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屢創高溫慎防中暑 勞工避免長時曝曬

屢創高溫慎防中暑 勞工避免長時曝曬#中暑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昨日又創下101年全臺最高溫,最熱高達38.3度,簡直快要熱死人!許多勞工朋友更是長時間闢路在太陽底下,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呼籲,勞工朋友外出工作應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為避免勞工於夏季高溫下作業發生職業災害,勞工局陳業鑫局長責成勞動檢查處啟動「高溫室外作業勞動檢查」,動員各科室所有檢查人力,督促企業主及工地管理人員重視及做好高溫熱危害預防措施,維護勞工權益。勞動檢查處處長鄒子廉表示,這次(101年7月10日)稽查承德路3段工地頂層模板作業,其中檢查重點為設置勞工休息、飲食等場所,並提供所需之含電解質飲用水或其他飲料及防止高溫之遮陽設施。檢查發現工地現場測得綜合溫度熱指數為31.7,另配合「夏季強力防災計畫」實施,嚴格要求各工地於炎夏作業時,預防勞工高溫危害。勞動檢查處呼籲,各事業單位應確實依勞工安全衛生相關法令規定,高溫環境下工作會造成勞工傷害,如:熱衰竭、中暑、抽筋、脫水、熱昏厥等,依勞動基準法第35條規定,勞工繼續工作4小時,至少應有30分鐘之休息;另外,現場主管應準備溫度計、提供有遮陽之休息區,視溫度高低調配工作與休息時間,並避開高溫時間工作等相關權宜措施,以維護勞工身心健康。 雇主應提供適當飲水,使勞工適當補充水分與少許鹽分,保持身體清涼,避免勞工發生中暑。如勞工出現熱衰竭感到不適,現場溫度為攝式37.6度,頂層未依規定設置有效的遮陽設施,已通知事業單位確實改善;可先自行休息,但若已出現急性中暑症狀、心跳加快、呼吸變深變快、手抖,即高體溫、意識改變、昏迷等,且合併無汗症,就不能再拖延,應馬上就醫。

炎炎夏日防中暑 補充水分注意防曬

炎炎夏日防中暑 補充水分注意防曬#中暑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美國的熱浪「熱」死不少人,而台灣的氣溫也持續飆高,國民健康局提醒民眾,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並牢記預防中暑的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衛生署「及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分析全國170多家醫院急診及時資料顯示:每年的7至8月是民眾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高峰期,99年及100年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人次就高達1510人及1456人。今年1月至6月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人次為362人,近日邁入酷熱的炎夏,應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室內加裝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穿著輕便、淺色、寬鬆的衣服、不可將任何人留在密閉、停泊的車內。不論你的活動程度,都應該隨時補充大量的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的水分、不要立刻喝下太過冰冷的水,以避免胃不舒服。夏日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選擇氣溫較低的日期安排戶外運動、於室內擺放溫度計,隨時監測室內溫度,避免室內溫度過高造成身體不適。若需在高溫環境下進行戶外活動,如運動員、農民、工地施工人員或其他戶外工作者等,國民健康局則建議民眾可以採取下列預防措施:儘可能將活動安排在早晨或傍晚的時間、每小時補充2至4杯(1杯為240c.c.)不含酒精的白開水、多在陰涼的地方休息。外出時隨時注意防曬,例如戴寬邊帽、太陽眼鏡、塗抹防曬係數15或以上的防曬乳液。當民眾有疑似中暑等熱急症的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炙熱夏日 狗狗也會不敵艷陽中暑嗎?

炙熱夏日 狗狗也會不敵艷陽中暑嗎?#中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炎炎夏日,氣溫每日飆高,不僅人在豔陽底下,口乾舌燥、汗水直流,帶著心愛的寵物出門散步玩耍,不一會兒,也看起來喘氣連連、甚至趴在地上許久,難道狗也跟人一樣不敵艷陽,中暑了嗎?獸醫師楊孝柏說,狗的中暑屬於急症,超過半小時沒做適當處理恐死亡,那要如何判斷呢?症狀會有:四肢抽筋、體溫超過四十度以上、躁動不安等,此時需立即降溫並緊急送醫。但一般的活動力下降,懶洋洋的狀況,屬於控溫失衡,如同:人在運動過後,會感到較疲累相同,補充些水分、休息一下後即無礙!楊孝柏獸醫師也說,易發生中暑現象的犬種為:短吻犬,即鼻子較短、臉型較扁的犬種,如英國鬥牛犬、拳師犬、巴哥犬、沙皮犬、西施犬、以及波士頓梗犬等,因狗無汗腺,皮膚無法散熱,只能靠排尿及藉著張開嘴巴及伸出舌頭,釋出體溫來達到降溫目的;因此天熱排汗問題也與長毛、短毛犬無關。天氣炎熱,帶著愛犬出門,楊孝柏獸醫師也叮嚀,記得帶寵物到通風的環境,也可隨身攜帶體溫計,注意狗狗的體溫,如有上述其中一項中暑症狀現象,緊急降溫處理方式,帶到陰涼處休息,並立即沖冷水、補充水分,別用冰塊及酒精擦拭,因為冰塊會導致血管急速收縮、而酒精過於刺激皮膚;記住防暑要點,炎炎夏日,愛犬們也可放心安全玩!

預防熱衰竭 注意防曬補水

預防熱衰竭 注意防曬補水#中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酷熱夏季來臨,天氣日益增高,衛生局特別呼籲,面對愈來愈熱的天氣,大家必須要防範環境性熱疾病,為讓大家能有效預防熱衰竭、熱中暑,應適當防曬及遮陽、適時補充水分、及注意潛在性疾病。衛生局提醒,如果在烈日下或酷熱天氣時,發生大量出汗、虛脫無力、頭暈、噁心等症狀時,應儘快到蔭涼處所,躺下休息;並放低頭部,鬆開衣物,及平躺休息,用水擦拭身體及搧風,以幫助患者降低體溫,並按摩四肢肌肉,讓痙攣的肌肉休息,給予適度按摩即可;且注意患者意識狀態避免強力拉扯鬆脫身上衣物,並稍微抬高足部。如有嘔吐現象,應讓患者側躺並採左側臥姿勢,以保持呼吸道暢通,避免嘔吐物吸入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導致吸入性肺炎。也可給予含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之電解質飲料,但意識不清醒者應避免由口進食,送醫事後最好能休息1至3天,持續補充鹽分並避免劇烈的運動或工作。特別注意千萬「不可」自行服食一般的退燒藥,如普拿疼、阿斯匹靈等,或採用酒精拭浴。

室內外溫差大 當心「陰暑」找上身

室內外溫差大 當心「陰暑」找上身#中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越來越熱,不僅到中醫院刮痧的人數也大量暴增,有的人出外短短幾分鐘就中暑,甚至在家沒開冷氣,就頭昏腦漲。所以,炎炎夏日,掌握預防中暑的方法和中暑後如何處理的知識顯得特別重要,因為一不小心,可是會影響生命安全。而鄰近台灣的日本,在2010年夏天共有1萬5千人中暑送醫,至少66人死亡,日本上一波死亡慘重的熱浪發生於2008年,光是7、8月共有47人死於高溫,可見中暑的可怕。潘懷宗博士說,中暑可以區分為「陽暑」和「陰暑」兩種。如果在大太陽下曝曬過久、出現類似熱衰竭的症狀,就是「陽暑」,但是在都市裡,這類患者並不多;夏天大部份人得的幾乎都是「陰暑」,最常見於外勤上班族、業務員等經常要出入冷氣房的族群,由於室內外溫差過大,再加上身體對寒熱的協調性比較差、缺乏運動、無法順暢出汗,就會出現胸悶、神昏、氣短、疲倦及沈重感。長庚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進明解釋,一般所稱的中暑,醫學上稱做「熱傷害」,不一定會狂流汗。以第一級的熱傷害就是常見的倦怠、精神不濟;第二級就可能因流失過多水分與鈉離子,而出現肌肉痙攣;第三級已經開始發燒、冒汗;最嚴重的一級,甚至可能連一滴汗都沒有,只是一直熱悶著發高燒。除了第三、四級已經到了必須送醫的程度,醫師提醒,前兩級的熱傷害,是可以藉由生活作息調整預防的。天氣炎熱,很多人會選擇喝飲料來圖個涼快,但其實天然的水果也可以達到,夏季想補充水分,西瓜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西瓜約含94%的水分,具有利尿、解熱、消腫的功效,尤其是夏天常見的煩躁、胸悶、頭暈目眩等不適症,也可藉西瓜來減緩。而吃西瓜時抹少許鹽巴,不僅吃起來更甜,還能避免脹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曹雅姿也指出,有人喜歡用西瓜皮敷臉,主要為西瓜皮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敷了之後,除可使皮膚更細緻外,黑色素較不會沈澱,。把西瓜切去外面的綠皮,用裡面的白皮切薄片貼敷15分鐘,可使皮膚保持清新細膩、潔白,因為這些成分最容易被皮膚吸收,對臉部皮膚的滋潤、防曬、增白效果很好,因此西瓜真是夏季的好「涼」伴。

防暑之道!高溫下別等口渴才喝水

防暑之道!高溫下別等口渴才喝水#中暑

一位36歲的男性馬拉松選手,過去並無特殊病史,今年六月初參加越野馬拉松活動,當時氣溫攝氏36.5℃,濕度70%;三軍總醫院腎臟內科吳家兆醫師表示,此個案剛結束八公里的長跑後,因發生突發性昏厥,緊急送往三軍總醫院急診室,檢查發現體溫達攝氏41℃,意識昏迷,昏迷指數只有三分,加上低血壓、心律不整、排尿減少等危急症狀表現,進行緊急氣管內插管治療並入住加護病房。確認該個案為三總今年首起因熱中暑合併多重器官衰竭之重症案例。吳家兆說明,透過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的照護後,病患很快地脫離險境,恢復意識,期間血漿中橫紋肌蛋白(CPK)及肌酸酐(Creatinine)濃度皆回復至正常範圍內,排尿正常,毋需血液透析等侵入性治療。病患在轉院後的一天內成功脫離呼吸器,並在入院後第四天順利出院。有鑑於熱中暑的治療層次廣泛及病症本身的高致死率和高風險性,在面對層出不窮的熱傷害,三總已於民國99年8月,成立中暑防治中心,以落實全國軍民熱中暑防治的教育,並為國軍最專業的諮詢窗口及最高級治療單位。吳家兆強調,中暑的防治首「重預防勝於治療」!對於容易誘發熱中暑的潛藏危險因子,如年老,肥胖(體重大於85公斤),有心血管疾病、甲狀腺亢進、糖尿病、肝臟疾病、先天無汗腺症、感冒、發燒、腹瀉、肺炎、感染、皮膚病,睡眠不足,體質耗弱,情緒緊張者,水份缺乏者,新兵(當兵5~7天),溫度與溼度過高,劇烈運動,藥物導致排汗不良等應及早發現。以案例中的氣候環境為例,當時的中暑危險係數已達43.5,屬極高危險環境,故當中暑危險係數大於40,應適時調整操課服裝及上課場地。吳家兆再次提醒,預防熱傷害的發生,首先應盡量避免暴露於高溫的環境,如果有外出的必要,也應採用適當的物理防曬如陽傘、帽子,且外出時間要短。其次是充足的水分和鹽分攝取。高溫下,要常提醒自己補充水分,別等口渴了才喝水;流汗較多時,可加鹽在飲水中,補充因排汗而流失的鈉。最後是維持良好的體能狀態,尤其是外出活動的前一天,應有充足的睡眠,並避免飲酒;若不慎染患感冒、腸胃炎,在病癒之前最好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活動,以免發生中暑。延伸閱讀「中暑危險係數測定法」: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246

貢寮音樂祭「熱」浪來襲 網友出妙招玩更high!

貢寮音樂祭「熱」浪來襲 網友出妙招玩更high!#中暑

貢寮海洋音樂祭6日起五天將High翻福隆海水浴場,從白天到晚上,來自全球一百多個樂團輪番上陣,誓言要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搖滾體驗。不過,氣象局預估本週新北市最高溫可達攝氏36度,有不少樂迷已經做足準備,迎接「熱」情的海洋音樂祭。曾參加過多次海洋音樂祭的網友「少女V」建議,女生一定要準備防曬乳、帽子和防蚊液,而且不要穿夾腳拖以免被踩到,更不要赤腳走沙灘不然很可能會被割到腳甚至是燙傷。網友「朱朱」每次去音樂祭必備礦泉水,除了防止中暑之外,也可以在盡情吶喊的同時讓喉嚨不「失聲」。她同時也建議可以帶幾條毛巾在身上,上火車前把汗擦一擦避免身上的汗味影響到同車的人,因為之前有一次她差一點被汗味薰到在火車上嘔吐。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過去幾年貢寮海洋音樂祭每天平均有43人因中暑、外傷、溺水及車禍創傷被送醫。今年新北市政府更大舉動員5000人至現場維安,每天會有近千名警消進行緝毒、管制等勤務,同時也安排醫護人員在現場提供緊急醫療服務。此外,中央氣象局也提醒前往音樂祭的民眾,未來一週新北市白天高溫都有可能高達攝氏36度,建議備妥飲水及防曬用品,陽傘、帽子、太陽眼鏡最好隨身攜帶,避免高溫中暑或曬傷。

消暑最好別吃冰 小心熱衰竭甚至中暑

消暑最好別吃冰 小心熱衰竭甚至中暑#中暑

炎炎夏日走在戶外沒幾分鐘就汗如雨下,想吃冰消消暑?注意了! 中醫師提醒,常常吃冰品不但讓女性經期不順或經痛,過敏的人還會誘發過敏鼻炎;腸胃不好者更是容易受影響,建議盡量以溫水來代替。其實,熱衰竭跟中暑是不同的,一般人常會以為是同一樁事,但兩者症狀是有相當大差異,在消除症狀的處理上,也有部分差異,香港紅十字會特地針對香港炎熱天氣,製作影片教大家如何處理中暑與熱衰竭,相當實用。炎夏大家都靠冰品消暑,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吃入溫度和體溫相去甚遠的冰冷食物,會耗掉許多陽氣來提升這些食物的溫度,除了耗氣,冷食還可能產生氣血運行受阻或不順暢的各種病變,常吃冰會越吃越渴,若飲水量不夠,反而可能造成熱衰竭。夏天除了要少吃冰以保健身體外,注意中暑與熱衰竭也相當重要;熱衰竭是指人體在高溫的環境中工作或運動,為了散熱而排出大量的汗水後,如水分補充不足,造成身體虛脫的現象,若熱衰竭處理不當,會惡化為中暑。熱衰竭的人會出現疲倦、軟弱、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出汗的症狀,中暑則是會出現皮膚潮紅、乾燥而無汗、體溫非常高、脈搏短促而強等,兩者症狀並不相同。香港紅十字會製作了一支當發生熱衰竭或中暑狀況時的處理方法,熱衰竭者必須讓他到至陰涼處休息、以冷水擦拭頭臉及身體,若病患意識清醒,就為他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飲品,若意識不清或有嘔吐現象則不宜給水,如果患者有出現身體顫抖情形,要為他進行保暖動作。至於對於中暑患者的急救,除了與熱衰竭的處理相同外,還可以為患者進行噴水、放冰袋於腋下與腹股溝間進行散熱,情況許可也可將患者浸於冷水中降溫,並誰注意他的呼吸道是否順暢,儘快送醫處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