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

【免費講座】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

【免費講座】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減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減肥是女生一輩子的課題,但其實體重過重,對男生女生來說,都會有健康層面的影響,想要減肥,一旦用錯方法,亂吃藥或是過度節食,不僅減不下來,更容易傷了身體。為此,亞東醫院特邀營養科吳佳穎營養師,主講「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講座,教導民眾健康減肥,為身體把關,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時間:6月25(四)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國外減肥食品含除草劑 吃多恐暴斃

國外減肥食品含除草劑 吃多恐暴斃#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減肥風潮,多年不墜,持續成為大眾的主流話題,但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對世界各國發出警訊,指出,英國有民眾服下健康食品試圖減重後,竟突發猝死事件,其中,該食品內違法添加之2,4-Dinitrophenol(2,4-二硝基苯酚),此外,亦發現英國網路上所販售的相關同類產品,全都添加該非法物質,食藥署提醒,民眾至國外旅遊,切莫購買來路不明的食品,以免傷身。減肥產品陷阱多 切莫聽信偏方謠言食藥署指出,2,4-Dinitrophenol可用於除草劑、染劑、木材防腐劑,因具有減肥作用,國外曾於1930年代作為藥品成分,惟因陸續發現該成分具有導致嚴重副作用之風險,例如發疹、周邊神經炎、精神混亂、躁動、心跳過速、呼吸急促、心血管衰竭,甚至導致死亡之案件,目前國際間已禁用於人體。食藥署重申,國內從未核准含該成分之藥品,倘有未經核准擅自製造或輸入者,依藥事法第82條,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若未經核准擅自販賣、供應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依藥事法第83條,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懷孕時期體重暴肥 孩子長大後容易成胖童

懷孕時期體重暴肥 孩子長大後容易成胖童#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現在有生,做什麼事情都要慢慢來,這一碗補湯給你喝,養好身體比較要緊,」這是許多台語八點檔,常會出現的台詞,好似只要女人懷孕,就必定加倍受到寵愛,各種補品更是五花八門的放在桌前,吃都吃不完,不過,根據國外的研究指出,如果媽媽孕期體重太重,未來孩子變成胖童的風險也會跟著增加!懷孕時的體重 深深影響孩子日後發育過去,曾有美國的研究指出,孕婦在孕期時,若體重過重,或是過輕,都很容易影響孩子未來的體重。無獨有偶,就在日前,來自希臘的最新研究同樣也指出,如果孕婦過胖,孩子八歲時,體重將會明顯增加。這項研究,取自希臘國家資料庫,近五千多名孩童的健康數據,並針對這些孩童的媽媽進行電話訪談,進一步詢問懷孕時,當時的體重多少,以及有無相關不良嗜好,例如抽菸或酗酒等。研究結論顯示,為了孩子往後健康的著想,建議女性懷孕期間,最好能適當的做運動,每周以一百五十分鐘為單位即可,並且嚴加控制自身的體重,避免增加太快。

暴肥男打呼震天響!減肥後立即開靜音

暴肥男打呼震天響!減肥後立即開靜音#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體型過胖且合併有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可要趕緊就醫!台中一名男性,身高僅一百五十四公分,體重卻飆到一百二十公斤以上,以致罹患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落得天天淺眠,有次白天停紅綠燈時還突然睡著,差點釀成車禍,然而,男子的症狀過於棘手,若透過正常減重途徑,將緩不濟急,在醫師考量下,只好做胃繞道手術來控制體重,所幸手術後體重驟減六十公斤,同時也解除了呼吸中的警報。男子病態性肥胖 半夜睡到一半停止呼吸據了解,患者身高只有一五四公分,體重卻節節上升,最後飆到一百二十公斤。沉重的身軀構成沉重的負擔,像是打鼾越來越嚴重,平常連走路都會喘。在心臟肥大、高血壓相繼報到後,睡眠呼吸中止症如同最後一根稻草,壓得他趕緊向胸腔科醫師求救。 中國附醫胸腔科梁信杰醫師指出,為一併解決病態性肥胖和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接受了減重外科及胸腔科團隊會議建議,於去年九月接受腹腔鏡胃繞道手術,四天後便平安出院。術後反應相當良好,患者體重一天天下降,半年內甩掉剩一半。於此同時,睡眠呼吸中止症也不藥而癒,家人說他再也沒有打鼾吵人。先前因難有一夜好眠導致白天精神不濟,如今恢復正常,又可四處上工了。 醫師提醒,病態性肥胖不只是單純的過重問題,它併發的代謝性疾病實不容忽視。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等伺機而動時,死亡風險也在提高。適時接受腹腔鏡減重手術改善疾病影響,成為近年治療上的新選擇。

大隻雞慢啼? 2歲還不會說話應速就醫

大隻雞慢啼? 2歲還不會說話應速就醫#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老一輩的人總說「大隻雞慢啼」或者「大器晚成」,但經常有家長擔心的表示,家裡的孩子2歲了還是不開口說話,或者只喜歡用手比或用肢體方式請大人協助,有時候甚至容易發脾氣。對此,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兒童復健中心團隊提醒,家長若察覺家裡的孩子比同年齡的兒童出現明顯落後的現象,須安排就醫諮詢、評估,別錯過了孩子發展的關鍵期。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100名兒童,便約有6至8名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南投醫院復健科周建文醫師表示,若家長能夠即早發現,盡早帶孩子進行早期療育的服務,這樣除了可以避免惡化,對於輕度障礙的兒童甚至可能經過適當療育而能夠生活自理。孩子滿2歲   應該具備約50個詞彙南投醫院林宛臻語言治療師表示,大部分1.5歲至2歲的孩子正慢慢地學著成人的說話,開始有單字、詞彙的出現,例如:爸、媽、狗狗、車車、不要等。滿2歲左右應該具備約50個詞彙,如果孩子的表現明顯落後,建議尋求復健科醫師或語言治療師等早期療育團隊的評估,找出問題的所在。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也表示,在南投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主要治療類別為物理、職能或語言治療,治療師會根據評估兒童的結果,針對兒童設立復健的目標,並進行治療、訓練。希望能夠透過治療活動,提昇兒童各個領域的能力,使發展遲緩的兒童能把握療育的最佳時機。 

女子過度減肥變厭食 只剩30公斤又停經

女子過度減肥變厭食 只剩30公斤又停經#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厭食是一種會慢性化的精神疾患,若不及早治療,長期拖下去恐不會再恢復。就有一名25歲單身女性,身高160公分。自17歲起開始不斷覺得自己很胖開始減肥,體重由原本的52公斤,在一年內瘦到42公斤,月經也停止,嚴重便秘,血壓心跳也過低。最嚴重時體重只剩下30公斤。經過3次住院治療,至今持續有藥物治療輔助,體重也只能在40公斤間徘徊,月經也僅來過一天後又停止,而且她至今仍很難與人共進餐,每餐進食量也都十分有限。厭食症死亡率達1成   BMI低於17.5要當心收治此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陳冠宇醫師說,厭食症越早治療越不容易慢性化,以免像個案因為厭食症已長達約8年之久,就算以藥物住院治療,也可能會長期不易恢復。所謂的瘦癮症也就是厭食症,近幾年來在台灣也越來越常見,是指患者的BMI小於17.5Kg/m2的人就應該懷疑可能有厭食症,有的甚至低到10 Kg/m2的極端值。而厭食症的死亡率平均高達10%,即使沒有致死,患者也常會合併骨質疏鬆、腸胃機能失調、便祕、月經失調、以及憂鬱症甚至自殺等身心問題。許多個案也因此輟學、無法工作,失去生活的功能。避免厭食症慢性化   減低治療成效許多厭食症患者經常被延遲診斷,常錯看小兒科或內科、家醫科、中醫、腸胃科與內分泌科等,長期這樣誤診下來,容易沒有針對體重過輕的現象給予正確的診斷。陳冠宇醫師指出,厭食症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最佳的治療就是在家屬或是專業人員協助下,在受監督情境裡規則足量、適量進食,等體重恢復到正常水準之後,持續進行心理治療,改善部份個性的特點以減少未來復發,或者發生其他的心理精神疾患。醫師也提醒,面對過度節食或過度運動,以致體重在短期內下降,並持續無法恢復的10~30歲青年,應慎重考慮是否為厭食症。因為厭食若慢性化,治療成效會減低,治癒所需時間精力也會提高。呼籲所有家中有小孩因為怕胖拒食,而體重明顯降低的父母應提高警覺,並及早鼓勵孩子就醫,以免造成慢性化的遺憾。

想減肥快換地方住!研究:高海拔可預防肥胖

想減肥快換地方住!研究:高海拔可預防肥胖#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編譯)隨著肥胖人口日益增加,現在有越來越疾病皆與肥胖有關,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在近年來已將「肥胖」一詞正式納入慢性疾病中,然而,面對這如洪水般接踵而來的肥胖問題,減重也開始成為當今社會重要的課程之一。但多數人想到的減重方法,不外乎是少吃、多運動,不過,日前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在高海拔地區,可預防肥胖問題找上門。住在1496英尺以上者 肥胖機率降低了13%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由西班牙納瓦拉大學,針對9300多名非過重、肥胖狀態的受測者進行分析研究,以他們家庭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分為為低海拔地區(低於407英尺)、中等海拔地區(407~1496英尺)以及高海拔地區(1496英尺以上)三組來觀察,結果發現,約有2100名的受測者,在這段期間內變的超重、肥胖。因此,在去除一些其它因素後,研究人員表示,高海拔地區的受測整變胖的機率,比起一般低海拔者降低了13%,而這可能與空氣中的氧氣濃度低有關,因為氧氣濃度低時會抑制住飢餓,雖然尚未不清楚是否搬家至高海拔區能否有相同效果,但至少證實了1496英尺以上的海拔高度存在著這種效應,而目前此研究發表於今年以肥胖主題為主的歐洲國會上。

上班族普遍暴肥 半數男性體重超標

上班族普遍暴肥 半數男性體重超標#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指出,台灣上班族肥胖率持續居高不下,平均高達三成八的員工體重超標,進一步分析,男性過胖的比例更超過五成以上!也因此國民健康署跳出來呼籲,公司的主管除了要管公司事務之外,就連員工的身體健康與體重都要一併納入管轄範圍內,才能讓員工有好的體力能好好工作。肥胖族群罹患糖尿病風險高三倍依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肥胖者相較於體重正常者,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危險性為3倍以上,聯合國亦指出身體活動量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依據國民健康署「103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暨菸害防制調查」,職場員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達38%,男性及女性分別為52.2%及22.2%。另調查工作人口飲食習慣亦發現,早餐及午餐外食比率高,一週有五天以上外食者;早餐有57.3%、午餐有63.8%、晚餐有26.9%,有六成多者蔬果攝取量不足。也因此,身負重擔的主管,應起帶頭效應,身體力行,培養企業減重文化,讓員工能月愈工作愈健康,然而,到底要怎麼讓員工卯起勁來甩肉?以下為帶頭甩肉五絕招:1) 主管帶頭動起來/身體力行並全力支持員工健康體重管理的氛圍。2) 找人管/挖掘、培育種子人才協助單位主管推動健康體重計畫,可揪團、組對、或兩兩配對,彼此互助、互相支持及鼓勵。3) 看得見/單位主管及種子人才應鼓勵員工參加各類健康體重運動活動、代訂健康盒餐、員工揪團不喝奶茶等含糖飲料,並改訂購水果;提供體重計,天天量體重,規律寫紀錄。4) 盯報表/每月彙整單位同仁體重、飲食、運動等紀錄、統計分析同仁減重狀況,提供給主管作為獎勵依據及推動小組彙整。5) 多獎勵/獎勵方式可以公開表揚、口頭獎勵或頒發獎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