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

劉德華太太懷孕4個月!健康管理重要

劉德華太太懷孕4個月!健康管理重要#高齡

影帝劉德華公布太太朱麗倩的懷孕喜訊!日前他接受港媒採訪時,很開心的親口承認老婆有喜,目前4個多月,預計今年6月生下龍子。這對夫妻年紀都不小,為了有小孩可說是卯盡全力,而朱麗倩45歲的年齡成功懷孕,算相當不容易。(圖:擷取自youtube,台視金馬頒獎片段)高齡產婦的比例越來越高,光田醫院婦產科蘇棋楓醫師表示,高齡產婦比例的增加為目前全台灣普遍的社會趨勢,即使是較鄉下的海線地區亦是如此,且統計中發現高齡生產的幾乎都是台灣籍的媽媽,由於高齡產婦和寶寶的健康風險會比較高,因此提醒年過34歲的媽媽們要特別注意個人的健康管理、定期產檢和遺傳性疾病的篩檢。蘇棋楓醫師說,由於台灣年過30甚至35歲以上才結婚的族群越來越多,連帶造成婦女朋友生育年齡層逐年上探,有些夫妻即使不晚婚,但考慮到經濟壓力、心理準備等問題,也常會晚點才計畫生寶寶,希望能提供孩子較好的成長環境。當然,超過34歲以上的女性朋友如果擔心身體狀況會不會影響生育計畫,建議可以接受孕前的健康檢查,了解是否有婦科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健康問題,同時請醫師提供專業的建議,作為往後懷孕時須注意的健康參考依據。醫師強調,高齡懷孕的媽媽們也千萬不要因年齡關係在懷孕期間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只要生活作息正常,飲食均衡,同時定期產檢、隨時因應身體狀況求助婦產科醫師,相信一樣能開開心心迎接健康新生命的到來。

高齡病患人數增多 內分泌、心臟、呼吸道為三高

高齡病患人數增多 內分泌、心臟、呼吸道為三高#高齡

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台灣高齡化統計,台灣已進入「人口老化潮」,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總人口數的9%,且隨著年齡增加,身體器官必定會逐漸退化,老年人身體出現的毛病也越來越多。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表示,近年來求助高齡醫學門診的患者日漸增多,老年人以看內分泌疾病、心臟疾病、呼吸道疾病為前三高,不過各醫院都為了眾多的銀髮族,特別設立了高齡或老年醫學部門,各醫院依照專長不一,每個醫院最多疾病的老年患者不同。

老醫師看診手猛抖? 楊志良籲該退休了!

老醫師看診手猛抖? 楊志良籲該退休了!#高齡

根據統計,目前登記執業的醫師中有47人已高達90歲,80歲以上的醫師更是多達582人前衛生署長良楊志良呼籲醫師執業應該有退休機制,限制醫師執業年齡不但可以維護醫療品質,又能杜絕醫師出借牌照的弊端。對此,醫師公會認為限制醫師執業年齡有違憲法賦予人民的工作權,直指楊志良「吃飽沒事幹」。 楊志良又開砲!這次砲口對向台灣多達600位的80歲以上還有登記執業醫師。楊志良指出,許多高齡醫師自己身體都吃不消了,還名列健保特約醫師,繼續幫病人看病。甚至曾有一位高齡80多歲患有帕金森氏症的老醫師,寫一份病歷要花4、5分鐘,而且上面記載的病情、用藥幾乎一模一樣,醫療品質堪慮;還有一些南部的小診所,租用老醫師的執照再請密醫看診,老醫師形同人頭。楊志良建議,德國醫師年過67歲就不得再執業,台灣也應該限制執業醫師的年齡,以顧及醫療品質及杜絕出借醫師執照的情形。但楊志良也強調,若老醫師身心健康、體力充沛,仍可以繼續看診,這沒問題。醫師公會指出,患有嚴重疾病的老醫師不該繼續執業沒錯,但強烈反對醫師的退場機制全由年齡決定,因為根據醫師專業的科別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例如雖然外科醫師老了之後不建議再繼續執刀動手術,但卻能從旁指導、經驗傳承。醫師公會表示,現行的醫師法規定,除非違反肅清煙毒、麻醉藥品管制條例等,且判刑確定才能撤銷或廢止醫師執照;此外,有精神疾病、身心狀況異常的醫師,若經主管機關認定不能執業者,得廢止或不發給醫師執照。因此,若規定醫師執業的年齡,恐會違反憲法賦予人民的工作權。   ˙獸醫意指「禽獸醫師」? 楊志良堅不道歉˙台塑綠轉藍?楊志良才砲轟 馬裝沒聽到訪長庚˙擔心生活「塑」化嗎?衛生署提供「5少5多」減塑撇步

執行國健局高齡友善城市計畫 竹市邁開步伐

執行國健局高齡友善城市計畫 竹市邁開步伐#高齡

記者房書勤/新竹報導新竹市政府打造健康城市訂定各項工作同時,融入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今年推動的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指標元素,在嘉義市正式宣佈示範啟動後,與新北市、台北市、桃園縣、南投縣、台南市、高雄市、台東縣等,申請並獲核定參與執行。 新竹市在少子化的趨勢中,仍居最緩和的縣市,依據內政部人口資料,四月粗出生率千分之11.46、粗自然增加率千分之5.47,都是本省最高,老人人口比例9.63%居第四低,不過國健局推估二十年內,我國老人人口比例將會少於青少年人口,老人社會的結構,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包括每個人在成為老人前,讓自己延緩老化,符合國健局推行高齡友善城市專注倡導活躍老化、在地老化,達到延長高齡者健康的期間,縮短高齡者失能的期程。許市長在推動健康城市同步,指示參與國健局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期有效結合指標項目,無論國際指標、本土指標,勇於迎接城市發展考驗,提高對老年人口實質關懷,與環境營造。 學術上對高齡友善城市描述為一具包容性和可及性的都市環境,並能促進活躍老化,從各指標探尋建構過程中,瞭解服務對象的多元價值與回應需求,公共政策須符合高齡者廣泛潛能及資源,由下而上全面參與,而能尊重所做出的決定,與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在國際指標已明確訂定八面向: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交通運輸、住宅、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社區及健康服務。 國際上現今推動高齡友善城市全球僅紐約市加入會員,另加拿大卑詩省及中國上海市,均有類似政策擬訂與成果經驗,我國則在上(四)月由馬英九總統於嘉義市宣佈示範啟動,而在已進行健康城市的推展認證中,符合高齡友善指標的優異案例則有台北市百萬愛老心、攙扶你放心,愛心司機陪伴外出服務,以及花蓮縣退休生活理想居住地、嘉義市無菸養樂多偶戲團等。 台灣健康城市聯盟秘書長馬作鏹教授則對已完成或正推動健康城市認證的縣市,在已有的推動委員會架構下,融入高齡友善城市項目指標,不但異曲同工,更有信心能好上加好,依建立公共政策、創造支持性環境、強化社區行動力、發展個別技巧、調整服務方向等步驟,有效達成。 新竹市則在許市長既定在地老化的社福政策中,增幅強化社區關懷據點、長青學苑社區化、社區老人陪讀、開辦家庭托顧、失能老人送餐服務等,以社區的力量扶助社區老人與其家庭,尤其交通運輸創辦接駁醫院、市場與市郊路線之免費公車,長足進展,大步邁開高齡友善城市步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