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

補東補西 你的保健食品吃對了嗎?

補東補西 你的保健食品吃對了嗎?#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觀念,對於各類營養素的均衡越來越強調,擔心日常飲食吃的不夠,所以對保健食品的依賴性日趨提高。許多人常常亂吃亂喝,就常常有脹氣、消化不良的問題。因此人體腸道進行消化機能時需要一些酵素,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及不良飲食習慣,都會過度使用身體內消化酵素的儲備量。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表示,因為酵素對溫度極度敏感,現代人以熟食為主,當食物加熱後,酵素就會遭到破壞,因此若想要透過日常飲食來補充酵素,就得生食蔬果,藻類,菇菌類的食物,但生食的前提是污染的問題很多。而酵素應該在餐前吃,就可以減少體內肝臟及胰臟自製酵素的負擔,又可改善消化不良及脹氣等不適。而許多人也認為酵素對於便秘是有效的,但營養師林佳靜解釋,酵素對於便祕根本是沒用的,因為酵素的功能僅僅在於消化作用,但便祕問題是在下腸道,所以跟吃不吃酵素無關。而另一樣廣為人知的保健食品便是B群,據調查19歲以上的成人普遍缺乏B群,還有懷孕的婦女缺乏營養素B群的情況越來越多,尤其到了懷孕第三期情況更加嚴重。營養師林佳靜說,雖然B群可以從食物中獲得,但外食族經常在外用餐,雖然看起來吃得很豐盛,但其實根本就缺東缺西,導致B群裡很多營養素不足。劉醫師也說,B群主要生理作用是促進人體代謝,且有助神經與肌肉的運作功能。如果三餐飲食不均衡,學生考試課業壓力大,用腦過度,上班族生活工作壓力大,顯得疲倦沒有精神,或甚至導至口角炎,神經炎,手腳發麻,頭暈目眩都可適時補充B群;但須注意維生素B群不宜和含咖啡因飲料同時服用,以免干擾吸收,以及下午四五點後少吃B群,睡前也盡量不要吃。所以保健食品不是不能吃,是要怎麼挑、怎麼吃,才能買到最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進而補到人體的不足。

聰明分辨!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的不同

聰明分辨!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的不同#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澎湖縣衛生局為保障保健食品使用之安全性,加強抽驗轄區各藥局販售之膠囊狀 錠狀食品,此次抽驗永安藥局、全友藥局、振發藥局、宏淇藥局販售之產品共10件,結果均未檢出檢驗項目之西藥成分。 而該如何分辨保健食品及健康食品呢?澎湖縣衛生局簡單告訴大家辨別「健康食品」的方式,首先可從產品包裝外觀上辨識是否有小綠人標章及衛生署核發許可證字號,如:衛署健食字號或衛署健食規字號,而且健康食品可以標示或廣告方式宣稱保健功效。目前衛生署已核准13種保健功效:包含免疫調節作用、調節血脂作用、調整腸胃功能、護肝(化學性)、改善骨質疏鬆、牙齒保健、延緩衰老功能、調節血糖、抗疲勞功能、輔助調節血壓功能、促進鐵吸收功能、輔助調整過敏體質、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 針對坊間質疑保健用食品號稱有神奇效果,衛生局也做出回應,一般大家都覺得天然萃取一定安全,這個觀念不一定對喔!「健康食品」及「錠狀膠囊狀食品」如:紅麴、綠藻等,雖本質為食品,但產品本身是經由濃縮、萃取等程序製作,濃度含量已不同於直接食用一般食品,民眾應該依照建議食用劑量攝食,切勿為了快速達到某種效用而自行增加劑量。另外,個人體質對食物反應都有差異,例如有人對奇異果過敏,有人卻不會。「健康食品」、「錠狀膠囊狀食品」也是相同道理,即使是天然物萃取,對於不同的個體,還是可能發生不適,並非百分之百安全。一旦食用產品後造成不適,務必先停止食用且就醫,千萬別相信排毒說法,造成無法挽救的後果。

保健食品百百款 「小綠人」有保障

保健食品百百款 「小綠人」有保障#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國人喜歡購買一些保健食品食品給家人或是給自己補充營養,如各類膠囊錠狀食品,不過,多數產品總強調各式的強身健身功效,但食品是不可能具有醫療效能的,如果吃了感覺有效,就要當心其中是否參有西藥成分。市售的保健食品品質良莠不齊,民眾應優先選擇衛生署評估通過、登記認證,具有科學證據能增進健康、減少疾病危害風險。民眾可選擇領有核准字號的「健康食品」,認清「小綠人」標誌及健康食品字號。而食品的主要功能,在於提供人體用以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營養素及熱量,並非像藥品一樣,具有特殊的療效。如有病痛還是應該至合格醫療院所,徵詢醫師意見開立處方為宜。想要購買坊間所稱的保健食品時,也應先詢問相關專業人員,並看清楚標示內容及注意事項等訊息。許多不肖商人會假借宣導保健名義或贈送小禮物等方式,吸引老人家聚集,在現場渲染誇大食品效能,讓年長者誤以為這些保健食品是治療百病的萬靈丹,藉機高價兜售而謀取暴利。呼籲民眾要多關心家裡的長輩,千萬不要購買來路不明或誇大不實的保健食品,以免浪費金錢又延誤就醫,得不償失。(資料來源:健康九九 健康專欄)

寵物瘋過年/年菜太油拉肚子 寵物也有專用保健食品

寵物瘋過年/年菜太油拉肚子 寵物也有專用保健食品#保健食品

除夕夜台灣人的傳統是,圍爐吃年夜飯,許多寵物主人因此也給寵物加菜,讓她們吃下太油膩的年夜飯菜,結果寵物腸胃鬧問題,年後狂拉肚子,除了往後避免給寵物食用這些高鹽、高油的年夜飯菜外,現在市面上居然還賣起寵物保健食品。其實寵物們的腸道和人類一樣,除了消化吸收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之外,腸胃道感覺有害物質入侵時,會以嘔吐或是下瀉等方式來表現幫助排出體外,而腸道內存在著無數的有益菌也會幫助抑制壞菌增生,所以吃下益生菌對寵物來說也可以幫助牠們的對抗腸道的壞菌。這些寵物保健食品標榜,是利用菇蕈多醣體與多種益生菌等天然物質有效抑制腸內壞菌生長、促進消化吸收、徹底改善貓狗體質,達到完整提升寵物健康的效果,讓寵物也能慢慢調養腸胃問題,市面上甚至還客製化,推出寵物乳酸菌、寵物維骨力、寵物綜合維他命等,只能說現在寵物,真是太幸福了!

「紐力康」保健食品產地做假 連SGS標章都是假的

「紐力康」保健食品產地做假 連SGS標章都是假的#保健食品

在台灣各大賣場、藥局、網路商店均有販售通路的「生命の清牛樟芝」、「紐力康葡萄糖胺軟骨素」、「優固力液態葡萄糖胺」等保健食品,也曾在知名電視購物台公開販售,更找來藝人代言,增加公信力,但近日被檢方調查到,產品明明是台灣製造,卻遭業者誆稱美國進口保健食品,並涉嫌偽造SGS檢驗標章、製造日期等,估計一年大賺新台幣2億元以上,昨天檢調依照詐欺、偽造文書及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等罪嫌,將林姓負責人夫婦等4人,移送法辦。根據調查局台北市調處指出,因接獲線報,得知業者涉嫌將保健食品產地、SGS認證、製造日期造假,非法販售葡萄糖胺液等10餘種保健食品,因此報告士林地檢署介入調查,士林地檢署協同各省調處百名調查官,並協同衛生稽查人員,共找出1萬多瓶罐裝成品、盒裝成品約2萬包,並將產品送衛生單位化驗,追查對人體是否有危害,目前稽查人員已至各地賣場勒令商品下架。根據衛生署調查顯示,有8成以上的民眾不知道藥品與食品二者同時食(服)用會有過量或交互作用的負面影響,有民眾甚至認為保健食品吃多無害,殊不知食用保健食品會因個人體質與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如不注意反容易造成健康上的危害,因此在購買前一定要先向藥師、醫師詢問後再購買,且購買前先到衛生署官網或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網站查詢商品是否為合格產品,購買通過衛生署查驗登記認證,領有核准字號的「健康食品」,認清「小綠人」標誌,以及健康食品字號,對健康才有保障,衛生署也提醒民眾,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保健品。

影音/綠藻片吃太多 老翁腎衰竭險喪命

影音/綠藻片吃太多 老翁腎衰竭險喪命#保健食品

很多家庭都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不過臺大醫院最近有一名病例,吃了國外帶回、號稱有改善體質功能的綠藻片,結果引發肝功能異常、還併發急性腎衰竭,血液還呈深綠色,經過救治撿回一命,但必須終身洗腎。一名六十多歲的病患,聽人介紹從國外買回號稱有調整體質效果的綠藻片,每天服用,希望可以保健。原本就是B肝帶原者的他,連續服用後卻發生肝功能異常,還併發急性腎衰竭,所幸經過急救撿回一命,患者在洗腎過程中,流出的血呈現深綠色,驗血還驗出大量重金屬。醫師表示,從綠藻片包裝的標示來看,無法判定是否成份出現問題,導致患者肝腎功能異常。不過,醫師表示,目前國人的營養過剩,其實沒有必要補充額外保健食品養身,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如果一定要服用保健食品,一定要先詢問過醫師。醫師說,像是一般常見的蜆精或是雞精,也都是濃縮的蛋白質,這些其實從飲食當中就可以攝取,因此如果想要保健,均衡攝取新鮮的食材就是最好的方式,不需要額外再補充保健食品。※新聞內容由公視中晝新聞提供,影音:http://youtu.be/tev-2vOoV-A吃綠藻補身卻換來洗腎 血液變綠色嚇壞醫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89&HN_Yr=0&HN_Mon=0鮮奶價漲營養慌 東方牛奶趁勢崛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45&HN_Yr=0&HN_Mon=0醫訊/稱「推拿」、「整骨」OK嗎? 民俗調理面面觀講座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07&HN_Yr=0&HN_Mon=0

孕婦忌吃”蜂膠” 當心影響胎兒發育

孕婦忌吃”蜂膠” 當心影響胎兒發育#保健食品

A先生走進急診室時,雙唇紅腫、說話有些不清楚,檢查時發現口腔黏膜及舌頭呈現充血腫脹的現象,經問診後才知道:A先生因為感冒、喉嚨不舒服,在家人的建議下,乃自行在舌頭上滴了少量的蜂膠,過了不久口腔內外就開始紅腫。幸好A先生並沒有進一步的變化,在「蜂膠過敏」的診斷下給予抗過敏藥物,並且留院觀察幾個小時後,A先生症狀改善離院回家。臺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許名揚表示,在大眾傳播及口耳相傳的大力幫忙下,蜂膠(propolis)已經成為目前非常熱門的一種養身保健食品。它是由蜜蜂採集樹脂並混合其唾液及蜂臘後所形成的一種褐色膠狀物質,用來填補於蜂巢的間隙當中。蜂膠的應用至今已經有約2000年的歷史了,直到近年來研究發現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及黃酮類化合物,而且實驗證明蜂膠有殺菌、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及增強免疫力的作用,所以除了傳統的保健功能外,目前還廣被宣傳有抗細菌感染、抗過敏、促進傷口癒合、治療關節炎、高血壓、糖尿病等...療效,簡直到了無所不治的地步。蜂膠是不是真的如此神奇呢?許名揚醫師指出,雖然全世界有許多機構在研究其療效,但是或許是因為蜂膠的成份差異極大,或許因為萃取的方式與使用途徑的不同,甚至由於體質的差異性影響到身體吸收及反應的能力,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個具體有效的人體實驗結果可以證實。同時蜂膠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雖然機率不高(和盤尼西林相近,約萬分之五),但是一旦發生,除了局部過敏症狀外,甚至會引發咽喉痙攣或過敏性休克;另外,由於蜂膠會抑制一歲以下的嬰兒的免疫力,同時也可能造成類似蜂蜜所引起的肉毒桿菌中毒;孕婦服用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影響胎兒發育。所以蜂膠在一歲以下的嬰兒、孕婦及對蜂膠過敏者都不可以使用。許名揚醫師建議,愛用蜂膠的朋友們可以將蜂膠當作一種健康食品,作為平時養生保健之用即可。當初次使用時,一定要先將少量蜂膠塗抹於耳後或前臂內側,以測試是否會過敏,同時要確定蜂膠的來源、內含成份、萃取方式以及使用方法與劑量,一旦身體產生不適就應立即停用,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其實,就像維他命永遠比不上食物對於身體營養的補充一樣,想要獲得良好的免疫力,只有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和開朗的心情才是最自然有效的處方,而萬一有了病痛,就應該立即就醫,以獲得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如此才能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保養品,吃、抹攏ㄟ有效嗎?

保養品,吃、抹攏ㄟ有效嗎?#保健食品

銀杏、維骨力、鈣片、保肝片、綜合維他命、膠原蛋白、玻尿酸、酵素…等。民眾只要為了美或健康,任何可以補充的都不放過,但它們對皮膚老化真得有幫忙嗎?面臨老人化社會的來臨,老人醫學的範疇已經脫離不了抗老化醫學,而皮膚老化的原因可分為內因性及外因性兩種。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皮膚科-楊志雄醫師指出,外因性皮膚則老化肌膚老化的主因,其罪魁禍首當屬紫外光的曝曬,其他還包括抽煙、喝酒、熬夜、壓力大、睡眠不好、皮膚保養不當、空氣污染,主要是在人體內產生自由基,導致皮膚細胞被破壞,導致肌膚老化;內因性則是本身的基因與歲月的催促造成本身細胞不可避免的衰老,所以要避免皮膚老化,一定要避免這些因素。楊志雄醫師強調,很多抗老的保養品,不管吃的、擦的,一直出現在各大媒體,強力鼓動著我們即將實現青春不老的美麗神話,但也出現了一些怪現象及錯誤觀念急需釐清。【維他命C、E】醫學報告已證實同時口服維他命C加E可以減少及預防紫外線的傷害,不過各自單獨服用維他命C或E則效果不大,塗抹維他命C則還有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及退黑色素斑的效果,加入硫酸鋅及酥胺酸或電流、 超聲波導入、可以增加穿透性,另外,利用微脂蘘包裹,則可以增加穩定性及穿透性,塗抹維他命C具有美白、減少細紋及抗氧化功用是已被醫學證明,不過民眾選擇上仍要了解自己膚質,注意其濃度標示及成分劑型。【肉毒桿菌】是特殊提煉的細菌蛋白質,非細菌本身,所以並不是把細菌注射入皮膚內,注射入皮膚對改善動態紋和手汗症效果很好。擦的肉毒桿菌號稱在體外對神經肌肉有類似的作用機轉,但效果則有待商榷。聰明的美容商界現在及以後應該不會有廣告主打「吃」的肉毒桿菌吧!【酵素】主要運用在清潔、面膜及換膚療程上,主要功用是去角質,運用其作用專一性,主要運用蛋白質酵素來分解角質蛋白,如木瓜酵素、鳳梨酵素及蔓越莓酵素,以美容沙龍為主,但在醫院皮膚科美容治療上,因其去除老舊角質、代謝新角質的效果,沒有A酸、果酸、水楊酸好,因此醫院皮膚科還是運用有醫學實驗報告證實比較有效的方式幫民眾治療,不過民眾平時還是可以運用類似的產品保養,只是要以自己膚質為考量,也要注意酵素產品本身的酸鹼性,口服方式對皮膚美容療效則是有限的。【膠原蛋白】體內的膠原蛋白是皮膚真皮層維持緊實的重要纖維,如果隨著年齡增長、生活壓力而流失或流失,臉會顯得鬆弛、沒彈性,因此很多廣告主打為挽救皮膚老化回復年輕本色的聖品,口服攝取對皮膚幫忙值得商榷,到底腸胃能吸收多少膠質,吸收完能使命必達地送到皮膚正確位置嗎?吃這類保健食品可能跟吃豬蹄筋和雞腳一樣,只是增加更多脂肪。定期敷面膜或塗抹外用直接補充主要是保濕的作用,對於乾性皮膚特別可以讓皮膚瞬間柔嫩透亮、撫平細紋,但只是短暫性效果,它屬於大分子,無法穿透皮膚,修補真皮層,衡量其昂貴身價,或許可考慮其他保濕產品。注射入皮膚當填充物是目前最立即有效的方式,但只能維持四到六個月,須定期注射。血管注射補充,如同口服方式,並無療效 。【玻尿酸】屬於皮膚真皮纖維及細胞間的基質成分,可以維持皮膚真皮層纖維的穩定性,對皮膚彈性有很大幫忙,同時又可以抓水鎖水,因此定期敷面膜或塗抹外用直接補充主要是保濕的作用。它跟膠原蛋白一樣,也屬於大分子,無法穿透皮膚,修補真皮層。直接注射入皮膚當填充物,修補臉上各種靜態紋或美化唇形、隆鼻是最立即有效的運用方式,但只能維持數個月到一年,缺點是需定期注射,現在已經有由草酸菌發酵萃取的非動物性玻尿酸,跟人體玻尿酸只有1%的差異性,所以較沒有動物性玻尿酸的過敏排斥的現象或擔心動物來源的考量,在皮膚內的持久性也比較好,因為是目前醫學美容最風行的新寵兒,口服攝取方式也跟著流行,但對皮膚的療效有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