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椎炎

下背痛未必是太操勞 僵直性脊椎炎延誤醫治恐變殘

下背痛未必是太操勞 僵直性脊椎炎延誤醫治恐變殘#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53歲的王爸爸在年輕時出現下背痛困擾,起初以為是當兵太操勞不以為意,結果竟痛超過20年。曾經服用過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後來背部彎曲駝背,只能低頭走路,只好求診骨科並進行脊椎矯正手術,但仍無法改善症狀,最後靠殘障手冊過活。沒想到前幾年兒子當兵也出現下背痛,幸好兒子機警上網找資料,及時就醫,確診為遺傳性僵直性脊椎炎,經生物製劑治療後,現在過著與一般人無異的生活。一般下背痛越動越痛 發炎性下背痛越動越不痛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林理信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20~40歲族群,男性是女性的三倍,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疾病,一旦發病就是終生疾病。臨床上約有七成會出現下背痛典型症狀,頸椎、胸椎及腰椎都可能會被侵犯,只要持續治療減少脊椎及關節破壞,就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僵直性脊椎炎常造成發炎性下背痛,患者初期都會以為是過度勞動引起的下背痛而延誤就醫。發炎性的下背痛跟一般的下背痛最大的區別,就是一般下背痛會越動越痛;而發炎性下背痛則是越動越不痛,越不動越痛,且容易發作在早上起床、睡午覺後,或是久坐椅子上工作,只要身體一段時間沒有活動,就會開始疼痛,但只要活動伸展幾分鐘,疼痛就會舒緩。臨床上也經常看到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誤以為是椎間盤凸出或其他脊椎疾病,延誤治療時間。林理信指出,由於僵直性脊椎炎疾病進展緩慢且具遺傳特性,因此診斷上會以X光為主要判斷,若下背薦腸骨關節有明顯雙側第二級以上薦腸骨關節炎,或者是單側第三級以上薦腸骨關節炎,再搭配患者發炎性下背痛等典型症狀及參考抽血驗HLA-B27基因,綜合評估來診斷僵直性脊椎炎。積極治療 也能像病友東奧選手陳思羽一樣運動針對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過去僅能靠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及免疫調節劑控制病情,近年來透過生物製劑治療,讓僵直性脊椎炎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對周邊關節炎、骨接點發炎及虹彩炎等併發症也有效。對於有生育計畫及需要哺乳的女性患者,目前也有適合的生物製劑,患者可與醫師充分溝通,達到控制疾病及成功懷孕的雙重目標。林理信提醒,民眾若出現長期發炎性下背痛症狀、有僵直性脊椎炎家族病史,或是眼睛虹彩炎等情況,應儘早尋求治療。只要積極治療,也可以像東京奧運僵直性脊椎炎羽球選手陳思羽一樣,正常生活及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及正常婚姻生活。

如廁用力竟骨折 赫見脊椎沾黏如竹竿

如廁用力竟骨折 赫見脊椎沾黏如竹竿#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歲男性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十多年,每每下背疼痛時便自行買止痛藥吃,也不規律回診,未料下背痛越發嚴重,某日如廁時,起身過度用力竟然發生骨折,至醫院檢查發現脊椎已經沾黏、失去彈性,因而受外力衝擊導致骨折。所幸在積極接受治療和復健後,症狀得已改善,也讓他不禁感嘆:「早知珍惜自己的身體多一些,就不會多受骨折之苦。」僵直性脊椎炎未及早治療 恐致脊椎沾黏  中國附醫風濕免疫科黃春明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主要侵犯於脊椎的慢性發炎性疾病,疾病表現相當多樣化,典型症狀包括晨間僵硬、下背痛,也經常伴隨接骨點發炎、虹彩炎等脊椎以外的症狀。若未及早治療,將有高風險發生「脊椎沾黏」,也就是原本一節節分開的脊椎會因為骨贅物生成而相互沾黏,不僅外觀會因為脊椎變形而駝背,身體也會因為脊椎失去柔軟度而變得僵硬、難以活動,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黃春明醫師指出,目前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選擇十分多元,對於剛確診或是症狀輕微者會給予消炎止痛藥,若有出現周邊關節症狀,例如:接骨點發炎、下肢關節發炎等,則會再加上免疫調節劑來減緩發炎。若患者使用上述兩種藥物仍不見改善,醫師就會評估患者狀況使用生物製劑,進一步阻斷發炎因子,降低脊椎沾黏的發生風險,建議症狀嚴重或是發炎指數高的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選擇。越休息越痛 晨間最僵硬如何辨別僵直性脊椎炎與運動傷害?黃春明醫師指出,一般運動傷害會隨著時間逐漸改善,但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屬發炎性疼痛,反而會越休息越痛,因此,如果下背、關節疼痛久久不見好轉,就要提高警覺。呼籲民眾如果出現下背痛、晨間僵硬、反覆性的足底筋膜炎和腳踝疼痛等症狀,且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仍未改善,應盡速至風濕免疫科就醫,把握及早治療良機,避免關節出現無法回復的傷害。(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男大生長期喊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作祟

男大生長期喊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作祟#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明(化名)為現年21歲的大學生,自唸國中起,成天喊著背痛,每早起床時總覺得背部疼痛和僵硬,家長以為是坐姿不良,或係發育期的生長痛未多加理會。上大學後,背痛情況更加嚴重,腳後跟也出現腫脹疼痛,他以為是久站使然。症狀持續幾年仍未改善,在親友建議下,來到過敏免疫風濕科檢查,才發現小明多年來的病痛,竟然是僵直性脊椎炎引起的!好發於青少年期  晨間僵硬活動後改善是特色振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兼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世滋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屬於發炎性關節疾病,好發於男性,常見於當兵前後(約20歲左右),主要侵犯身體中軸(脊椎)及大關節(如髖關節等),部分患者會侵犯著骨處與末梢關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造成脊椎黏連,無法正常彎身或伸展,嚴重者脊椎X光片看來有如竹竿般。而身體其他器官(如眼部),也可能受到這個疾病的侵犯。蔡世滋醫師說,僵直性脊椎炎最常見的症狀,為早晨起床後背部僵硬以及下背痛,活動後會漸漸舒緩。不同於一般的筋骨痠痛,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通常持續數個月以上,且受侵犯的部位會漸進式增多。蔡世滋醫師說,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除了關節症狀外,罹患虹彩炎、乾癬、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機率都高於一般人,其中以虹彩炎比例最高,眼部發炎有時是此疾病最早出現的症狀。 及早控制發炎  預防脊椎不可逆的變形蔡世滋醫師分析,僵直性脊椎炎不完全算是遺傳性疾病,絕大多數患者的組織抗原HLA-B27為陽性,此罹病相關因子雖會遺傳,HLA-B27陽性者卻不一定全會發病。比較令人擔心的是,若未及早控制發炎,脊椎可能逐漸黏連,從腰椎、胸椎到頸椎,身體變形,外觀呈現如同「問號」般。傳統治療僵直性脊椎炎主要以非類固醇抗發炎類藥物(NSAIDs)為主,另外還有免疫調節劑及生物製劑等,醫師會依病況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但因僵直性脊椎炎屬全身性免疫疾病,可能會侵犯脊椎及關節外的器官系統,須針對全身可能併發的共病,給予全盤性照護。所幸國內健保現有給付之生物製劑,成效及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控制發炎、減少關節外共病。蔡世滋醫師分享,臨床上曾有不少年輕患者下背痛因而無法運動,使用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施打生物製劑後獲得明顯改善,恢復運動,前後判若兩人。蔡世滋醫師呼籲,若有持續數個月之久的不明原因下背痛,且僵硬症狀為「休息時較不舒服、運動後改善」,或伴有虹彩炎、著骨處發炎(如腳後跟及足底筋膜)等症狀,應及早就診,接受正規處方治療,以避免造成不可逆的變化。蔡世滋醫師提醒,患者平時應培養均衡的飲食習慣,避免吸菸、飲酒過量或作息不正常。適當的運動有助關節伸展,預防黏連發生,建議要遵醫囑運動、與醫師配合進行治療,不可聽信偏方或恣意「進補」。

免疫亮紅燈 櫃姐關節腫痛險失業

免疫亮紅燈 櫃姐關節腫痛險失業#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現年20歲的鞋子名店櫃姐,日前忙於百貨周年慶,卻逐漸發現自己的手指關節、腕關節與膝關節常腫脹疼痛到不聽使喚,尤其清晨時分常會僵硬疼痛,症狀需持續至中午才會略為改善。令人困擾的是,其工作須常幫客戶試鞋或到倉庫取貨,但因關節活動受限,往往搞得倉庫一團亂,或蹲下後卻爬不起來,嚴重時甚至需旁人攙扶才能勉強站穩。收治該患者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洪偉哲醫師表示,這名櫃姐初次就診時,精神狀況並不好,她自訴雖已使用一般止痛消炎藥物近三個月,但效果不如預期,手腳關節帶來的疼痛幾乎令工作停擺,甚至樓管還要求撤櫃;種種打擊讓她苦不堪言,體重短短三個月驟降5公斤。圖一、患者之手指關節常腫脹疼痛與晨間僵硬,長久下來,導致皮膚粗糙、失去光澤與彈性。不可輕忽的三大自體免疫關節炎 千萬要當心!類似的故事在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患者身上並不少見,尤其以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與乾癬性關節炎等發炎性關節炎佔多數。以上三種關節炎屬於全身系統性發炎疾病,起因包含先天基因影響,但多數患者屬於後天免疫失調所致,導致自身免疫系統產生異常抗體及細胞激素侵犯相關組織與器官,常見症狀多為關節紅、腫、熱、痛以及關節晨間僵硬。不同於一般關節退化或肌肉痠痛,自體免疫發炎性關節炎的病因源自免疫系統出問題,許多患者初期並未意識到,僅以為是一般老化關節疼痛而未積極就診,導致關節因持續發炎而導致結構破壞失能,甚至會併發關節外共病,恐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國外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癬性關節炎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不亞於糖尿病患者;而僵直性脊椎炎併發虹彩炎、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比例也比遠高於一般人。以上三種自體免疫發炎性關節炎合併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會增加。除此之外,這三種關節炎可能造成患者日常生活失能、關節結構性的破壞,造成不可逆的關節變形,最終導致社交畏懼,因此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患者罹患憂鬱症比例也很高。洪偉哲醫師指出,據國外研究發現,自體免疫發炎性關節炎若未積極處理,半年內關節即會出現受損,因此千萬要把握前半年的黃金治療期。圖二、一名 16 歲男性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因未前往風濕免疫科掌握黃金治療期,長期慢性下背部疼痛發炎,導致上背不適和胸廓活動受限,因而接受相關外科手術治療。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降低共病提升生活品質洪偉哲醫師說,目前自體免疫發炎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多元,包含初期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低劑量類固醇及主要的免疫調節劑與後線的生物製劑等。臨床醫師會依據患者的體質及病情狀況,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除此之外,亦會視情況搭配跨科整合團隊治療。洪偉哲醫師表示,目前針對自體免疫發炎性關節炎的醫療處置,只要患者及早就醫,定期回診以及規則接受治療,絕大多數都可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且有效降低罹患共病的機率,甚至達到完治的目標,回歸正常的生活功能與生活品質。圖三、一名 33 歲男性乾癬性關節炎患者,過去尚未就醫治療前,手指與腳趾關節慢性發炎,長期腫痛變形。個案中的櫃姐目前持續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及合併生物製劑使用,現今關節腫脹疼痛與活動度即明顯改善,已順利成功返回原工作崗位,恢復原有的生活品質,重拾歡樂人生。洪偉哲醫師提醒,自體免疫系統疾病雖然有部分遺傳因素,但環境壓力與相關誘發因子仍是導致發作的主因。建議這些患者平日飲食宜均衡營養、補充足夠水分,避免沾染菸酒,並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培養運動習慣,最重要的是定期回診配合醫師治療,才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僵直性脊椎炎 從發病到確診恐需8年

僵直性脊椎炎 從發病到確診恐需8年#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60歲的羅先生從30多歲時開始有下背痛症狀,早上起床時感覺特別僵硬,拖了近30年,不但駝背嚴重,雙側肩關節也疼痛不已,影響生活品質。經檢查後發現雙側薦腸骨關節完全黏合,而且頸椎、胸椎及腰椎也出現黏合,甚至符合中度殘障鑑定標準,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後,醫師使用藥物治療,患者症狀明顯改善,生活品質也獲得提升。收治羅先生的奇美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陳昭宇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自體發炎性疾病,好發在20到40歲族群,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0.1至0.4%,大約四萬人有這個疾病。但發病到確診可能會長達6至8年,主因是症狀可能不是很嚴重,或誤以為是其他原因導致下背疼痛。與遺傳的關聯性高90%以上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帶有B27型人類白血球抗原基因(HLA-B27,雖然帶有此基因者只有不到10%會有僵直性脊椎炎),與遺傳的關聯性高。最主要的症狀為發炎性下背痛,佔所有下背痛原因的約4至5%,特徵包含初次發生年齡小於40歲,緩慢地發生,常常發生在清晨快起床時,會有雙側臀部交互疼痛,醒來活動後症狀會緩解但期間會長達半小時以上,但休息並不會緩解疼痛,而且症狀發生時間持續超過三個月。僵直性脊椎炎主要侵犯薦椎與腸骨間的薦腸骨關節,診斷以影像學檢查最重要,包X光或核磁共振發現薦腸骨關節發炎。除了下背痛,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也可能出現「著骨點炎」,導致腳後跟痛、胸痛、膝蓋附近疼痛、大腿外側疼痛等,並可能出現肩關節和髖關節等大關節發炎。有「虹彩炎」「著骨點炎」等症狀 應至風濕免疫科就診除了關節跟「著骨點」發炎以外,亦可能發生急性單側「虹彩炎」(症狀包含眼睛紅腫、疼痛、視力模糊、畏光等)、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大都為無症狀的輕微血尿或泡沫尿)、無症狀且輕微的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或傳導阻滯、罕見的上肺部纖維化等。部分患者在疾病進展數年後,會開始產生脊椎的黏合,導致「竹節狀脊椎」的形成,造成駝背及背部活動不能,而且容易因為較大幅度的運動導致受傷。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絕大多數對於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的效果非常好。部分患者依狀況需要使用免疫調節劑藥物幫助治療,而對治療反應不好的情況,很可能需要進一步使用生物製劑藥物來治療。大部分的患者預後良好,但仍需要定期會到門診檢驗追蹤與治療。年輕力壯強忍 損害中老年生活品質陳昭宇醫師提醒,有下背痛症狀的民眾,尤其是症狀符合發炎性下背痛,或者曾經被診斷有「虹彩炎」、「著骨點炎」等疾病的民眾,應儘早至風濕免疫科門診就醫,以達到早期診斷,並跟醫師討論後續的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治療、運動姿勢與生活習慣衛教等,並可能配合復健科、眼科醫師等共同照護。千萬不要認為年輕力壯,忍一下就過去了,結果造成中老年後因疾病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中醫以調節免疫系統 治僵直性脊椎炎

中醫以調節免疫系統 治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的年輕人,從讀書時就常感到腰痠腰痛,一直以為是運動傷到了,當兵退伍後也一直這樣,後來有一天眼睛痛去看眼科,醫生說是虹彩炎,可能是免疫的疾病造成,建議去大醫院免疫科檢查,到醫院檢查後確定是「僵直性脊椎炎」,之後開始吃藥治療,病情時好時壞,免疫科醫師說能用的藥都用了,且生物製劑健保申請沒過,因此尋求中醫治療。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簡稱AS)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混亂,失去控制胡亂攻擊,導致脊椎、關節等處出現發炎現象,好發於20〜40歲男性,是女性病患的1.5倍,台灣每1萬人中就有33.7人罹患,盛行率居亞洲之首。患者因長期慢性發炎導致脊椎韌帶、關節鈣化,脊椎沾黏變形,嚴重時可能因此駝背、抬不起頭,甚至是無法行走。除了最常見的腰痛背痛之外,大約會有30%的患者會出現週邊關節滑囊液、關節腫痛積水、體重減輕、貧血、倦怠等症狀;大約有15%~20%患者會合併出現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甚至會出現腎功能異常;大約有25%~30%患者會合併出現眼睛的虹彩炎與葡萄膜炎,會導致眼睛疼痛及視力模糊。若是控制不良的患者,會因為胸廓活動受限,而出現肺活量減少、肺纖維化、呼吸衰竭及心臟主動脈瓣膜逆流、胸悶心悸等情形。中醫治療以調節體內免疫功能為主治療上,西醫治療通常以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類固醇…為主,當效果不理想時則要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中醫治療僵直性脊椎炎,和西醫是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是不需要加入消炎藥、類固醇的!僵直性脊椎炎大部分的體質都會呈現腎氣虛、寒氣盛、氣虛、氣滯血瘀…等情形,所以中醫在治療時,只要在體質的偏差上加以調整,再加上調節體內免疫功能的藥物,就可以重新訓練免疫系統達到不失控的狀態,免疫系統正常了、不再隨便亂攻擊身體的組織,像僵直性脊椎炎這類屬於『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中醫中藥特有的雙向調節治療,對於免疫疾病特別有效,這就是中醫的陰陽平衡觀念,平衡了,免疫就不混亂了,他們就不會去攻擊自己的身體,疾病就會改善囉。這就是中醫特別的地方,不需要去抑制免疫,也不需要去消炎,只要調到陰陽平衡了,疾病自然就改善囉!(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身如竹竿僵直彎就痛?應勤復健勿輕忽

身如竹竿僵直彎就痛?應勤復健勿輕忽#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國內有三至五萬人罹患俗名「竹竿病」的僵直性脊椎炎,此疾病無法被治癒,且會伴隨及影響一生,為此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創新「僵直性脊椎炎病人整合照護模式」,除了持續藥物治療外,並透過個案管理、運動、復健及衛教等整合照護,有助降低僵直性脊椎炎病人疾病活動度,提升生活品質。 積極復健 有助緩解不適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疾病,其鈣化僵硬,使脊椎失去柔軟度而形如竹竿,早年被稱做「竹竿病」,長期下來,脊椎失去柔軟度,有些患者嚴重駝背、疼痛,影響生活功能甚劇。僵直性脊椎炎具有休息不見好轉及活動開始後症狀減輕的特色。睡覺到清晨時常會因僵化而疼痛,甚至無法成眠。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40歲的成年人,其整合治療方式包括抗發炎止痛藥、類固醇、關節炎特殊用藥、生物制劑、外科矯治、復健及病人自我學習等。僵直性脊椎炎患者 要避免高衝擊量的運動僵直性脊椎炎建議的主要治療目標是疾病病情達到「臨床上的緩解」,也就是在病人身上沒有任何因發炎反應所導致的症狀及徵候。有時治療後看似症狀消失,多數患者容易自認為治療已經完成而中斷,但其實體內仍持續發炎。患者若想透過運動來緩解症狀,建議做些背部伸展的運動,但要避免高衝擊量如羽球或是籃球等運動;假使身體有不適的症狀,應降低強度,同時尋求醫師或專業健身教練的幫助。 

下背痛是疲勞?僵直性脊椎炎耽誤確診

下背痛是疲勞?僵直性脊椎炎耽誤確診#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藝人李易是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國中開始就有下背痛症狀出現,導致當時升旗不能站太久、不能搬太重課桌椅,甚至晚自習時去圖書館坐太久都會不舒服。但因為從小便是運動健將,以為是運動傷害便沒有特別注意。直到五專畢業準備當兵時,表哥因為僵直性脊椎炎被驗退,才驚覺自己也可能是患者!確診前針對下背痛嘗試過許多方法,包含針灸、拔罐,但遲遲未見好轉。幸好疾病惡化到脊椎沾黏前確診,尚未造成不可挽回的病變。一旦發病便痛到動彈不得,因此確診後謹遵醫囑治療。為了維持生活品質,平日也會經常伸展做運動。李易表示,患者們就算罹病也千萬不要過度擔心,只要配合醫囑並在隨時提醒自己抬頭挺胸、多做伸展運動,避免熬夜,也可以擁有與一般人一樣平凡卻幸福的人生!僵直性脊椎炎常被誤認為運動傷害、姿勢不良 耽誤確診時間中心綜合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周昌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40歲男性,台灣約20幾萬人罹患此病。僵直性脊椎炎為自體免疫系統疾病,主要症狀為晨間僵硬及發炎性下背痛,通常會持續3至4個月,但相關症狀皆十分常見,許多人誤以為是運動傷害、姿勢不良、過度疲勞等原因,造成疾病確診時間普遍較長。但持續忽略發炎,可能將導致脊椎沾黏變形,僵直不能正常轉動、彎曲等,最後無法行走,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若有症狀時建議及早就醫治療,遵從醫囑,不可擅自停藥。就算疼痛症狀減緩,發炎症狀可能還是存在。周昌德醫師說明,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方式可分為3種:復健運動治療、口服藥物治療及生物製劑治療。臨床上,醫師會根據每位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給予治療建議,提醒患者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千萬不要輕忽脊椎沾黏帶來的影響。發病到確診 時間經歷長達100個月「AS」戰隊集合囉!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簡稱AS)年輕患者成立的「AS戰隊」,希望以時下熱門的電競戰隊概念引發關注。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理事長林孚爾解釋,根據協會去年針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進行問卷調查顯示,近4成5患者從發病到確診歷經超過100個月(約8年),疾病認知度相當低,希望透過組隊形式凝聚向心力,讓醫病齊心對抗疾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