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

女子耳朵被鄰居咬掉1/3 重建新耳仍留陰影

女子耳朵被鄰居咬掉1/3 重建新耳仍留陰影#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林小姐被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的鄰居咬掉三分之一的左耳,被咬掉的耳朵不見了,畫面怵目驚心,急診時醫師告訴她「就維持這樣了,不會怎麼樣。」她無法接受缺一大塊的耳朵,轉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求助,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經過3個多月的重建,還她一個新耳。 重建取軟骨埋入頭皮讓皮膚生長 新耳不影響聽力呂明川表示,林小姐4個多月前來看診,缺了一大塊的耳廓經止血消毒後是沒什麼大礙,對生活也沒太大影響,但對外觀是一大打擊,一般人的心理可能難以接受,尤其是女生。由於缺塊的耳朵已經不見,無法進行顯微手術再植復原,因此進行斷耳再造。 重建需一小塊耳軟骨及包覆的皮膚,呂明川從患者右耳取下一小根軟骨,將軟骨接在左耳斷離處,再種植到頭皮,也就是將此耳朵埋入後方的頭皮,讓皮膚生長,包覆耳朵,經過1個月,再進行第二次手術,以分離手術將新耳和頭皮分開。 呂明川指出,與頭皮分離的新耳,必須再進行第三次手術,以美化外形手術造出耳輪等形狀,儘量將左耳塑成和右耳對稱及一樣的外形,三次手術前後花了3個多月時間完成重建。患者的新耳沒有影響聽力,但知覺比較差,大約等一年後,舊耳處的神經往新耳長過去後,知覺就會越來越好,其實最大的傷害還是在心理層面,耳朵不見的這段期間,對心理是很大的折騰。 林小姐休息4個月後回到職場,以工作及時間來撫平創傷。林小姐的媽媽說,女兒現在只要有人靠近身邊,就會感到恐懼不安,也害怕遇到傷害者,她很擔心女兒的心理狀況。 恐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焦慮感2個月未減輕應就醫呂明川強調,耳朵斷離的個案在臨床上不多,大部分來自意外,這類個案因外觀問題,患者常會有憂鬱傾向,不只是耳朵,只要是顏面損傷者也多少會有這種情緒反應,呼籲民眾若有顏面受損問題,不管是為了外觀或心理健康,最好在最短時間內尋求整形外科醫師的協助,在最短的時間內重建顏面,減少長時間面對顏面缺陷的壓力。 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類似林小姐的這種恐怖經驗,有些人會隨著時間淡忘,害怕的感覺會漸漸消失,如果超過兩個月還存在著恐懼或焦慮夾雜等強烈感受時,可能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應尋求專科醫的協助。

輕熟女心悸胸悶 竟是胃食道逆流

輕熟女心悸胸悶 竟是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胃食道逆流是困擾現代人的疾病, 30歲張小姐近日因為覺得胸悶、心悸、頭暈,原以為是心臟疾病,就醫後心臟科醫師安排相關檢查無異狀,於是轉介肝膽腸胃科安排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是胃食道逆流作祟。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飲食精緻化、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越來越多人有胃食道逆流,常見症狀除了典型的胸口灼熱、胃酸逆流外,胸痛、吞嚥困難、咽喉有異物感、咳嗽、清喉嚨等症狀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表現。中藥健脾修復胃黏膜 按足三里穴預防保健胃食道逆流不僅需要藥物治療,也需要調整飲食習慣。除了西醫,中醫在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上也有不錯的效果。南投醫院中醫科賴卉蓮醫師表示,就中醫觀點,胃食道逆流發病原因可能有脾胃虛弱、情志影響、飲食不節等。脾胃虛弱的人因先天體質不好或過勞導致脾胃功能受損而發病。或者常見患者心情鬱悶或易怒傷肝而導致氣機阻滯,影響脾胃消化而發病。或者患者飲食不節,偏食肥甘厚味、煎炸、黏膩等難消化食物,或過飢過飽損傷脾胃而發病。在治療上,賴卉蓮表示,除了使用直接制酸的藥物以外,常加以健脾及滋養胃陰的中藥來修復胃黏膜,再針對產生胃酸逆流的原因加以治療,如情志鬱悶加以疏肝理氣;飲食不節過飽或食積者加以消食;過食生冷者加以溫補脾胃等來改善病症。除了藥物治療以外,也可經由按摩內關穴及足三里穴來預防保健。內關穴位於手臂內側中間的兩筋之間,腕橫紋旁開三指寬度的位置,有寧心和胃的功效;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膝眼下四指寬,脛骨外一個拇指寬的位置,有調理脾胃的功效。三餐定時定量  少吃柑橘類、糯米製品及汽水賴卉蓮提醒,應保持三餐定時定量、少吃易生痰或促進胃酸分泌食物(如柑橘類、番茄、辛香料、碳酸汽水及甜點蛋糕巧克力等)、少吃難消化食物(如糯米製品)等減輕脾胃的負擔,情緒保持穩定有適當的抒發管道,規律運動,避免經常熬夜、抽菸、喝酒、吃消夜等,都可以預防胃食道逆流。

便秘怎麼辦?你可以選擇不用再吃瀉藥

便秘怎麼辦?你可以選擇不用再吃瀉藥#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民眾深受便秘困擾,每天喝了好幾罐水,小便好多,可是大便還是排不出來。中醫師吳廣哲表示,多數便秘的病人脾胃功能不彰,除了調理改善,建議搭配運動提升心臟的力量,讓更多血液進入小腸,讓腸子蠕動起來。大便沒有排乾淨 胃食道逆流、情緒問題來煩惱不要小看便秘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吳廣哲表示,「腸子是人的第二個腦袋,如果排便排不乾淨,下腹部會有腹壓,胃腸的蠕動受影響,如同排水管不通的原理一般,造成胃食道逆流。」他也提到,情緒問題也與便秘有關,比如特別暴躁的人,可以先觀察是否有便秘傾向,因為宿便放太久,會產生毒素及廢熱,進入到腦部就會間接影響情緒。如果壓力大、情緒不穩定、睡眠不足,也會加重病情,心情開朗輕鬆,排便也會更順暢。中醫怎麼治療呢?吳廣哲表示,為了不讓病人長期服用瀉藥,主要以調養脾胃、補脾胃、去脾臟濕氣為主,從心臟、脾胃、肝臟全面治療,不會只針對腸子做局部治療。除了就醫外,吳廣哲提醒,民眾要飲食均衡、多運動、早睡,比如飯後走路30分鐘、多爬樓梯都有助排便,透過運動可以提升心臟力量,讓更多的血液進入小腸,讓腸子蠕動起來。謹慎使用承氣湯瀉藥 應急可使用長期恐致病若想馬上解決便祕問題,服用瀉藥反而會讓腸子蠕動慢慢停止,將來要自然排便,就會越來越困難。吳廣哲提醒,民眾前往診所,如果發現處方簽裡長期開立承氣湯的藥方,比如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味承氣湯、核桃承氣湯等,建議與醫師反應,因為這類藥物,應急可以使用,但長期依賴藥物會使腸子機能受損,未來恐加重劑量,甚至難以正常排便。(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胃食道逆流火燒心 驚見食道癌前病變

胃食道逆流火燒心 驚見食道癌前病變#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男子覺得「火燒心」看醫生,檢查後竟有食道癌前病變!一名62歲男子20多年來都有喉頭異物感、口臭等疑似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平時藉著制酸劑舒緩,直到症狀加劇,因胸悶、胸口灼熱而就醫。經檢查發現,男子不僅有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竟有長達10公分的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此長度在亞洲人相當罕見。胃食道逆流致癌分四部曲胃食道逆流致癌四部曲,包括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黏膜受損、食道反覆受傷修復之發炎反應、進展至巴瑞特食道病變而最終可能產生食道腺癌。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翁銘指出,巴瑞特食道是一種長期胃酸逆流至食道的併發症,靠近胃賁門的食道黏膜細胞,在正常狀態下是平滑、扁平的鱗狀上皮細胞,但在胃酸反覆刺激食道下端黏膜,使黏膜細胞換了一層「皮」,轉變為柱狀上皮細胞而容易進一步造成細胞分化不良,而增加了食道腺癌的風險。針對巴瑞特食道腺癌前病變治療,翁銘醫師表示,一般在分化良好的病灶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減緩持續胃酸逆流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至於像男子的巴瑞特食道已合併分化不良的變化,目前可採取「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此術式的優點為不須切除食道且併發症較少。內視鏡燒灼術 可避免食道穿孔或狹窄「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是把食道表皮燒灼深度控制於0.1公分內,除可根除食道黏膜病變細胞,也較不易出現因傷口過深而產生「食道穿孔」或「術後食道狹窄」的併發症。翁銘說,此外,對於台灣常見的食道鱗狀上皮癌的癌前病變,「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也有良好的效果。翁銘醫師指出,在胃鏡檢查下約5%胃食道逆流患者可發現巴瑞特食道病變,但像此例患者巴瑞特食道長達10公分且合併分化不良,在台灣相當罕見。患者接受最新的食道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至今一年半的追蹤巴瑞特食道病變無復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也在藥物控制下獲得改善。食道腺癌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有關不同於食道鱗狀上皮癌,食道腺癌的患者通常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嚼檳榔,但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有關。翁銘醫師提醒民眾,除了藥物及手術外,調整生活習慣是治療胃食道逆流的第一步,重要措施包含睡前兩小時避免進食、減重及減少菸、酒、咖啡、蘇打飲料等刺激性物質。

胃食道逆流治不好?可能是這些病作祟

胃食道逆流治不好?可能是這些病作祟#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胃食道逆流是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好發在不同年齡層,許多患者服用胃藥,並調整作息後就能得到改善;但有近三成患者長期服用胃藥卻白忙一場,不但要承擔長期用藥的副作用,即便照胃鏡顯示已改善,症狀仍未緩解,內視鏡檢查也看不出異常,患者轉戰各醫院診治,換不同胃藥,甚至接受手術,胃食道逆流症狀仍無法改善。不治療胃食道逆流 恐變成食道癌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黃天佑醫師表示,正常狀況下,食物通過食道到胃部,而胃部的東西逆流上去便會造成食道的侵蝕。根據最新研究,會侵蝕的不單只有胃酸,消化酵素和膽汁也會造成侵蝕和症狀,若不理會胃食道逆流,食道經反覆侵蝕後,有可能演變成早期食道癌前病變,俗稱的「巴瑞特食道症」。找出胃食道逆流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要有效治療胃食道逆流,必須釐清病人是否有功能性問題,才能對症治療。黃天佑醫師表示,腸胃道功能併難治性胃食道逆流門診針對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吃藥卻沒效果的民眾,進行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測試,透過檢查,可以找出有功能性問題的胃食道逆流患者,例如賁門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逆流;或有吞嚥困難等功能性疾病,例如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擴約肌閉鎖不全、食道痙攣或橫膈膜疝氣變形等。食道弛緩不能症 會引發胃食道逆流黃天佑醫師表示,吞嚥困難分良性與惡性病因,良性成因包括胃食道逆流症、食道發炎潰瘍、異物卡住、食道神經過度敏感、食道弛緩不能、甲狀腺腫大等;惡性包括食道癌或咽喉、甲狀腺或縱膈腔惡性腫瘤壓迫所導致。其中食道弛緩不能症為食道腸肌層神經叢中的副交感神經節細胞減少,造成食道與胃交界處賁門附近的下端食道括約肌肉,持續地收縮而無法放鬆,導致食道內的食物無法順利進入到胃部,常見症狀為吞嚥困難、胸痛、進食後吐出完全沒消化的食物,治療方式有腹腔或胸腔鏡手術、經口內視鏡氣球擴張術、經口內視鏡局部肉毒桿菌注射,及近年來新發展的「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

清喉嚨誤妥瑞氏症!原是胃食道逆流

清喉嚨誤妥瑞氏症!原是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10歲的王小弟,近來會發出「哼、哼」類似清喉嚨的聲音,有時緊張壓力大時出現的頻率更高,除了干擾同學上課,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老師覺得王小弟有可能是妥瑞氏症,建議父母就醫檢查。王媽媽焦急帶兒子求診耳鼻喉科、小兒科,醫師評斷因為無明顯的上呼吸道問題,判斷有可能是「妥瑞氏症」,建議到醫學中心進一步檢查。胃食道逆流誤當妥瑞氏症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張惠萍醫師表示,王小弟清喉嚨的症狀應是慢性咳嗽和胃酸逆流造成。不僅大人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小朋友三歲以上就會有消化系統的問題,年紀小的小孩可能因為吃太飽,造成腸胃消化負擔,年紀長一些的學童,有時會因課業或同儕相處問題,造成情緒緊張,也容易產生胃食道逆流現象,長期下來會造成喉嚨不適。中醫四辨合一 調理後復原中醫將人的情緒歸屬於「肝」,例如鬱悶、煩躁等症狀就屬於「肝氣鬱結」,嚴重時會影響胃腸蠕動,也就是「肝氣犯胃」或「肝胃不和」的症狀。治療上先以頭皮針刺激頭部「上、中焦部位」,調節其神經系統問題。用藥方面以調和脾胃的乾薑、茯苓為主,加入疏肝理氣的枳殼、柴胡等中藥,結合辨脈、辨病、辨證、辨位「四辨合一」,第一週治療後清喉嚨的現象就明顯改善,經過三個月的調理,王小弟幾乎恢復正常,上課也能夠專心。妥瑞氏症常發病於2-15歲之間,以不自主、反復、突發、無節律性的抽動或發聲為主,常伴隨注意力不足、情緒障礙、睡眠障礙等症狀。張惠萍醫師表示,有些孩童因為不自覺的發出一些聲響,一段時間下來,會被懷疑是情緒問題或是妥瑞氏症,但張醫師提醒,像王小弟清喉嚨這種症狀,有很多因素會造成,必須一一釐清,對症治療,才能有效診治。連續、快速的眨眼、聳肩、舉手18歲以前,若有出現連續、快速、反覆的動作或聲音,包括眨眼、聳肩到舉手、提腳,或像單純清喉嚨,複雜的髒話等,稱為「妥瑞氏症」,爸媽千萬別誤以為用責罵可以讓他自我控制,反而可能讓症狀更嚴重,不理解的孤立對他們來說,也可能是更嚴重的傷害。

長期胃食道逆流 竟因內衣穿太緊

長期胃食道逆流 竟因內衣穿太緊#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名24歲的小姐平時總是覺得腸胃不適,長期服用西藥但卻毫無改善,且胃食道逆流的情形越來越嚴重,觀察其身形,總覺得內衣提的特別高,馬甲也過於緊繃,後來建議患者先暫時換穿一般無鋼圈的運動內衣,腸胃症狀就減緩許多。翰鳴堂中醫診所賴睿昕醫師表示,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具有堅挺的胸部是每個女生夢寐以求的目標,但是內衣與馬甲太緊卻容易對身體產生危害,長時間穿著有可能妨礙腸胃蠕動,嚴重者甚至胃食道逆流。過緊的衣物會使腸胃蠕動變慢,導致胃酸逆流回食道的情況。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會感到胸痛、口中有苦味。而食物吸收效果變差,而且吃東西會有困難,民眾可能以為自己真的瘦下來了,其實是因為營養不良所致。胸部主要是肝經,膽經與胃經巡行的地方,選購內衣應選擇合身,最好親自試穿。如尺寸太小或太緊,或穿馬甲太緊的話,會影響到胸形,易感到胸悶及皮膚、經絡、血液循環不好。在中醫認為過緊的內衣會造成氣滯、血瘀、經絡循環不順暢的問題。中醫調理上,可用疏肝、理氣、化瘀的藥方來緩解症狀。雖然說內衣對女性的乳房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長時間穿內衣是不好的,容易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穿過緊的內衣,更容易影響血液循環,導致頸椎遭受威脅,尤其是一些肩帶比較細的內衣,會使人的肩部,背部肌肉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緊繃,容易導致這個部位的肌肉過度疲勞,出現腰酸背痛肩頸僵硬等頸椎綜合症,如有感到胸悶的現象,可按壓膻中穴,以及乳根穴,幫助理氣化瘀。以及若為影響到頸、肩、背酸痛,可按壓天宗穴、肩井穴,可幫助疏通頸、肩、背的經絡循環。賴睿昕醫師表示,合適的胸罩可以保護乳房,避免乳房過度下垂,在顯示女性的美態中起烘托作用,若胸罩不合適也會給身體帶來痛苦。因此女性朋友選購胸罩時,一定要注意大小適中,穿戴不宜過緊或過於狹窄,並要注意經常活動上肢,在肩部的位置移動吊帶。睡覺時也不要戴著胸罩,在家不出門或不迎接客人時,也可以考慮少使用,這樣可以解除或緩解其對胸部的束縛。每次摘掉胸罩後記得按摩一下乳房,以便該部位的淋巴系統恢復正常。年輕女性,特別是那些平常連睡覺時都不願將乳罩取下來的女性,一定要牢牢記住12小時這個極限,平常只要不是在公共場合,就盡量要讓胸部放鬆,以保證淋巴液排出。

李開復:生病才知最不能失去的是健康

李開復:生病才知最不能失去的是健康#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60歲蔡董在外人看來總是氣宇軒昂、神采奕奕,甚至自己也自覺精神狀態極佳,元氣十足,但蔡董的抗壓荷爾蒙(DHEA-S)僅301 ng/ml,與標準的1303-3557 ng/ml有極大落差,其抗壓力竟衰退宛如90歲男性,外在的意氣風發,其實都是用意志力在強ㄍㄧㄥ。59歲陳總原本人際關係活躍,熱愛社交,但近幾年常感覺疲倦無力,變得不太愛外出。一次年度例行性的全身健康檢查發現,男性荷爾蒙-睪固酮的數值竟跌落至2.84 ng/ml,臨床上若小於3ng/ml即達到男性更年期數據標準。常吃水果乾的42歲王先生,氧化壓力指數花生四烯酸過氧化物(F2-IsoPs)都異常偏高,甚至高於正常10倍,顯示身體高度受自由基攻擊!導致身體慢性發炎不自知。亞健康前三名:頭暈、倦怠、過敏從台灣主計處公布數據即可發現,極端高薪者(月薪達百萬者)在台僅千餘人,這群企業人士擔任著台灣社會整體經濟命脈的重要角色。但在面對企業經營這個巨大的課題下,長期各種外來環境與內在精神的雙重壓力,都可能為企業人士帶來許多暗藏的健康風險。知名企業家李開復曾說:「生病了才知道,最不能失去的是健康。」許多企業人士們長期拼搏事業的同時,卻也忽視自身健康,最終可能導致健康透支,進而亦可能影響企業經營。WHO曾指出 全球有高達75%為亞健康族群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醫師表示,接受年度健康資產管理療程服務的客戶,大多為51-70歲的企業人士,因此時正好是這些企業人士們事業正蓬勃發展、立於巔峰之際,但在健康上卻是明顯下坡之時,更需有專業醫護團隊,協助企業人士們做好個人化的健康管理評估與照護。然而,腸息肉、脂肪肝、體重過重、胃食道逆流、心血管慢性疾病等是企業人士們最常見器官上的健康問題,但企業人士們也深受亞健康症狀困擾。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全球有高達75%為亞健康族群,也就是健康檢查結果沒有太大異常,但日常生活中卻感到身體不適。抗壓荷爾蒙與情緒、決策等能力有關林美秀院長補充,頭暈、頭痛是企業人士們亞健康症狀困擾第一名,佔比超過三成,其次是倦怠、記憶力變差、第三則為過敏。分析企業人士加入年度健康管理療程,欲健康保養的三大目標分別是:維持好的「抗壓力」、「體力」、「管理力」,此健康三力與企業經營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林美秀院長特別強調,體內抗壓荷爾蒙是否平衡,與企業人士們的身心抗壓能力、情緒穩定、果斷的決策判斷能力等均有關聯。而各器官的健康狀況、乃至於性荷爾蒙的衰退、飲食營養失調、運動不足或過多、睡眠障礙、免疫發炎等種種因素,都影響企業人士的體力衰退。因此,聯欣診所除了長期關注健檢報告變化,也相當重視抗壓荷爾蒙(DHEA-S)及自由基 (丙二醛MDA)兩大亞健康指標。林美秀院長也提醒民眾,定期健檢就是良好的第一步,並以此為基礎並在自身源起點上瞭解飲食、生活型態與數據的連動,再經由專業醫師的建議,加以調整並具體落實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才能真正預防疾病的發生,達到預防醫學真正的意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