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防流感併發肺炎 接種疫苗預防勝治療

防流感併發肺炎 接種疫苗預防勝治療#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107年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數據顯示,自10月1日起共累計9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11例個案死亡。同時根據萬芳醫院105年、106年數據顯示,流感或肺炎住院病人人數排名院內第一。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 長者高危險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肺炎連續2年高居台北市十大死因第三位,且106年十大死因中只有肺炎呈現增長趨勢(增7.2%)。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文生表示,此應該與人口老化有關,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人口調查資料,台北市人口老化指數高於全國平均值,高居六都之首。為何肺炎會成為老人殺手?吞嚥功能受損、黏膜纖毛功能受損、免疫力下降和多種慢性疾病,都是導致長者容易感染肺炎的原因。李文生主任強調,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雖然目前流感尚未真正進入高峰期,但流感併發重症案例數已超過去年同期。而接下來跨年連假才是關鍵,隨人群接觸機會增加,感染流感和肺炎的風險也大增,提醒高風險族群於流感高峰期來臨前,務必增強免疫力和主動施打疫苗預防流感。長者治療肺炎效果不彰 預防勝於治療肺炎不僅死亡率高,且臨床治療有諸多限制,復發機率高。研究發現約7至12%肺炎出院病人,因治療不彰於30天內再次入院治療,這可能與治療效果不彰、年紀大、多重疾病、受損的身體機能等原因有關。在常見的社區型肺炎病人中,有40至60%無法確認感染源。且因長者咳痰不易,透過痰液培養細菌時間較長,故臨床上通常透過經驗性投藥治療,進而造成治療效果不彰。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 主動預防肺炎流感高峰期將至,為預防流感和肺炎,最理想的狀況是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李文生主任呼籲民眾可依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和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保護力!今年流感疫苗因異常事件,國內不少醫療院所正面臨流感疫苗供貨不足情形,建議高風險族群可考慮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主動預防,加強抵抗力!國外研究顯示不論同時接種流感疫苗跟肺炎鏈球菌疫苗,或單獨接種流感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跟完全沒有接種這2種疫苗的年長者相比,肺炎住院率都較低。

流感重症恐併發肺炎 謹記防範4招

流感重症恐併發肺炎 謹記防範4招#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0歲的王老先生是一名退休司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因流感重症併發肺炎住院,經克流感、氣管內管插管,入住加護病房治療,2週後病情終趨穩定。王老先生心有餘悸,平常有運動習慣,自覺身體勇健,不易感冒。但住院前幾天突然肌肉關節痠痛、喉嚨痛,自覺應該只是暫時的,隔天還是跟朋友出去旅遊,開車時感到發燒、呼吸急促、胸悶痛甚至咳嗽,只好緊急送醫,才撿回這條命。以後會乖乖打疫苗,人生因感冒結束太不值得!流感好發於每年10月到隔年2月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程盈溎說明,每到流感季節,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流感和一般感冒沒什麼不同,其實大錯特錯。流感為一種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好發於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流感病毒A型與B型可引起大規模流行。流感病毒具高度變異性,傳染力極強,僅單純呼吸,就可讓流感病毒微粒懸浮於空氣中導致傳散。為什麼要打流感疫苗?流感的嚴重性在於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及併發症嚴重。雖然大部分感染流感患者多屬輕症,約1周會痊癒,但少數患者(如老年人、嬰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不全者)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接種疫苗、戴口罩 4招有效預防流感流感疫苗刺激人體產生抗體獲得保護力,保護力可維持數月到1年,可有效降低重症及死亡率。流感疫苗是將病毒表面病毒純化後,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力,根本沒有活性,打完若感冒純屬巧合。程盈溎護理師提供4招,有效預防流感:1)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種疫苗及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衣袖捂住口鼻,必要時戴口罩,避免病毒傳播。2) 注重保健、均衡營養、適度運動,提升自身抵抗力。3) 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上口罩掛門診就醫。4) 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或低血壓等徵兆時,應立即至急診就醫。

講座/小兒流感對策

講座/小兒流感對策#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變涼,晝夜溫差加大。秋冬將至,是病菌活躍與易傳播的季節。秋冬季病毒盛行,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鼻病毒等,生病的機率自然也就提升了許多。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16(五)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分享,針對「流感」之於家中孩子,如何預防及治療的必勝對策。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家有孩子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流感時間:107年11月16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季節流感高峰 中醫保健顧健康

季節流感高峰 中醫保健顧健康#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流感為流行性感冒的簡稱,主要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因群聚造成地區性傳播迅速,或隨著經貿及旅遊等加速跨國散播。以臺灣為例,每年冬季因逢流感流行高峰期,加上新年搭機頻繁或本地南來北往的返鄉人潮,疫情也隨著感染者的活動而擴散至各處,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應多加注意與預防。流感高危險族群 長者、孕產婦、嬰幼兒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施宏昇表示,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透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特別在密閉環境中,因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也可經由接觸傳染,如手接觸到感染者的口沫或鼻涕,再碰觸自己口、鼻或眼而感染。感染流感後,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部分患者伴有腹瀉、嘔吐等症狀。多數患者發病後會自行痊癒,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常見為病毒性肺炎及細菌性肺炎,另外還包括腦炎、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及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等。高危險族群包括大於65歲以上老年人、孕婦和產後2週內的婦女、嬰幼兒,患有心、肺、腎、肝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另外病態性肥胖者(BMI≥40)在2009年至2010年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肥胖首次被確定為嚴重流感的危險因素,不可輕忽。染感冒飲食宜清淡 吃完熱食冒汗應更衣避感冒施宏昇醫師表示,依照中醫臨床辨證論治,流感的治療應首先分別風寒證與風熱證。風寒證症狀有身體微發熱但怕冷、體表流汗少,伴隨頭悶痛、肢節痠疼,鼻塞流清涕、喉癢想咳嗽、咳痰多白色稀痰。而風熱證症狀有身體烘熱感、體表易岀汗,鼻塞多流黃稠涕,伴隨頭脹痛,喉嚨痛、咳嗽痰黃稠。感染流感病毒後,雖然大部分的人可自行痊癒,還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一旦有類似流感症狀,應盡早尋求合格中醫師診治,避免延誤病情。感冒病人應適當休息,多飲溫水,以簡單清淡飲食為宜,禁食生冷、酒類與油膩等食物。臥室空氣流通時,應注意身體不可直接吹風。若吃完熱食或蓋被後身體流汗多,應及時更換乾爽衣服,避免再受風寒。施宏昇醫師提醒,流感及併發症雖然可怕,但只要把握好幾個原則,就能減少流感機會。如每年定期接種流感疫苗、維持手部清潔(勤洗手、不用手直接碰觸口鼻眼)、注意呼吸道衛生及禮節(打噴嚏用面紙、手帕或衣袖遮住口鼻)、生病時在家休養、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注意飲食均衡及適當運動,維護身體健康。

兒童染流感危險四冠王 疫苗打對沒?

兒童染流感危險四冠王 疫苗打對沒?#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還認為流感只是小感冒、咳嗽幾天就沒事嗎?兒子在幼稚園染上流感,回家後傳染全家,大人、小孩竟接力陸續重病1個月才痊癒,夫妻倆甚至為了照顧孩子請假,慘痛經驗嚇得全家開始年年接種流感疫苗。許多民眾常輕忽B型流感嚴重性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醫師表示,每年秋冬台灣進入流感季節,兒童是傳散與造成流行的重要樞紐,每年都有流感疫情的原因主要為流感病毒變異大,一旦產生抗原性的改變就容易造成大流行,且流感病毒傳染力極強,最新研究更發現,流感患者不需要咳嗽、打噴嚏或說話,僅單純的呼吸就可以讓流感病毒微粒懸浮於空中導致傳染。目前主要會造成季節流行的流感病毒以A、B兩型為主,A型病毒有數種不同亞型4,台灣主要流行為H3N2及H1N1,B型則有維多利亞株與山形株2種。許多民眾常輕忽B型流感嚴重性,實際上,據統計台灣B型流感流行率2010至2017流感季平均佔約4成。B型流感與A型流感造成的臨床症狀類似,有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也會引起重症,上一個流感季(2017-2018年)流感相關的重症及死亡案例,8成為B型流感所致。預測流感流行病毒株 並非每次都準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柏誠表示,三價流感疫苗組成依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預測的流感病毒株而定,在2種B型流感病毒株中建議1種來放入疫苗,由於2種B型流感病毒可能會同時並存,若猜錯病毒株,流感防疫恐有漏洞。四價流感疫苗,完整涵蓋2種A型、2種B型,可提供民眾更完善預防選擇。專家呼籲,建議年齡6個月以上都應施打流感疫苗,儘早施打才能獲得完整保護力。現行流感疫苗有2種,分別是三價與四價流感疫苗。黃柏誠醫師說明,世界衛生組織每年2月會根據過往流感監測數據,來預測今年三價流感疫苗要涵蓋哪一種B型病毒株。因各國流行病毒株不同,加上2種B型流感常共存出現,導致預測失準機率高,因此發生多次疫苗猜錯的狀況,機率過半,使疫苗保護力打折。流感最常從兒童開始流行 易感染、易發燒呂俊毅醫師表示,兒童是流感流行重要的樞紐,容易受到感染、傳染力又強,容易傳染給家人或是同學,所以流感的流行通常從兒童開始,可稱是流感4冠王:1) 最易感染/從民國105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門、住診合計(包括急診)就診率統計來看,0至4歲小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就診率居全年齡之冠。2) 發燒比例最高/研究指出,95%的14歲以下兒童會因流感而發燒,但成人得到流感不見會發燒。3) 病毒停留時間最久/研究顯示小孩帶病毒時間會比成人多4天左右。4) 傳染力最強/罹患流感的人在發病前1天至症狀開始後的3至7天都可能會傳染給他人,但幼兒的傳播期更長,可長達7天以上。四價流感疫苗 現在6個月以上即可以接種世界各地許多國家如日本等,都紛紛將四價疫苗納入公費接種計畫,今年WHO也首度優先提及四價流感疫苗的成分,再提及三價流感疫苗的成分。四價流感疫苗過去僅能於3歲以上接種,但現在6個月以上即可以接種。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也特別更新兒童流感預防建議,強調6個月以上孩童施打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呂俊毅醫師與黃柏誠醫師共同呼籲,莫輕忽流感,特別是小孩、年長者以及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是流感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更要特別注意,6個月以上都應盡速接種流感疫苗,可以考慮接種保護力更廣泛的4價流感疫苗,保護自己與家人「就4現在,疫起防流感」。

擔心流感疫苗副作用?醫師破迷思

擔心流感疫苗副作用?醫師破迷思#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流感疫苗15日剛開打,55歲的劉先生在疫苗開打第1天即前往接種公費疫苗。劉先生以前聽聞似是而非的流感疫苗資訊而不敢施打,這次是第一次施打,幸好諮詢醫師釐清對流感疫苗的困惑。醫師提醒,施打疫苗產生抗體,仍是目前醫學上唯一可預防流感的方式,民眾若有疑慮,可到住家附近合約院所向醫師諮詢。不預防得流感才用藥 小心引發嚴重併發症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主任巫慶仁表示,流感疫苗施打後,極少數的人出現副作用可能是略有過敏反應,例如發燒、類似重感冒症狀。不過,施打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還是可能得到一般小感冒,並不是因為免疫力降低。有的人怕疫苗的可能導致副作用,不施打疫苗,認為萬一得了流感再使用抗病毒藥物。然而,可惜幾年抗病毒藥物使用後的統計,發現大部分抗病毒藥物已經無效,而且最常用的克流感這幾年也開始有抗藥病毒株產生。其他對於重症的各種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皆沒有確認直接有效的證據。流感疫苗保護力 平均可達30至80%巫慶仁主任表示,施打流感疫苗2周以上才會產生保護力,效果不超過1年。建議每年施打的原因,是效期的緣故。根據國外文獻,流感疫苗的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可達30至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至90%保護效果。對老年人可減少50至60%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減少80%死亡率,重要性不言可喻。打疫苗、勤洗手、注意衛生 預防流感疫苗是否會白打?巫慶仁主任表示,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施打四價疫苗,政府目前提供三價疫苗,但不論是三價或四價,都有一定防護率。對流感疫苗有疑慮時找醫師諮詢,若不慎得到流感時,務必戴上口罩、多喝水,居家自我健康隔離管理。而施打疫苗、勤洗手、注意口鼻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的不二法門。

溫差大小心感冒!流感、感冒這樣區分

溫差大小心感冒!流感、感冒這樣區分#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感冒一年四季都會發生,特別是氣溫突然下降時,尤其是冬天最容易發生。感冒是一種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每個人一定都得過。當人的體質虛弱、生活失調、病毒乘虛侵入時就會引起感冒,輕者出現全身乏力、流鼻涕、咳嗽等症狀,重者發燒、咽痛等。感冒症狀出現前2、3天 已具有傳染性桃園醫院教學病房護理長林淑瑩表示,氣候突然變冷,上呼吸道粘膜內的血管也就跟著收縮,身體無法立即適應,若同時身體抵抗力變弱,病原體就趁虛而入,沒注意衣物添加及保暖就會受寒。另外天冷時,大家呆在緊密不通風的室內共處一室,被各種咳嗽和噴嚏環繞,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亦會接觸帶病毒的人。感冒具有傳染性,症狀出現前2、3天及病症早期就已經散播病原,最主要經由飛沫傳染,如咳嗽、講話、打噴嚏時;口水散佈於空氣中,被周圍的人吸入受感染;與病人共餐食具、接吻等,都會受感染。感冒常見繼發性細菌感染所引起合併症,如中耳炎、頸部淋巴腺炎、喉頭炎、支氣管炎、肺炎、鼻竇炎、咽部扁桃腺炎。流感症狀出現較突然 易發肌肉疼痛等症狀許多人對於「感冒」與「流感」時常搞不清楚。感冒症狀較不像流感來得那麼突然,感冒與流感有很多類似症狀,不容易直接從患者症狀判斷。但流感與一般感冒較不同之處在於,通常流感症狀突然出現,而且多數患者會直接出現發高燒、畏寒、頭痛、肌肉關節疼痛、極度疲倦等症狀。林淑瑩護理長說明,常見簡單居家預防感冒方法有(1)早晚溫差大時注意穿著;(2)多喝水及充份休息;(3)均衡飲食,增加新鮮蔬果攝取,避免攝取過量油脂;(4)打噴嚏或咳嗽時,以手帕掩住口鼻;(5)經常洗手及漱口。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幼兒等7族群受惠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幼兒等7族群受惠#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年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猖獗季節,為了防患未然,衛生福利部已於10月15日開始展開60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作業。11月流感疫情報到,尤其長輩和幼童抵抗力差,建議應儘早到醫院施打疫苗。50歲以上、幼童等7大族群 可公費接種流感疫苗今年接種的三價流感疫苗可有效抵抗A型流感(H1N1及H3N2)及B型流感,10月15日起開放國內(1)50歲以上成人、(2)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3)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的父母、(4)幼保、安養機構人員、(5)醫事及衛生等單位防疫相關人員、(6)禽畜業者及(7)具有潛在疾病者,包括高風險慢性病人(含BMI≧30)、 罕見疾病患者及重大傷病患者等族群,免費至各地醫療院所施打;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則在11月1日起在校集中施打。流行性感冒疫情 每年11月初開始逐步升溫600萬劑流感疫苗約可涵蓋全台約25%人口,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盧進德表示,施打流感疫苗後至少需2週抗體才會產生,且每年流行性感冒從11月初開始到年底期間將逐步升溫,過年前達到最高峰,因此建議民眾於開放施打期間儘速完成施打。青壯年族群可獲得70至90%保護效果,高齡者則可減少50%流感併發症發生風險。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型別不一定相同,每年均須重新接種。發燒、未滿6個月嬰兒 不宜施打民眾去醫院施打流感疫苗時應攜帶健保卡及身分證,若是孕婦或嬰兒父母、幼教人員等特殊族群則須攜帶相關證明文件,於門診掛號經醫師評估再行施打。非公費接種對象可自費接種流感疫苗,若希望有加強保護則可自費施打四價流感疫苗,可有效抵抗2種A型和2種B型流感。羅東博愛醫院呼籲,發燒或正患急性中度重疾病者,最好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出生未滿6個月,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資料,不予接種;已知對疫苗成分過敏者、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也不予接種。疼痛反應率低 施打疫苗度流感高峰流感疫苗成分與效力國際皆同,被認為安全且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經統計僅5%民眾施打後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等輕微反應。盧進德副院長提醒,公費施打對象把握時間儘速到院施打,平時也應勤洗手、出入公共場合佩戴口罩,增強自身抵抗力,才能抵禦病毒入侵,健康度過流感高峰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