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

錯誤減重易復胖 中藥調理助改善易胖體質

錯誤減重易復胖 中藥調理助改善易胖體質#減重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綜合報導)日前,參與減重衛教講座的玩美部落客高妹表示,生產過後,脂肪很容易囤積在下半身,像肚子、大腿等,即使加強運動,還是不容易回到產前的模樣。而另一名部落客老虎狗也說,年輕想減重時,只要少吃一些,就能輕鬆減重,但隨年齡增長,不正確的減重方式,不只容易復胖,對於身體的健康也有影響。減重一直是全民運動,除了少吃多運動的口訣之外,張長生中藥師及整形外科劉明偉醫師也針對部落客提出的減重困擾,提出看法。張長生中藥師表示,坊間很多減重的方法,只是使人在體重上面的數字變化而已,數據下降,但是體內脂肪不變,並不是成功的減肥,復胖的機率還是很高。整形外科劉明偉醫師也補充說明,隨著年紀增長,新陳代謝減緩,的確有許多生產後的婦女,即使很努力減肥,還是有許多特定部位減不下來。自漢方診療醫典中記載的傳統故方「防己黃耆湯」,針對肺、脾、腎三內臟來調理,可針對肥人痰濕、油膩停聚、便秘宿便和代謝失調的四大體質,加強體內代謝、協助減重。張長生說,「防己黃耆湯」治表虛而體表水毒多者,意思是水腫、汗多、便秘等症狀,皆適用此方。此方所含的「防己」有利水止汗的功效、「黃耆」能滋補強壯、利水消腫,幫助中氣不足與活動易喘的體質,「木瓜」與「郁李仁」可以協助便秘,使其通暢,「白术」有健胃、利水的功效,「人參」則幫助補氣。部落客Nikkie說,以前因為愛漂亮,試過很多減重方法,很多方式瘦的快卻也復胖的快,或身體明顯變差,現在反而認為減重不單只是為了美麗,也是為了健康,所以現在減重過程中所搭配的輔助食品都會注意是不是天然草本成分,除了具有輔助減重效果、增加代謝之外,也不會擔心參有西藥,增加身體的負擔。張中藥師強調,中藥配方能在體內形成相輔相成,與西藥造成身體負擔的副作用不同,利用草藥的「寒熱溫涼」,藥材彼此之間交互作用,從健康著手,可以調整體質,改善身體機能,也避免因減重產生的營養不良情形。劉明偉醫師也表示,不管是何種易胖體質,運動與飲食控制,還是不二法門,民眾若有減重方面的問題,可找專業醫師進行諮詢。

為何總是瘦不下來?代謝好壞為關鍵

為何總是瘦不下來?代謝好壞為關鍵#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埋線、節食、吃減肥藥、參與各項運動等,為了消除身上的脂肪大軍,許多民眾無所不用其極,只要宣稱能達到減肥功效,不管要耗費多大的力氣,甚至大把鈔票都會急著效法,但營養師卻說,只要把身體代謝問題搞定,在選擇對的食物,不管是誰都能輕鬆達到減肥目的,且完全健康不傷身!消化系統 為影響代謝關鍵「體重是代謝長年累月失調所產生出的結果」肯尚健康管理中心陳韻帆營養師說,因為身體的作用機制複雜,所以,當體重超過身體健康所能負荷時,不能只單看食物卡路里,還得了解身體代謝發生了哪些問題,否則用錯減重方式,還可能傷身又容易復胖。舉例來說,影響身體代謝最直接的就是消化系統,如果只是一昧仰賴排便藥、制酸劑,來改善腸胃道問題,長期累積下來,不僅會使消化系統的細胞提早老化外,消化系統也會在藥物的依賴下,無法發揮正常功能。此外,長期營養失衡也會造成營養攝取不均,導致慢性發炎,甚至與癌症發生、免疫系統失調有關。體重卡卡瘦不下來 代謝3個月為循環若想要以健康的方式達到減肥功效,民眾應遵從以下4大點:1)要有一個完整的減重計劃,先要沉的住氣,在開始減重的第一個月時,主要的作用是將體內多餘水份、宿便排出,接著才有辦法把吃下肚的食物吸收、代謝,且基本上最少要3個月,代謝才會回到一個新的平衡,所以,減重不能只減幾天,甚至呼口號,而是要持之以恆。2)顧好腸道健康,有助於吸收營養、增強代謝以及血糖穩定。3)改善胰島素阻抗,減少體脂肪囤積;留意飲食內容、揮別坐式生活,包括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長時間坐在椅子上等,因為只要坐式生活只要維持兩年,就會影響代謝,進而對腸胃、肝臟產生影響。4)食物選擇,因為錯誤食物組合會破壞身體平衡、影響代謝,如外食的油脂、精緻的甜點、不吃澱粉等。代謝正常、選對食物 健康減重無負擔最後,陳韻帆營養師提醒民眾,減重不只有卡路里,別在透過不對的飲食方式來進行減重,以免身體的代謝率越來越差,耗能的肌肉也越來越少,最後吃進來的食物都合成了脂肪而非肌肉。若想進行減重,得先回頭檢查身體的代謝問題,及選擇能穩定血糖、改善腸道功能的食物,如此一來,體重才能維持穩定,減重也才能健康零負擔。

近7成民眾有減重經驗 醫:搞懂四大體質減重不停滯

近7成民眾有減重經驗 醫:搞懂四大體質減重不停滯#減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成的國人認為自己過胖,其中更有將近7成的民眾都施行過各種減重計畫。運動減重固然是不二法門,但多數人仍是怎麼都瘦不下來而放棄,其實,減重停滯多半來自於不理解自己體質,選擇「力不從心」的方式而無法堅持。而四位玩美部落客老虎狗、FiFi、Nikkie以及高妹,也和時下女性一樣有減重經驗,今日和整形外科劉明偉醫師、張長生中藥師齊聚,一同探討「裡應外合」的減重要領。四大易胖體質 妳/你是哪一種?張長生中藥師表示,可大致將易胖的人分成四種體質類型,其中包含肥人痰濕、油脂停聚、宿便堆積以及綜合體質,劉明偉醫師補充說明,若是用一般民眾較容易瞭解的說法就是水腫、局部肥胖、便秘宿便和代謝失調,不同的體質會對應到不同的身體狀況,建議民眾應找到適合自己體質的減重、運動方式,避免極端地少吃或過度激烈運動,才能瘦得健康與長久。1)肥人痰濕(水腫體質)/體內的體液異常積留,會造成人體臟腑、陰陽失調及身體各部水腫或下肢水腫。飲食中飲酒、乳酪、生冷飲料都可能造成使水腫更嚴重。2)油脂停聚(局部肥胖體質)/常表現的有體型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3)宿便堆積(便秘、宿便體質)/食物殘渣滯留在腸道內,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發生結塊、腐敗、發酵,日積月累造成這些食物殘渣會形成惡臭的物質堆積在腸道之中。4)代謝失調(綜合體質)/顧名思義,這類型的人就是屬於上述的狀況都有,也是最易胖的體質,除此之外,這類型的人體內代謝循環也不佳,會伴有四肢冰冷、老化速度較快,以及易感到疲勞的狀況。針對四大易胖體質  「防己黃耆湯」有解!張長生中藥師表示,在中藥材中有不同的成份能對應,肥人痰濕者,中醫治療水腫,主要針對肺、脾、腎三內臟來調理,可利用利水、利尿、宣肺、健脾、潤腎的成分來改善;油脂停聚者,利用相關消除油膩停聚協助改善體質的中藥成分也是當務之急;宿便堆積者,對於便秘患者,補強患者氣力、強健腸胃機能、加速腸道蠕動及排空效果、潤滑腸道及糞便都是中醫常見的便秘治療方式;代謝失調者,利用草藥的「寒熱溫涼」,藥材彼此之間交互作用,可以調整體質,改善身體機能。張中藥師表示,漢方診療醫典中記載,傳統故方「防己黃耆湯」,含有黃耆、防己、白朮、甘草等天然中藥材,藥性溫和不刺激 ,其適應症為油脂停聚、肥人痰濕、便秘及多汗,可將體內多餘的油脂及水分排出,避免油膩停聚在體內,整腸健胃助消化、消除下肢水腫、解除便秘、改善多汗體質。運動是最重要的關鍵!最後,針對部落客提出許多在減重上遇到的困擾,劉明偉醫師說明,雖然減重的方式有很多,包含飲食控制、中/西藥物、外科抽脂或是針炙等等,還是建議民眾搭配333運動法,並且不要輕易嘗試節食,不僅容易復胖,也很不健康。若是在減重過程中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的情況,請先暫停減重,並盡快就醫檢查,才能瘦得健康又安心!

去賣場容易亂買零食?研究:行前吃蘋果助減慾望

去賣場容易亂買零食?研究:行前吃蘋果助減慾望#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每次到大賣場採買日常用品,若見特價商品,或是氣勢十足,色彩鮮豔的零食一字排開,平常再怎麼當守財奴的人,也很可能把持不住那奔騰的欲望,從而購買一堆垃圾食物回家囤積!不過若你有此種不良症頭,也許去賣場大開殺戒之前,能夠先吃一些較為健康的食物,例如,蘋果、生菜沙拉等,有助於減少亂買零的可能性!只是吃個東西 採買行為竟有極大改變該研究來自Psychoclogy&Markting。研究人員讓數十位的受測者,在出門採買食品之前,分別將他們分為三組,第一組給予健康食品食用,第二組給予垃圾食物,第三組則什麼都不給。只是出門前吃東西的小動作,竟讓這些受測者的購買行為,出現戲劇性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那些採買前吃下蘋果或拿到健康食品的組別,採買之間會傾向購買對身體較為健康的食物,而垃圾食物的總數則大幅度的減少近四分之一。而另外兩組組別,尤以吃下垃圾食物的那組,購買行為明顯偏向採買零食。也因此研究員建議,下次出門買食物之前,不妨可考慮吃下對身體健康的食物,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

乳房組成大不同 不當減重小心縮胸

乳房組成大不同 不當減重小心縮胸#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喔!不~我的胸部怎麼又縮水了?!」這句話想必是許多減肥女性共同的心聲。乳房檢查專科池永昌醫師提醒所有女性,不當的減重方式,或是過於激烈的短期瘦身,不僅對身體健康有所影響及容易復胖外,更可怕的是可能會讓妳的事業線成了「太平公主」,或是讓原本豐挺的雙峰變成鬆弛下垂的「木瓜乳」!減重不縮胸有撇步 瞭解乳房組成是關鍵為什麼有些人減肥總是會先瘦到胸部?究竟要怎麼減肥才不會減到胸部呢?池永昌醫師說明,減肥影響胸部大小最為關鍵的就是乳房的組成,臨床發現尤其是「脂肪型乳房」最容易縮水。池醫師接著說,想要達到「減重不瘦胸」的目標,女性必然要對乳房的構造有所了解,一般乳房大致上可分為脂肪型乳房與乳腺型乳房,其組成分布是天生的,多與基因遺傳有關,不過統計發現,西方人多半是屬於脂肪型乳房,我們東方人則以乳腺型乳房較多。乳腺型加強注重皮膚光澤 脂肪型應小心縮水與下垂乳腺型乳房的女性減肥時,雖然乳房大小較不會有明顯的縮水,但需多注重膚質的狀況,過度減重會造成皮膚粗糙、老化,若想維持皮膚光澤、有彈性、不粗糙,可從日常生活的飲食中補充膠原蛋白,如蹄筋、海參、木耳、肉皮、豬蹄、橘子、蛋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是屬於脂肪型乳房,池永昌醫師提醒,減肥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能以劇烈的方式不當快速減肥,如完全禁食、或濫用減肥藥物等,除了容易引起胸部縮水外,更可怕的是,因為短時間內減去大量脂肪,支撐皮膚彈性的脂肪流失了,胸部肌膚反而會變得鬆弛下垂,比胸部縮水更為可怕!減肥須兼顧健康與美麗 從認識自己乳房開始池永昌醫師提醒,女性想要減重,又不想要胸部縮水,除了減重速度不能太過劇烈(池醫師表示,一個月減1公斤還是太激烈)、不濫用減肥藥物、減肥期間仍要注意均衡飲食外,認識自己的乳房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建議可透過相關乳房斷層掃描檢查,先了解自己的乳房組成,搭配適合自己的減重計劃,避免出現減重卻讓胸部一起縮水的窘狀;除了可以區分乳房屬於脂肪型還是乳腺型外,還能偵測乳房有無可疑病灶,為女性乳房健康把關。

乳房組成大不同 減重不當恐縮胸

乳房組成大不同 減重不當恐縮胸#減重

(撰文:陳詩婷)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永承診所) (採訪諮詢:永承診所 池永昌院長) 減肥是好姊妹之間永不退流行的話題,愛美女性從一開始的盲目減肥,進化到自身體態的完美,尤其最為顯眼的女性第二性徵「乳房」,更是所有女性朋友在減肥過程中最在意的外觀。 「喔!不~我的胸部怎麼又縮水了?!」這句話想必是許多減肥女性共同的心聲。26歲的陳小姐為了下周舉辦的生日派對,卯起來減肥,雖然體重是下降了,但胸部不知怎麼地卻跟著縮水了! 永承診所院長池永昌醫師提醒所有女性,不當的減重方式,或是過於激烈的短期瘦身,不僅對身體健康有所影響及容易復胖外,更可怕的是可能會讓妳的事業線成了「太平公主」,或是讓原本豐挺的雙峰變成鬆弛下垂的「木瓜乳」。 減重不縮胸有撇步 瞭解乳房組成是關鍵 為什麼有些人減肥總是會先瘦到胸部?究竟要怎麼減肥才不會減到胸部呢?池永昌醫師說明,減肥影響胸部大小最為關鍵的就是乳房的組成,臨床發現尤其是「脂肪型乳房」最容易縮水。池醫師接著說,想要達到「減重不瘦胸」的目標,女性必然要對乳房的構造有所了解,一般乳房大致上可分為脂肪型乳房與乳腺型乳房。 如下圖所示,左上方的乳房,就是屬於脂肪型乳房,可以看到其脂肪組織非常密集,幾乎7成5以上都是脂肪組成;右上方的乳房脂肪組織大約佔了5成,其餘4至5成多為乳腺組織(較白的部位);而左下方乳房的脂肪組織又更少了,乳腺組織超過5成;右下方的乳房,則是7成5以上都是乳腺組織。 圖說:女性乳房構造各有所不同,差別在於脂肪與乳腺組織的比例 同樣都是乳房,為什麼組成會差那麼多?池永昌醫師說,乳房組成分布是天生的,多與基因遺傳有關;不過統計發現,西方人多半是屬於脂肪型乳房,我們東方人則是乳腺型乳房較多。 乳腺型加強注重皮膚光澤 脂肪型應小心縮水與下垂 乳腺型乳房的女性減肥時,雖然乳房大小較不會有明顯的縮水,但需多注重膚質的狀況,過度減重會造成皮膚粗糙、老化,若想維持皮膚光澤、有彈性、不粗糙,可從日常生活的飲食中補充膠原蛋白,如蹄筋、海參、木耳、肉皮、豬蹄、橘子、蛋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是屬於脂肪型乳房,池永昌醫師提醒,減肥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能以劇烈的方式不當快速減肥,如完全禁食、或濫用減肥藥物等,除了容易引起胸部縮水外,更可怕的是,因為短時間內減去大量脂肪,支撐皮膚彈性的脂肪流失了,胸部肌膚反而會變得鬆弛下垂,比胸部縮水更為可怕! 池醫師也分享,曾有女性以不當而劇烈的方式快速減肥,胸部從D罩杯降為B罩杯而前來就診;不僅如此,原本豐挺的胸部,在短短兩個月內竟變得鬆弛而下垂!後來檢查發現,這位女性的確是屬於脂肪型乳房。 圖說:最左方為正常的胸型,若以不當方式減肥,使得胸部短時間內縮水,很容易造成程度不等的鬆弛。 減肥須兼顧健康與美麗 從認識自己乳房開始 池永昌醫師提醒,女性想要減重,又不想要胸部縮水,除了減重速度不能太過劇烈(池醫師表示,一個月減1公斤還是太激烈)、不濫用減肥藥物、減肥期間仍要注意均衡飲食外,認識自己的乳房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建議可透過全自動乳房斷層掃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 ABVS),先了解自己的乳房組成,搭配適合自己的減重計劃,避免出現減重卻讓胸部一起縮水的窘狀。 池醫師表示,ABVS與一般乳房健康檢查的項目很不同,它是一種無輻射性的超音波檢查工具,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無須讓陌生的醫護人員觸摸乳房,而且無論是任何年齡,或是逢生理時期都可以進行檢查;ABVS能地毯式的大範圍掃瞄整個胸部,20分鐘就能顯現出自己的乳房組織構造影像,除了可以區分乳房屬於脂肪型還是乳腺型外,還能偵測乳房有無可疑病灶,為女性乳房健康把關。 最後,池永昌醫師也提醒,如果曾經以果凍矽膠、鹽水袋,或是自體脂肪隆乳過的女性,若擔心傳統的檢查儀器會造成乳房的損傷,也很適合使用ABVS來作為定期乳房健康檢查的項目,較能避免乳房受到外力擠壓而產生變形或受損,在守護健康之餘也能兼顧美麗。 脂肪型、乳腺型?檢測資訊看這裡:http://goo.gl/AaBbuW  

想減重?天天帶「毛小孩」散步 每個月多甩兩公斤肥肉

想減重?天天帶「毛小孩」散步 每個月多甩兩公斤肥肉#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毛小孩、汪星人這些都是近期來,最為熱門的關鍵字,各種關於狗狗的臉書粉絲頁,也有如雨後春筍,更因此引來眾多網友前去對著電腦螢幕,高八度大喊「好可愛喔!」並爭相按讚,但養狗好處可不止於陪伴、好萌、溫暖、解寂寞,事實上,養狗還有助於「減重」,也因此家中早已有毛小孩的族群,可要更加珍惜如此緣分,可別虧待牠們!每日遛狗三十分鐘 身上肥肉一同甩光光為什麼養狗與減重,兩個之間會有關聯性?先看看一份來自於美國馬里蘭州,當地獸醫與學者之間,對於「養狗」與「減重」的研究。研究人員找來三十二位受測者,讓飼主盡量帶自家的毛小孩出去散步,每次至少三十分鐘以上,三個月後,飼主與狗都明顯瘦了一些。「養狗能夠增加出去活動的動機,」國內肥胖醫學會醫師方銀漢說,減重最重要的就是維持毅力與找到明確的動機,才能真正落實,而家中養狗,飼主免不了需天天帶狗散步、溜搭,所以每日活動量必定上升,進而有減重的效果。平均計算,如果每日帶狗出門散步至少三十分鐘,一個月算下來,大約能多減去兩公斤的肥肉!方銀漢也列出帶著毛小孩出門的減重好處:1) 增加減重動機/根據研究指出,儘管減重計畫再怎麼嚴謹,一個人減重極容易半途而廢,原因是「沒有人監督」,方銀漢指出,毛小孩時常會用閃爍眼神,「盧」人出去散步,算是另類監督,因此能增加出門活動的動機,進而達成減重目的。2) 散步代替激烈運動,能常常久久/現代人工作忙碌,一回到家往往累癱,若運動計畫訂下「每天都要出門跑步」恐怕容易累癱,難以執行,而遛狗屬於 輕度運動,老少皆宜,對於上班族而言,更為適合,所以長期遛狗,可讓體重控制事半功倍。不過,方銀漢也建議,若要透過遛狗控制體重,必須每日為之、每次至少三十分鐘以上,而家中毛小孩屬於小型犬,吉娃娃、紅貴賓、博美等,因活動量較小,所以效果可能較中、大型犬差。但不論家中狗狗愛不愛散步、活動量大不大,也都請善待毛小孩!

跑跑跑向前跑!研究:過度路跑會短命

跑跑跑向前跑!研究:過度路跑會短命#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幾年來,全世界都正流行馬拉松路跑,當然,台灣也不落人後,各種活動也遍地開花,一年幾百場、幾百場的一一舉辦,各種賽事名目,讓人眼花撩亂,但根據丹麥的最新研究竟發現,激烈的路跑,就與鎮日躺在沙發上動也不動的慵懶族群,其罹患各種疾病的死亡風險竟相同!原本以為開心路跑,能帶來寶貴健康,豈料全都白費工夫?此研究來自丹麥,目前已刊登在《美國心臟學會期刊》。每周猛路跑 真的得不到任何健康? 研究根據長達十二年的分析,挑選超過一千名健康跑者與四千名不愛慢跑與運動的人,進行交叉比較。研究指出,輕微且適度的慢跑者,比不愛運動的族群,或根本不運動的人,平均壽命明顯較長。不過,那些總是跑太久,亦或過度路跑的人,即使每周使勁跑超過四小時,亦或每周跑步次數超過三次,總時數至少兩個半小時的族群,其壽命與不愛運動的族群,一樣都偏短。然而,此研究一出,引起不少人的質疑,但可以確定的是,任何運動若太超過,對於健康將會帶來負面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