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

單身會短命?Smile秘訣防憂鬱

單身會短命?Smile秘訣防憂鬱#長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單身嗎?一個人逢年過節,是不是覺得特別冷、孤單和寂寞呢?這時刻家家戶戶親友共聚,看在親人過世、離婚、分居及出門在外生活的民眾眼裡,不免失落!內政部統計就發現,有配偶的民眾平均比單身民眾長壽16.44歲,似乎顯示出單身者需要更多身心照顧,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傳授Smile五字訣及辦理相關活動,協助單身市民用愉快的心情面對假期,單身其實也可以很快樂!內政部100年死亡率統計顯示,有配偶的民眾平均死亡年齡70.12歲、離婚民眾平均死亡年齡59.47歲、而單身未婚民眾平均死亡年齡53.68歲,對比之下單身民眾的身心狀況可能較差;然而,單身生活不見得一定是黑白的,大家可參考Smile快樂秘訣,充分享受單身的自由,阻擋孤單寂寞。● S代表sleep、就是要好眠/調查指出,台灣慢性失眠人口比例約1/5,即每5位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對此,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開辦好眠團體活動,透過身心放鬆訓練、睡眠行為調整,學習正確的助眠方法,用非藥物治療的方式幫助睡眠,讓單身者不再受失眠苦、生活更快樂。● M代表mobile、運動保持活力/調查顯示,運動後心情會變好,可降低憂鬱指數。因此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開辦情緒紓壓團體活動,讓民眾透過肢體的活動,來達到情緒與身體的紓壓與放鬆。● I代表interact、溝通互動減壓/統計指出,接受心理諮商服務的民眾,25.6%有人際互動上的困擾。對此,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開辦人際相處團體活動,透過心理師的帶領,學習人際溝通互動、增進傾聽及與他人相處的技巧,希望減少人際壓力帶來的負向影響。● L代表love,指愛、被愛與熱心關懷/統計指出,接受心理諮商服務的民眾,26.2%有感情上的困擾。對此,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開辦戀愛自我成長團體活動,透過覺察與學習自己在愛情裡如何愛人與被愛,來瞭解情感關係中的付出與接受,讓幸福延續。● E代表eat,指安全健康與均衡飲食/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與12區健康服務中心合作開辦減重團體,學習如何飲食、BMI檢測與管控、及搭配簡單有氧運動教學,讓飲食更均衡、身體更健康。

良好生活型態 讓你輕鬆渡過更年期

良好生活型態 讓你輕鬆渡過更年期#長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長壽是現代人的福氣,更年期為必經的過程。因此,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表示,更年期的過程,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充足睡眠、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避免吸菸、熬夜等不良習慣,才能有良好的健康基礎,如面對更年期的不適症狀若未出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者,不需使用荷爾蒙藥物治療;若已干擾生活品質,需經醫師專業的評估,透過醫病雙方的充分討論,來決定治療方式。鼓勵各位民眾們多從事各項體能活動,讓身體健康又心情愉快。民眾也可透過參與社區社交活動、與朋友同事保持良好互動關係、學習情緒管理,並安排更多的戶外休閒活動。如有情緒低落或不適問題,除可求助專業醫師外,也可找家人、朋友傾訴心事或主動尋求支持性團體等協助,如此一來將可輕鬆過更年期。

預防腸病毒 民眾應落實洗手

預防腸病毒 民眾應落實洗手#長壽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新竹市自今年1月份至今,因腸病毒停課共26班次(19班幼稚園、4家托嬰中心、3班國小),衛生局表示腸病毒通常流行期都在四到六月,我國自4月起陸續通報腸病毒重症病患,鑒於腸病毒疫情日漸升溫預防腸病毒,請落實洗手及注意重症前兆並儘速就醫。目前我國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衛生局呼籲,加強校園宣導落實勤洗手,並針對國小、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幼學童常去的速食餐廳、大型百貨賣場與遊樂區等,展開不定期洗手設備及腸病毒相關防治措施聯合查核。衛生局表示,將展開推動校園定時播放洗手歌,以強化並養成學童勤洗手,發簡訊提醒家長及師生一定要落實洗手五步驟、加強洗手五個時機,就是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而且洗手時間要達二十秒,並擦乾雙手,才能避免腸病毒找上門。今年迄今腸病毒重症全國已有4例,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新竹市衛生局局長洪士奇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洪士奇呼籲,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除依醫師指示治療外,最好讓病童在家休息至少一星期,或直至無發燒現象,儘量不要參加任何活動,避免傳染他人,並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併發重症,包含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應立即送到大醫院治療,以遠離腸病毒的威脅。

女人較長壽,因免疫系統衰老較慢?

女人較長壽,因免疫系統衰老較慢?#長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延年益壽是大多數人所嚮往的,而根據過往統計女性似乎比男性更為長壽。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免疫和衰老》雜誌上的研究發現了女人平均壽命長於男人的重要原因,因為女性的免疫系統衰老比男性更慢。日本研究人員近期發現,這種免疫系統上的優勢可能是女性比男性壽命更長的原因之一。他們對356位年齡介於20至90歲之間的健康女性和男性志願者展開了研究,分析了他們隨著年齡的增加,血液中白血病總數量的變化。研究人員結果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嗜中性粒細胞的數量都會下降,但是男性的淋巴細胞會減少,而女性的則會增多。年輕男性通常比同樣年齡的女性,具有更多的淋巴細胞,因此隨著年齡的增加,男性和女性淋巴的數量會相當。研究人員也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的其它免疫細胞相比於男性減少更為緩慢。日本東京醫學的廣川教授表示,「男性和女性出現不同的衰老進程,是由許多原因造成的。女性在更年期之前會分泌更多的雌激素,這可能會保護她們的心血管系統,避免患上心血管疾病。性激素也會影響免疫系統,特別是一些淋巴細胞類型。由於每個人衰老的速度都不同,因此個人免疫學參數也許能作為真實生理年齡的一個參考指標。」

全台最樂活鄉鎮 花蓮鳳林享「壽」健康

全台最樂活鄉鎮 花蓮鳳林享「壽」健康#長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台最長壽樂活的鄉鎮在鳳林,鳳林鎮同時也是花蓮縣第一個有長者親善商店認證的地方。鳳林鎮衛生所為促進長者健康,今年再度首創成立六個「奉茶」小站,兼具休憩聊天與保健功能,長者無不豎起大拇指說讚。鳳林鎮衛生所劉育倫主任說,鳳林鎮為客家大鎮,客家民族友善好客,古早就有奉茶的例子,在路邊時時備有開水讓人解渴,濃濃的人情味歷久彌新,因此成立奉茶小站,提供茶水、廁所以及保健等服務,更是長輩休憩聊天的好地方。劉育倫進一步指出,根據鳳林戶政事務所的統計資料顯示,鳳林鎮101年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21.5%,較整體台灣提早13年,已進入世界衛生組織所謂的超高齡社會。將持續配合衛生局政策,透過動員社區部落組織共同協助長者維護健康,讓長者享受健康又長壽的快樂生活。劉育倫最後表示,奉茶小站的成立,希望鼓勵更多的銀髮長者走出戶外,到小站喝茶、聊天、量血壓,其實兼具身心靈的健康促進功能,就能將失能或疾病延後,呼籲為人子女鼓勵長輩前往,以及有興趣的機關團體加入奉茶小站行列。(圖片來源:鳳林鎮衛生所提供)

台灣健康輸韓國 主因:慢性病防治

台灣健康輸韓國 主因:慢性病防治#長壽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不管在經濟、體育領域,台灣南韓總是處於相互競爭局面,不過在健康方面,台灣近年則有落後韓國的現象。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就召開「國民健康總體檢高峰會」,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指出,採用世界衛生組織之資料與年齡標準,南韓女性預期壽命在民國88年超越台灣,到99年已經比台灣女性長壽1.6歲(南韓84.1歲、台灣82.5歲);南韓男性預期壽命也在民國93年超越台灣,到99年已經比臺灣男性長壽1.1歲(南韓77.2歲、台灣76.1歲)。進一步分析,兩性合計十大死因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台灣除了腦中風比南韓低以外,其餘都比南韓高,問題就出在慢性病防治上。比較15年來這些主要死因死亡率在兩國的變化趨勢,可看出南韓在癌症、心臟病、中風、肝病(包括肝硬化與肝癌)的控制上,比台灣出色,死亡率下降速度高於台灣;不過,台灣在糖尿病、腎臟病與自殺的防治,則做得比南韓好,至於事故傷害防制則是兩國都很有成果。心臟疾病死亡率在台灣男女性皆高於南韓,近年差距更形擴大,而且,台灣男性心臟病死亡率在100年還出現不降反升的情況;腦中風死亡率則一直是南韓高於台灣,原因與其飲食過鹹有關,但其死亡率下降速度也比台灣快,差距已經大為縮小。不過,台灣過去一直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腎臟病共同照護網與自殺防治計畫,防治成效也都比南韓好。台灣的糖尿病與腎臟病死亡率原本就比南韓高出許多,但15年來下降幅度超過南韓,已使兩者差距縮小;而自殺死亡率,原本南韓就高於台灣,且台灣在積極防治後,98年、99年均呈下降,但南韓十多年來大幅上升,民國99年南韓自殺死亡率將近台灣兩倍之高!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病從發生到造成併發症、殘障或死亡,往往歷經數十年時間,除了要預防其發生,也必須對病人做很好的治療和保健,才能在近期內儘速降低其造成的殘障與死亡。南韓與台灣都有全民健保,民眾健康表現卻有不同,可見,除了具備保險的制度,還必須做好醫療品質,才能把資源用在對健康有益的關鍵上。國民健康局表示,透過本次「國民健康總體檢高峰會」,讓各領域的專家提出建言,以減少四大慢性疾病危險因子及促進民眾健康。

更長壽的關鍵? 研究:穩定的婚姻!

更長壽的關鍵? 研究:穩定的婚姻!#長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有科學家聲稱,結婚可能是活得更長壽的關鍵,提高中年存活的機會。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從未結過婚的人比在成年生活中有穩定婚姻的人,多出近3倍的早死機率!這是第一次有新的研究顯示,近年來沒有配偶的人在中年時期,有增加死亡風險的可能性。在40歲後單身,或是失去伴侶後不再結婚,會增加在中年早期死亡的風險和減少活到60歲的機會,即使把個性和危險行為,如吸菸、喝酒等因素考量進去,結婚的人仍是多出了2.3倍更容易生存的機率。這項新的研究是由艾琳西格爾博士和北卡羅萊納州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行為科學系的同事一起執行,她表示,在中年時期有個伴侶是有保護作用的。在中年時期單身或是失去伴侶後不再婚的情況下,不僅會增加死亡風險也會削減老年求生存的機率。她更補充,新的研究「慢性孤獨感」可能可以部分解釋調查結果。結婚和再婚長期以來一直與生存價值有關連,尤其是男性。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4,802位北卡羅萊納州大學校友心臟研究參與者,對1940年代出生的人進行不間斷的研究;參與者在40歲左右才開始加入研究,且在50歲左右時研究員會做個結論,他們也定期完成4份問卷。研究人員記錄了他們中年時期在婚姻和非婚姻狀況中的穩定性和改變模式,然後看看它對再晚十幾歲的人格特質、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危險行為有什麼影響,期間共有238人死亡,包括32名婦女。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從來沒有結婚的中年死亡的風險最高。比起曾經有段穩定婚姻的人,從未結過婚的人多出了約3倍成年死亡的機率;單身者和不再婚者,在中年早期死亡風險增加了四分之三,活到老年的可能性更是大幅降低。而中年的性格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煙、飲酒和不運動,只會略降低一點婚姻的好處。專家們說,結婚的生活方式有著積極的作用,儘管它沒有充分理由對健康有好處,不過婚姻幸福的人更容易吃得更健康,有更多的朋友,互相鼓勵、照顧;單身的人在中年可能有較大的影響。在七個歐洲國家進行的一個龐大的研究就發現,已婚的人享受更好的心理和身體健康,且高達15%的機率不太可能過早死。同時,美國研究人員也發現,有配有的心臟繞行手術病患,比起沒有配偶的病患,多出了3倍機率多活15 年。再加上瑞典的一項研究顯示,已婚保護你在以後的生活中對抗老年癡呆症,人在中年若有個伴作陪,發展老年痴呆的機會是可以減半的,中年離婚或是喪偶的話,風險就會增加3倍。這些研究都清楚的表明,已婚的人比那些已分居或離婚的有更好的生存環境,而且往往比單身活的時間更長。

哈佛大學研究:愛讓人更加長壽!

哈佛大學研究:愛讓人更加長壽!#長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長壽而又充實的人生,其實秘訣很簡單。根據一項研究發現,養一隻心愛的寵物,擁有一段幸福美好的婚姻和知心好朋友,是長壽的關鍵。這個持續72年之久的研究,共調查了268名年輕、健康的男性白人。從他們約大學二年級(1940年)一直追蹤到現在。結果發現,比起基因,財富或社會地位有更重要的長壽因素。調查結果顯示,比起社會地位來說,幸福的影響更明顯。這表示,擁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或妻子比錢或權利更重要。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者喬治指出,親密溫馨的關係是快樂、長壽的關鍵。他補充說明,在此項研究中,擁有親密關係的每31名男性中有10人到今天還活著,而無親密伴侶或朋友的每31名男性中,僅有4人活到現在。顯示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你會非常驚訝地看到70至90歲的老人仍在設法尋找愛。經過長期的研究還發現,對於70歲以上的人,幸福的婚姻能明顯帶來更多的滿足感。因為50歲以前形成的生活習慣對之後的老年健康與否更重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