙症候群#靜脈栓塞

又到暑期出國旅遊的旺季,但長時間乘坐飛機,空間狹小加上旅途疲累,很容易引發「經濟艙症候群」,症狀輕者下肢水腫,嚴重的人還可能呼吸困難,甚至有中風、死亡的危險,行前最好多加防範。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姜智殷醫師說明,所謂「經濟艙症候群」,是指長時間坐在飛機上狹窄的位置,兩腳活動空間不大,以致靜脈血流變差,加上飛行期間不斷吸入重新過濾的乾燥空氣,血液黏稠度增加,引發深度靜脈血栓,這些血栓塊順著血流會跑到肺部,造成肺部血管栓塞,導致呼吸困難,重者可能死亡。這種血栓造成的疾病雖名為「經濟艙症候群」,實際上所有飛機乘客都可能發病,尤其超過5小時的飛行,就有發生的危險,而經濟艙可能因空間較小病例較多,故此名之。姜智殷醫師表示,在一般人身上,這種病引起致命併發症的機率其實很低,但老年人、肥胖者、孕婦、以及有靜脈曲張病史、血栓病史、下肢不良於行的人都有較高風險;而平常習慣口服避孕藥、女性荷爾蒙的人也須特別注意,因為這些藥物會改變凝血功能,增加深度靜脈血栓的可能性。■要避免經濟艙症候群,使出國旅行舒適又安全,姜醫師提出下列注意事項:1.搭機盡量穿著輕便寬鬆服裝,不宜穿太緊的鞋襪2讓身體舒展一點,至少每隔30-60分鐘就起身走動、伸展四肢,保持血液流通順暢,而穿彈性襪也有預防效果。3.機上的免費酒精飲料不宜多喝,因艙內空氣十分乾燥,酒精又有利尿作用,喝多了容易脫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回流不易,增加血栓危險,建議在飛機上最好多喝白開水,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一般而言正常人長時間坐著或站著,就有可能引起深部靜脈栓塞,而有凝血缺陷的高危險族群,發病機會更大,所以姜智殷醫師建議,在上飛機前可請醫師處方一些抗凝血劑如阿司匹靈等藥物,在旅途中服用,以預防血栓形成。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疾病並非只在飛行時才會發生,若長時間留連網咖、或維持同一姿勢不動,都易造成深部靜脈血栓;建議民眾不要長時間坐著不動,若須久坐,雙腳應經常變換姿勢,偶爾起來走走,並多補充水分,少碰菸酒,以免造成深部靜脈血栓。總之,這種循環疾病最易發生在無法正常運動的人身上,要避免經濟艙症候群,方法很簡單,現在就站起來走一走吧!

長時間沉溺網咖 當心「垂足症」上身

長時間沉溺網咖 當心「垂足症」上身#靜脈栓塞

暑假期間,許多青少年選擇在網咖消磨時間,不過多數網咖都有空氣品質不佳、噪音與光線不足的環境問題;如果青少年朋友無法做好自我管理,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環境下,健康就容易出問題。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葉柏延表示,網咖族因為久坐、熬夜、姿勢不良等習慣,容易出現胸悶、垂足症、腕隧道症候群、緊縮性頭痛等「網咖症候群」,要避免這些傷害,最好不要長時間待在網咖。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葉柏延表示,網咖族因長時間處於坐姿,且沒有定時起身活動肢體,確實容易出現經濟艙症候群。網咖族經常一坐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久坐不動造成血液循環不佳,容易發生下肢靜脈栓塞等問題;一旦血栓跑到肺部,就會造成肺栓塞,出現胸悶、呼吸不順,甚至心律不整等症狀,因而間接造成少數腦中風的個案報告。因此,要提醒青少年最好每個小時都要離座,起身走一走。網咖族久坐或長時間姿勢不良、睡眠不規則等,會出現不適的症狀除了酸痛、失眠、疲勞外,還曾發生長時間使用滑鼠、鍵盤,而出現腕隧道症候群,以及因久坐姿勢不良,壓迫到腿部腓神經造成「垂足症」而無法行走的案例。葉柏延說,許多久坐的人喜歡翹起二郎腿,在長時間未變換姿勢的情況下,腿部的腓神經受到長時間壓迫,造成暫時性的神經功能障礙,症狀除了局部疼痛、酸麻等不適感,還合併無法將腳板撐起,也沒辦法正常行走。這類的個案可透過神經藥物及物理復健治療,不過要完全恢復正常功能,仍需約數星期,甚至數月之久。沉溺線上遊戲,也容易造成的睡眠不規則,影響健康;不規則的狀況包含熬夜(睡眠剝奪)、日夜顛倒等情形,造成注意力不易集中、白天嗜睡,以及免疫力下降、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問題,甚至有學生在暑期睡眠情形相當混亂,導致暑假結束後出現失眠、白天疲倦甚至嗜睡等症狀;因此,葉柏延建議,即使是在暑假期間,仍應維持睡眠的規律性和品質,避免影響日後正常作息。此外,網咖族有不少是線上戰鬥遊戲的愛好者,自然避免不掉刺激又強烈的聲光視聽效果,強烈的閃光和噪音也會誘發緊縮性頭痛,出現頭部悶脹感、頭痛等症狀;葉柏延指出,曾有癲癇病史者玩線上遊戲時,在過度聲光閃爍刺激下誘發發病的案例。喜歡線上遊戲的民眾,要留心這些可能的傷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