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

一周吃一次深海魚 減少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一周吃一次深海魚 減少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大家都知道吃魚的好處多多,常聽說多吃魚會變聰明,現在吃魚的益處可能又要加上一項。研究發現,多吃高油脂的深海魚對健康有好處,是因為這些魚有豐富的Omega-3,而Omega-3被認為能保護心臟和大腦。據(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結果指出,Omega-3是一種良好的消炎劑,能減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作風險。這項持續了十年的研究當中提到,接受調查的婦女們,堅持每周至少吃一次高油脂的深海魚,如:鮭魚或鯖魚等;結果發現她們患類風濕關節炎的風險減少了一半。英國關節炎研究所的醫學主任愛倫•希爾曼說,這項研究結果顯示,服用深海魚,可以防止關節開始發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好發於中年女性

類風濕性關節炎 好發於中年女性#類風濕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100多種關節炎疾病中,破壞力最強、侵襲範圍最廣的疾病,通常是因免疫系統攻擊關節而引發長期慢性發炎,會造成關節嚴重變形,甚至波及皮膚、心血管、肺腎、眼睛和神經。 南投縣衛生局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35至50歲間,女性發病機率約為男性3倍,雖然明確的病因還不清楚,但最新研究發現可能與抽菸、牙周病和家族遺傳等因素有關。 近年來生物醫學進步快速,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能透過高解析度超音波、免疫抑制藥物和生物製劑等,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不過,如果民眾有發現以下症狀,應儘速就診,且經專科醫師排除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其他自體免疫問題後,積極展開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之6大警訊 1.晨間僵硬15分鐘以上,為時超過1周。 2.在全身18個關節區域中,有3個以上的區域腫脹超過1周。 3.手腕、掌指、近端指間、腳踝、趾間的任一關節腫脹超過1周。 4.對稱性腫脹超過1周。 5.血液中有類風濕因子。 6.手部或足部X光出現軟組織紡錘形腫脹,或有骨疏鬆、骨侵蝕情況。

攝護腺肥大不治療 嚴重恐終身洗腎

攝護腺肥大不治療 嚴重恐終身洗腎#類風濕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攝護腺肥大幾乎已經成為男性的天敵,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到八十歲更幾近無一倖免。一位七十歲的老先生多年來深受攝護腺肥大困擾,又經不起久站,只能夠坐著尿尿,一坐就是好幾分鐘,但因有心血管疾病,不敢接受傳統電刀刮除手術,經評估接受雷射手術。阮綜合醫院尿失禁中心吳俊賢主任表示,五十歲以上男性多半有攝護腺肥大問題,不少人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以一般年輕男性攝護線體積小於二十五公克,有些人肥大到六十公克,甚至到達一百公克,嚴重者甚至每二、三個月就要到急診室,插導尿管排除積尿。吳俊賢指出,一般來說,服用藥物雖然可以減輕攝護腺肥大的部分症狀,但對於合併膀胱結石、反覆感染、尿滯留、血尿、腎功能受損等症狀嚴重的患者,則需要手術,才能徹底解決排尿問題。吳俊賢提醒,事實上,不論幾歲的男性,都要隨時觀察排尿狀況,只要發現尿柱變細、中斷、夜尿或是頻尿,排尿不全或小便無力,都應該儘速就醫確認原因,因為攝護腺肥大卻不治療,長期以往會因無法排空膀胱積尿,不但容易反覆感染,更可能因膀胱內壓力無法排解影響到腎臟,導致腎臟損傷甚至終身洗腎。

醫訊/深談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訊/深談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風濕病關節炎是廣泛且頑固的慢性疾病,輕微時可能影響關節僵硬、疼痛,嚴重則會引起全身關節腫脹疼痛及損壞,甚至造成殘障,若有上述症狀一定要儘早診斷與治療。 因此,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與三軍總醫院特規劃「衛教關懷講座」。本次主題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特邀該單位風濕免疫科醫師與骨科醫師、復健科醫師主講,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分別對「認識免疫疾病進程」、「達標治療扮演角色」、「自我照護與復健」、「關節炎術後治療及保養」等主題演講。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人員設備規則辦法項目流程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類風濕性關節炎時間:102年3月30日(六)下午13:30~17:00地點: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區(台北內湖區成功路2段325號)B1第1演講廳洽詢:02-2822 7495

醫訊/台南市類風濕性關節炎衛教講座

醫訊/台南市類風濕性關節炎衛教講座#類風濕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究竟該怎麼治療?僵直性脊椎炎可以控制嗎?這些風濕科患者非常關心的問題,即便是老病患也未必全盤了解,門診時,醫師也忙得沒空回答每個人不同的問題,更別提給個完整的答案。現在機會來了,在成大名醫劉明煇教授努力撮合下,包括葉宏明醫師、陳宏安醫師、翁孟玉醫師,將在9月22日齊聚一堂,為病友們仔細剖析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僵直性脊椎炎兩大病症,並現場解答病友們的疑慮。時    間:2012年9月22日(六) 下午1:40~5:00地    點:成大醫學院第三講堂(由醫學院門口進入)洽    詢:(02)22827495(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可望改善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可望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所引起的全身性發炎疾病,會破壞身體正常的關節結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病況輕微時,僅會感到局部關節僵硬疼痛,病況嚴重時,則會引起全身的關節腫痛、損壞。如果未接受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關節會受到侵犯而逐漸變形、僵直,最後將失去活動能力。過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標準治療藥物是使用傳統的化學抗風濕病藥物,但近年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新一代的蛋白質類生物製劑也已陸續上市,對於經傳統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這些生物製劑具有相當好的療效,其特色為藥效快、藥力強及治療效果能夠持久。為嘉惠病患,目前健保已給付多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用於治療病況相對嚴重的患者,及傳統化學抗風濕病藥物治療無效後的患者。另外如rituximab及tocilizumab,則是用於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治療無效後的病患。這些生物製劑都是注射劑,使用的劑量及頻率各有不同,醫師會依病患的嚴重程度進行調整。經健保局統計,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人數,在100年約5,700名,總花費16.5億元。藥品費用於100年之成長率達約22.2%,已與癌症標靶藥物之成長率21.6%相當。然而,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好處雖多,但仍有需要非常注意的副作用。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使用這類生物製劑會增加結核病感染的風險,或是造成B型、C型肝炎病毒再活化,因此使用者應該主動告知醫師自身相關的病史及用藥後的狀況,特別是現在有或曾有B型、C型肝炎,或是用藥前後出現可能感染的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會 微笑看待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會 微笑看待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衛生署豐原醫院於今日舉辦「快樂天鵝俱樂部-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會」成立大會,也希望有同樣疾病的病友們一起加入快樂天鵝俱樂部,邀大家勇敢微笑的看待類風濕性關節炎。李明輝院長表示,豐原醫院以急重症醫療為基礎,除了急性病患,也要適時適切照顧慢性疾病患者,非常感謝免疫風濕科胡宗慶主任對於病患的細心,也希望快樂天鵝俱樂部的成立,能帶給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更積極與完整的照護。胡宗慶主任表示,快樂天鵝俱樂部的成立宗旨在於提供病友相關的醫療諮詢及醫學新知,提供病友間的聯誼,藉由互相討論、互相支持,來減低疾病所帶來的壓力,增進對疾病的適應與加強醫病間的溝通。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見的關節症狀是疼痛,活動時則會加劇,關節僵硬則出現於長時間不活動之後,典型的侵犯關節是在手腕、手部的近端指關節和掌指關節,長期的發炎之後,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引起特定的關節變形,例如在手部造成天鵝頸變形。個案劉采榆女士則是在4年前發生症狀,初期是手指腫痛彎曲,無法施力,因為不知道要看什麼科別的醫師,到社區藥局買藥,胡亂服藥的結果反而耽誤了疾病治療,到醫院的時侯已經無法自己行走,真的非常害怕,幸好有家人的支持,還有胡主任細心積極的醫療照護,現在也看不出來是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友,要呼籲大家一定不要亂自行服藥,要及早就醫才是正確。胡主任也呼籲,隨著醫學發達,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法根治,但透過達標治療(T2T)新的治療趨勢,由醫師與患者共同訂定治療的目標,配合治療以緩解症狀,T2T有四項準則,治療必須依據患者與免疫風濕科的醫師共同決定。主要目的是透過控制症狀,預防關節破壞。消除發炎是達到目標最重要的方式。評估關節疾病活動度,調整治療方法,以達最佳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效果。胡主任說早期發現對症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也能控制穩當。

當心類風濕性關節炎 女性好發率較高

當心類風濕性關節炎 女性好發率較高#類風濕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率約佔人口的0.8%,女性發病為男性3倍,80%病人發病在35至50歲。此類約三分之二患者發病前會出現身虛弱、疲累、食慾不振及肌肉疼痛等,有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個月才出現關節痛。急性發作時關節疼痛腫脹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見的表現,常引起對稱性的關節炎,近端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為好發部位,且會有超過一個小時的晨間手部或其他關節的僵硬症狀,酸痛則常常以晚上或清晨較厲害。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治療原則,需由風濕科、復健科和骨科共同合作。目標包括減輕發炎及疼痛、避免關節變形、維持關節功能;大多數的病人需長期治療,而經過適當的治療,可使疾病緩解比例提高,使病人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避免關節的提早破壞。在生活方面,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壓力。宜從事比較溫和的活動,注意保護關節。急性關節發炎時宜休息,經由醫師處方服藥或由復健治療緩解疼痛並減緩惡化及關節變形。平常則需注意保持關節活動範圍,並且控制體重以避免關節過度負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