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

菊花茶治經痛? 醫師:只能緩解、無法根治

菊花茶治經痛? 醫師:只能緩解、無法根治#發炎

大陸《有健康網》報導指出,英國科學家實驗證明,長期飲用菊花茶會使體內抗痙攣、抗發炎的化學物質含量升高,具有治經痛、抗感冒與發炎等功效。對此台灣開業中醫師鄧正梁表示,菊花茶可以緩解經痛,不過治療效用只有30%。鄧正梁解釋,經痛是由於子宮肌肉痙攣性收縮,導致組織缺血所引起,因經血流通不順暢,子宮必須加強宮縮以排出經血而造成痛經。他表示,菊花茶只能緩解經痛,不能完全治癒。鄧正梁說,就中醫而言,痛經是淤血所致,治療以活血化瘀為主,月經期以活血止痛治標,平時以調理為主,女性應少吃生冷食物,以免經血不易排出而加重經痛。站在西醫角度,經痛時給予止痛藥也就是賀爾蒙,讓經血能順利排出,但只能治標卻不治本。而對於大陸網站報導菊花茶有抗感冒與發炎的功用,鄧正梁指出,的確有這效用。他說,菊花能清熱解毒,具有抑菌、解熱、抗病及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中醫治療感冒常用的藥方「桑菊飲」就含有菊花成分,能消炎、退熱、止咳嗽。平時菊花茶也能當保健飲品,但菊花性屬涼性,拉肚子、氣虛胃寒者不宜。

耳朵長「粉瘤」 就像鑲一顆珍珠

耳朵長「粉瘤」 就像鑲一顆珍珠#發炎

45歲林先生右耳垂有一小突起,逐漸長大宛如耳垂中鑲著一顆珍珠,但碰觸到時會有壓痛感而就醫。27歲高小姐的左耳垂反覆疼痛腫脹,已超過一年的時間,就診時發現耳垂已纖維化且變形。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指出,以上兩個病例皆為「粉瘤」所致。粉瘤是皮膚細胞生長於皮膚深層形成一個囊狀物,是皮膚常見的良性腫瘤,往往會逐漸長大反覆發炎。一般多因個人體質因素或受傷造成,如發生於臉部往往被認為是化膿性青春痘而未積極治療。黃季怡提醒,平日注意外耳及耳後皮膚的清潔,當粉瘤長在耳部時,若反覆發炎可能造成耳垂變形。如有發現有持續長大的腫塊,甚至反覆紅腫化膿的情形,應及早就醫治療,以免引發嚴重併發症。延伸閱讀「耳朵長粉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767

夏季「癢」到不行下體感染 中藥坐浴可解決

夏季「癢」到不行下體感染 中藥坐浴可解決#發炎

夏季溫度上升約36℃,相對濕度超過50%,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引起婦女陰道細菌性及黴菌性感染,75%女性曾有陰道黴菌感染經驗,5%會一再復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婦科主任廖麗蘭表示,夏季門診中,常見許多反覆不癒的白帶、陰部搔癢疼痛患者前往求診。女性在經血來潮、荷爾蒙多變的懷孕期、吃太多甜點生冷食物、糖尿病、藥物、失眠等情境下,陰道PH值較易偏鹼,患者一旦遭到偏好鹼性的念珠球菌感染,陰部搔癢腫痛和種種不適,就會和患者如影隨形。廖麗蘭指出,陰道炎在中醫屬於帶下範疇,對帶下過多的辨治,臨床上主要責之於濕,帶下多色白中醫辨證屬於脾虛,天熱食用生冷及過甜食物,導致脾胃寒濕,受損脾胃運化水濕功能失調,體內過多水濕,下注於陰道,潮濕環境容易導致細菌、黴菌滋長,而產生陰道發炎。氣候悶熱、濕度增高,更使體內濕氣不易排出,而加重陰道濕熱環境,因此夏季陰道炎罹患率會因此增高。此外,情緒壓力大也是加重濕的產生因子,因為壓力會讓肝經氣機不順暢,間接影響脾胃消化及代謝水濕功能,而加重體內濕的因子。廖麗蘭說,在中醫治療陰道炎並非使用消炎抗菌藥物,而是思考如何讓身體將體內過多的濕除去,使用治療方藥如完帶湯、愈帶丸、苓桂朮甘湯等,方中以白朮、山藥為主藥,這兩味藥能強化脾胃散運化功能,使消化及代謝水份能力正常。蒼朮、車前子利濕幫助體內過多水份由小便排出。荊芥能散濕散熱。黨參補氣增加免疫功能。柴胡、陳皮疏肝解鬱緩解情緒壓力,肝經調達,水份運化功能正常,如此脾胃功能健全,身體氣機順暢,免疫功能正常,自然可以治癒難纏的白帶、陰癢問題。她還說,除了健脾袪濕的內服藥物外,臨床上使用中藥坐浴,能較快速緩解陰部搔癢困擾。坐浴法是用藥物煮湯置盆中,讓病人坐浴,使藥液直接浸入陰道,可使藥液較長時間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並借助熱力,促使皮膚粘膜吸收,從而發揮清熱除濕,殺菌止癢療效。廖麗蘭將陰癢坐浴藥方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燥濕止癢方,適用於白帶色白、陰癢、白帶量多,組成為蛇床子、荊芥、白蘚皮、苦參根。蛇床子性味辛苦溫,有袪濕殺蟲止癢功效,外治皮膚濕疹、陰道炎引起的陰部搔癢腫痛。苦參根性味苦寒,能燥濕清熱殺蟲,治療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疥癬。白蘚皮性味苦寒,能治女子外陰腫痛,風瘡疥癬。第二種為清熱止癢方,適用於白帶色黃或黃綠,陰癢、陰痛、有異味,發炎較重的陰道炎,組成為蛇床子、土茯苓、黃柏、連翹。黃柏苦寒,能清熱解毒抗菌殺蟲,治陰部腫痛、黃綠色帶下。土茯苓性味甘淡平,能清熱解毒除濕,治療濕熱帶下、濕瘡等皮膚搔癢。使用方法為將藥材放於棉袋中,放入鍋中並加水3,000cc煮15分鐘,放涼約40℃,於洗完澡後坐浴約15分鐘,坐浴後直接擦乾不用再沖洗,持續5天,如此內服外浴就能讓外陰在夏季保持舒適乾爽。

呼吸不順暢?原來是易開罐拉環卡喉

呼吸不順暢?原來是易開罐拉環卡喉#發炎

易開罐拉環應是打開飲料飲用後,隨即丟掉的東西,但是萬萬沒想到竟會卡在人體喉嚨內!博愛醫院表示,有位患者日前因呼吸困難前至耳鼻喉科門診就醫,經許明哲主任檢查發現,患者聲門腫脹,詳查後發現聲門下方竟有一銀色物體,經醫師詢問後,患者回憶可能曾誤食易開罐拉環,因此醫師懷疑是該拉環卡在喉嚨作怪。由於患者有嚴重的喘鳴聲,醫師隨即安排住院進行手術摘除,手術中發現患者聲帶明顯水腫發炎,該金屬異物橫向卡在聲門下方,且已被肉芽緊緊包覆,顯示該異物存在已久。醫師費了一番功夫,才順利將異物取出,並把肉芽削除,才恢復呼吸道暢通。醫師在燈光下仔細端詳這個約二公分異物,發現原來是拉環的開口片卡在喉嚨處。許明哲醫師表示,呼吸道異物具有相當的危險性,病患多爲幼兒、老人家或精神疾病患者,由於這類病患自我照顧能力差,因此家人應多多留意並關心他們的進食情況,一旦出現不明咳嗽,或呼吸困難情形,即應盡速就醫,以避免憾事發生。

僵直性脊椎炎 嚴重可致大小便失禁

僵直性脊椎炎 嚴重可致大小便失禁#發炎

自從人類開始站立以來,下背痛便成為最常見的病痛之一。下背痛是最複雜且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疼痛,但我們對它的了解卻少得可憐。雖然醫界長期認為椎間盤凸出是下背痛主要的病變原因,但下背痛實非單純椎間盤凸出可解釋,例如俗稱的「僵直性脊椎炎」就是薦腸關節發炎所引發的下背痛。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 陳孝雙說明,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種免疫異常造成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常會侵犯脊椎及關節,典型的主要症狀為下背痛、晨間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台灣僵直性脊椎炎病人總數約佔全人口的0.1-0.4%(約四萬人),好發於20至40歲,男女比例約為3:1。95%的僵直性脊椎炎病人具有HLA-B27基因(即HLA-B27陽性)。陳孝雙解釋,HLA-B27是一種與免疫反應有關的組織抗原,台灣全人口中約有百分之五的人帶有HLA-B27基因,其中有2%~10%會發病成僵直性脊椎炎,如果父親或母親是僵直性脊椎炎,則其小孩得到僵直性脊椎炎的機率是百分之二十。對於僵直性脊椎炎病人的家族成員,特別是HLA-B27陽性的人,只要有45歲以前發生的腰背痛、晨間僵硬或、反覆性無法解釋的胸痛或僵硬、葡萄膜炎、肌腱韌帶與骨骼交接處的發炎或週邊關節炎任一情況者,都應懷疑是僵直性脊椎炎。 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病人通常一開始的症狀是下背部以及臀部的酸痛,尤其是在薦腸關節的地方,有時疼痛的感覺可向下延伸到大腿後側,或是向上延伸到上背部。這種疼痛的感覺通常在早晨睡醒的時候最厲害。一個明顯的特徵是,通常運動以後症狀可以減輕,長久的休息和不動反而會讓症狀加劇,嚴重時病人在半夜因酸痛及僵硬感而影響睡眠;有時病人會有胸椎及頸椎的疼痛與僵硬,胸骨-肋骨交接處有時亦有壓痛。除了上述脊椎症狀外,陳孝雙強調,部份病人同時會有週邊關節炎,以侵犯髖關節(大腿與骨盆交接處)最多。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僵直性脊椎炎病人髖關節會發炎甚至破壞,造成鼠蹊部的疼痛,彎曲困難或跛行。約百分之十的僵直性脊椎炎病人,尤其是十六歲以前就發病的幼年型,會有膝、踝及肩關節的發炎,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預後較差,需要積極的治療。至於女性僵直性脊椎炎病人的下背痛症狀通常較輕微,薦腸關節炎亦不明顯,也較少侵犯內臟器官;不過,頸椎的侵犯造成頸部酸痛僵硬較男性多,但女性病人通常預後較好。肌腱、韌帶與骨胳交接處的發炎,稱為附著點病變,是僵直性脊椎炎的重要特徵,好發處為腳後跟及足底。症狀是局部的腫痛,有時會影響到走路,有時病人的手指和腳趾會莫名其妙的發炎腫脹,稱為香腸指(趾)。 僵直性脊椎炎病人如為病程嚴重及控制不良者,末期因脊椎黏合,形成竹竿狀,會造成畸型、駝背,而且脊椎黏合之後,因喪失柔軟度,變得較易骨折,或因而壓迫神經,導致下肢麻木的感覺,甚至大小便失禁。  陳孝雙提醒民眾,目前在治療僵直性脊椎炎方面,係透過運動及物理治療,以及風濕免疫專科醫師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包括傳統的免疫調節劑及生物製劑(TNF-blocker),如果是脊椎嚴重變形或髖關節受損時,則必須考慮手術。

鳥事一籮筐 解開包皮炎的疑惑

鳥事一籮筐 解開包皮炎的疑惑#發炎

許多家長面對家裡小孩的「鳥事」,總是產生一大堆的困惑,到底怎樣才算是包皮發炎?包皮過去會不會影響發育?要不要乾脆把包皮割掉?幾歲該割? 在解答前的問題前,我們必須先知道,包皮有甚麼功用?有些人會這樣子想,數千年來,猶太人自出生滿七天以前,就要行割損禮,可見包皮本身沒有甚麼積極功用。泌尿專科陳偉寶醫師指出,其實並不正確,大家可以注意到,每一位剛出生的男嬰,都有包皮覆蓋著龜頭,而且大部份都是「黏巴達」,根本推都推不開,難道這是上天恩賜給泌尿科醫師的「禮物」?又或許萬千年生物演化的結果?百分之百的「包皮率」,是為了「保障」泌尿科醫師的「基本收入」?答案當然不是。陳偉寶解釋,包皮是有作用的,就是給小男孩(主要是仍未有性生活)保護龜頭的,原來幼童的龜頭組織,非常纖細,經不起尿布或內褲的磨擦,很容易破損受傷,必須加以覆蓋。猶太人的割損禮,並不是把包皮通通割掉,只是把包皮切開,相當於現代手術的北部切開術(Dorsal Slit),方便清潔。基本上絕大多數的歐洲人都沒有割包皮的習俗,請看所有的希臘與羅馬的裸男雕像、油畫、壁畫,全部都是有包皮的。近代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大舉搜捕猶太人,有時候從外表無法判定是否猶太人,就「當場」查看有無割損包皮,有者馬上抓起來,可見當時自認優秀的日耳曼民族也沒有割包皮的習慣。 陳偉寶說明,包皮保護龜頭,最好是平常全部覆蓋,洗澡時又可以全部翻開,以便清洗內部,「可收可放」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翻不開就無法清洗。龜頭後方有一個環狀的冠狀溝,那裡有許多的皮脂腺,經常分泌一些油性物質,來滋潤皮膚,萬一包皮蓋得太緊,「皮油」排不出來,有時候會凝固結塊,囤積在包皮之下,龜頭之上的空間,並且會不斷擴大,它們發生的位置不一定,從包皮表面看下去是白白黃黃的一坨,摸起來有點厚度,通常是圓形或隋圓形,我們稱之謂包皮垢(SMEGMA),這些囤積物通常礙健康,但有時候小孩會覺得痛,不期然抓一抓,很容易會引起包皮的發炎。 小孩的包皮炎是指急性發炎,通常孩子會感覺痛或發痛。有些小孩不會主動地告知父母親,但卻變成經常跑廁所,好像非常頻尿,可是許多好動的男生,平時也喜歡有事無事往廁所跑,所以為人父母者非常困惑,不知道該如何辨別「有事」或「沒事」,這裡提供一個小撇步,大家可以觀察小孩在看平日愛看的電視節目,例如卡通片時,如果看一半也忍不住跑廁所的,就是「有事」,如果可以等到廣告或節目完畢才起來的,通常「沒事」。在幫小孩洗澡時,可以順道檢查,如果包皮有局部「翻紅」,或水腫、或化膿、就交給醫師處理吧! 陳偉寶提醒民眾,包皮很薄,很有彈性,單純的包皮,無論多緊多鬆,都不會妨礙生殖器的發育,更不可能影響身體發育,現代醫學的主流觀點,小孩的包皮,儘可能不割,等到青春期再按個案考量,萬一包皮真的太緊,又三不五時發炎,可以先試用藥膏塗擦,通常可以有效地鬆開包皮。 能鬆開就能清洗,能清洗就很少發炎,不發炎家長就安心了。

高「汞」化粧品 消費者要當心!!

高「汞」化粧品 消費者要當心!!#發炎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消費者,購買時應留意產品相關資訊,遵守「二不一要」原則:「不購買來源不明產品、不輕信誇大療效宣稱、要認明完整中文標示」,避免使用到含有禁用成分,且危害健康之化粧品。衛生局並說明,含「重金屬汞」之化粧品於初期使用時,雖有美白效果,但使用後會讓皮膚色素沉著,產生棕、褐色斑點,甚至會伴隨發炎、脫皮等副作用,且會累積在體內,嚴重則導致腎病變及汞中毒等嚴重的健康危害,在國內早於民國72年即經行政院衛生署公告禁止使用,即便因化粧品製程中之原料或其他等因素(且技術上無法排除),致含自然殘留微量之重金屬汞,其殘留量亦不得超過1ppm;另Chloroacetamide(氯乙醯胺)為防腐劑,行政院衛生署於94年即公告禁止使用於化粧品中,如使用接觸於皮膚,會造成肌膚有刺激、不適的感覺,依據物質安全資料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氯乙醯胺對肺部、生殖系統、上呼吸道均有毒害,長期接觸將對特定器官造成傷害。此兩類含有禁用成分之化粧品已涉屬「妨害衛生之物品」,足以損害人體健康,違反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第23條第1項規定,依同條例第27條,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其妨害衛生之物品沒收銷燬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再次呼籲消費大眾,在愛美之餘,也要注意化粧品的品質與衛生安全,購買化粧品時,應慎選來源清楚、標示完整的產品,謹守「二不一要」原則,民眾如有發現以上產品或其他疑似不法之化粧品,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撥打1999熱線以市話費率計費,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05,將有專人為您服務。以上訊息刊登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

嚐試醫學美容療程 切勿貪小便宜

嚐試醫學美容療程 切勿貪小便宜#發炎

受經濟不景氣衝擊,很多人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行為,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卻不壓縮品質,也成了一門功課了!!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皮膚科黃瑞雲主任表示,經濟不景氣門面還是要顧及。就基礎保養品而言,保養的功效在於清潔、防曬、保濕潤澤,不要因為過度的期待而買太多用不到的東西或是功效重複的產品。如果一次買超過萬元或是超過五種以上的保養品,不妨冷靜一下,經濟上若是寬裕,當然可以鼓勵消費以促進景氣,不然這筆費用拿來做醫學美容,看到效果的機會就大多了。比如說一塊曬斑花了大把鈔票買美白產品,仍不見效,還不如忍一點小痛做雷射除斑。黃瑞雲主任指出,選擇醫學美容中心的要訣是:找真正有皮膚科或整形外科專科醫師的院所,並且由醫師親自操作執行有潛在傷害性或侵襲性的治療,如雷射、脈衝光等。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人療效一級棒,有人卻不如預期。針對療效方面,黃瑞雲主任建議民眾可「先做局部典型病灶測試」,因為,雷射價格與施打面積有關,且需要約一週的尷尬復原期,很多人希望「醜一次就好了」,一次打了一大堆,其實先做局部典型病灶測試,一方面費用低一點,二方面可瞭解自己皮膚的反應,若療效好,下次就可以大膽做多一些。另外,有許多一次傷害性較低的治療,如脈衝光、柔膚雷射、淨膚雷射、飛梭雷射等等,由於多次重複治療效果更好,往往會鼓勵包套或一次購買多次療程,這樣乍看好像平均單價會比較便宜。事實上有人反應不如預期,根本沒有做完療程,還不如先做單次試試。但也切記勿貪小便宜,完全價格導向若得不到效果,也是浪費。「沒有破壞就沒有建設」。保養品是維護,儘量維持皮膚原有的健康狀態。醫學美容治療是小破壞以改變重建現狀,所以要有可能小受傷、小疼痛的心理準備。至於整形則是有計畫的大破壞、大建設,效果最明顯也最持久,任何標榜具療效的美容保養品都憾動不了整形外科的地位。因此,黃瑞雲主任建議民眾,可依據個人的需求、預算來選擇讓自己「好面子」的方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