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

配合用藥、避過敏原 可有效控制氣喘

配合用藥、避過敏原 可有效控制氣喘#氣喘

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保山指出,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氣道過度反應,在遇到各種內因性或外因性的刺激時會導致支氣管收縮產生氣流阻滯。臨床上的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呼吸困難、喘鳴聲、胸悶和咳嗽等症狀,尤其容易在夜間或清晨發作,兩次發作中間可以完全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這是氣喘的另一特徵。需強調的是,氣喘發作所產生的症狀是一時的,但氣喘本身造成的呼吸道發炎卻是慢性的,患者往往因為症狀緩解而自行停藥,導致無法全面控制氣喘而反覆發作,不僅影響到生活品質,嚴重發作時甚至會致命。王保山醫師說,氣喘治療的原則為避免過敏原及會誘發氣喘發作的刺激因素,以及適當的藥物治療。治療氣喘的藥物可以分為緩解型藥物(支氣管擴張劑)及控制型藥物(抗發炎藥物)兩大類。氣喘不是治不好,而是沒有好好治。只要病人能和醫師好好配合,避免過敏原及會誘發氣喘發作的刺激因素,並確實遵照醫師指示使用藥物,不自行停藥,氣喘是一個可以預防,可以控制得好的疾病。

孕婦若太胖請注意! 恐增加小孩氣喘機率

孕婦若太胖請注意! 恐增加小孩氣喘機率#氣喘

根據英國路透社(Reuters)報導,如果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非常胖,可能會讓小孩在日後得到氣喘的機會,比起體重正常的孕婦,還要高出61%,所以研究人員認為孕婦肥胖會增加小孩罹患氣喘的風險。此外,《台灣醫界》這本期刊也表示,過胖的孕婦會罹患多種疾病,甚至會導致胎兒死亡。瑞典與澳洲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約13萬名媽媽以及她們所生的19萬名小孩後,發現如果媽媽非常肥胖,而且BMI值(身體質量指數)超過35的時候,所生出來的小孩,與體重正常媽媽的小孩相比,有超過六成的機會得到氣喘。默多克兒童研究所與墨爾本大學(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 and 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阿德里安教授(Adrian Lowe )表示,即使是只有超重18%的媽媽,也會讓小孩罹患氣喘的機會增加41%,所以孕婦應該要多運動,不要讓自己過胖,以免影響小孩的健康。阿德里安教授表示,目前我們無法知道為什麼媽媽的肥胖會影響小孩氣喘,但是他猜測有幾個原因,第一種可能是因為媽媽過胖,因此導致小孩也容易過胖,促使小孩容易罹患氣喘。第二種可能是肥胖是一種發炎狀態,如果媽媽肥胖的話,就會透過胎盤的交換,將發炎因子傳到小孩身上,進而改變小孩的免疫系統,造成容易過敏的體質。第三種可能是改變了小孩體內的代謝平衡,影響了小孩的長期健康而導致容易發生氣喘。第四種可能是因為生活環境的關係,因為媽媽的肥胖是長期生活習慣所造成,嬰兒出生後媽媽並沒有改變原本的生活習慣,反而讓小孩學習到不正常的生活習慣,增加氣喘的風險。而且早在2006時,就有李耀泰、郭宗正與陳福民三位醫師於《台灣醫界》這本期刊中,提到肥胖婦女會產生的影響,包括妊娠糖尿病、死產、胎兒神經缺陷、生產時易出血過多、影響胎兒生長和發育等問題,對於孕婦本身和胎兒都有不良的影響。因此醫師建議懷孕的肥胖婦女,應該要多運動、減重、營養控制等,才能夠幫助自己順利生產,同時生下健康寶寶。久「坐」工作恐致一身病 每小時起身活動有益身體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81醫學教育 需兼顧醫療新知識技能與醫學人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78維他命越補越致命 想要養生反而「傷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73

媽媽做的工作 與新生兒氣喘有關?

媽媽做的工作 與新生兒氣喘有關?#氣喘

現在新生兒過敏的比例逐漸增加,有些嬰兒還會因為氣喘住院,讓很多家長傷腦筋。根據丹麥的報導發現,母親的職業跟新生兒氣喘有很大的關係。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醫師仇思源醫師認為,媽媽職業影響新生兒氣喘的機會其實很低,反而是嬰兒出生後,接觸到外界過敏原才會發生氣喘。丹麥科學家研究了四萬多名的小孩後發現,如果母親的職業,會常接觸一些小分子的物質,像是油漆、膠水、汽車零件、木材行等,會讓新生兒更容易發生氣喘。研究團隊的貝里特博士(Berit Hvass Christensen)表示,這一次的研究發現到孕婦的工作環境與新生兒氣喘的關連,但是需要更進一步研究,來確定哪些物質會導致新生兒氣喘。仇思源醫師解釋,其實氣喘是過敏的一種,當過敏原進入身體後,會引起過敏反應,導致支氣管強烈收縮而導致呼吸急促。至於外國的研究認為,媽媽的職業會導致新生兒氣喘,仇思源醫師認為不太可能,因為過敏反應是逐漸產生,不太會因為媽媽的職業而受到影響,但是這仍然是未知數。仇思源醫師表示,雖然沒有辦法確定媽媽的職業與氣喘的影響,但是能夠確定的是抽菸會對於新生兒產生胎盤損傷,甚至會影響胎兒智力發展,讓新生兒長遲緩,所以懷孕的婦女最好不要抽菸;還有新生兒最好可以餵母乳,特別是有過敏或氣喘的嬰兒,因為母乳當中含有水解蛋白,可以改善過敏的體質,幫助胎兒預防過敏。咖啡喝太多會誘發胰臟癌?醫師:肉猛吃、煙狂抽才會得胰臟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19C肝根治率高 患者免驚慌!及早治療為不二法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99打擊「腹凸男」致命危機 腰圍納健檢還須「追蹤、矯正」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32

止痛藥吃多引起腎臟癌?醫師:濫用任何藥都會!

止痛藥吃多引起腎臟癌?醫師:濫用任何藥都會!#氣喘

網路上面流傳一則消息,止痛藥吃太多會導致腎臟癌,引起熱烈討論,這則消息來源是美國醫學期刊「內科學文獻(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統計發現,長期使用止痛藥的病人,容易罹患腎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董事林青穀醫師表示,罹患癌症的風險因子很多,無法使用簡單的流行病學統計就認為這一定是有關連的,在醫學上的認定除了統計相關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致病的機轉。不管中、西藥,只要是藥物本身就容易造成腎臟負擔,也容易罹患相關疾病。

遠距氣喘照護 有效改善病情

遠距氣喘照護 有效改善病情#氣喘

卓小姐56年次,無氣喘家族史,但受氣喘困擾10多年,多次因氣喘發作致無法呼吸送急診而挽回寶貴性命。另一對13歲與11歲林姓兄弟,有氣喘家族史,常因感冒、接觸過敏原引發嚴重氣喘發作,經緊急送醫治療才恢復健康。卓小姐和林姓兄弟接受醫師建議,加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氣喘照護後,病情獲得良好控制與改善,昔日緊急送醫情形不再發生,現只需2~3個月定期回診追蹤。衛生署資料顯示,台灣每年約有150萬人受氣喘所苦,而由氣喘延伸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包含肺氣腫、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去年躍升第七大死因,死亡率每十萬人達22.5人。根據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統計,國內兒童氣喘盛行率30年來已成長15倍,國小兒童氣喘盛行率從1.3%增加到19.7%,每5人就有1人罹氣喘。北醫附醫遠距照護中心主任葉健全表示,北醫附醫遠距照護中心自去年7月開始氣喘病人收案,共有10位氣喘病人加入遠距氣喘照護服務,照護內容包含居家持續監測肺功能指標、急性氣喘發作適時處置、用藥調整提醒及諮詢、定期門診追蹤、門急診就診服務、緊急醫療協助及客製化遠距健康照護平台服務,避免症狀惡化及發生併發症。中心將其中8位病人加入遠距照護前、後四個月作分析,以氣喘控制測驗(ACT)及門急診返診率作為成效評估,急診返診率由12.5%降為0%、門診平均返診率降低30%。更重要的是,ACT 評值顯示病人氣喘症狀有顯著意義的改善,因此參與遠距氣喘照護的病人及家屬,使用該服務之滿意度達90%以上。延伸閱讀「遠距照護氣喘」: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193

孕婦別太焦慮 新生兒氣喘風險高

孕婦別太焦慮 新生兒氣喘風險高#氣喘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發現,孕婦在懷孕期間,若心情常焦慮、憂鬱,生下的小孩比較容易有氣喘問題;其實不只氣喘,孕婦心理對胎兒情緒也有影響。薛雅蓮醫師表示,國外之前早有研究指出,孕婦若常焦慮,生下的小孩有較高比例會有情緒不穩的問題。所以明顯的就是孕婦如果太過於焦慮,肯定生下的小孩一定不健康。不過,薛雅蓮醫師也替婦女抱屈,因為懷孕會造成體內賀爾蒙變化,而影響到生理、心理,導致會有情緒上的問題,而社會環境包括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無預期懷孕,都會導致婦女心理壓力與情緒問題,或是有些婦女會有濫用藥物、喝酒、吸菸以及精神上的問題,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或情緒。薛雅蓮醫師表示,目前國內普遍都較關注孕婦產前檢查或產後保健,其實孕婦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建議民眾要多關心孕婦的情緒與心理問題,情緒穩不僅對孕婦本身好,對胎兒也有助益。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醫師表示,孕婦在懷孕時因賀爾蒙產生變化,因此在生產中或生產後,都可能會出現產中憂鬱或產後憂鬱的情況;孕婦可能因為從以往的被照顧者身分轉換為媽媽,必須要去照顧寶寶,加上擔心自己產後身材會走樣,因此心理壓力會較大,有些婦女在懷孕期或產後心情會莫名低落,建議可以找醫師協助,或找朋友家人多聊聊天,親友多給予關心,讓心情獲得紓解。

睡覺氣喘又無過敏原 小心是胃食道逆流搞鬼

睡覺氣喘又無過敏原 小心是胃食道逆流搞鬼#氣喘

根據近期國內的研究顯示,倘若在睡覺期間不時發生氣喘且又無過敏原,恐怕是胃食道逆流在作怪。北市聯合醫院醫師表示,先前針對氣喘病患做調查,發現大多病患會忽視為食道逆流的存在,時常誤以為是心胸出問題,檢查後才得知是胃食道逆流。醫師表示,常有病患起初誤以為自己是心臟或胸腔出問題,檢查後才發現是胃食道逆流。而大多有氣喘問題的病患,時常也因為找不到過敏原,就診後才知道是胃食道逆流惹禍。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氣喘,是由於胃酸依序流回嘴巴、喉嚨與氣管,才導致氣喘的發生,尤其在平躺時候特別嚴重。一般患有胃食道逆流的常見問題,包括胸痛、睡覺時氣喘、咳嗽、喉嚨痛與有吞嚥問題等狀況。醫師建議,若要避免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切記少喝咖啡、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此外,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亦包括,老化、肥胖、藥物、餐後馬上躺平、食道疝氣、消化性潰瘍、糖尿病與懷孕等。醫師提醒民眾,千萬別小看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若置之不理可能會有嚴重併發症,如食道潰瘍、食道炎等。˙半夜咳嗽好不了?小心是胃食道逆流 ˙淺談胃食道逆流

預防冬天舊病復發 中醫籲:三伏貼可減緩

預防冬天舊病復發 中醫籲:三伏貼可減緩#氣喘

三伏貼是一種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在夏天陽氣最旺的三伏天以不用打針、不用吃藥方式用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刺激,達到預防過敏氣喘疾病效果。中醫理論認為,人體陰陽兩氣與自然界萬物陰陽兩氣是相連接,四季寒熱溫度變化,會直接影響人體陰陽兩氣變化。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時候,而冬天則是人體陽氣最弱時候。冬天人體陽氣最弱,在陽氣不足情況之下,人體就容易受到寒邪侵犯。寒邪一旦侵犯人體,又會更進一步傷害人體陽氣,使陽氣變的更虛弱。而過敏氣喘好發於冬季,三伏貼是利用一年之中最炙熱的氣候,將人體陽氣旺盛時扶助正氣,預防冬末舊病復發,可減緩病症及發作次數,亦即所謂的「冬病夏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兒科主任申一中指出,過敏體質與遺傳有很大關係,當父母一方有過敏性體質時,下一代罹患過敏性疾病大約有60%機會,若父母皆有過敏性體質,那麼小孩罹患過敏性疾病機會可達80%以上。申一中說,一般常見呼吸道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支氣管氣喘等。三伏貼療法源自於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療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經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並預防感冒。申一中表示,三伏貼所用的藥為;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等藥物。依一定比例磨粉,混合薑汁做成藥泥後,貼在背部穴位上1~4小時。敷貼時皮膚多半會有搔癢或燒灼感,此屬正常反應。但若是在敷貼期間出現皮膚過敏反應,或是皮膚搔癢、潮紅難忍、起水泡等狀況,則需立即停用。敷藥當天不可洗冷水澡、游泳,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皮膚破損、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都不適於接受三伏天敷貼。延伸閱讀「治療效果醫學期刊評價」: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107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