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

每周兩天斷食 不再越減越肥

每周兩天斷食 不再越減越肥#減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週2天輕鬆斷食超簡單,全齡不復胖!我歸納以下4種常失敗的減肥法,如果妳是其中之一,就開始試試輕斷食吧!TYPE A)一味節食,卻還是變胖的人!‧ 絕對不吃澱粉類的食物?‧ 三餐都吃燙青菜、水煮肉?‧ 晚上5點過後絕不進食?‧ 只固定吃一樣食物?•  了解「節食」為什麼會胖/可能以上這些方法妳都試過,而且一開始瘦得很快,但妳會發現體重越來越難降,甚至只要多吃一點就會變胖。因為「節食」容易攝取熱量過低或是不均衡,會先減掉水份,再來減掉肌肉量,基礎代謝率就會下降;好比從正常的1300卡掉到1000卡,這時即使只吃1200卡比以前少,那還是會變胖。•  快做「輕斷食」瘦身/藉由每週2天少吃,既不影響代謝率,反而能透過斷食日「調整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取量」,利用蛋白質產熱效益高、消化吸收需時較長,不易產生饑餓感。蛋白質也能維持正常代謝機能,不會因吃得少就讓基礎代謝率下降。TYPE B)過量運動,卻還是變壯的人!‧ 運動時喘到沒辦法說話?‧ 因為運動覺得可以多吃一些?‧ 運動後立刻吃東西?‧ 光運動,食物照樣吃很多?•  了解運動過量為什麼會胖/很多人會為了減重而運動,但卻經常忽略要做對運動才有效;如果只是跟流行慢跑、重量訓練卻不持久。運動強度太大消耗的是葡萄糖,不會減到脂肪。最好以快走、有氧舞蹈為主,運動時以「可以說話,但無法唱歌」為判斷依據。做完運動後,要暫時忍住饑餓;此時進食會破壞脂肪燃燒的過程,如果真的很餓,先喝溫開水,過2小時後再吃東西。•  快做「輕斷食」瘦身/「輕斷食」雖然不強調運動,但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提升新陳代謝。TYPE C)吃減肥藥,卻越減越肥的人!‧ 以為吃了減肥藥,就能大吃?‧ 吃了減肥藥後,會食慾不振?‧ 聽信廣告,什麼減肥藥都吃?‧ 晚上睡不著,白天會暈眩?•  了解吃減肥藥為什麼會胖/目前合法減肥藥只剩下「羅氏鮮」,主要功能在抑制腸道對脂肪的吸收,常聽民眾抱怨會造成腹瀉、拉油等等情況,對於生活造成許多不便,如果長期食用還會造成「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導致嚴重的副作用。而且羅氏鮮只有抑制脂肪吸收,澱粉、蛋白質照樣吸收,多吃還是胖。•     快做「輕斷食」瘦身/我十幾年在臨床案例上,看過因不當服用減肥藥住院、洗腎、甚至送命的人不在少數。因此,我推廣不吃藥、也不需勉強意志力的「輕斷食減肥法」,只要透過2天少吃就能成功變瘦,過程安全,而且還有益提升健康。TYPE D)吃素減肥,卻越吃越腫的人!‧ 常吃素食加工品?‧ 擔心沒味道,常放重鹹?‧ 攝取太多澱粉質?‧ 愛吃炸物、攝取太多油脂?•  了解吃素為什麼會胖/對吃素的觀念如果片面偏頗,例如:以為只要「不吃肉」,或只吃蔬菜水果就會瘦,長久就會導致營養失衡,再者,吃過多加工精製的素食品,及採用不利健康的炸、煎等烹調法,讓吃素反而給身體增添負擔。此外,為了讓口感更美味,某些素食業者常會加較多的油、糖、鹽,甚至添加物來烹煮,素食加工食品如素肉、素丸子等的熱量也偏高,因此才會越吃素越虛胖!•  快做「輕斷食」瘦身/我常跟學員說:「會變胖不是營養過多,而是營養不均衡。」想用吃素來減肥會無效就是同樣道理,而本書的輕斷食不限制食材,居家和外食都有多種在地化的選擇,鼓勵大家攝取多方面營養,以保持體力對抗肥胖──只要食材挑對了、烹調方法對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本文摘自/每週2天輕斷食,2個月瘦8公斤/蘋果屋出版) 

椰子油妙用多?醫:仍恐增心病風險

椰子油妙用多?醫:仍恐增心病風險#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一提到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失智,許多人都會聯想到心血管疾病,近期有研究指出,椰子油不但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連帶還有防失智、減肥的功效,坊間也因此出現許多相關產品,然而,醫師及營養師表示,一段時間內只攝取同一種油,未必是營養最佳的攝取方式。代謝後會產生酮體 有效延緩阿茲海默症營養師宋明樺表示,炒菜用的豬油、橄欖油、大豆油屬於長鏈脂肪酸,如果攝取過多身體沒利用完,會在體內堆積成脂肪,而椰子油含有高比例的中鏈脂肪酸,在人體代謝後會產生酮體,可以提供大腦能量,國外研究發現可能延緩阿茲海默症惡化,又因中鏈脂肪酸不容易轉化成脂肪堆積在體內,因此對於預防肥胖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好、壞2種膽固醇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因,大部分的食用油只會增加壞膽固醇,不會增加好膽固醇,特別的是,攝取椰子油不但會增加壞膽固醇,同時也會增加好膽固醇,因此它對人體可作用的程度,較其他油品來的多。體內代謝熱量比澱粉高 仍增心病風險另外,醫學上常認為植物油相對動物油來說比較健康,對人體也較不會產生負擔,事實上,最近很夯的椰子油即是例外,宋明樺營養師表示,椰子油吃太多,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不論是植物油或者動物油,在體內代謝完後1公克都會產生9大卡,是蛋白質及澱粉的2倍高,因此並不是只食用一種油就可以永保健康,再好的油攝取過多都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程度的負擔。主輔搭配、均衡攝取 才是飲食原則一般來說,當食用油加熱到某一特定溫度,就會出煙、產生化學物質,這個溫度稱為發煙點,若一直使用單一種油,就會因為油脂溫度而限制烹調方式,可能也會因此導致營養吸收不均,植物及動物性油脂,應該要主輔搭配,均衡攝取,才是健康飲食的最高原則。

減肥不吃早餐 車禍機率高5倍

減肥不吃早餐 車禍機率高5倍#減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不吃早餐的人容易胖/早上的身體,需要充足的能量來源,早餐所攝取到的卡路里,會隨著動腦及身體活動而消耗掉,所以不會形成堆機體內的脂肪,有時會聽到有女生因為減肥,而省略每天的第一餐,但這卻會造成反效果,不吃早餐,會讓身體處於長時間低血糖的狀態,頭腦會因此持續發出需要進食的指令,這樣會造成午餐和晚餐攝取過多的飲食,或是在一天當中頻繁攝取食物,反而使人發胖。2)吃早餐能提神,不吃易出車禍/葡萄糖是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一大早享用早餐,可讓大腦獲得最基本的能量,提供上午工作和學習的最佳動力,相反地,如果大腦中的葡萄糖濃度不足,會讓人容易精神恍惚,缺乏集中力、記憶力、運動能力,實際上,也有調查結果顯示,不吃早餐的人在做事時比較容易出錯,而國外的模擬測試結果並顯示,在沒有吃早餐的情況下駕駛車輛,發生事故的機率可能會在平常的5倍以上。3) 穩定心神情緒/在沒吃早餐,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不足的狀態下,身體會發出警訊,以動物來比喻,就像是捕獲不到獵物的饑餓狀態,或是被敵人所包圍的緊急情況,身處這樣的狀況之下,人的大腦會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賀爾蒙,造成情緒比平常亢奮,並且容易焦躁不安,根據統計,不習慣吃早餐的孩子們,較容易具有霸凌同學或犯罪的傾向。4) 醒了吃,創造幸福感/起床吃過早餐,大腦會分泌一種名為「β腦內啡」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又被稱作「腦內麻藥」,可以讓人產生幸福和滿足的感受,像馬拉松選手在賽事後半愉悅的精神狀態(Runner's High),也是β腦內啡所引發的現象之一,此外,腦內分泌的「血清素」則有抑止焦慮、穩定情緒的功效。因此,早餐可以說是一天活力的開始,絕對是不可或缺的。5) 遠離慢性疾病/根據美國的營養調查結果顯示,不吃早餐的人過重及肥胖的機率,是經常吃早餐者的5倍,如果起床沒吃早餐,身體會自動判斷「獲得的營養不足」,因此在吃午餐或晚餐的時候,身體獲得的醣類(碳水化合物)就比較容易轉化為脂肪,囤積在體內,這些都將成為慢性肥胖、文明病、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病因。此外,身體處於長時間低血糖的情況下,因饑餓而暴飲暴食,會造成血糖值急遽上升,並分泌大量的胰島素,在這樣的過程中,胰臟容易因為過度疲累,形成糖尿病的起因,而長期缺乏β腦內啡提振精神、穩定情緒,也容易引發憂鬱症等相關疾病。(本文摘自/一個人的早午餐/大是文化)

想有效減肥 先遵守生理時鐘!

想有效減肥 先遵守生理時鐘!#減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減肥時,一定要和自己「約法三章」,千萬別過於貪求減肥效果,也不可太過輕忽怠慢,第1週是剛開始減肥的適應階段,必須改變目前覺得「這樣還不錯」的生活模式,下列3點,是一定要做到的生活習慣,請確實執行。1) 整理冰箱,丟掉零食 /現在,打開冰箱的門,把垃圾食物和零食全部丟掉!尤其是泡麵或餅乾這類絕不能出現在家中的食物,更不能用孩子或其他家人為藉口,囤積在家裡,要記得,你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減肥」,如果孩子吵著要吃餅乾或冰淇淋,帶他到外面吃一次即可。2) 早睡早起,不熬夜 /晚睡晚起的懶散生活習慣,必然會造成吃宵夜和不吃早餐的結果,早上趕上班,時間已經很緊迫了,怎麼會有空準備早餐呢?吃完晚餐後,一直到凌晨2、3點,如果沒吃宵夜,一定會肚子餓,由此可見,不規律的睡眠與飲食習慣,將使熱量囤積在體內,進而阻礙減肥,因此,請定好規律的睡覺、起床時間,並徹底遵守。3) 起床後1.5小時內,一定要吃早餐 /規律的進食與運動,有助於減肥,唯有讓身體預測「何時將吃東西」、「會有多少的卡路里進入體內」,才不會囤積不必要的熱量,減肥時,也必須在固定的時間內,逐漸提高運動的強度,身體才能適應,如果自己的生活作息真的不固定,不妨以起床的時間為基準,在1個半小時內吃早餐,間隔4~5小時後,再吃下一餐。(本文摘自/驚人的1天4餐雞肉減肥法/采實文化出版) 

長輩圈瘋傳:桑樹老葉 助控糖與減肥!

長輩圈瘋傳:桑樹老葉 助控糖與減肥!#減肥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說到桑葉,應該是許多人童年養蠶寶寶的回憶!小小一隻蠶寶寶僅依靠著桑葉就能得到充足的營養。其實您知道嗎?有神仙草美譽的桑葉除了是蠶的食物外,還可以用來控制血糖與幫助減肥。桑葉營養豐富 不僅控糖效果佳 也是減肥族群好幫手營養師余朱青解釋,桑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C及鈣、鐵、鉀、膳食纖維及類黃酮等,其中桑葉生物鹼(DNJ)成分因為與糖構造類似,能減少進食後腸道內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達到抑制飯後血糖上升的作用,因為能減少糖分吸收,對於想控制體重,來達到減肥目的的民眾有所幫助。桑葉也常用於中醫藥用,味甘苦、常見於疏風清熱,肺熱燥咳,涼血止血,清肝明目、降壓利尿等。除了用在控制血糖上,也常被拿來與減肥議題綁在一起,因為桑葉有利水的作用,能將身體多餘的水份排出,有助改善水腫現象。此外,桑葉中含有的DNJ礦物質,能改善人體腸道環境,促進腸胃蠕動,降低便秘情況的發生。不過,由於桑葉性寒涼,營養師提醒不要一次大量食用,建議小量多次食用對身體較無負擔,另外,腸胃功能較弱者也需酌量使用。自製桑葉茶飲留意農藥殘留 市售飲品挑專業認證有些養生的朋友會自製桑葉茶飲用,不論是購買市面上的乾燥桑葉,或採集新鮮桑葉使用,都請留意農藥及微生物殘留。雖然不少人會直接到中藥行購買或選購市售桑葉茶飲品飲用,不過營養師提醒,選購市售的茶飲建議要挑選通過SGS農藥、重金屬等檢驗之飲品,除了參考品牌口碑外,是否採用低溫萃取方式保留活性的製作方式、產品製作履歷,及各項認證通過標示都可以做為選購的參考。

養顏美容 黑芝麻還可減肥!

養顏美容 黑芝麻還可減肥!#減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美容的食物很多,這裏介紹的,是功效顯著的5色食物。1)     嫩豌豆 /豌豆性味平和,含有維生素A原,維生素A原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而維生素A可以潤澤皮膚,嫩豌豆最適於那些氣虛臉色不佳,或者臉上有黑斑、黃褐斑,或者臉部皮膚乾燥的女性。嫩豌豆的吃法很多,可以和米一起煮粥,可以煮熟後涼拌,也可以和玉米等一起清炒,豌豆尖的營養價值與豌豆基本相同,且鮮嫩清香,最適合做湯,也可作蔬菜炒食,需要注意的是,多吃豌豆會腹脹,一般以每天50克為宜。2)     紅櫻桃 /中醫認為,櫻桃味甘,偏於暖性,有補益氣血的作用,常吃可以滋養膚色,使臉色變得紅潤光潔,需要注意的是,櫻桃可以常吃,但每次應少吃,多吃會使人噁心嘔吐,發虛熱,誘發潰瘍。3)     黃小米 /小米性平微溫,具有滋陰養血,健脾和胃的功效,氣血充足,脾健胃和,自然會讓膚色很好。4)     白蘿蔔 /白蘿蔔化痰止咳,通利肺氣,具有美白潤膚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也證明,白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常吃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減少皮膚色素沉積。白蘿蔔也能消食化積,促進消化和排便,能防止毒素在體內的蓄積,防治痤瘡。如果腸道不通,腸內的大腸桿菌就會分解蛋白質,產生有毒的氨類物質,這些物質被吸收進入血液後,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加速身體老化。此外,其健脾的作用還有助於營養的吸收,間接產生補益氣血的作用。5)     黑芝麻 /黑芝麻能夠補腎抗衰老,其作用可概括為3個方面:其一是補肝腎,對於肝腎虧虛所導致的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等症,有一定效果,其二是益精血,對精血不足導致的脫髮白髮、頭髮乾枯、臉色不佳有效果,其三是潤腸燥,適應於經常大便乾燥的人。在美容方面,黑芝麻能潤澤肌膚,改善氣色,抗皺防衰,潤腸通便,經常食用黑芝麻糊,皮膚會變得光潔,少皺紋,紅潤白淨,黑芝麻中含有防止人體發胖的蛋黃素、膽鹼、肌糖等,因此有助於減肥。(本文摘自/人體排寒手冊/台灣廣廈出版)

醫訊/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

醫訊/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減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肥胖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肥胖年行也逐漸下降,而肥胖者亦容易罹患許多慢性疾病如: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等疾病,若不好好控制,恐埋下隱形殺機。本講座會由營養師賴玉釧,介紹肥胖的判定標準介紹,進而分析台灣常見各減重方式的優缺點,讓民眾知道正確的減重需要具備的條件,讓民眾能健康減肥。名稱: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時間:105年11月24日(星期四) 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別太忌口 銀髮族偏胖較長壽

別太忌口 銀髮族偏胖較長壽#減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回參加壽宴,壽星100歲,每天早上還去公司上班,他的太太壽婆98歲,2個人身體都很好,壽星瘦,大約只有50公斤,壽婆胖,可能有70公斤,一胖一瘦站在台上,畫面很有喜感。不抽菸、不喝酒又愛運動兒子上台演講說:「父母長壽,是子女的福氣,父親自己賺錢,不必我奉養,我不能抱怨,只是父親個子小,當我與父親外出時,常被誤認是兄弟,更慘的是有人硬說我是哥哥,害我不得不去割眼袋!」台下一陣大笑。壽星致詞答謝時,則這麼告訴大家:「有許多人問我『長壽的祕訣』,我無法回答,因為我生活正常,不抽菸、不喝酒又愛運動,可是我太太生活不正常,抽菸、喝酒、打牌,而且不運動!更稀奇的是,我是瘦子,我太太是胖子,所以,我在這裡要以科學家的精神向大家報告,如果要知道老人胖好?還是瘦好?追蹤我們夫妻倆就知道了!」身體沒有儲備能源 容易有併發症言猶在耳,近日卻聽說老夫妻同時得到流感,演變成肺炎!太太住院幾天就恢復了,先生卻住進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折騰了2個月才出院,醫師的解釋是:丈夫瘦,膽固醇低,平常可能心血管負擔輕,對身體比較好,但罹患了肺炎,身體沒有儲備能源,容易有併發症。體重維持正常 避免新陳代謝症候群現代社會營養過剩,大家每天得到的都是關於「減肥」的訊息,但是,高齡醫學專家提出了「高齡的肥胖矛盾」說法,建議一般人的體重應該維持正常,避免三高引發的新陳代謝症候群,減少心臟病、糖尿病與中風等疾病的風險。但是高齡者不可隨意減肥,體重稍微肥胖者(BMI值在23至25之間),死亡率較低,醫學上的解釋是:老年人身體虛弱,容易感染或生病,肥胖的人有本錢以對抗疾病,而體重過輕的人平常就營養失調,若稍有風吹草動,很容易被擊垮。高齡的人不須太忌口 稍微胖比較長壽有句俗諺說:「老人吃得下、睡得著,就是福氣!」年輕人怕胖,這也不敢吃,那也不能吃,像東坡肉、漢堡、冰淇淋等等美食,由於味美易嚼,是許多老人的最愛,但是子孫們常以膽固醇太高或影響血糖等理由制止,其實,高齡的人不須太忌口,吃得下盡量吃,稍微偏胖比較長壽!(本文摘自/不老的幸福──活得健康熱情不顯老/寶瓶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