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訓練

提東西、開瓶蓋沒力?研究揭「握力下降」竟是健康警訊:與5疾病有關

提東西、開瓶蓋沒力?研究揭「握力下降」竟是健康警訊:與5疾病有關#肌力訓練

提東西、開瓶蓋、打掃家裡這些日常小事,其實都少不了「握力」的幫忙。近年來,握力已從單純的力量測量,演變為評估身體功能與健康狀態的重要觀察指標,尤其對年長者來說,更是特別有意義。研究指出,憂鬱症、高血壓、阿茲海默症其實都與握力衰弱有關,因此,維持良好的握力不僅能提升生活品質,也能預防多種疾病。

半數長者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骨科醫列「關鍵原因」缺乏運動也算

半數長者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骨科醫列「關鍵原因」缺乏運動也算#肌力訓練

85歲的黃先生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逾10年,關節嚴重變形、疼痛難耐,長期依賴藥物、復健及自費療程,效果有限,甚至需坐輪椅。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後,雖符合人工關節置換條件,但因年紀與手術風險,家屬選擇非手術治療。最終由骨科醫師施行「高頻熱凝療法」,一週後疼痛減輕7~8成,黃先生也成功恢復行走能力。

愛吃稀飯配醬瓜?婦吃出「肌少症」腳無力!營養師教「1招」吃夠蛋白質

愛吃稀飯配醬瓜?婦吃出「肌少症」腳無力!營養師教「1招」吃夠蛋白質#肌力訓練

一名72歲老婦長期早餐僅吃稀飯配醬瓜,自認清淡健康,卻逐漸出現走路不穩、上下樓梯困難,甚至滑倒,就醫經新竹台大分院評估,發現為肌少症高風險族群。在營養師建議下,她改以豆漿、雞蛋、蔬菜補充營養,並搭配彈力帶運動,3個月後肌力與平衡感改善,生活品質提升。

「自主訓練VS團練」哪個比較好?澳洲研究:「這1種」減輕26%壓力

「自主訓練VS團練」哪個比較好?澳洲研究:「這1種」減輕26%壓力#肌力訓練

運動時你是獨行俠還是團隊合作?這可能跟你的生活幸福指數有絕對的關係!根據一項發表於美國骨科協會(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當人們與同事或朋友共同面對許多艱難的事情或是運動時,能透過相互的鼓勵打氣,獲得心靈上與精神上的支持。《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團練的相關研究。

快速提升肌力訓練效果!教你「3技巧」刺激肌肉:休息暫停很重要

快速提升肌力訓練效果!教你「3技巧」刺激肌肉:休息暫停很重要#肌力訓練

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

50歲後連開一瓶果醬都費力?3招肌力訓練「增強握力」預防衰老失能

50歲後連開一瓶果醬都費力?3招肌力訓練「增強握力」預防衰老失能#肌力訓練

你打開一瓶果醬是輕而易舉,還是得費一番力氣?別小看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動作,它其實是衡量你整體健康狀況,甚至可能反映壽命長短的一個重要指標。研究顯示,開罐時所需的手部施力可能達到10幾公斤,依照瓶蓋的密封狀況有所不同。能否產生這樣的握力,不只是肌肉強度的體現,也反映了你日常是否有維持身體活動的生活型態。

膝蓋痛還能做「弓步訓練」嗎?健身教練揭「1種變化動作」先別嘗試

膝蓋痛還能做「弓步訓練」嗎?健身教練揭「1種變化動作」先別嘗試#肌力訓練

當我們在進行腿部肌力強化訓練計劃時,很難將弓步訓練動作屏除在外,除了深蹲或硬舉之外,基本上各式弓步訓練動作都十分受到運動者的喜愛。這個動作將能有助於加強下半身肌力,並提升我們的穩定性,但如果你的膝蓋出現疼痛問題時,是否就不適合進行弓步的訓練?許多私人健身教練都希望你能避免屈膝弓步這個動作。《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屈膝弓步的正確姿勢、適合族群與替代方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