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禽傳人流感傳播快 提升國內防疫應變

禽傳人流感傳播快 提升國內防疫應變#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許多流行病從動物身上發生卻能危害人體,自2003年底發生H5N1病毒經基因突變,造成禽傳人,人傳人的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WHO)陸續接獲人類H5N1流感之病例報告,且多數曾直接或密切接觸感染H5N1的病禽,依現有經驗,許多病人出現嚴重的臨床症狀,導致快速惡化或死亡。面對社會變遷及跨國際的新興傳染病快速傳播,提前做好準備,並防範於未然已成為疾病防治重要的課題。為因應流感流行季早做準備,於9月6日在臺南市將軍漁港管理中心辦理101年度「臺南市流感防治應變演習」觀摩會,由顏副市長純左擔任主席,演練內容為「將軍區大陸漁工疑似H5N1流感猝死之應變作為」,啟動衛生局結合當地將軍區衛生所、社區防疫志工隊,發揮社區防疫效能,整合防疫資源及強化防疫體系。演習目的在因應目前國際化的社會型態,現場實際演練影片觀摩,使醫療體系及整合跨局處同仁包括將軍漁港管理中心、動物防疫保護處、海巡署第五一岸巡大隊、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臺南縣漁會、將軍漁港安檢所、佳里奇美醫院、臺南市政府警察局學甲分局、衛生局同仁等;從防範、通報、動員、到善後處置的緊急應變能力及建構完整防疫體系提升防疫能量。台南市衛生局局長林聖哲的帶領下與所有參與演出的將軍衛生所、社區防疫志工團隊,帶動唱並一起高呼口號「防疫志工逗陣來、流感防疫照步來」劃下句點,演習的結束仍是防疫行動的開始,,面對災害的挑戰以『提早準備』的態度,使傷害降到最低,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全體同仁將持續和各相關單位及民眾攜手努力,做好防疫作戰準備,塑造安全無虞的居住環境,確保市民的安心生活,有效控制疫情遏止疾病的蔓延。

流感病毒易群聚傳播 當心口沫傳染

流感病毒易群聚傳播 當心口沫傳染#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流感為急性呼吸道疾病類似感冒,常會引起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症狀,及一般所稱的類流感症狀,讓一般人容易誤認為小感冒而不以為意。少數人感染後會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流感病患在症狀緩解後的24小時之前,可藉由咳嗽或打噴嚏將病毒傳給他人,另由於病毒可短暫存活於非吸水性環境表面,故也可藉由手沾染到病毒在接觸口、鼻或眼而造成感染。苗栗縣衛生局羅財樟說明衛生局、教育處和勞動及社會資源處跨處局合作措施有:加強衛生教育宣導、維持衛生環境、協助發生症狀者、加強通報作業包含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生病者在家休息、踴躍接種流感疫苗等。定期清潔學生、幼兒經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如鍵盤、門把等。如發現類流感患者,應立即戴上口罩,留置於單獨空間,並協助其盡速就醫及返家休息。除此之外,學生及幼兒是流感病毒的高傳播族群及高風險族群,學校、幼兒園更是容易造成傳播的場所,需要特別注意防範,落實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生病者在家休息。故苗栗縣長劉政鴻特別指示各級學校及托育機構在流感流行期應積極採取防疫作為。民眾如有疑問,可參閱疾管局全球資訊網相關資訊。

控制流感重症 自我健康管理不可少

控制流感重症 自我健康管理不可少#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每年流感都會壟罩全台,防疫專家認為不宜採取激烈的措施,最主要的目標是要避免大規模感染,及減少重症與死亡的發生。呼籲民眾採取自我健康管理,一般健康的感染者大多數5-7天不藥可癒,不必過度驚慌,若是疑似流感或感冒,打噴嚏、咳嗽時要以手帕、衛生紙掩蓋口鼻;發燒感冒時不要上班上學,外出時務必戴口罩,更不要探視醫院內的親友以減少傳染率。衛生體系要做的是,準備充分的疫苗、克流感,萬一如果出現大量重症,要有足夠的醫療容量,也就是加護病房(ICU)與醫療人員需足夠。我們很慶幸,過去台灣幾十年已建立相當完善的醫療網、又有全民健保,體制上已足以因應。目前克流感存量有400萬人份(不含八角酸原料),足夠18%的全國人口使用,假設估計20%的人口會感染,那也足夠了,因為一旦出現大流行時我們還有時間去採購。目前控制疫情的主要工作是避免大量群聚感染,及民眾應自我健康管理,不斷跟民眾呼籲,提醒民眾如何自我管理。疾病管制局已經準備了一套計畫,什麼情況應該做些什麼,例如什麼時候醫院應全面戴口罩、什麼時候全民戴口罩,目前學校的停課標準也已經出爐,也就是「325」計畫,若某班3天內有2名在學校感染者,則全班停課5天,由教師協助家長及同學在家自我健康管理。國外各藥廠正如火如荼研發疫苗,國內唯一的疫苗廠國光生技公司也持續努力中,目前生產的進度很順利,但仍不能確保是否能成功,我們採取歐洲與美國的製造與品質標準,如果達不到國際標準我們就不使用;至於已經感染的人若有合併症或肺炎傾向,要使用克流感,避免變成重症甚至死亡,這部份是民眾需要配合的。此外,健保也可以支付醫療費用,民眾就醫十分方便,再加上我們的藥品傳輸系統相當快速,可即時提供各地醫療院所藥品需求。目前各院加護病房的容量也足夠,又有緊急醫療網,各區互相合作,應該可以很有次序地因應。若產生併發症等,則提早使用克流感,減少重症的發生。總之,每年新流感大流行恐怕無可避免,因此需要全民一起努力,共同來對抗新流感。(資料來源:衛生署健康九九 健康專欄) 

感冒別到處趴趴走 戴口罩預防傳染

感冒別到處趴趴走 戴口罩預防傳染#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正值春夏交替之際,民眾容易因為天氣變化,造成感冒或身體不適,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或肌肉酸痛、頭痛或極度倦怠感等類流感症狀,應立即配戴口罩並至鄰近醫療院所就醫,除了定時量體溫,感冒期間勿至人潮眾多之公眾場所、勤洗手、注意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措施,最好能在家休息,落實自主健康管理。 體溫的變化也是了解病情的關鍵,人體體溫會受到許多因素短暫的變化,不論使用何種溫度計,均以攝氏38度為發燒標準。剛運動完,體溫可能達37.5~38度、量體溫前如果水分補充不足、過度疲累,也都會有體溫升高情形,一般而言,清晨時體溫較低,傍晚時體溫會稍高。因此,要測量正確的體溫,從戶外活動後進入戶內,應該要休息5分鐘以上,再量體溫比較準確。生病時最好佩戴口罩,但口罩也有不同的分類及用途,如一般口罩或紗布口罩:僅能過濾較大之顆粒,僅適平時清潔工作時使用;外科口罩約可阻擋80%次微米顆粒,應每天更換,但破損或髒汙應立即更換,適用有感冒發燒咳嗽等有呼吸道症狀時、前往醫院電影院等不通風之場所時使用;活性碳口罩:可吸附有機氣體及毒性粉塵,不具殺菌功能,需費力呼吸或無法吸附異味時應立即更換。(資料來源:健康久久網站-健康專欄)

連假助病毒傳播 出國返鄉注意衛生

連假助病毒傳播 出國返鄉注意衛生#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台北報導)二二八連續假期將近,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出國前可先至疾病管制局網站查詢國際旅遊資訊,以瞭解該國流感及腸病毒或登革熱等傳染病及注意事項,返國後如發生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此外,國內旅遊或返鄉民眾,也要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保護措施。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國際旅遊資訊顯示,鄰近國家日本、香港、澳門,流感持續升溫。此外,新加坡及澳門亦出現腸病毒疫情,而尼泊爾、香港、越南及斯里蘭卡等地有禽流感疫情,馬來西亞則有登革熱疫情。連假期間民眾南來北往有助於疾病的散佈,應慎防腸病毒及流感。衛生局呼籲民眾應落實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及自我保護,外出記得戴上口罩,注意咳嗽禮節。衛生局提醒,出門在外宜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勤洗手,勿接觸禽鳥;到有登革熱疫情發生的國家應穿著長袖衣褲,避免蚊蟲叮咬。

流感威力大 感冒幼童突然無法行走!

流感威力大 感冒幼童突然無法行走!#流感

入冬以來一波波寒流造成的低溫,一直是流感的高峰期,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門診發現有很多小朋友感冒後,導致雙腿疼痛突然無法行走,經醫師診斷後發現是感冒所引起的「急性肌炎」,經過治療後患者症狀終於獲得改善,也讓家長嚇壞的心情終於可以放鬆。(照片為醫師檢查小朋友,照片取自Free digital photos.net)童綜合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高佳慧表示,上個月門診發現很多年齡約5歲~14歲的病童,其中又以6歲~8歲的病童居多,都是因感冒後,初期有發燒的現象,過一兩天後突然兩腿卻出現酸痛,甚至無法走路,由心急如焚的家長帶來就診,檢查發現病童血液中的肌甘酸指數大幅上升,診斷為「急性肌炎」,安排病童住院接受治療,經治療症狀獲得改善,皆可返家休息。年節過後,天氣仍舊是冷颼颼,民眾不論年紀大小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並增強抵抗力,以免感冒,高佳慧醫師說,臨床上,孩童會突發性不良於行,常見的因素為不小心撞傷或扭傷所引起的疼痛,使得走路時因為重量的牽扯而疼痛,導致無法行走;其他的因素,如病毒侵犯神經系統疾病的類小兒麻痺症、腦脊髓炎,也會造成不良於行,無法行走的治療視其不同的病因而決定。高佳慧醫師說,上述孩童們出現的急性肌炎,為呼吸道的病毒性感染所引起;最常見的是流感病毒A型與B型,其他的有C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克沙奇病毒、腺病毒等,也都可能造成肌肉發炎。高佳慧醫師指出,病毒性感染合併急性肌炎現象,可能是病毒直接侵犯肌肉引起發炎,也可能是經由免疫系統的反應所致,不過,這種肌肉發炎的症狀常是在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逐漸改善時發生,還好肌肉疼痛的現象會自行改善,約一週的時間,患者只要多休息、多補充水份,必要時,給予止痛藥減輕疼痛,不會產生不良的後遺症,孩童感冒後若出現異常(高燒不退、雙腿肌肉無力或疼痛、頭暈、嘔吐及意識改變等症狀),最好還是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流感疫情緩降 卻4天奪4命

流感疫情緩降 卻4天奪4命#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台北報導)根據疾管局於(17日)表示,急診的就診人數與比例下降幅度雖趨緩,然整體疫情已脫離高峰期,且穩定緩降中,但昨天根據疾管局最新監測再公佈4起流感相關死亡病例,分別是台北市50歲女性、78歲男性、桃園縣與南投市84歲男性,4人陸續在1月份發病,本月初不幸死亡,感染病毒型別都是B型。(圖片翻攝自衛生署衛教海報。)依據該署疾病管制局流感疫情監測資料顯示,本年流感季(自100年7月1日起)迄今,累計共1,123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上流感季同期1,609例),其中72例死亡(上流感季同期167例),流感併發症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47.0,流感相關死亡率為2.9,目前每週確定病例人數穩定下降中,為降低流感後相關併發症,衛生署再度呼籲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性,並籲請醫師於看診時,留意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注意危險徵兆,妥善處理複雜醫療問題,降低患者發生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風險,持續共同防治流感及其併發症。

疾管局最新確認 流感再增4死

疾管局最新確認 流感再增4死#流感

根據衛生署資料表示,目前流感疫情趨緩,整體而言疫情已脫離高峰期,但疾管局今天再度確認了四名流感併發症死亡案例,尤其週末強烈冷氣團將報到,疾管局提醒民眾,應注意保暖、維持自我健康習慣,以避免遭受感染及傳染他人,如有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治療,並在家休養至康復。(圖片翻攝自衛生署衛教海報。)經衛生署最新確認的4例流感併發症死亡病例,分別為居住中部51歲女性、南部50歲女性、61歲男性及86歲女性,該四名患者陸續於今年元月發病,並於元月底及2月初死亡,4人分別具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史,4人均未曾接種流感疫苗,感染病毒型分為為,3例B型流感,1例A型流感(50歲女性),發病後因肺炎併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等因素死亡。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流感疫情監測資料顯示,本年流感季(自100年7月1日起)至今,累計共1,089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上流感季同期1,609例),其中68例死亡(上流感季同期167例),目前每周確定病例人數已穩定下降,不過衛生署提醒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性,最好減少出入人多且擁擠的公共場所,並持續保持自我防護,若發現自己出現流感危險徵兆,如呼吸短促、血痰或濃痰、胸痛、高燒持續72 小時等病癥,應立刻前往醫院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