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始使用3C產品的年齡越來越低、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在戶外活動減少的情況下,兒童與青少年的近視比例逐年升高,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國小1年級新生就有高達19.8% 的近視率,到了2年級倍數成長到38.7%,6年級時更高達70.6%。對於預防近視、及如何選擇正確視力矯正方式是許多家長的擔憂。
小孩開始使用3C產品的年齡越來越低、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在戶外活動減少的情況下,兒童與青少年的近視比例逐年升高,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國小1年級新生就有高達19.8% 的近視率,到了2年級倍數成長到38.7%,6年級時更高達70.6%。對於預防近視、及如何選擇正確視力矯正方式是許多家長的擔憂。
老花眼是自然的老化現象,一般人在40歲左右,老花就會找上門,造成許多人困擾。《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苗栗市德恩診所眼科主任黃慶瑄表示,雖然不戴老花眼鏡不會直接加重老花,但及時使用合適的視力矯正方法,有助改善老花眼及生活品質。而在近視族的老花配鏡選擇中,適合眼鏡族和隱形眼鏡族的鏡片也有些不同。
兒童近視該怎麼辦?隨著手機、平板等3C普及,除了娛樂之外,部分課業學習可能也需要透過網路來完成,面對學齡兒童居高不下的近視率,如何做到近視預防保健,是重中之重。眼科醫師提醒,其中最讓人擔心的是兒童近視者變多、度數加深速度變快,一旦惡化成高度近視,恐導致成年後白內障、青光眼、眼病變等眼睛疾病,甚至陷入失明危機。
台灣人愛滑手機,天天盯著螢幕也使得眼睛提早老化。台灣白內障手術患者人數逐年遞增,從2020年約24.4萬人,已增長至2022年約25萬人,更換人工水晶體已是普遍治療方式。市面上約有10多款人工水晶體,功能、型態各不相同,該如何才能挑選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呢?《優活健康網》採訪眼科醫師,教你3步驟挑選人工水晶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歲的陳小弟看電視時總是頭歪一邊,而且越走越近,爸媽帶他到眼科檢查,右眼最佳視力為0.5,左眼0.4。進一步經過散瞳後檢測,陳小弟雙眼遠視超過400度、散光超過200度,醫師發現,陳小弟有弱視問題,需要配眼鏡來矯正視力。4歲未達0.6,5歲未達0.7,6~7歲未達0.8~1.0,即有弱視問題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兒童眼科醫師陳葆如表示,一般而言,正常新生兒兩眼眼球結構正常情況下,視力的進展會隨著成長不斷發育變化,然而因為許多因素造成視覺刺激不足或者不良,會造成視力發育的障礙。臨床上,矯正視力在4~6歲之間有一定標準。若4歲無法達到0.6,5歲無法達到0.7,6~7歲不能達到0.8~1.0,即有弱視的問題,需要矯正治療。弱視的檢查最重要的兩個項目為「矯正視力檢查」及「散瞳後驗光檢查」。重點在散瞳後的驗光,主要是因為在散瞳後,小朋友真正的度數(通常是遠視),才會顯現出來。另外,在門診檢查中,同時也會判斷是否有斜視、眼瞼下垂、白內障、角膜白斑等疾病。若有疾病引起的視力發育問題,須盡早治療。陳葆如表示,許多家長會詢問「戴眼鏡之後,度數就可以消除了嗎?」答案是「不會!」戴眼鏡的目的是矯正因為度數,眼球無法正確發育所引起的視力不良。小朋友的度數如遠視和散光,通常會繼續存在的 ,不過,隨著年紀可能也會慢慢的改變。怕戴上眼鏡就拿不下來?醫:視力發展不良影響一輩子另外,很多爸爸媽媽很害怕小朋友戴眼鏡,怕戴上就拿不下來了。事實上,發育的問題遠比兒童戴不戴眼鏡重要許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弱視的治療有黃金期」,如果在7歲前沒有治療到發育的問題,通常7歲後進步的幅度會非常有限。也就是說,一輩子的視力都會有影響。因此,與其在意眼鏡的本身,應該把重點放在小朋友視力發展,將視力發展做為第一重要的目標。至於度數的部分,長大成年後,再依據當時情形,可決定隱形眼鏡或雷射手術。在7歲以前,要將小朋友視力發展當成首要的目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學童矯正近視越來越流行角膜塑型術,特點是可以避免傳統散瞳劑造成的畏光及閱讀障礙,平日不需要戴眼鏡就可以有良好視力,在外觀上深受學童喜愛,家長也會有孩子的眼睛沒有近視的錯覺。角膜塑型術 僅能延緩近視增加亞東醫院眼科部醫師翁紹維表示,角膜塑型術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只是延緩近視增加的速度,仍然有學童使用了塑型片之後一段時間又抱怨視力模糊,最後發現是近視度數繼續增加。以為戴了角膜塑型鏡片就可以放心使用3C產品或繼續長時間近距離工作,預防近視增加必定大打折扣。研究顯示,停戴角膜塑型鏡片後,矯正近視的效果會完全消失,而角膜上皮層的細胞會回到原本型態。因為眼角膜的完整性、厚度都沒有改變,這種矯正方法是不會對眼睛造成永久的傷害。然而,如果配戴的過程中遭到感染,造成角膜潰瘍,傷害很可能是一輩子不會消失,甚至嚴重到需要手術治療或是造成失明。角膜曾受傷、未睡滿8小時 不適合配戴眼部無任何重大疾病或慢性病、近視600度以下,散光度數在範圍內、無法適應散瞳劑控制近視者、9歲以上學童才適合使用角膜塑型術矯正近視。若角膜受過傷或開過刀、過敏性結膜炎控制不佳、不規則角膜散光或明顯晶體散光、角膜弧度太平或太陡、睡眠未睡足8小時,都不可配戴。配戴角膜塑型鏡片時應注意,不適應時停止配戴、立即就醫。發現眼睛紅、癢、痛、畏光、視力模糊,馬上停戴並補充人工淚液,盡速回診。拿取隱形鏡前用洗手乳洗手並擦乾,每天更換隱形眼鏡保存液,確實清潔淨片,不要分裝清潔護理液。角膜塑型術屬於醫療行為,必須由眼科醫師執行,確保安全。
(優活健康網/綜合報導)近年來,大家使用手機普遍後,老花眼有提早發生的現象!最近就有一名38歲男性有高度近視、青光眼及散光,平常有點眼藥水降眼壓,最近已出現老花,看手機小字就很吃力,經常會皺著眉頭看,有很深的皺眉紋,為了不想要再戴眼鏡,因此就去做老花雷射手術,還同時矯正了近視及散光。老花眼鏡可能會產生頭暈現象收治這名男子的眼科醫師林宏洲指出,老花其實就是一種老化的現象,而且一定會發生,當年近40歲時,看遠看近時的對焦速度會變慢,甚至會看不清楚,尤其是原本有遠視的人,老花會特別早出現,而且特別嚴重,不少人在30歲就會看近不清楚。原本正常視力的人要用老花眼鏡,原本有近視的人是看遠要用近視眼鏡,看近要用老花眼鏡;或是有人會用多焦點眼鏡,但可能會有頭暈現象,爬樓梯時會看不清楚,在生活上造成困擾。優勢眼矯正可看遠 輔助眼做成近視150度可看近老花雷射是如何進行?為何又能同時矯正近視及散光?林宏洲醫師解釋,雷射可以改變角膜弧度,降低弧度能夠矯正近視、增加弧度可矯正遠視,因為眼睛有優勢眼與輔助眼之分,優勢眼矯正到沒有度數看遠便清楚,輔助眼做成近視150度左右看近便清楚,度數不要差太多,幾週可適應,就不用戴眼鏡;另外做老花雷射之前要詳細檢查,若有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需先做治療。OCT 3D立體飛秒雷射 提高手術安全性與穩定性過去做老花雷射是有刀掀角膜瓣再做雷射,10年前開始有無刀飛秒雷射;但是林宏洲醫師強調,這兩種方式掀角膜瓣前都沒有先掃描分析角膜表皮層、間質層等的厚度與異常情形。目前有瑞士新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3D立體飛秒雷射,具有OTC導引做角膜掃瞄定位測量,可避開角膜表皮層的異常結構,安全地製作超薄角膜瓣、角膜瓣邊緣且可設定角度嵌合在一起,以及散光可做橢圓形角膜瓣,因而提高手術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林宏洲醫師說明,角膜有表皮層、包氏層、間質層、德氏層、內皮層,3D立體飛秒雷射有OCT導引測量各角膜層厚度,可使角膜掀得比較薄,而且癒合快,較不會有乾眼併發症,留下的角膜基層較厚,角膜也就較強壯;而角膜邊緣有30-150角度可設定,並用物理性嵌合,因而會卡住角膜,較不會移位與變形;以及可做成橢圓形角膜瓣,使角膜瓣配合散光的角度做成橢圓型雷射區,使矯正散光效果較好。看遠方6公尺以外距離可以放鬆眼睛如果想要避免老花提早報到,林宏洲醫師提醒,長時間看1公尺內近距離,會使水晶體提早沒有彈性;所以,最好是看近物半小時,就要讓眼睛休息,看遠方6公尺以外距離,來放鬆眼睛,使水晶體恢復彈性並保持活性,也可預防老花提早報到。(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
您曾仔細看過小朋友從學校帶回來的視力檢查單嗎?是否會對單上的數字感到疑惑?其實,那些數字只是結果,若是低於0.8,有可能是近視、遠視或散光、弱視等原因所造成,務必要尋求眼科醫師來寶貝孩子的靈魂之窗。臺北縣立醫院眼科醫師 楊佳靜表示,中小學甚至幼稚園都會在開學後為學童做視力檢查。雖然檢查出來的視力在0.8以上也不見得是正常,但通常在0.8以下就需要特別注意,宜儘速就醫找出問題所在。楊佳靜說明,幼兒的視力檢查,除了在學校比視力以外,還有電腦驗光甚至是亂點立體圖的測試和眼底檢查,以早期發現斜視、眼球震顫或視網膜異常。最好再點上睫狀肌麻痺劑後,檢查是否有遠視、近視、散光或其他屈光異常。診間常見家長對弱視感到迷惑。它是指戴上正確眼鏡後還是無法看到視力表上0.6的缺口方向,例如近視1000度的人沒戴眼鏡看不到不算弱視,戴上1000度的眼鏡後還是看不到才叫弱視。楊佳靜進一步解釋,遠視或散光容易造成弱視,必須配戴度數充足的鏡片矯正,才能刺激視力發育。如果兩眼度數差異很大、造成視力發育不平衡,除了戴上眼鏡還要加用遮眼治療(截強)與弱視訓練(補弱)。單眼弱視的矯正比雙眼困難,因為小朋友是被要求訓練使用視力較差的眼睛。如果家長能早期發現、走出「戴眼鏡不好、能不戴就不戴」的迷思,請老師一起鼓勵小朋友整天戴眼鏡遮眼睛,最好持續到10歲左右,治療效果是很好的。臨床上可以看到七、八百度遠視並有四、五百度散光的小朋友半年內從0.2迅速進步到1.0。楊佳靜提醒家長,要讓小朋友多吃蔬果、多到戶外運動、少看電視電腦、讓眼睛有充足的休息與營養等,都是很好的視力保健方法。如果近視,要配合使用長短效睫狀肌麻痺劑,並注意防紫外線與適當配戴眼鏡,可以減緩近視增加的速度。家長可以在小孩滿3歲時教導比視力表、分辨立體圖形狀,如果發現異常,儘速帶小朋友找眼科醫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