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流感無關季節!錯誤迷思恐害延誤就醫

流感無關季節!錯誤迷思恐害延誤就醫#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夏天到了,整體氣溫回升,多數家長都認為「流感」應該在冬天才會出現,夏天不可能會有,對孩子出現感冒徵兆不上心,沒有在第一時間診治,極有可能導致延誤就醫。一名3歲女童輕微咳嗽,伴隨連續4天發高燒,最高逾40度,最低也有38度,但因家長卻認定夏天不會得流感,認為孩子只是一般感冒。檢查後發現女童患有A型流感,住院服藥後,2天後退燒。一年四季都有流感 高峰期在冬季豐原醫院小兒科醫師馬瑞杉表示,台灣一年四季都有流感,高峰期雖然是在冬天12月到2、3月間,但今年比較從過年到現在一直都有流感的患者。一般的「感冒」,如果發燒通常會在3天左右就會穩定,但若是「流感」,就會出現頭痛、倦怠、肌肉痠痛等典型症狀,甚至咳嗽會咳得比較厲害,但也有些患者並沒有這些明顯症狀,反而持續高燒。這時家長一定要留意,詢問學校、安親班等教師,班上有沒有人出現高燒情況,如果有就要盡快帶到有流感快篩的醫療診所進行診治,這樣才能避免家族群聚感染,同時盡早治療。別當自己的醫生 出現異狀馬上就醫流感病毒威脅整年!抵抗力差的幼童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搭上流感列車,父母應拋棄「只有冬天有流感」的錯誤迷思,一發現有異狀就該就醫,千萬別當自己的醫生,免得到頭來延誤就醫,某些患者甚至可能產生更嚴重的繼發性感染。 

流感再發威 落實7招流感不近身

流感再發威 落實7招流感不近身#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上升,新北市近4週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為去年同期2例的14倍,衛生局提醒,近期氣候多變,社區流感疫情仍持續,如出現發燒、頭痛、喉嚨痛、咳嗽及肌肉酸痛等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流感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心包膜炎等,重則奪命,民眾千萬別大意。50歲以上且有慢性疾病是併發重症高風險群新北市近4周新增28名患者,上週因類流感症狀至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3,121人次。衛生局指出,新北市自105年10月1日起至106年6月20日,共累計11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近8成為50歲以上且併有慢性疾病民眾,都是容易引起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7大絕招降低罹流感的機會臨床上,一般的感冒症狀較輕微,常見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及喉嚨痛,偶有輕微咳嗽、發燒或全身酸痛;但流感主要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掩口鼻、速就醫、好作息、多休息,是預防流感的7大絕招,可以降低罹流感的機會。公費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延長至7月31日,衛生局也與627家醫療院所簽約,方便民眾就醫。疾病管制科長許玉芬呼籲,罹患流感應於出現症狀48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劑,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夏季感冒當沒事 小心恐致死!

夏季感冒當沒事 小心恐致死!#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41歲的外籍男性3月底隨台籍妻子來台灣探親,抵台後出現發燒、倦怠感,當時並未在意,但2日後突然出現突發性的呼吸衰竭致心跳停止,被送至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及葉克膜治療。經流感快篩後,診斷為流行性感冒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醫師提醒,本月30日前疾管署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民眾如有流感症狀經醫師臨床判斷判定符合公費用藥劑使用條件者,均可依規定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加強衛生習慣才能避免接觸感染根據疾病管制署的資料,五月第4周相較前幾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流感併發重症通報數及確診數均呈現上升的趨勢。自去年7月1日起至目前已累計52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62死亡案例,顯示即使進入夏季,流感仍不可輕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富康指出,雖然目前已進入夏季,目前社區主要流行病毒型別仍以A型H3N2為主。張富康醫師建議,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才能盡量避免接觸傳染。出現異狀速就醫 降低互相傳染機會若有呼吸道症狀,應配戴口罩,打噴嚏時用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也要盡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民眾若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切勿當作一般感冒而忽視症狀,儘速就醫才能早期治抑制病情、降低互相傳染的機會。按照醫師指示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並在家充分休息,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流感疫情潛伏 老年族群當心肺炎

流感疫情潛伏 老年族群當心肺炎#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還在鼻水直流咳不停?根據疾管署統計,流感疫情從5月底起開始拉警報,流感疫情不減反增。上周截至27日全國類流感門、急就診人次破7萬人,創下本季疫情單周看診人數新高。醫師表示,流感疫情潛伏,為老年族群的隱形殺手,老年人除了要預防流感,更要小心引發肺炎。今天流感案例去年大幅下降去年10月起,衛福部擴大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到全民施打,結果顯示去年底至今年初的流感疫情明顯減少,2017年423例流感重症中,有59例死亡;較前一年2018例重症、425例死亡的數字,重症和死亡案例都呈現大幅下降。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蔡忠紘表示,目前社區流行的病毒,以A型流感(H3N2)為主。流感與一般感冒不同,會引起高燒、全身痠痛外。目前更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肺炎」就是其中之一。肺炎是老人的第三大死因流感病毒會破壞呼吸道上皮、降低黏膜免疫力、也讓肺炎鏈球菌等致病菌更容易入侵人體造成感染。蔡忠紘醫師說明,肺炎是國人第四大死因,更是老年人的第三大死因,有「老人隱形殺手」之稱。老人因免疫力差,感染肺炎恐引起身體劇變,不可不慎!蔡忠紘醫師提及,根據2016年一項跨香港、南韓與台灣三地對肺炎和疫苗的認知調查顯示,63%的香港民眾和68%的南韓民眾知道肺炎可預防,反觀台灣僅有46%,比例明顯偏低。防流感同時要小心肺炎蔡忠紘醫師提醒,老年族群除了預防流感,同時更應小心肺炎。根據台灣家庭醫學會所公告的成人預防接種時程表,無論是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或是終身僅須施打一劑的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都可增加老年族群的抵抗力。包含老人、慢性病患等流感與肺炎高危險族群,若未曾施打肺炎疫苗者,仍應儘快就醫施打自費肺炎疫苗,增加抵抗力。

流感疫情微增 再添3死亡案例

流感疫情微增 再添3死亡案例#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上週就診人次微增,新增3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另新增3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及3例死亡病例,建議有呼吸道不適民眾,為避免疾病加重傳染他人,盡快就醫為上策。上呼吸道案例以A型H3N2為主上周上呼吸道/類流感群聚案例亦上升,主要流行病毒型別以A型H3N2為主。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國內類流感門急診總就診達72,153人次,較前一週增加2.3%。另上呼吸道/類流感群聚通報案件通報24起,以醫院及人口密集機構各9起為多,其次為學校,近期呈持續上升趨勢。此外,新增3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1例為3歲以下幼童。另外增3例重症死亡病例,死亡個案中從32至95歲,一開始都是普通感冒症狀,後來發生發燒、呼吸困難,症狀加重都在一周內死亡。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疾管署提醒,若有呼吸道症狀,應配戴口罩,打噴嚏以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目前疾管署即日起至6月30日止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增列「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民眾如有流感症狀可至全國3千多家公費藥劑合約醫療機構就醫,凡經醫師臨床判斷判定符合公費用藥劑使用條件者,均可依規定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此外,疾管署也呼籲安養護、托嬰中心或醫院、學校等人口密集機構、若出現疑似上呼吸道/類流感群聚疫情,請儘速通報縣市衛生局,以及早啟動相關防治措施。民眾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以降低重症風險。 

溫差溜滑梯 防流感快打「疫」針

溫差溜滑梯 防流感快打「疫」針#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氣溫溜滑梯,流感大軍壓境要注意!三軍總醫院感染科醫師張峰義表示,重症流感可能伴隨高燒、全身痠痛、神智不清等危險徵兆,除了年幼及高齡者外,青壯年族群也要當心,切勿自恃身強體健而忽略預防之道。最重要的還是預防勝於治療,接受疫苗注射才能把威脅降到最低。春季冷熱多變 要當心疫情升溫可能一般而言,季節性感冒對於年紀較小及高齡者威脅較大,而突發的流行性感冒則對於年輕人的潛在威脅可能較大。張峰義醫師表示,全年都可能有流感疫情,加上近日春季冷熱多變,溫差變化大,細菌病毒容易生長,傳播極快,因此更應當心流感疫情有升溫的可能。林口長庚醫院小兒科教授林奏延醫師表示,流感是威脅國人健康的大敵,本流感季(自去年7月1日起)已累計近400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86%個案未接種本流感季疫苗,而在56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之死亡個案中,亦高達80%未接種本流感季疫苗。流感對於健康的威脅要比感冒大得多,其病程長達1-2週,除了病情較嚴重外,還可能導致死亡。青壯年流感請假比率高達66%張峰義醫師表示,依今季度統計發現,流感死亡個案中7%為青壯年(25-49歲),且根據國外研究統計,因罹患流感而請假的比率高達66%,請假天數比一般人多出了1.7天,且平均多出4.8小時無法專注於工作,可見流感會降低社會整體競爭率與生產率,付出隱性的巨大社會成本,因此建議一般人與企業主也應建立自費施打流感疫苗之觀念。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玉成表示,去年開始,政府擴大公費流感疫苗的接種對象,包括6個月至18歲、50歲以上、孕婦及產後6個月內之婦女以及高風險慢性病患等都在免費接種之列,推估接種涵蓋率可提升至現行全人口之25%。相較於往年,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或死亡個案都明顯降低,顯示施打流感疫苗可確實降低流感重症比例以及死亡率。黃玉成醫師進一步提醒,施打流感疫苗並不是就不會感冒,因此民眾仍應做好個人健康管理,多洗手、注意衛生、適度運動、生病時盡量避免出入公眾場合,才能將流感威脅降到最低。                                                                                                                                                                                                                                                                                                                                                                                                                                                                                                                                            

抗流感威脅 7食物一定要吃

抗流感威脅 7食物一定要吃#流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流感與感冒除了注射疫苗,也要提高免疫力。美國哈佛醫學院有名的小兒科教授西爾斯醫師(Bill Sears)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全榖類與優酪乳,以提高各項營養素的攝取—維生素A、C、E,生物類黃酮、類胡蘿蔔素、硒、Omega-3 脂肪酸與鋅。以下是最能提高抵抗力的食物,可以減少一些威脅:1) 柳丁與橘子/柑橘類水果所含的維它命C是首要推薦,因為可增加體內製造對抗感染的白血球與抗體,也增加干擾素,預防病毒入侵人體。大多數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也含有生物類黃酮,是很重要的抗氧化、抗發炎的化學物質,它與維生素C加起來有助於提升免疫力。2)  全榖類/種子與榖子裡的維生素B可以提升免疫力。3)  胡蘿蔔/類胡蘿蔔素可增加天然殺手T細胞,可以刺激產生巨噬細胞(一種免疫的細胞),以對抗癌症。4)  蒜瓣/含有多種抗氧化劑、硒,可對抗入侵者。5) 杏仁果/含有鋅,促進體內產生白血球以對抗感染。比較安全的鋅可從食物裡獲取,一天吃到15~25克就夠了,吃太多(超過75克)反而會抑制免疫功能。6) 綠色花椰菜/這是絕佳的增強免疫力的食物,飽含維生素A、C與榖胱甘?抗氧化•劑。7) 優酪乳/每天吃一碗含有「活的益生菌」的優酪乳,可以刺激免疫系統對抗疾病。西爾斯認為,優格與日照裡含有的維生素D,在減少感冒或流感的功能上,僅次於注射疫苗。(本文摘自/跟著天氣養生/康健出版)

7大絕招 趕跑春節類流感!

7大絕招 趕跑春節類流感!#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春節假期適逢冷氣團來襲,與人接觸交往時,衛生禮貌要注意,別讓新春假期變為潛在疾病感染日。去年春節9天連假,新北市類流感病患佔急診就醫人數高達24.3%,平均每4人中就有1位因流感症狀進急診就醫,今年協調13間醫院,於春節期間增設80診次「類流感特別門診」,以有效分流就診病患,使急診醫療資源更有效運用。流感高峰加上人潮湧現 病毒有機可趁新北市衛生局科長許玉芬指出,冬天是流感流行高峰期,加上春節親友團聚、返鄉及旅遊人潮湧現,連假期間人與人之間密集接觸,讓病毒更加有機可趁,每年的急診及門診求診量都會竄升。加強個人衛生習慣 肉品、蛋類須煮熟近期大陸地區H7N9流感病例持續增加,人可能因接觸到受感染禽鳥的排泄物,或吸入其糞便乾掉後的懸浮微粒而感染,呼籲計劃出國旅遊的民眾及大陸臺商,應加強個人衛生習慣,並注意肉品、蛋類須煮熟,來路不明的禽鳥,勿買、勿養、勿接觸等預防措施。預防流感的7大絕招許玉芬科長表示,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掩口鼻、速就醫、好作息、多休息,是預防流感的7大絕招。若有出現頭暈、無食慾、全身痠痛症狀,在休息2天後仍未改善,可能就要懷疑是類流感,要盡速就醫。連續假期期間,除了與人接觸要注意,個人衛生一定要顧好,才能輕鬆過春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