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

每日記錄飲食 婦1年甩40公斤

每日記錄飲食 婦1年甩40公斤#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0歲歐姓家庭主婦平時喜好澱粉類食品及麵包,20年前生完小孩後體重一路攀升到101公斤,去年健檢時發現高血脂症,經詢醫院營養室營養評估及指導後,學會正確飲食、減重小訣竅,1年後減重40公斤,減重後血中總膽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三酸甘油脂(TG)皆回復正常數值。學習食物代換、健康烹調及外食選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營養室主任吳月盈表示,歐女士經內分泌科評估健康狀況,轉介營養室藉由個別飲食記錄來學習食物代換、健康烹調及外食選擇,營養師建議歐女士每日減少500至1000大卡總熱量攝取,並藉由認識食物標示,選擇健康安全的食物,即使聚餐、宴會、旅行,也可以依生活方式學習正確飲食選擇,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未建立飲食觀念 容易越減越肥吳月盈主任指出,一般民眾對於食物營養成份認識不足,未建立正確飲食觀念及健康飲食行為,當恢復原來的飲食習慣後,很快就會復胖,導致越減越肥的現象,坊間標榜快速減肥法,其實是運用極低醣高蛋白飲食方式,體重減輕則是因酮酸過度產生而伴隨脫水狀況,短期可能出現減重效果,為一種偏激又不健康的減重方式。每天攝取1200卡熱量 均衡6大類吳月盈建議減重民眾每天攝取1200卡熱量,均衡6大類食物,其中需增加蔬菜量、控制澱粉攝取、足夠蛋白質食物、減少烹調用油及適量水果,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並且戒用含糖飲料及改用低熱量點心,大同醫院提供營養諮詢門診,建議每2個月為一期,每周至少進行1~2次個別營養諮詢,才能有效控制體重。

事半功倍 減肥就選月經週期?

事半功倍 減肥就選月經週期?#減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月經是正常排卵的未孕女性例行的約會,在整個月經週期內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和黃體素的水準都會有很大的變化,對於多數月經週期規律正常的女性來說,自月經第1日至卵泡發育成熟(大約2周後)是卵泡期,體內黃體素水準仍保持低水準,但雌激素水準逐漸升至最高,為排卵做好準備,排卵日大概在月經來潮的第14天,排卵日至下次月經來潮前是黃體期,體內的雌激素、黃體素水平均較高。黃體素可能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黃體素具有促使胃腸平滑肌鬆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減少、胃排空延緩、膽囊排空時間延長、腸蠕動減弱等作用,可能會導致女性在黃體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吸收功能下降,這可能是流言所說「月經第14天左右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的由來。不過這種影響一般在懷孕時較為明顯(黃體素水準更高),而在普通月經週期中,黃體素水準沒有那麼高,表現並不明顯。並且,吸收功能下降並非不吸收,如果進食過多熱量,同樣會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在任何階段都不應該認為「吸收不好不會發胖而放縱自己暴飲暴食。體內乳酸水平均和月經週期無關當然,以上只是簡單的理論推測,實際上人不可能只處在基礎代謝的狀態,因為身體的其他活動,實際的消耗會更大,霍爾頓等研究者在2002年發表的文章中,將月經週期分為早卵泡期(雌、黃體素水平均低)、卵泡中期(雌激素升高,黃體素水準低)和黃體中期(雌、黃體素水平均高)進行實驗,在9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中,正常體重女性的能量物質氣化水準,和葡萄糖利用水準在這3個階段並無顯著差異。瓦卡沙 (Vaiksaar)等研究者在2011年發表的文章中,將月經週期分為卵泡期和黃體期進行實驗,發現在1小時測功儀練習中,女賽艇運動員的能量消、氣耗水準、運動和靜息的心率水準、能量物質的氧化水準,以及體內乳酸水平均和月經週期無關。(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危言聳聽,身體請注意!/信實文化出版)

越動越難「瘦」?基礎代謝要做好!

越動越難「瘦」?基礎代謝要做好!#減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激烈運動不只會縮短壽命,也無法達到瘦身目的。」這不但有醫學根據,我自己本身也有切身體驗,我是到了35歲之後才開始出現贅肉,當時我沒有想到要改善生活習慣,反而還想用激烈運動來擺脫贅肉。打算靠運動減重 沒想到「不減反增」於是我加入健身房,1周報到4次,每次大約持續2小時踩腳踏車或游泳,沒想到,結果完全不如預期,原本打算靠運動減重,沒想到「不減反增」,當時我67公斤,幾個月後居然胖到75公斤,還練出一身肌肉,變成肌肉男,這與我當初的入會目標──變成傑尼斯男偶像的身形線條,相差甚遠(笑)。熱量的消耗有基礎代謝、活動代謝我不禁納悶:「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從醫學角度來看,這一點都不奇怪,熱量的消耗有2種形式,一種是「基礎代謝」,另一種是「活動代謝」,而我在健身房做的激烈運動是屬於「活動代謝」,只會燃燒肌肉中的「肝醣」(Glycogen),並不會燃燒造成肥胖的脂肪。熱衷跑健身房 反而胖了8公斤想要燃燒脂肪必須靠「基礎代謝」,所以不管我再怎麼努力運動也瘦不了,對於想靠運動減肥的人來說,肝醣一經燃燒就會產生強烈的空腹感,肚子餓就會想吃東西,結果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更容易堆積脂肪,這就是我熱衷跑健身房,結果反而胖了8公斤的原因,不只多了肌肉,還增加了脂肪。(本文/瘦身.抗老,活化細胞的神奇茶飲/商周出版) 

瘦下來很難?試試腸道微整形!

瘦下來很難?試試腸道微整形!#減肥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減肥一直是歷久不衰的話題,不少人為了瘦下來,有時候會採取激烈的手段,就像現在很夯的上班日減肥法、酒鬼減肥法,可是這樣的方式真的瘦的下來嗎?平日吃少、假日卻暴食的上班日減肥法及不吃任何食物,用豪飲或做劇烈運動來平衡一天卡路里的酒鬼減肥法,營養師余朱青解釋,這兩者恐引發身體營養失衡,不僅傷身,也只有短暫的效果。近來於日本盛行的腸道微整形,是不少瘦身者躍躍欲試的方法之一,所謂腸道微整形指的是幫腸道菌叢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只要腸道保健做得好,要瘦下來自然不是難事。反之,腸道壞菌過多,如果沒有正常排便,食物的殘渣、毒素、廢物一直累積在身體裡,代謝功能無法正常運作時,自然無法瘦下來。4點改善腸道環境 牛蒡、苦蕎幫助大至於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可透過哪些方式來保健腸道呢?余朱青營養師提出以下4點供民眾參考:1)吃飯細嚼慢嚥:未被充分咀嚼的食物,會使胃裡蛋白質易分解不全,故容易造成未消化的蛋白質在大腸裡腐敗,增加壞菌生長。因此,用餐時應細嚼慢嚥,用餐過程維持20分鐘以上較佳。2)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維生素C是乳酸菌的食物之一,有助於增加好菌生長,預防便祕。3)適量補充益生菌:在飲食上適量補充如優格、泡菜、發酵醬油等富含乳酸菌的食物,乳酸菌有幫助改善腸道環境、舒緩便祕症狀。4)攝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牛蒡、苦蕎。牛蒡有「蔬菜之王」之美稱,含豐富的營養素如:牛蒡皂素、綠原酸、菊糖、鈣、鎂、鉀、胡蘿蔔素、膳食纖維等,其中膳食纖維能幫助腸道蠕動,有益排便。苦蕎又稱韃靼蕎麥,有「五穀之王」之美稱,營養素有生物類黄酮、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等,本草綱目記載苦蕎麥性味苦、平、寒,有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降氣寬腸健胃的作用。牛蒡、苦蕎沖泡茶飲 選擇有口碑品牌較佳忙碌的都市生活作息,三餐老是在外,飲食習慣加上工作壓力,不少人都有腸胃方面的疾病,真要靠食物來改善腸道恐怕是不足的,目前市面上有以牛蒡、苦蕎製成的沖泡式茶飲,提供較為便利的飲用方式,余朱青營養師建議民眾在選購上,除了參考品牌口碑外,是否採用低溫萃取方式、擁有產品製作履歷及SGS認證通過標示也可以做為選購的參考。

慢慢吃 不減肥也能瘦!

慢慢吃 不減肥也能瘦!#減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治療各種年齡層廣泛的患者中我發現許多為便祕煩惱的患者,整體身材都有水腫的問題,尤其是女性患者,她們因為很在意外表肥胖,所以採取少吃幾餐或是減少每餐攝取的食物,甚至還有各種極端的減肥法。減少3餐 自律神經失調還會發胖如果減少3餐的次數,腸胃沒有得到充分的蠕動,導致自律神經平衡失調,反而還會發胖,自律神經一旦失衡,血液循環會變差,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會減弱,腸內環境惡化,只能製造出骯髒黏稠的血液,隨著細胞與細胞間隙水分溢出而水腫,形成易胖體質。80%的人 消除水腫就能瘦30%我告訴對方「不需要減肥」的患者,過了1個月後回診時,80%以上的人,都比第1次見面時看起來瘦30%,這是因為只要注意規律的正常飲食,改善腸內環境,就能調整自律神經平衡,改善血液循環進而消除水腫。而且,幾乎所有患者都比第1次見面時看起來更有活力,肌膚也更透亮。想消除虛胖 3餐一定慢慢吃你是否有過工作忙碌時,不知不覺就在用餐時囫圇吞棗的經驗,用餐時過度匆忙,對身體也會帶來不良影響,這是因為匆忙進食會使自律神經失衡、血液循環不佳,原本應該運送至全身細胞的養分,不斷流向皮下脂肪及內臟脂肪囤積下來,換句話說,就是會造成易胖、身體容易水腫的狀態。細嚼慢嚥助瘦身 腸道更健康近年來盛行的各種美容方法,都會強調「細嚼慢嚥」,成為令人注目的瘦身方式,這個方法對於消除水腫也非常重要,用餐時,如果能「從容地細嚼慢嚥」,由於臉上的肌肉也能充分運動,進而能提高副交感神經作用,另外,由於充分咀嚼食物的節奏,同樣能提高副交感神經作用,讓自律神經得到平衡。這麼一來能改善腸道環境,當然便祕的問題也能消失,此外「從容地細嚼慢嚥」還能防止暴飲暴食,「細嚼慢嚥」能提升腸道作用,養分及水分能確實運送至全身細胞,養分在細胞中成為能量消耗掉,因此不易在體內囤積成多餘的脂肪,就會變成「怎麼吃都不會胖」、「不需要特地減肥也能瘦下來」的易瘦體質。(本文摘自/痛症按摩拉筋全書:從偏頭痛、腰背痛、肩頸痠、手腕麻到低頭族症候群,114個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造成之疼痛自療法/采實文化)

減肥成功?變瘦恐是胃癌前兆

減肥成功?變瘦恐是胃癌前兆#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七旬林姓婦女,原本排便順暢但開始便秘、覺得疲憊容易頭暈,今年3月份到診所健康檢查,檢查結果發現糞便潛血有陽性反應,醫師解釋需近一步檢查,一開始林婦不願承受檢查的痛苦,後來在家屬勸說下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切片結果發現竟為大腸癌第1期,醫師立即安排手術治療,現恢復狀況良好。高纖、低脂、低糖飲食習慣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大腸癌的成因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有關,想要預防大腸癌,應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另外最好的防治方法還是從生活做起,養成高纖、低脂、低糖飲食習慣,生活作息正常,維持健康的體位,多運動、多喝水增加腸胃蠕動避免便秘,少吃紅肉以及加工肉類之食品還有不過量飲酒。大便變細小、腹部腫塊目前政府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除此之外,若大便中出現有血、大便中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持續2周以上有想解解不出,解完又想解、大便變細小、腹部腫塊、腹痛、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發生,應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檢查。長者保健計畫 免費清腸在今年10月31日前,當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的65歲以上長者,且設籍在南投縣,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有提供「65歲以上長者健康檢查保健計畫」,可免費接受補助大腸鏡檢查麻醉費用及清腸費用,政府相當重視縣民的健康,雖然經費有限無法全面補助,但仍鼓勵民眾應定期安排健康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想減肥 淋巴、腳踝是關鍵

想減肥 淋巴、腳踝是關鍵#減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能夠減肥成功的關鍵,其實就在「淋巴」與「腳踝」,最近我們常聽到的「淋巴」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理解它的真正價值與意義的朋友,我想應該不多,在我的客戶中,也有許多人不知道淋巴排毒的原始意義。淋巴可以幫助變瘦嗎?說起「淋巴」,一般會自然地聯想到「會變瘦」、「臉可以變小」、「淋巴堵塞」、「排毒」等字眼,然而「淋巴排毒」到底指的又是什麼呢?淋巴排毒原本是作為醫療上的使用,以醫學及解剖生理學為基礎,所開發出來的一種醫療技術。手部變輕 滿滿的「被撫慰」只要我們能掌握正確的知識,就能在執行中安全地獲得成效,其實,當時的我正處於窮途末路,差點就把身體搞壞的階段,在朋友的介紹下,結識了教授我淋巴排毒的恩師,我一邊與他閒聊,他一邊按摩我的左手,他的手暖呼呼的,讓人感覺非常舒服。不知為何,我開始感到非常放鬆,按摩完後,我的手指也變得纖細,手骨及手筋也變得明顯,感到手部變得很輕、很容易活動,而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滿滿的「被撫慰感」,對當時走投無路的我來說,就像在山窮水盡之中看見桃花源一樣,於是,我當下就立刻決定要開始學習淋巴排毒。淋巴排毒 全新境界對我而言,上課的內容全都是未知的新事物,每次上完課,我的腦袋都像是快要爆炸了一般!日日夜夜,在我不斷重新整理筆記、不斷複習的過程中,也讓我開始有了「茅塞頓開」的感受,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新發現。「淋巴排毒」撫慰了當時身心俱疲的我。因此我便開始抱持著,要讓更多人體驗這個絕妙技法的願望,開設了美體沙龍。現在,使用者的評價在街頭巷尾傳開,藉此讓我能夠幫助更多客戶。(本文摘自/一天3分鐘!轉轉腳踝,下半身就能瘦/平裝本)  

《減法醫美系列》夏天借醫美雕塑身材 先有正確觀念

《減法醫美系列》夏天借醫美雕塑身材 先有正確觀念#減肥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一到夏天,我要去海邊!」這句歌詞想必大家都知道,說到海邊,就是陽光、沙灘、比基尼!一群身材纖瘦、身形高挑的美女穿著比基尼爭艷,不僅比臉蛋,也比身材。俗話說身材好穿甚麼都百搭;身材不好穿甚麼都白搭,因此夏天也是立志減肥的季節,減肥方法百百種,然而,對於擁有肥胖體質的人來說,若嘗試諸多減肥方式依然瘦不下來時,通常會考慮尋求醫美幫助。整形外科李存昌醫師說,若民眾想要藉由醫美雕塑身形,通常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抽脂與溶脂手術,不過,在進行手術之前,有一些錯誤迷失的觀念必須要讓民眾知道。抽脂=減肥?脂肪抽出越多就越瘦?有些人會把抽脂當作是減肥的捷徑,覺得抽出的脂肪越多身形就越瘦,這也是大部分民眾常見的錯誤迷思,李存昌醫師解釋,抽脂是塑身,不等同於減肥,不是將身體脂肪抽出越多就越好,如果一次抽脂量過大(大於5,000cc),容易讓體內的電解質與水分失去平衡,造成血壓異常等危險。李存昌醫師也補充,民眾選擇局部抽脂,術前都應先評估自身並與醫師溝通,尤其不管是全身或局部抽脂,醫師都應在適當部位,以不傷害周圍組織為原則,進行適量的抽脂手術,而選擇專業有口碑的診所,也能減少術後糾紛發生,專業整形醫師應以適當、適量、精準為前提,以最少的調整,為民眾帶來最大的整形效果,才是以「減法醫美」概念為民眾帶來美麗與自信。另外,民眾要注意的是,雖然脂肪抽出是移除了不要的脂肪細胞,若民眾想減肥還是建議搭配飲食及運動,避免體內剩餘脂肪增大,才能事半功倍,保持體態。選擇抽、溶脂手術 3要點進行評估李存昌醫師說明,藉由醫美手術來改變自己的外在美,並不是什麼錯誤的事情,然而,民眾若想前往醫美診所進行抽、溶脂手術,以下3點也提供給民眾作為術前參考:1)手術醫師需為「專科」專業醫師2)醫療團隊整形經歷豐富與否3)確認是否有專任麻醉醫師李存昌醫師提醒民眾,做抽脂、溶脂手術都應依據本身先天條件,在術前與整形醫師進行詳細溝通,並經由專業醫師審慎評估,選擇適合個人的方式量身打造,才能達到期待中的理想身材。尤其抽脂手術屬侵入性方式,醫師的專業與熟練度是重點,如何在適當的部位,做精準的抽取,並不造成其他部位損傷是關鍵,而民眾也不要認為將體內脂肪抽出越多就越好,容易對身體造成過大的負擔,抽脂也並非減肥,若沒有搭配運動與飲食控制,身材又會再度走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