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

新式大腸鏡 有效降低腸癌發生率

新式大腸鏡 有效降低腸癌發生率#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新式大腸鏡可減少大腸癌發生率!大腸鏡檢查是預防大腸癌及大腸息肉最重要的方法,有些人因害怕大腸鏡檢查造成的疼痛,或是擔心無痛大腸鏡的麻醉風險,而對大腸鏡檢查望之卻步,當心可能因此錯過早期治療疾病的黃金時期。換水大腸鏡能減輕病人疼痛、提高腺瘤發現率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謝毓錫研究發現,運用換水大腸鏡較傳統充氣法大腸鏡,腺瘤發現率增加12%,有助減少大腸癌發生。進行換水法大腸鏡檢查時,醫師會先將大腸內多餘的空氣抽出,並以反覆灌水、抽水的方式撐開腸道進行檢查,由於腸道沒有被空氣撐脹變長,維持在塌陷的自然狀態,不但能減輕病人檢查時的疼痛,且大腸鏡進入時已先將大腸沖洗乾淨,讓醫師可以專心尋找腺瘤,提高發現率。可以增加12%的大腸腺瘤發現率謝毓錫醫師表示,大腸癌有90%由腺瘤轉變而來,換水大腸鏡的腺瘤發現率為49.8%,充氣式大腸鏡的腺瘤發現率則為37.8%,可以增加12%的大腸腺瘤發現率。謝毓錫表示,每增加1%的腺瘤發現率,可以減少3%的大腸癌發生率。除了減少病人檢查時的疼痛外,一樣有增加腺瘤的發現率的好處。不良習慣長期恐誘導良性腺瘤成癌謝毓錫醫師表示,大部分的大腸腺瘤開始都是良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低纖、高脂、高熱量、少蔬果等不良飲食習慣、便秘、致癌物的長期誘導等原因,腺瘤就可能演變成癌症。謝毓錫醫師提醒,若有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家族史者,應在50歲前至少做過1次大腸鏡檢查,再配合診斷定期追蹤,一般人則在50歲左右進行第1次檢查。此外,若是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也應儘快就醫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控制血糖助減肥 「吃菜配飯」才對

控制血糖助減肥 「吃菜配飯」才對#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蔬菜水果的重要性,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每每我想告訴慢性病或想減肥的患者,如何調整飲食習慣時,患者常常會在我開口前搶先說:「我知道、我知道,要多吃蔬菜。」「對啊,很棒啊,你都知道,那你一天吃多少呢?」接下來往往一陣靜默。「知道」跟「做到」的差距很大,調查結果告訴我們,真正做到的人非常少。飲食形態會改變腸道的菌叢生態植物性食物(蔬菜、豆類、堅果、水果等)涵括了許多維持健康所必需的營養,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重要的微量元素等,我們吃的各式各樣五顏六色蔬菜水果裡,除了含有纖維,還具有抗氧化、抗發炎、抗老化、抗癌的多酚與植化素,而住在我們腸道中的腸道菌也需要這些膳食纖維和多醣類,作為食物來源。 植物性食物的各種營養素對健康極為重要,會啟動我們身體內各種生理反應,協助正常生理作用的進行,而膳食纖維除了幫助腸胃蠕動、有助排便,還能協助清除體內毒素、增加飽足感。另外,愈來愈多研究發現,不同的飲食形態會改變腸道的菌叢生態,進一步影響身體的免疫、發炎、內分泌、代謝等功能,對於肥胖、代謝症候群、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癌症、三高慢性病、發炎退化性疾病(如關節炎、腦部認知功能)、自體免疫疾病等,也都有深遠的影響,多攝取這些各式營養及膳食纖維,才有利於體內腸道菌叢生態的平衡發展。刻意增加蔬菜量、減少精緻糖該怎麼吃?原則愈簡單愈好,太複雜的常常記不住也持續不久。我會建議患者,把一天所吃的食物想像是盛放在一個大餐盤裡,其中至少一半是各式蔬菜,搭配2到3份低GI水果,再來1/4是蛋白質( 豆、魚、肉、蛋、奶類),剩下1/4則是全穀根莖雜糧類( 糙米、藜麥、地瓜等),同時搭配食用健康的油脂,接著再將餐盤裡的食物分配到三餐去。當然啦,要避開添加太多糖、太精緻的食品與速食,這麼一來,刻意地增加蔬菜量,刻意地減少精緻與糖,多樣化地吃,各種營養素便能均衡多元地攝取。此外,即便是同樣的食物,一樣的熱量、一樣的組成,但吃的順序不同,對健康也會產生不同效果。先吃菜再吃肉 飯後血糖明顯變低發表在糖尿病權威期刊《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的研究報告指出,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後吃碳水化合物(麵包及果汁),比起先吃碳水化合物,飯後的血糖及胰島素濃度都明顯較低,這種吃法有助於改善胰島素阻抗性和血糖控制,對減肥也有幫助。簡單說,就是把傳統我們知道的「吃飯配菜」改成「吃菜配飯」,讓蔬菜成為我們的主食就對了。一些飲食的小撇步,如:在餐中增加纖維量、加醋、吃優質蛋白質、攝取好油脂、加入堅果等,也都有助於降低食物的GI值,改善飯後血糖及胰島素濃度。總之,每個人心中都可以有一個自己的餐盤,把握上述原則,讓蔬菜類食物占一半以上,多樣化地攝取,刻意地、主動地、積極地增加植物性食物的量,讓它成為自己真正的「主食」,而不是米飯、麵食、麵包,這樣一來,相信健康狀況就會開始有所改變。 (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活化大腦改善失智 3飲食原則記得遵守

活化大腦改善失智 3飲食原則記得遵守#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幾年關於失智症的研究愈來愈蓬勃,研究顯示,失智症與生活習慣病一樣,受到生活型態極大影響。其中尤以飲食生活影響最大,血管型失智症自不用多說,阿茲海默型失智症也能透過飲食生活改善,而且這個觀念已成為目前最有力的學說。多吃蔬果保護大腦2006年,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醫學系的Qi Dai博士發表了一項大規模疫學調查結果。這項調查以約1800名的日裔美國人為對象,分別比較每週喝3次以上蔬果汁的人,以及每週喝不到1次蔬果汁的人,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比例。結果發現,每週喝3次以上蔬果汁的人,發病機率比每週喝不到1次蔬果汁的人低76%。即使1週只喝1到2次,也比喝不到1次的人低16%。Qi Dai博士認為,水果和蔬菜裡含有的強力抗氧化物質多酚,正是造成這項結果的原因。大腦需要大量氧氣,因此很容易生成活性氧。活性氧會嚴重傷害大腦神經細胞,導致突觸功能衰退,阻礙資訊傳遞。此外,活性氧是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主因,研判可能與生成β類澱粉質蛋白有關。青背魚可預防失智症失智症並非某一天突然發生,神經細胞的退化現象會默默持續好幾十年,最後才發病。正因如此,只要從40歲積極攝取有益大腦的食物,即可達到預防效果。蔬菜與水果富含可擊退活性氧的抗氧化物質,討厭吃蔬菜的人與每天吃大量蔬菜的人相較,絕對是積極攝取的人較不容易罹患失智症。此外,芝加哥羅許大學健康老化研究所(Rush Institute for Healthy Aging)的瑪莎‧莫里斯(Martha Clare Morris)博士等人,曾經針對高齡族群進行調查,發現每週吃魚超過1次,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風險比完全不吃的人低了60%,得出「青背魚含有的DHA能有效活化大腦」的結論。世界各國皆發表了相同的報告,由此可見,青背魚就是預防失智症的最佳王牌。(編註:青背魚是指來自冰凍水域的魚類,如鮭魚、鮪魚、沙丁魚、秋刀魚等等)吃對食物,就能減緩失智症的進展已經罹患失智症的患者千萬不要就此放棄,學習正確的營養知識並吃對食物,就能改善失智症,減緩病情加劇。2009年,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詹姆士‧約瑟夫(James Joseph)博士等人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實驗小組在高齡成鼠的飲食中添加核桃,改善了運動障礙和認知障礙,因此認定核桃中所含的Omega-3脂肪酸、多酚等各種抗氧化物質,是導致這項結果的原因,人類每天只要吃七到九顆核桃就能獲得相同效果。此外,美國辛辛納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羅伯特‧克里柯里安(Robert Krikorian)博士,他將罹患輕度記憶力衰退的受驗者分成兩組,讓其中一組每天飲用藍莓汁長達十二週,另一組喝假果汁,結果發現飲用藍莓汁的實驗組記憶力獲得改善。這個實驗結果證明,藍莓中所含的多酚與花色素?等營養素,確實能有效改善失智症的症狀。讓食物的營養成份充分發揮效用從上述實驗可知,食物其實蘊含著很大的力量。不像藥物有副作用,還能預防和延緩失智症,可說是最安全輕鬆的保健方法。為了充分發揮食物效果,務必要注意以下三點:1) 多吃當季食物,盛產期營養價值最高/蔬菜、水果和海鮮都有盛產期,盛產期就是食物最好吃、營養價值最高的時期。配合大自然週期飲食,才是最合理且有效的飲食法。2) 多吃新鮮食物,確保營養度滿分/即使是當季食物,腐壞變軟也會減損其營養價值。購買時一定要選擇飽滿水嫩、顏色漂亮有光澤,表面緊實的食物,以新鮮為第一原則。3) 細嚼慢嚥,助消化、活化大腦/細嚼慢嚥可刺激大腦皮質,增加大腦血流量。大腦活化之後,有助於預防失智症。不過,對於高齡族群來說,吃比咀嚼重要,不吃就無法吸收營養。與其堅持家中長輩細嚼慢嚥,讓他們開心飲食才是最大關鍵。(本文摘自/跟著醫學博士這樣吃,「記憶力」變好了!/采實文化出版)

炸雞豐胸法沒用!少女月經變季經

炸雞豐胸法沒用!少女月經變季經#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一名17歲少女聽信吃炸雞豐胸的謠言,一年三餐都吃炸雞,沒想到一年下來,體重從50公斤增重為70公斤,少女胸部變大,沒想到體型也跟著橫向發展,月經遲遲不來,甚至一季才來一次,經過檢查後甚至還發現她患有多囊性卵巢囊腫。為了早點「轉大人」而遵循錯誤飲食秘訣,營養不均衡,單一食物一次吃太多,反而得不償失。單吃青木瓜、炸雞無法增加胸部脂肪營養師趙函穎表示,14-18歲青少女開始注重身材的展現,大多數會透過網路搜尋獲口耳相傳互相討教變美秘訣,然而網路謠言多半是未經證實,不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可能賠上健康。青少女希望胸部趕快長大,加上聽說青木瓜可以幫助豐胸,會喝很多青木瓜排骨湯、四物飲,希望藉由食物幫助「轉大人」。事實上,單吃青木瓜並沒有辦法增加胸部脂肪,狂吃炸雞也可能只是吃進大量油脂,提升日後肥胖、三高風險而已。薏仁助消水腫 豆漿、山藥有助胸部發育趙函穎營養師表示,14-18歲少女進入「完全成熟期」後,隨手可得的豆漿、不但富含豐富蛋白質,大豆異黃酮也能幫助平衡女性荷爾蒙;另外,含皂甘成分的山藥也可幫助胸部發育;薏仁富含維生素B群與膳食纖維,可利尿消除多餘水份。擔心手搖飲、精緻澱粉造成肥胖的青少女,每日適量攝取這三大食材就能簡單獲得營養,美麗變身。另外,趙函穎營養師也提醒,不因為怕水腫減少喝水的機會,若鹽分滯留,身材水腫會更加嚴重,在天氣炎熱時,每日最好都要攝取體重公斤數乘上30-40cc的水量才能養出美麗肌膚。

擔心病從口入?公筷母匙很重要

擔心病從口入?公筷母匙很重要#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每一個人有一個獨立的盤子,食物先夾到盤子中,再用個人的刀叉進食。這種飲食方式,同桌的人不會有唾液交換的機會,是比較安全的衛生飲食習慣。華人的飲食習慣,每一個人只有一個碗和一雙筷子,大家用筷子在大盤子裡夾菜。當筷子接觸嘴巴時,口腔中的細菌會附著在筷子上。接著用筷子夾菜,就把口腔中的細菌傳到了大盤子裡的菜上。其他人再夾菜時就把細菌吃進口腔裡了。這樣的飲食習慣,可以說是口腔細菌的交換大會。現代人講究衛生,在公共場所和別人一起吃飯時,多數會使用公筷母匙,夾菜和吃飯使用不同的筷子。但是只有很少的家庭有公筷母匙的習慣。其實家庭裡也應該使用公筷母匙的用餐方式。特別是家中有幼兒時,更需要把幼兒的食物和成人完全分隔開來。同時要教導兒童不要吃大人筷子夾過的食物。此外,和別人分吃食物則是另一個增加口腔中細菌的途徑。別人吃過的食物,在牙齒咬過的地方必定殘留大量的細菌。另一個人再吃一口時,就把細菌全吃進口腔裡了。除了食物之外,家中所用的飲水杯、漱口杯等也需要每一個人都有專用的用具。在外面喝飲料時,同樣的別人喝過的飲料瓶,在瓶口或吸管上都會留下細菌,細菌在水中會快速繁殖。避免多人飲用一瓶飲料的習慣,也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在學校中的行為父母不易控制,因此,在幼年時就要教育孩子這些知識,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本文摘自/人體使用手冊:親子漫畫版/布克文化出版)

肺癌逆轉勝 掌握四大關鍵!

肺癌逆轉勝 掌握四大關鍵!#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肺癌發生原因與抽菸、二手菸、空氣污染、長期處在油煙、接觸化學物質的環境、以及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有關。抽菸雖不是罹患肺癌唯一因素,但研究已證實,若一天抽一包菸,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0倍。二手菸危害也不小,日本的研究發現,若丈夫抽菸、妻子罹患肺癌的風險比丈夫不吸菸的女性高一倍。另外,不抽菸的人若得肺癌大多數是肺腺癌,這也是台灣目前數量最多的肺癌類型。1) 健檢揪出早期肺癌/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當有咳嗽、咳痰帶血、胸痛、呼吸困難,或者出現吞嚥困難、意識模糊、頭痛等症狀去找醫師,近8成已經是晚期的肺癌。好消息是愈來愈多人利用健檢,比方電腦斷層、正子掃瞄發現小於1公分的腫瘤,確診後就能立刻切除。終身志工孫越即是透過體檢發現右肺有一顆1.2公分腫瘤,屬於第一期A肺腺癌,接受胸腔鏡手術切除。建議有肺癌家族史、曾經得過一種癌症的肺癌高危險群,每年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2) 微創手術傷口小/陳志毅醫師表示,這幾年肺癌手術採用微創、也就是胸腔鏡手術、迷你開胸手術比例提高,保留肺臟比例增加。技術與照護進步,降低了死亡率與併發症,病人開刀不輸血、不用住加護病房,復原時間大幅縮短,手術後5天即可出院。3) 多樣性、個人化的化學治療/台北榮總蔡俊明醫師表示,拜新藥研發之賜,化療藥物種類、療程組合變化愈來愈多,幫助醫生規劃個人化治療計劃。化療也朝標靶化發展。利用一些生物標記,希望能精準鎖定目標族群,達到最大療效。4) 標靶藥物剋治肺癌的成績傲人/大概每個治肺癌的資深醫師都可舉出好些個晚期肺癌病人接受標靶治療後,腫瘤快速縮小、甚至消失的例子。標靶治療還有副作用小、療效迅速的優勢,通常使用一個月內就可看出效果。目前肺腺癌一線治療的主力武器就是標靶藥物,超過八成可獲得有效控制。而2013年起,健保除了原本給付的一線用藥Gefitinib,也新增給付另一標靶藥物Erlotinib用於一線治療。這個新選擇不只能減少患者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根據國內外大型研究顯示,可提高存活率以及延緩肺腺癌病患無疾病惡化時間超過一年。「最大特色是藥物在血中的濃度高,」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Erlotinib在腦脊液中的濃度是Gefitinib的7~8倍,穿透血腦屏障的通透率也較高,尤其對肺癌腦轉移患者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通常晚期肺癌患者中,三個人有一人出現癌細胞轉移到腦部。此外,Erlotinib雖然對皮膚與腸胃道的毒性較大,但肝毒性卻低很多,可避免病患因肝功能異常而被迫停藥、中斷治療的困境,「對不同類型的肺腺癌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高尚志指出。(本文摘自/別讓身體比你老/康健出版)

常失憶?補腦食物要吃對

常失憶?補腦食物要吃對#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過度使用3C產品、工作生活壓力大或是生活作息不正常都可能讓人腦力疲乏,記憶力衰退,造成記憶力衰退的因素有很多,像是錯誤的飲食習慣、神經傳導的退化等,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研究發現,成年人記憶與其他心智衰退可能提早幾十年發生,為避免快速失憶,補腦食物應及早多多攝取,補足營養也預防退化。4大補腦營養素1) 薑黃素/可阻礙導致阿茲海默症的β類澱粉蛋白形成,也能減少自由基對於身體細胞的破壞,導致身體老化。咖哩是很好攝取薑黃素的來源,薑黃還有助於減重, 另外,薑黃素是自然清潔的食物,也可幫助肝臟排毒。2) 唾液酸/唾液酸是神經細胞信息傳遞的重要物質,燕窩品牌營運長王靜美表示,大腦的信息傳遞及神經衝動的傳導必須通過突觸來實現,而唾液酸則透過與大腦細胞膜及突觸的相互作用,提高大腦神經細胞突觸的反應速度,促進記憶和智力的發育。純淨的燕窩是唾液酸的優質來源,越早補充越好。3) 兒茶素/可降低血液中使動脈硬化惡化的高半胱胺酸,降低腦中風的死亡機率。研究證實兒茶素也有恢復認知機能的作用。4) Omega-3脂肪酸/深海魚油、DHA、堅果等皆含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少記憶流失,也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產生。除了多攝取對腦部有益的營養素之外,也應調整生活作息,放鬆心情、不過度操勞用腦,多管齊下預防腦部退化,全面搶救失憶腦!

講座/消化性潰瘍用藥指導

講座/消化性潰瘍用藥指導#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工作一忙就延後吃飯,甚至忘了吃東西是許多上班族的日常,飲食習慣錯亂的結果造成健康狀況崩壞,消化性潰瘍找上身,上腹部動不動就疼痛,「腸腸」出狀況,許多民眾只要腸胃一有狀況,就會自行腹服用成藥,然而日常除了藥物可以鎮壓與舒緩腸胃問題之外,更應該依靠日常習慣來預防。本堂課程藥師將由魏美穎藥師帶您認識消化性潰瘍,了解疾病治療方式與預防保健之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名稱:消化性潰瘍用藥指導時間:106年6月28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