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

男童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延伸防護女性

男童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延伸防護女性#子宮頸癌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造成女性子宮頸癌的元凶,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廿五日建議,男孩也應例行接種HPV疫苗,可以預防口腔癌、肛門癌及陰莖癌,同時也為女性子宮頸癌防治提供延伸防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防治中心的衛教文章中指出,台灣子宮頸癌的罹患率與死亡率都高居婦科癌症之冠,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女性癌症協會理事長曾志仁說,女性多經由性行為感染HPV,也就是說,男性是HPV病毒的主要傳播者,想要降低並消滅子宮頸癌,就不能忽略男性扮演的角色。ACIP表示尚未接種HPV疫苗的13~21歲青少年應該補打,一共要打三劑。22~26歲男性也可接種,男孩例行接種HPV疫苗的主要優點是,可以防止HPV經由性接觸傳染給女性,彌補女性子宮頸癌疫苗接種率低落的不足。美國從2006年開始,核准9~26歲女性接種HPV疫苗,接種時間通常在11~12歲。美國國家呼吸道疾病暨免疫中心主任舒查特女士表示,若干研究顯示,這種疫苗也能預防男性罹癌。根據最近一些研究,HPV疫苗可有效預防男性罹患肛門癌,且有助預防某些喉癌。目前全球已有卅三國將子宮頸癌疫苗納入未成年女性公費接種,明年澳門、香港及新加坡將跟進。但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我國目前發給藥證的兩家子宮頸癌疫苗,接種對象均只限女性,短時間內公費疫苗嘉惠對象不會考慮男性。男人也該施打子宮頸癌疫苗?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7132性、病毒、子宮頸癌http://www.uho.com.tw/sex.asp?aid=3141婦女癌症篩檢很重要 讓您遠離乳癌及子宮頸癌威脅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232

在家輕鬆自我檢測HPV 避免內診尷尬又能防癌

在家輕鬆自我檢測HPV 避免內診尷尬又能防癌#子宮頸癌

「六分鐘護一生」輕輕鬆鬆愛我一生,子宮頸抹片您做了嗎?依據台中市政府衛生局統計,本市3年以上未做抹片人數約24萬人,其中5成以上是6年以上從未做抹片之婦女,分析發現尤以40至59歲婦女佔8成最多,原因是大部分婦女仍對內診畏懼、害羞,害怕躺在檢查台上接受檢查,寧願選擇拒絕檢查。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關懷婦女健康,針對6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提供不用內診、不用擔心男醫師,避免尷尬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輕鬆在家DIY。根據國健局子宮頸癌資料分析發現,被診斷為子宮頸癌侵襲癌婦女,63%為過去6年內沒做抹片(其中46%從未做過),顯示久未做抹片婦女有較高機會被診斷為侵襲癌。研究發現子宮頸癌99.7%是HPV感染造成,本土大規模追蹤研究,發現全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正在感染HPV。只要有過性接觸,就可能感染HPV,女性終其一生約有50至80%會被感染,因為HPV的感染在初期通常沒有症狀,若持續感染高危險HPV病毒者,約有5%至10%會出現子宮頸癌前期病變,若未被發現或治療則有機會演變成子宮頸癌。目前台中市約有12萬名36歲以上且超過6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透過「HPV自我採檢套組」可提供婦女簡易偵測是否受到HPV感染,結果若呈陽性則再進一步安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呼籲為維護全家健康,請老公關心老婆,子女關心媽媽,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另提供免費人類乳突病毒自我採檢套組給年滿36歲以上且6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或30歲以上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婦女,相關資訊請至各區衛生所或至本局全球資訊(www.health.taichung.gov.tw)查詢。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您,請記得攜帶健保卡前往,再忙也要關心自己的健康。(新聞內容由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 提供)陸網站教按摩臉可保養肌膚?步驟錯!小心越按越糟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77&HN_Yr=0&HN_Mon=0大哥、大姊比較聰明 智商由排行決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76&HN_Yr=0&HN_Mon=0毒蛇咬傷送醫延誤壞死 正確步驟防蛇毒擴散截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72&HN_Yr=0&HN_Mon=0

逾10年未做抹片檢查 96萬台灣女性罹癌風險高

逾10年未做抹片檢查 96萬台灣女性罹癌風險高#子宮頸癌

「六分鐘護一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口號,但國內有許多婦女,自認為身體健康沒有異狀,或者因為害羞、尷尬、忙碌等種種原因,沒有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一旦等到發病才就醫,往往已經是子宮頸癌末期。醫師表示,子宮頸癌和肝癌一樣,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被忽略。根據國健局統計資料發現,國內40歲以上,而且超過10年以上沒有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婦女,有8萬2千多人,如果依抹片陽性率來估算,平均每38人就有1人,是高度癌前病變或是罹患子宮頸癌,推算全國大約有兩萬五千名婦女,可能有子宮頸癌,但自己還不知道。因此國健局從即日起,免費提供36歲以上,而且超過六年沒有做抹片的婦女,進行自我採檢。國健局強調,預防子宮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青春期施打子宮頸疫苗預防,另外女性只要有性行為都應該要接受抹片,30歲以上婦女更應該每年檢查,這樣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延誤病情。(本新聞由 公視晚間新聞 提供)台灣婦女平均逾10年未做抹片檢查 恐已罹癌不自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99男性不孕易罹患心臟病?專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04&HN_Yr=0&HN_Mon=0一年不避孕卻未懷孕 醫師:這就算不孕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931

台灣婦女平均逾10年未做抹片檢查 恐已罹癌不自知

台灣婦女平均逾10年未做抹片檢查 恐已罹癌不自知#子宮頸癌

「六分鐘護一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宣導口號,惟國內尚有許多婦女因為自認為身體很健康沒有異樣、許久沒有性行為、忙碌沒時間、過於保守、害羞或害怕上檢查台……等種種原因,致使尚有160萬名婦女超過6年以上未做抹片,甚至有96萬名婦女是超過10年以上沒有做過抹片檢查。國民健康局分析99年30歲以上約208.7萬筆子宮頸抹片檢查資料,其中屬於40歲以上且過去10年從未做過抹片婦女有82,529人,佔所有30歲以上抹片人數的4%。然10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抹片結果為高度癌前病變與癌症則分別有1,299人與323人,佔所有30歲以上高度癌前病變與癌症12,829人與946人的10%與34%;換言之每100位抹片結果為子宮頸癌個案中,就有34位是屬於40歲以上且超過10年未做抹片者。另爲了解此群40歲以上且超過10年未做抹片婦女此次(99年)抹片異常與後續切片確診情形,國民健康局分析82,529人資料,結果摘要如下:一、40歲以上且10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每50名就有1名抹片為高度癌前病變或癌症二、抹片陽性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三、推估國內40歲以上且10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約有2.5萬名可能已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癌症因此衛生署長邱文達特別呼籲此群婦女爲了自己與家人幸福,一定要克服各種障礙去接受抹片檢查,邱署長表示爲體貼此群婦女因為害羞、尷尬、忙碌等原因而沒有去做抹片檢查,因此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從民國99年起免費提供36歲以上且超過6年未做抹片婦女另一項選擇-人類乳突病毒(HPV)自我採檢服務。本(100)年度國民健康局已採購10萬件HPV自我採檢衛材,截至目前完成約4.5萬名HPV檢查,請符合補助婦女逕洽各地衛生局所索取,或至國民健康局網站「人類乳突病毒(HPV)自採服務活動專區」登錄索取。女兒「愛的明信片」提醒 和媽媽一起遠離「頸」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79陰道出血超過一周要當心 別以為是「好朋友」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68陰道異常出血 子宮頸抹片竟無法驗出癌症已上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579

腹腔鏡手術合併熱熔刀治婦癌效果佳

腹腔鏡手術合併熱熔刀治婦癌效果佳#子宮頸癌

利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癌,已是全球婦癌醫師普遍追求的趨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癌團隊目前於「2011年亞太婦產科醫學會」發表「腹腔鏡手術合併熱熔刀治療子宮內膜癌和子宮頸癌」成果報告,進行病人術後追蹤和交叉分析,發現腹腔鏡合併熱熔刀能摘除更多的淋巴,而且是傳統腹腔鏡手術的1.4倍。腹腔鏡合併熱熔刀出血量僅為傳統剖腹手術的六分之一;而用腹腔鏡合併熱熔刀的病人,術中輸血比例為零,而接受傳統剖腹手術病人有高達九成需輸血,證明腹腔鏡合併熱熔刀的新技術具更好的手術成效,重要的是完全無損於患者的癒後和存活率。北醫附醫婦癌團隊召集人暨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他在1996年即採用腹腔鏡手術來治療子宮內膜癌患者,並在轉任北醫附醫後,於2003年運用在早期子宮頸癌患者。傳統腹腔鏡手術使用單雙極電燒的鑷子和剪刀器材,雖然止血效果佳,但對於切割處周遭正常組織的熱傷害非常大,有將近2公分的組織破壞,使得術後疼痛、發燒指數上升,更嚴重的是會造成大血管、膀胱、輸尿管、腸子等重要器官的傷害而導致嚴重的術後併發症。同時單雙極電燒器材在過程中需不斷交互操作,也增加手術時間。因此,劉偉民主任於2006年自國外引進新腹腔鏡手術器材─熱熔刀(Thermal Cautery Knife)來協助操作腹腔鏡的婦癌手術。相較於傳統腹腔鏡手術使用的器材,熱熔刀對週遭組織的熱傷害僅有2毫米,同時又兼具止血和切割雙重功能,節省手術時間。延伸閱讀「腹腔鏡手術合併熱熔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446

肥胖婦女要注意 罹患乳癌機率高

肥胖婦女要注意 罹患乳癌機率高#子宮頸癌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99年度死因結果統計,惡性腫瘤繼續蟬聯十大死因的首位(占總死亡人數比例的28%)。資料顯示97年國人共有79,818人發生癌症,其中男性45,171人、女性34,647人。平均每4名男性中有1人,每5名女性中有1人罹患癌症風險。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張仁鴻說,值得注意的是,97年比96年不分性別的癌症發生人數增加4,049人,其中女性就增加2,208人(女:男=54.5%:45.5%),可見女性發生癌症比例比男性高。97年女性每10萬人口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前五名依序為:乳癌(3186人)、大腸癌(4727人)、肺癌(3322人)、肝癌(3164人)、子宮頸癌(1725人)。乳癌在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四位,死亡人數從84年的918人(標準化死亡率為9.7/105),99年已增至1,58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13.9/105),近16年來死亡人數及標準化死亡率呈現上升的現象。特別是自民國84年起,乳癌除了連續14年蟬聯標準化發生率的首位外,乳癌標準化發生率也在這14年間呈現持續上升,其中新增加個案數也由96年7,502人到97年的8,136人。子宮頸癌是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六位,自民國84年至97年統計,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雖然呈現下降的趨勢,但97年仍居女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的第五位。張仁鴻醫師指出,乳癌防治部分,維護乳房健康可以從生活做起,包含(1)多運動(2)少吃高脂肪食物(3)避免太晚生育(4)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5)定期乳房攝影檢查。子宮頸癌防治部分,包含(1)安全性行為(2)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3)每年子宮頸抹片檢查。乳癌及子宮頸癌不但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第0~1期治癒率相當高。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45~69歲婦女2年內未執行乳房攝影篩檢者,或40歲以上未滿45歲且二等親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提供免費乳房攝影檢查;針對30歲以上婦女,一年內未執行子宮頸抹片檢查者,也建議子宮頸抹片檢查。延伸閱讀「婦女癌症篩檢」: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232

口腔經常潰瘍?當心「自體免疫」疾病

口腔經常潰瘍?當心「自體免疫」疾病#子宮頸癌

在正常情況,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不產生免疫反應,或只產生極微弱的免疫反應。但是當自身的「免疫耐受性」,遭到破壞或喪失、及免疫調控能力受到損害時,會引起過度而持久的「自體免疫」反應,不但會傷及組織器官,並會引起相應器官病變、或臨床症狀的疾病,這就叫作「自體免疫疾病」。導致口腔潰瘍的原因很多,現代醫學認為,口腔潰瘍首先與免疫有著很密切的關系。有的患者會表現出免疫缺陷或免疫反應過度;有的患者則呈現自身免疫互相攻擊反應,使人體正常的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組織抗原,產生免疫反應,引起組織的破壞而導致發病。這樣的口腔黏膜病變,雖然發生在口腔黏膜和軟組織,但不僅是局部疾病,更可能與全身許多狀況、或系統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是局部因素所導致發病,或者是全身性疾病的早期或晚期的表徵之一。醫學界曾估計,有超過一百五十種全身狀態或者是疾病,會在口腔黏膜顯現出表徵,如果把少見的症候群也估算進去,口腔潰瘍會警示更多的疾病訊息。因為口腔黏膜與皮膚關係密切,黏膜和皮膚均由外胚層發育而來,組織結構和功能有相似之處,並有抗原的交叉性反應。有些黏膜與皮膚自體免疫疾病,早期會在口腔黏膜發生,如天疱瘡、類天疱瘡、扁平苔癬等。有些口腔黏膜的疾病,也可能在生殖器官的黏膜發生,如貝歇氏病、扁平苔癬等,包括子宮頸癌的腫瘤指標「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A),也有相當程度在口腔癌、癌前期的病變時就出現。口腔黏膜疾病、或口腔黏膜潰瘍的臨床鑑別診斷極為重要,醫師必需幫病人留意:是否有數種疾病混合?因為口腔黏膜疾病或口腔黏膜潰瘍,和「自體免疫」疾病息息相關。在口腔黏膜病症外,其餘的生殖器官黏膜、眼睛黏膜、皮膚等都是詢問和觀察的重點,萬不可有所疏忽,甚至如紅斑性狼瘡、血友病、愛滋病、疱疹性皮膚炎等,都有諸多能從口腔黏膜,就能早期診斷出來的經驗。本文作者:孫安迪 醫師摘自:小心嘴破:身體免疫拉警報,由大塊文化發行出處:http://www.uho.com.tw/book.asp?id=99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