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

生產肉類增碳排放 專家倡吃素救地球

生產肉類增碳排放 專家倡吃素救地球#生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生產1公斤牛肉等肉類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是生產1公斤胡蘿蔔等蔬果類的六、七十倍以上!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甫於去年底落幕,大林慈濟醫院呼籲民眾,讓自己回歸簡單的生活型態,就能減少碳排放,減緩地球暖化現象!生產1公斤牛肉 竟需萬噸水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表示,統計2011年六家慈濟醫院的餐數,總共有254萬3669份素食餐,平均可減少243萬9379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假如一人一天三餐都吃素,可減少2公斤以上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66棵樹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依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研究數據,1棵樹每日可吸收約0.03公斤二氧化碳)。相關文獻研究顯示,生產1公斤牛肉等肉類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是生產1公斤胡蘿蔔等蔬果類的六、七十倍以上,生產過程還會消耗大量的水、農藥、肥料、能源等,例如生產1公斤玉米需要900公升水,生產1公斤稻米需要3000公升水,但是生產1公斤牛肉,卻需要15500公升的水。聯合國專家因此提出,吃素是控制溫室效應的有效方法。為滿足口腹之慾 每秒吃掉千隻牲畜大林慈濟醫院表示,素食能提升健康、環境及道德,藉由素食,可以減少有害物對健康的威脅,更能減少水資源等珍貴資源的浪費。大多數的人聽到素食就面有菜色、難以接受,但他們並不知道,一秒鐘有1776隻牲畜被擺上餐桌,為了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恐加速溫室效應產生。

扯!生五胎還不知懷孕 她腹痛就醫竟產下男嬰

扯!生五胎還不知懷孕 她腹痛就醫竟產下男嬰#生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粗心媽媽,生了5胎還不知道自己懷孕!台中37歲陳太太,10月中因為肚子痛大量出血送急診,護理師發現她疼痛哀號的情況和產婦一樣,懷疑即將臨盆,不過患者堅持她是胖了而非懷孕,卻在到院6分鐘後產下一名男嬰,嚇壞患者夫妻。不正常出血誤以為是月經陳太太說自己體型比較胖本來就小腹微凸,還說這段期間每個月都有月經,不過月經時間短大約只有兩天,經血量也不多,每個月來的時間有三天的誤差,她還很確定九月中經期剛過,所以不敢相信自己懷孕。收治個案的豐原醫院婦產科醫師許炤松表示,孕婦懷孕期間可能因為低位胎盤問題,會有不正常的出血,這名孕婦可能因此讓她誤以為是月經,加上生活忙碌沒有注意自己的身體,才會忽略肚子裡有寶寶一天一天長大。無產檢、不正常出血 竟能順利生產許炤松醫師說,孕婦不知自己懷孕,期間還不正常出血,這種情況在懷孕期間很可能造成感染問題,或者因為胎盤剝離危及母體與胎兒的生命安全,而且多胎次的經產婦也容易有妊娠毒血症的併發症,這名產婦有出血又無產檢,能夠順利生產母子平安真的很幸運。小兒科醫師馬志豪則表示,此小男嬰早產,體重只有1200公克,有肺部不成熟、呼吸窘迫、黃疸等問題,需要正壓呼吸器及照光治療,經過小兒科團隊照顧,起初一餐2cc母乳從胃管餵食,之後慢慢增加進食量。小弟弟住院70多天食量已經進步到每餐70cc,體重也增加到2500公克,這段期間,爸爸每天從母乳庫帶著母奶來餵食,看著小小的身體一天一天健壯。耶誕節前夕爸爸媽媽開心抱著他出院回家團聚,爸爸說雖然「老六」是意外,但是既然孩子跟自己有緣,一定會好好珍惜,家中四男兩女,有中低收入戶補助,雖然不富裕但是有責任也有信心把這個「天公仔」照顧好。醫師也呼籲,出院後仍需要返院追蹤生長發育,以及注射新生兒疫苗。

比生產還痛!3成4癌患 痛到藥物無法控制

比生產還痛!3成4癌患 痛到藥物無法控制#生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癌症發生率逐年攀升,而癌症的治療除了疾病本身外,疼痛的處理更是刻不容緩,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指出,國人癌症時鐘10年快轉1.6倍,平均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癌患疼痛調查也顯示,近半數病友有疼痛問題,其中3成4患者曾有藥物無法控制疼痛的情形。40歲的黃小姐過去就有經痛的經驗,1年前某日以為經痛又犯,沒想到一個下午狂吞了5~6顆止痛藥還是腹痛如絞,緊急掛急診才發現罹患子宮頸癌末期,沒想到從那天起,到接受電療及化療期間,疼痛的感覺就從來沒有停過,黃小姐表示,罹癌後體會到什麼是「比生小孩還痛」的感覺。超過6萬名癌患 疼痛未接受治療此次癌症基金會透過國立台北健康大學進行「癌患疼痛調查」,結果顯示,有44.8%病友有疼痛問題,護理系邱秀渝副教授表示,調查中在半年內有疼痛經驗者,3成4曾發生藥物不足控制疼痛的情形。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王正旭醫師表示,疼痛是乳癌、腸癌、肺癌患者最想避免的症狀前三名,但在國內有超果過6萬名癌痛患者沒有接受疼痛治療,免於疼痛恐懼應是基本人權,癌痛對患者的影響,在情緒、睡眠、活動、體力上都是一個惡性循環。但疼痛畢竟是主觀症狀,醫師若要正確判斷患者的疼痛程度給予用藥,也需與患者多做溝通和疼痛評估,邱秀渝副教授表示,調查中發現,不論在門診或住院時,都有超過3成的癌友認為沒有時間好好討論疼痛。透過疼痛6問 先自我評估王正旭醫師表示,當患者出現疼痛狀況時,可以先透過「疼痛6問」自我評估,包括疼痛程度、疼痛部位、何時開始痛、每次疼痛持續多久、疼痛的感覺以及對生活的影響,有助於醫師用藥判斷和控制狀況。馬偕醫院疼痛治療中心林嘉祥醫師指出,即使在治癒後,50%病人仍有疼痛治療的需求,然而許多病人擔心藥物成癮問題,有近1/4的病人遲疑向醫護報告疼痛,且每3人有1人遲疑使用疼痛藥物,但研究顯示,若病患本身無藥癮史,因使用鴉片類藥物治療癌痛而成癮是罕見的問題,建議癌症患者在治療中若產生疼痛不要忍耐,有良好的疼痛控制,才能維持治療中的生活品質。

3成婦女生完產會漏尿 她竟每小時都需換尿布度日

3成婦女生完產會漏尿 她竟每小時都需換尿布度日#生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中一名二十八歲許姓少婦,生完第一胎後,原本該沉浸於為人母喜悅的她,卻是一連串噩夢的開始!根據統計,大約有三成的婦女,在產後會有嚴重程度不一的尿失禁問題,而這名少婦生完產後竟嚴重漏尿,每天除了替寶寶換尿布之外,更得需要幫自己每小時換一次衛生棉,晚上睡覺時還不敢睡太沉,以免尿床,讓她睡也睡不好,苦不堪言。據悉,這位少婦,生完第一胎原本應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但她卻發現近期剛上完廁所沒多久,又會想排尿,有時只是抱孩子稍稍用力,或者蹲下要起身時就會尿濕褲子。加上做月子和哺餵母乳期間,攝取的湯湯水水很多,連帶造成排尿量也增加,尤其到了晚上,都不敢睡太沉,怕一不小心就尿濕床鋪。為此,少婦只好24小時都墊著衛生棉,而且每過1小時就得更換一次,她無奈的說,當了媽媽以後不僅得幫寶寶換尿布,竟然還得幫自己換尿布,為人母當真是不容易!女性命苦 生產完還要受漏尿之苦光田整形美容中心蘇棋楓醫師表示,一般肌膚組織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彈性逐漸老化鬆弛,但其實女性最私密的部位也會面臨著相同的問題,尤其有超過三成的婦女在生產過後可能患有程度不一的尿失禁及骨盆器官脫垂,主要是因為生產過程中胎兒經過產道時造成骨盆底神經與組織的損傷,導致骨盆腔鬆弛,使尿道支持力變弱,所以患者每次用力、打噴嚏、大笑時腹部壓力增加,就會有尿液溢出。嚴重者可透過「微創陰道頸懸吊手術」及「骨盆腔重建手術」,解決脫垂和漏尿問題;而年紀輕或症狀輕、中度者則可採免開刀、免住院、免麻醉的雷射治療方式來改善。蘇棋楓醫師解釋,就像愛美的女性會透過雷射療程促進膠原蛋白增生,使肌膚恢復緊緻的原理一樣,這種專屬於私密處的雷射包括治療與保養兩個層面,是透過特殊探頭,直接深入女性私密處,360度的釋放雷射能量,大約15分鐘的療程就可以刺激陰道周邊膠原蛋白再生與重組,活化細胞層,改善陰道鬆弛並提升尿道的支持力,對於症狀較輕微漏尿婦女,可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生小孩疼痛簡直被車輾!減痛分娩減緩疼痛

生小孩疼痛簡直被車輾!減痛分娩減緩疼痛#生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生產到底有多痛?有些媽媽說生產的痛是牙痛的二十倍,比沒麻醉直接切手指還痛。也有媽媽這麼形容像是被卡車、火車碾過那般的痛,但生產到會有多痛呢?根據統計指出,疼痛指數0到10分,產婦通常會認為生產疼痛高達八分,顯見媽媽要生小孩,還真是一件苦差事。郭綜合醫院麻醉科邱文政醫師就指出,目前有五種止痛的方法可以讓幫助產婦來減緩產痛:1) 心理預防法產婦可以在產前多去上一些媽媽教室,多閱讀一些關於生產的書籍及雜誌,先熟悉生產的程序與步驟,有助於減少未知的恐懼。另外學習拉梅茲呼吸法,則有助於生產時的正確出力。2) 經皮電神經刺激法在產婦的背上貼上電極貼片,經由體表作電刺激,來減緩產痛。3)藥物注射直接從靜脈注射止痛藥,但藥物會經由胎盤被胎兒吸收,進而影響胎兒的心跳或呼吸等等。4)使用吸入性麻醉藥常常產婦還沒到達止痛的效果,就先意識喪失了。5)區域麻醉止痛法                    有脊髓腔內止痛、硬脊膜外止痛、脊髓腔內合併硬脊膜外止痛、腰部交感神經阻斷法。其中硬脊膜外止痛是目前公認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止痛方法。邱文政醫師說硬脊膜外止痛,過去也叫做無痛分娩,但常常被誤會為打完無痛分娩,就完全不會痛。事實上,硬脊膜外止痛只能適當的減輕產痛,如果到達完全不會痛的境界,產婦反而會因此無法自己出力將胎兒產出,增加難產的風險,因此,硬脊膜外止痛逐漸被改稱為減痛分娩。減痛分娩為目前公認最有效之減痛方法減痛分娩是利用在硬脊膜外空腔放置一軟管,再將局部麻醉藥注射到硬脊膜外空腔,來達到止痛的效果。藥效大約10至15分鐘會開始作用,依給予局部麻醉藥的不同,持續時間從30分鐘到2小時,一旦藥效過了,還可以從軟管繼續加局部麻醉藥,來持續止痛。一般建議初產婦子宮頸口開4公分或是經產婦子宮頸口開2公分,就可以施打減痛分娩。不過常常會碰到產婦因為疼痛,導致姿態無法配合,增加施打減痛分娩的困難度。因此建議只要產婦進醫院待產就可施打,先放置軟管,等產程進展到一定程度時,再從已放置好的軟管添加局部麻醉藥來止痛。減痛分娩是目前公認最有效也最安全的產痛止痛方式。它不僅可以降低產痛,給予產婦一個比較舒服的生產經驗;也可以降低因過度產痛所引發的一些風險。任何一位決定要施打減痛分娩的產婦,都要經過麻醉醫師謹慎的評估,來達到一個安全的麻醉止痛。

婦女生產照護服務品質 我明顯不足

婦女生產照護服務品質 我明顯不足#生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全台368個鄉鎮中有156個沒有婦產科醫師,偏遠地區該比例更高達83.3%。立法委員吳宜臻表示,台灣目前每十萬孕產婦人口只有9.3位婦產科醫師,婦產科醫師非常不足,造成日前新竹發生孕婦漏夜排隊掛號產檢情形,已嚴重影響準媽媽的生產照護服務與品質。 近十幾年來,台灣已呈現產婦高齡化趨勢,35歲以上高齡產婦的比例,從70年1.9%攀升至93年的9.8%、100年的17.8%。高齡產婦是高風險產婦,身心負擔比一般產婦來得大,如早產、妊娠糖尿病、高血壓與孕期焦慮等。然而目前並沒有因應的配套措施及衛教,預防高齡產婦風險的發生,政府對於台灣母親的照護明顯不足。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表示,24小時親子同室原意為快速建立親子間的親密感,然而,醫院提供這項服務時,實務上產生許多問題,造成產婦諸多困擾及不便,並且經常執行過當,形如強制,如:今年在某醫學中心就發生兩起母嬰同房中寶寶猝死的事故;護士夜間多次巡房、寶寶哭鬧,打擾媽媽及同房其他產婦的休息;媽媽累了想將寶寶送回護理站卻遭拒絕等。再者,為徹底執行母乳哺餵,母嬰親善院所規定不得提供奶瓶、安撫奶嘴及配方奶粉,這樣的規定等同於強制媽媽的意願與需求,使得當媽媽母乳不足、因身體狀況無法哺餵母乳或選擇不哺餵母乳時,無法得到應有的服務。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表示,醫院不應該創造需求,但應該滿足媽媽的需求,且依照家人經驗,寶寶吃奶嘴並不會影響寶寶繼續喝母乳。此外,在母嬰親善院所認證題庫中更出現完全忽視媽媽感受的「正確」答案,如產後若媽媽發生乳房脹痛,護理人員第一時間關心的是媽媽是否有正確哺乳,卻不是立即先舒緩媽媽的疼痛。推動母嬰親善立意良善,但評鑑規範不合理,且醫療院所為了通過評鑑,執行又過於僵化無視個別媽媽的需求,反而對母親是不親善的。 迎接母親節的到來,給媽媽一個友善的孕產婦照護才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因此呼籲政府,一、應增加編列生產相關之預算;二、研擬合理的產檢、生產制度,包含次數、規格及給付;三、在同時尊重母親自主的前提下,重新訂定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基準。

產痛不適易有不良影響 減痛分娩可降低疼痛

產痛不適易有不良影響 減痛分娩可降低疼痛#生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大部分的女性聽到生小孩,第一個浮上的念頭就是「痛」,90%以上的產婦均認同產痛是一種嚴重而無法忍受的疼痛。產痛除了不適之外,還會影響到待產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容易對胎兒及母體產生不良影響,嚴重更可能胎兒的氧氣供給,因此,台灣疼痛醫學會特別針對減痛分娩,提供最新趨勢與知識,希望藉由衛教宣導,讓準媽媽們以更輕鬆的方式迎接新生命。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疼痛控制組長袁懷璧醫師表示,疼痛本身會刺激產婦體內交感神經興奮,降低子宮胎盤血流,導致胎兒缺氧,而交感神經興奮更會造成長期子宮收縮,對患有心血管疾病及子癲前症之產婦尤其不利。台北馬偕醫院疼痛治療中心主任醫師林嘉祥解釋,所謂的減痛分娩顧名思義就是減少疼痛,避免掉對生產過程不好的痛,若是完全感受不到痛,會無法出力,減痛分娩就是把痛變得可以忍受,目標是保留良好的子宮收縮,去除難受的產痛。理想的減痛分娩,及是以最低的藥物濃度,來減輕產婦的痛苦。袁懷璧表示,減痛分娩的方法有很多種,目前由美國麻醉醫學會及產科醫學會共同推見的硬膜外減痛分娩法,為最有效且安全的方式,可減少7-8成左右的疼痛。不過若施打處有局部感染、發燒、全身感染、凝血異常等不適用,過度肥胖者在施行上可能也有技術困難。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蔡玉娟也表示,產痛應是產前衛教的一部分,生產的過程不應是折磨,而是可以更舒適、輕鬆的方式迎接寶寶的到來。因此,希望透過受過疼痛醫學專業訓練的醫師,藉由醫學知識及技術,來鼓勵準媽媽們選擇減痛分娩。

醫訊/如何輕鬆生產及無痛分娩

醫訊/如何輕鬆生產及無痛分娩#生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孕媽咪總是會懼怕生產前後的疼痛。不管是自然生或是剖腹都必續承擔這個「業」。幸好現在醫學科技進步,有許多方法,可用來解除這些的苦,但是需要經過專業的醫學團隊來診斷及醫療行為。有鑑於此,國泰醫院特舉辦「媽媽教室」,這次主題為「妳也可以輕鬆生產~談產科麻醉及無痛分娩母乳好處多」;「母乳好處多~教妳如何成功哺餵母乳」,邀請麻醉科主任汪志雄醫師與門診部曾于珊護理師主講。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請說明欲陪同與會的家屬或朋友人數。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媽媽教室時間:102年3月2日(六)下午13:30~15:40地點:國泰醫院(台北大安區仁愛路4段280號)3 樓第3會議室洽詢:02-2708 2121轉517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