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醫訊/肝炎防治知多少

醫訊/肝炎防治知多少#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C型肝炎是由C肝病毒引起,其感染途徑是輸血或注射。所以血友病病患及以針頭注射成癮的人感染機率比較高。C型肝炎的其他感染途徑,還有使用不潔針頭、針灸、刺青、穿洞、共用牙刷及刮鬍刀等;B肝是由B肝病毒所引起,該病毒導致肝臟病變。B肝主要在亞洲流行。如中國有十分之一人是帶原者。B肝、肺結核、愛滋病是全球最常見的傳染病。B肝在世界死亡原因中排行第10,全世界約有3.5~4億人感染B肝。此外還有A肝、E肝。所以,振興醫院特規劃「肝炎」衛教講座,邀請該單位胃腸肝膽科伍偉華醫師主講。該單位歡迎民眾與病友、家屬踴躍參加,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並維持場地環境清潔。名稱:肝炎衛教時間:102年3月19日(二)上午10:00~11:00地點:振興醫院(台北北投區振興街45號;捷運明德站有該單位免費接駁車)第2醫療大樓1樓衛教室洽詢:022826-4400 轉 5630

醫訊/肝炎藥物治療及生活照護需知

醫訊/肝炎藥物治療及生活照護需知#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C型肝炎是由C肝病毒引起,其感染途徑是輸血或注射。所以血友病病患及以針頭注射成癮的人感染機率比較高。C型肝炎的其他感染途徑,還有使用不潔針頭、針灸、刺青、穿洞、共用牙刷及刮鬍刀等;B肝是由B肝病毒所引起,該病毒導致肝臟病變。B肝主要在亞洲流行。如中國有十分之一人是帶原者。B肝、肺結核、愛滋病是全球最常見的傳染病。B肝在世界死亡原因中排行第10,全世界約有3.5~4億人感染B肝。。有鑑於此,台大醫院總院健康教育中心特舉辦「肝炎講座」,邀請楊宏志醫師主講「C型肝炎藥物治療及慢性肝炎生活照護需知」;蘇東弘醫師主講「B型肝炎藥物治療」。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肝炎講座時間:101年102年1月3日(四)10:00~11:5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一東第七講堂(近台北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洽詢:02-2312 3456轉-62114

肝不好真甘苦 怎麼顧肝保健康?

肝不好真甘苦 怎麼顧肝保健康?#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肝」這一個沉默的器官,就像鐵打的一樣默默的一直在工作,累了也不跟我們說,都是撐到崩潰邊緣才會有症狀出現,真的是很困擾!台灣每年因為肝死亡的人數高達一萬多人,平均每40分鐘就有人一人死於肝病。為什麼肝病很容易被忽略?內科教授林杰樑說,因為肝沒有神經,沒有任何的症狀,就連慢性肝疾病其實也不會有疲倦的感覺,當有黃疸的時候其實都已經是肝癌或肝硬化了,很多人檢查肝功能是正常的,肝也不一定是正常。甚至很多人是肝都破掉了才知道自己有肝癌(肝腫瘤破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治療B型肝炎患者的藥物尚在研究中,輕信廣告,亂服所謂的「肝藥」、秘方、偏方和不明成分的藥物,反而增加肝臟的負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雖然肝是一個沉默的器官,但是,事出必有因,我們來看看怎麼樣的生活飲食習慣會造成你的肝容易生病!如果你是平常過度勞累,常常感到心情鬱悶的人就要注意了!林杰樑指出,感到硬撐就是勞累了。而過度勞累影響到肝的新陳代謝,原本有肝疾病的容易惡化,或是原本是正常肝的人也會容易異常。一天到晚都要喝咖啡與吃甜食的人也需注意了!咖啡跟糖會造成肝臟甚麼問題?林杰樑表示,咖啡因作用在交感神經,之後代謝還是要經過肝臟,喝多了會增加肝臟的負擔,果糖來自玉米糖漿 甜度是蔗糖的1.7到2倍,80%靠肝臟分解。會增加肝臟的負擔,使肝臟過勞,而且會造成脂肪肝。「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細胞內過度囤積,而使脂肪重量超過整個肝臟的5%以上者。吳明珠也建議,養肝主要是利用略帶甘溫的食物或藥物來補養氣血,協助肝氣提升。以食物而言,例如:雞肉,牛肉,排骨,鰻魚,海參,豬肝,春筍,蘑菇,香菇,金針菜,芹菜,白木耳等都是適合養肝的食物。

苗栗縣肝炎篩檢 31日前免費

苗栗縣肝炎篩檢 31日前免費#肝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在臺灣,死於肝癌者,約80%是B型肝炎引起,約10%至15%是C型肝炎所引起。而苗栗縣癌症死因第一位為肝癌,苗栗縣長劉政鴻自上任以來特別重視及關心縣民的健康問題,為降低縣民罹患肝癌、肝硬化之死亡率,特別於99-101年編列3千萬經費辦理肝炎防治工作。藉此,苗栗縣衛生局於特別辦理「愛肝.護肝.治肝有撇步B、C型肝炎篩檢計畫成果發表暨異常追蹤啟動記者會」,邀請國立陽明大學教授郭憲文及藝人徐若瑄母親張琇雅女士親臨會場分享如何愛肝、護肝,劉政鴻也與來賓一起啟動B、C型肝炎異常追蹤計畫,提醒民眾應定期前往醫院追蹤,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減少肝硬化、肝癌發生機率,進而降低死亡率。  本計畫針對苗栗縣25-59歲民眾進行B、C型肝炎篩檢,截至目前已有70,695人完成篩檢,苗栗縣政府衛生局長羅財樟在此也呼籲符合篩檢對象的民眾,於12月31日前把握最後免費篩檢時機,踴躍前往合約醫院,如大千綜合醫院、署立苗栗醫院、為恭醫院、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苑裡李綜合醫院或18鄉鎮市衛生所進行篩檢,以避免罹癌三步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另外也頒獎給5家合作醫院及各位衛生所感謝長期協助本縣辦理B、C型肝炎篩檢計畫,期盼民眾能重視自己與家人的健康,遠離肝苦人生,迎向彩色人生。

肝癌福音?! 口服藥降三成復發率

肝癌福音?! 口服藥降三成復發率#肝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台灣有超過300萬人感染B型肝炎,而肝癌患者之B型肝炎帶原率就高達80%。外科手術是目前肝癌治癒的首選方法之一,然而肝癌手術切除後,5年之間有大約一半的患者會復發,如何降低肝癌術後的復發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臨床議題。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簡稱國衛院)與陽明大學、輔仁大學、台灣大學、義大醫院、台北醫學大學、台中榮總合作研究團隊,利用「全民健康保險學術研究資料庫」進行全國性的族群資料追蹤,證實B型肝炎相關的肝癌患者術後,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將可減少3分之1復發機會,本研究結果於今年11月在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會年會中發表後,並於同日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刊出。台中榮總肝膽胃腸科醫師吳俊穎指出,過去的研究發現B型肝炎相關的肝癌患者,其術後的復發機會與其血中的B型肝炎病毒數量呈正相關,病毒數量越高其術後的肝癌復發機會越大,但過去幾乎沒有研究探討使用抗病毒藥物是否可以有效減少肝癌之術後復發。國衛院合聘研究員林肇堂表示,本研究首次證明罹患B型肝炎相關的肝癌患者,於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後,有效減少肝癌的復發率及死亡率,預期未來將會改變肝癌的相關治療決策,希望對於台灣的肝癌病患有更多貢獻。

肝癌與肝炎密切相關!認知錯誤恐耽誤病情

肝癌與肝炎密切相關!認知錯誤恐耽誤病情#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局的分析指出,高達八成以上肝癌個案曾感染B或C型肝炎,是民眾罹患肝癌最主要的原因;不過根據一份網路調查卻發現,民眾普遍以為「熬夜」是導致肝病的主因,甚至有三成罹患肝炎的人覺得身體沒有異狀,就沒有就醫,往往讓病況越來越嚴重。因此,國健局呼籲,民眾若罹患B、C型肝炎,應定期就醫追蹤,以決定肝炎治療的必要性與治療時機;另對於符合健保慢性B、C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方案的民眾,應善加利用,藉由治療可阻止後續肝病的發生。國健局表示,研究發現感染B型肝炎病毒後,15至20%的人會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 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更是70至90%的人會成為慢性C型病毒肝炎患者。慢性B或C型肝炎後續約有2成會演變成肝硬化,而肝硬化個案每年則約3至5%可能會成為肝癌個案,這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爲暸解民眾對於病毒性肝病防治認知,國健局於101年7月20至27日採網路調查方式,開放全國25至64歲之民眾上網填答問卷,回收有效樣本計3668人。調查發現,受訪者認為造成肝病的主要原因,最多人選擇的是「熬夜」,其次為喝酒、B型肝炎、加班、肝膽方面有疾病、吃太多藥物、C型肝炎、家族因素和有害化學物質等,整體而言僅有6至8成民眾可以正確認知「B型肝炎」或「C型肝炎」是造成肝病的最主要原因,顯示仍有部分民眾對於肝病發生的認知不足。根據調查,有16.4%民眾表示自己罹患有B型肝炎,0.9%回答有C型肝炎。但在就醫行為的表現上,29.9%的人表示不曾看過醫師,進一步瞭解民眾不就醫原因為何,在可複選情況下結果依序為身體沒有什麼症狀應該不需要、不知道要去哪裡看醫師、不知道應該要去看醫師及沒有時間、忘記等。針對上述調查結果,國健局表示,民眾對B或C型肝炎導致肝病的認知仍不足,而且有3成的肝炎個案因尚未出現症狀而未去就醫。不過,即早就醫治療,對阻斷後續肝病的發生卻有很大的幫助!研究證實,肝炎藥物治療B肝控制率可達8成以上,C肝根治率可達7成以上,全民健保並已於民國92年起開始給付慢性B、C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藥物治療。因此,國健局呼籲,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一定要定期就醫接受肝功能或超音波、胎兒蛋白等檢查,如果符合健保慢性B、C型肝炎治療條件者,則應遵從醫師指示接受治療,才能有效阻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發生。

醫訊/秀傳認識BC肝炎與肝癌講座

醫訊/秀傳認識BC肝炎與肝癌講座#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民眾對肝炎與肝癌聞之色變,但是對各種肝炎的種類差別卻不是很清楚,對肝癌的防治方法更是陌生。 有鑑於此,秀傳醫院特舉辦「愛肝病友保健講座-B、C肝炎與肝癌」,邀請腸胃肝膽科主任顏聖烈醫師主講「肝癌」,同科陳忠宏醫師主講「B、C肝炎知多少」,最後讓病友分享與有獎徵答活動。名額有限,請先預約報名,以免向隅,歡迎社會大眾踴躍報名。名稱:愛肝病友保健講座-BC肝炎與肝癌時間:101年10月13日(六)下午09:30~11:30地點:彰濱秀傳醫院人文藝術館洽詢: 04-781 3888轉70109 謝個管師 林個管師

守護肝炎媽咪的心肝寶貝 出生後應注意篩檢

守護肝炎媽咪的心肝寶貝 出生後應注意篩檢#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疾管局與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提醒,B型肝炎e抗原陽性媽媽所生的嬰兒應於出生24小時內接受一劑免疫球蛋白,在孩子滿1歲時接受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檢測,如經檢測未產生B肝表面抗體也未成為B肝帶原者,可免費追加B型肝炎疫苗;如已成為B肝帶原者,應定期至醫院接受肝功能與超音波檢查,符合條件者可接受治療,以降低未來罹患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 肝癌目前高居台灣2011年癌症死因第2位,自民國75年7月起全面施行嬰幼兒B型肝炎疫苗免費接種政策,來阻斷母子間的垂直傳染;歷經多年努力,目前6歲幼兒帶原率已由B肝疫苗接種計畫實施前之10.5%下降至0.8%左右,顯示在B型肝炎的防治上已有明顯的效果。研究發現母親為B型肝炎e抗原陽性者,其所生小孩於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3劑B型肝炎疫苗後,B型肝炎帶原比例雖較未接種疫苗者大幅降低,但仍可能有10%之帶原機會。台灣每年約有12,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B型及C型肝炎是造成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為防止母子間的垂直傳染,且加強孕產婦對於B型肝炎的認知,疾病管制局與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將在8月~12月期間共同舉辦多場肝炎防治宣導活動,北中南地區共計10場免費B型肝炎媽媽教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