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洗完澡立馬吹冷氣 男子心肌梗塞發作險死

洗完澡立馬吹冷氣 男子心肌梗塞發作險死#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夜溫差大,有高血壓、心肌梗塞等高危險群要注意發作可能。一名50歲的劉姓男子,日前運動後回家洗完熱水澡,吹冷氣休息時,突然開始冒冷汗、噁心、嘔吐,趕忙至急診就醫,檢查發現右冠狀動脈完全塞住、左主冠狀動脈也嚴重阻塞,經兩次心導管手術,總算解除生命威脅。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林庭光醫師表示,劉姓男子過去沒有心臟方面的病史,這次洗完熱水澡又吹冷氣,可能因為溫差過大引起血管痙攣,血管壁破裂,引發心肌梗塞。而心肌梗塞除了典型的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等,有些會以嘔吐、胃腸不適、冒冷汗等症狀表現,這是因為右冠狀動脈心肌梗塞時,心臟下壁缺氧,刺激橫膈神經所導致,因此若是有心肌梗塞危險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年紀大、抽菸及家族史、男性等,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時,不要忽略心肌梗塞的可能性。環境溫差大血管「難受」 恐猝死而心肌梗塞高危險群要避免環境溫差大,如洗冷水澡、三溫暖、由溫暖環境突然進到寒冷環境,還有血壓忽高忽低、情緒激動、劇烈運動等,很多患者會在第一次發作的第1小時內,因致命性心律不整死亡。而林庭光醫師表示,要如何預防心肌梗塞,要及早接受治療,用心照顧身體,定時做有氧運動,飲食節制高膽固醇食物,保持心情愉快,戒菸,控制血壓、血糖、體重,才可避免憾事發生。  

不曾有症狀!半數心肌梗塞患者 一發就猝死

不曾有症狀!半數心肌梗塞患者 一發就猝死#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你還記得茂伯嗎?那位在國片「海角七號」中拼命送信、用情感彈奏月琴的老先生;然而就當電影大賣、戲約不斷時,心肌梗塞卻帶走了他的生命;至今,這個突如其來的意外仍讓所有人難以忘懷。心臟科醫師說,秋冬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民眾應檢視自己是否有危險因子、預防為首要。激烈運動、氣候轉變 冠狀動脈易收縮茂伯離開人世已有4年時間,之後卻有多位名人同樣因為心肌梗塞辭世;因此每當聽見心肌梗塞,眾人總是以恐懼、害怕態度面對,但卻沒有採取確切的預防方法。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吳彥雯呼籲,其實心肌梗塞一點都不可怕,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做好三高管理,即可避免憾事發生。所謂急性心肌梗塞,是指血管內硬化斑塊剝落而塞住後端血管,導致血流停滯、引起血栓,最後造成血管阻塞,心肌因為缺氧而壞死。一般來說,在激烈運動、情緒不穩或氣候轉變時,很容易發生冠狀動脈收縮,氧氣無法順利供應到心臟及身體其他器官,就會出現呼吸不順、胸痛、噁心冒冷汗等症狀。心肌梗塞3危險群:抽菸、肥胖、三高而根據研究發現,有將近半數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時才知道自己有心臟病;甚至有6成男性、5成女性首次發生心血管問題,就是以心肌梗塞猝死來表現。對此吳彥雯醫師強調,其實只要及早發現自己有危險因子,包括家族遺傳、肥胖、三高和抽菸及年齡大於40歲者,定期篩檢、趁早治療都有辦法戰勝病魔。至於如何避免心肌梗塞併發症,吳醫師說,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打通血管的黃金12小時;而打通方式包括「血栓溶解劑」、「心導管」。統計也發現,患者在及時打通血管後即成功降低2成死亡風險;因此趁早治療、避免危險因子為根本的防治方法。

爆怒+憂鬱 心肌梗塞愛找A、D型人格特質者

爆怒+憂鬱 心肌梗塞愛找A、D型人格特質者#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動不動就爆怒、想翻桌,脾氣差到不行害身旁朋友一個個消失,但心血管疾病卻是離你越來越近!根據醫學研究發現,具有A型人格特質者,心肌梗塞猝死率可是高出一般人的2.4倍;對此心臟內科醫師表示,其實不只此類人格易誘發疾病,連常常憂鬱、悲觀的D型人格也會加重風險。不善排解壓力 心肌梗塞猝死率高2.4倍雖說憤怒與憂鬱是正常情緒反應,但若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的工作狂與好強者,且工作時相當急躁、缺乏耐心,甚至別人說一句話就想很多、容易起疑、被激怒的人正是屬於A型人格特質者。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吳彥雯說,此類人格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會比別人高上很多,因其不易排解壓力,長期下來很容易罹患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且心肌梗塞猝死機率高於常人。不只如此,就連時常心情差、煩躁、悲觀且憂鬱的D型人格特質者也和心肌梗塞脫離不了關係;由此可見,情緒的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吳彥雯醫師提醒,千萬別忽略身體發出的每一個警訊,尤其是長期處於不好思緒、壞脾氣者,應適時放鬆、調整步調。減少外食、高熱量 多吃蔬果改善除了情緒不佳容易增加心肌梗塞風險外,肥胖、抽菸及三高也是危險因素。而隨著天氣變冷,許多人喜歡吃火鍋、養生進補,不知不覺就吃下高油、高鹽食材;對此吳醫師說,應減少外食、高熱量食物,盡量選擇清淡、多吃蔬果;若想吃火鍋,也要注意肉與食物都不要煮太久,應涮一下、熟了就可以吃。

心肌梗塞還會偽裝?老菸槍急性胸痛險猝死

心肌梗塞還會偽裝?老菸槍急性胸痛險猝死#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兩周前,一名56歲男子因下壁心肌梗塞送醫,經心導管治療且心電圖檢查顯示正常後便出院;但愛抽菸的他並未按時吃藥,且持續一天抽上2包香菸;近日再度就醫,卻發現心肌旋轉蛋白T檢驗已飆到78、心律圖也呈現顫動現象。進一步檢查才知道原來是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之「偽正常化」!36年每天2包菸 致血管阻塞對此,台灣急診醫學會常務理事王宗倫醫師表示,個案因為20歲開始每天都要抽上2包菸才「舒服」,長期下來導致供應心臟的血管嚴重阻塞,使心肌無法獲得足夠氧氣及營養,進而影響心臟功能。而根據心電圖顯示,他的心律為心房顫動,且疑似陳舊性下壁心肌梗塞;但其實是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假象,經過進一步檢測才揪出病症。1小時判斷7成5急性胸痛病患然而,因為過去檢測心肌梗塞都要花上6~9個小時,常使心急如焚的家屬及病患,等到跳腳還是沒有結果。對此,德國海德堡大學附設醫院的Evangelos Giannitsis醫師指出,從發病症狀到給予治療這段時間,若延誤30分鐘就會增加百分之7.5的死亡風險;可見精準與時間已是檢驗關鍵。因此,他提出目前研發的「高敏感心肌旋轉蛋白T」檢驗,比起傳統血液檢測最少需要6小時才能診斷,此方式只要1小時就能判斷7成5以上的急性胸痛病患是否有心肌梗塞、進而給予治療,或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盼能快速給予患者救援。

季節交替胸痛、冒冷汗 恐是心肌梗塞前兆!

季節交替胸痛、冒冷汗 恐是心肌梗塞前兆!#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天氣已逐漸轉涼,醫師呼籲,若出現胸悶、嘔吐、冒冷汗或呼吸不順等症狀得儘速求診,當心是心肌梗塞的前兆!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1名為惡性腫瘤,其次就是心肌梗塞;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率」最高。因此及早篩檢、治療絕對是降低風險的不二法門。心臟血管阻塞 引起肌肉壞死對此,台灣急診醫學會常務理事王宗倫醫師說,心肌梗塞是指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阻塞,導致心肌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及營養,進而引起心臟肌肉壞死。一般來說,造成心肌梗塞的最主要原因為「冠狀動脈硬化」,以及年紀大、家族遺傳、飲食不正常、吸菸等。恐轉移肩膀、背部 合併暈眩噁心此外王醫師指出,急性心肌梗塞常伴隨明顯胸痛症狀,一旦感覺胸痛不已、甚至轉移到肩膀、背部或頸部,且合併出現冒冷汗、噁心及嘔吐等情形;應於90分鐘內至醫院進行檢查,以確認是否有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因此除了儘速就醫外,能否迅速、正確的判斷是否有心肌梗塞,更是關鍵!根據「心肌梗塞通用定義」顯示,為了更準確診斷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需要符合以下4要件的其中2項,包括:持續20分鐘以上缺血性胸痛、就醫後10分鐘內完成心電圖檢查、心肌旋轉蛋白檢驗及高階心臟影像檢查等確認。

身強體壯無三高 46歲男心肌梗塞險要命

身強體壯無三高 46歲男心肌梗塞險要命#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年僅46歲的林姓藥師,日前突然覺得疲累、胸悶,休息後仍未改善,且出現胸部悶、痛情形加劇,和喘不過氣情形,趕緊請家人送醫,經心電圖檢查診斷為心肌梗塞,所幸經心血管支架放置治療,幸運檢回一命,於住院治療三天後,康復出院。熬夜、作息亂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向來自忖正值壯年、無三高病史、身體狀況佳的林藥師,對於這次突發降臨在自身的心肌梗塞,感到難以置信,親友和同仁們也覺得相當錯愕;經過幾天的休養,林藥師逐漸康復,心情也漸漸平靜,細細回想、檢視,發現自己從學生時代就養成常開夜車、熬夜的習慣,作息不正常,加上不注重飲食和運動,這些都是促成自己心臟提早出狀況的危險因子。苗醫心導管室蔡貴嶔醫師說明,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緊張、壓力大、常熬夜,且普遍有高油脂飲食和缺乏運動習慣,讓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有日漸升高之趨勢,發病年齡層也愈來愈低。劇烈心痛、胸悶是警訊  應速送醫加上近來入秋,日、夜溫差大,血管容易收縮,血壓較不穩定,心血管疾病容易發作,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可說是奪命殺手,因為即便是在血管只有20、30%狹窄的情況下,也可能在某個時間突然瘢塊破裂、血栓形成而阻斷血流,一旦心臟因缺血或缺氧壞死,就會造成致命性的心肌梗塞。因此,蔡醫師則再次強調,對於心肌梗塞這項可能致命的急症,必須把握急救時間,愈早送醫,復原機率愈高。心肌梗塞發作時,心臟悶痛的感覺會比心絞痛更為劇烈,還可能有臉色蒼白、冒冷汗、四肢冰冷、噁心嘔吐、胸悶痛幅射到肩頸背等症狀,若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儘速送醫急救。

肥胖+運動少 壯年男性心肌梗塞增3成

肥胖+運動少 壯年男性心肌梗塞增3成#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病光在去年就奪走1萬9千多條命,平均每27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而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急性心肌梗塞,依據近5年健保住院資料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男性有上升趨勢,且發生率是女性的2.8倍以上;在年齡部分,40~49歲的壯年民眾的發生率增加了3成。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代理組長林莉茹表示,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原因,多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糖、吸菸等,且近幾年來國人三高的盛行率逐年上升,主要與飲食西化、缺乏運動及肥胖有關。青壯年救「心」 7行動要記此外,吸菸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中年男性吸菸不僅會嚴重提高自身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且二手菸亦會危害同事及家人,這些都是容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的潛在因子,不可不慎。而下周二適逢世界心臟日,林莉茹也呼籲,若要避免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平日應遵循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糖,拒菸,避免高鈉、高糖飲食,定期健檢及規律運動等7大原則。

狂飲8瓶啤酒 27歲男心肌梗塞險奪命

狂飲8瓶啤酒 27歲男心肌梗塞險奪命#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現代人聚會應酬,免不了喝上幾杯交際,不過酒精助興還是得節制,不小心多灌幾瓶,可能就會賠上性命!中國一名27歲男子,近日參加朋友聚會,歡樂氣氛下一口氣就喝了8瓶啤酒,隔天出現胸悶、全身無力等症狀,緊急送醫後,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所幸及時搶救,才脫離險境。壓力大+愛熬夜 心肌梗塞年輕化外出應酬不免黃湯下肚,小酌幾杯還好,但一連串喝好幾瓶,就得「冷靜」一下。據了解,這名27歲男子,平常就有熬夜、抽菸、喝酒等習慣,消夜更是他每晚的精神伴侶;近日與朋友聚會,灌完8瓶啤酒後就感到身體不適,原以為只是小感冒,沒想到隔天竟然胸悶、氣虛、無力通通來,只好到醫院檢查。當地醫師表示,從心電圖就可看出,病患有心肌梗塞的問題,進一步診斷發現,患者血液異常,其中主要供血的血管遭血栓堵塞,緊急治療後,才使血流恢復正常、解決胸悶,將男子從鬼門關前救回。錯過黃金治療期 恐心臟衰竭事實上,近來心肌梗塞年齡層已下降、並有年輕化趨勢,醫師說明,由於青壯年族群精神壓力大、熬夜、飲食不正常,加上運動量少、有抽菸酗酒等習慣,很容易引發心肌梗塞。且多數人認為沒有遺傳病史,就忽略此問題,其實一旦身體某條血管堵塞,無法將血供至心臟,短短幾十分鐘到一小時內,就可能導致心臟停止、威脅生命。許多人感到胸悶、不舒服,常覺得忍一下就沒事,其實這很容易會「忍」出毛病;因此醫師提醒,一旦發現血壓、體重突然上升,感到暈眩、心悸等,都是心肌梗塞前兆,千萬不可大意;若錯過發病後12小時的黃金治療期,造成心肌受損、壞死,很容易心臟衰竭,應謹慎小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