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

燜燒罐健康料理:低卡健康 日式味噌雞肉鍋

燜燒罐健康料理:低卡健康 日式味噌雞肉鍋#火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冬天不免想吃暖呼呼的鍋,有湯又有肉又有飽足感。蒟蒻麵低卡健康,配日式火鍋特別對味。材料/昆布高湯、雞肉150g、洋蔥20g、蒟蒻麵1卷、白菜30g、豆腐20g、味噌2湯匙、蔥絲適量。作法/1)雞肉、洋蔥、豆腐切小丁2公分,白菜撕成小口狀5公分。2)預熱燜燒罐,加入雞肉,燜1分鐘。3)二次預熱,加入洋蔥、白菜,燜30秒。4)沸煮昆布高湯,加入味噌,煮開。5)加入豆腐、蒟蒻麵,注入步驟4高湯至八分滿,略攪拌後拴緊蓋子燜煮2小時,即可食用。Tips/既然是火鍋理,自然可以大量澎湃加入任何喜愛的口味做替換,湯頭多寡就看喜不喜歡喝湯可做適當調配。(本文摘自/燜燒罐的美味指南/啟動文化出版)

吃鍋不用奔韓國!自製省時好吃部隊鍋

吃鍋不用奔韓國!自製省時好吃部隊鍋#火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放入各種火腿和罐頭肉、豆子,再放入辣醬料,煮滾後就是一碗美味的湯。把料吃完之後,可以放點拉麵下去煮來吃。材料/豬肉(碎肉)100g、生薑泥、胡椒各少許、黃豆芽100g、大蔥1根、青辣椒、紅辣椒各1個、洋蔥 1/2個、pork and beans罐頭1/2罐、香腸5個、火腿(淡味)150g、泡菜 1/4個、年糕50g、起司片1張。醬料/辣椒醬、辣椒粉、蒜泥各1大匙、醬油、砂糖各1/2大匙、鹽巴1小匙、胡椒少許。高湯/水4杯、清酒、醬油各1大匙。請試著做看看!1)豬肉用生薑泥和胡椒調味。2)黃豆芽洗乾淨,大蔥和辣椒切斜片。3)洋蔥切片,pork and beans罐頭用篩網過濾湯汁。4)香腸切斜片,火腿用廚房紙巾去油,切薄片。5)泡菜把裡頭的醬料瀝掉,切成2cm大小。6)調味好的豬肉放到滾水裡稍微燙一下。7)大鍋裡放入豬肉、香腸、火腿、洋蔥,再放入醬料和3杯高湯,煮15分鐘。8)放入黃豆芽和辣椒、年糕,倒入剩下的高湯,再煮5分鐘,放入起司片,關火。(本文摘自/腰瘦美味好鍋物/博碩文化出版)

減肥也能放心吃!低熱量鱈魚清湯鍋

減肥也能放心吃!低熱量鱈魚清湯鍋#火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鱈魚、海帶芽、蒟蒻絲等低熱量食材,再用具有口感的蒟蒻絲增加分量,即使是減重其間,仍然擁有飽足感。橙醋搭配薑泥的清爽沾醬,讓鮮美味更上一層樓。材料/鱈魚1片、鹽少許、海帶芽80 公克(泡開後)、蔥1/2根、高麗菜2片、蒟蒻絲100公克、橙醋適量、薑泥適量、蔥適量。湯底/水2杯、酒1大匙、昆布4公分。步驟/1)鱈魚對切,撒鹽。海帶芽用水泡發,切成適口大小。蔥斜切片。高麗菜撕成大片。蒟蒻絲用熱水燙過再瀝乾水分。橙醋加入薑泥、蔥,製成沾醬。2)將湯底煮滾後,取出昆布,放入鱈魚、海帶芽、蔥、高麗菜、蒟蒻絲,再次煮滾後,轉小火煮7~8分鐘。3)搭配薑泥橙醋沾醬食用。Point/富含麩胺酸、肌?酸等鮮甜成分的鱈魚,屬於脂肪含量較少的魚類,即使減重期間也能放心享用。(本文摘自/一個人‧療癒鍋/三采文化出版)

吃到飽火鍋熱量驚人高 相當11碗白飯

吃到飽火鍋熱量驚人高 相當11碗白飯#火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冷台灣人愛吃火鍋,但你知道嗎?一頓吃到飽的火鍋高達3170大卡熱量,相當約 11.3碗白飯的熱量,若每週吃1次,一個冬天體重將會增加約4.3公斤!鈉攝取量更高達5700毫克,約為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2.4倍。因此基隆市衛生局提醒,若要避免肥胖上身,最好降低吃鍋頻率,每個月不超過2次,且以低卡的蔬菜湯底為優先選擇。6招聰明吃鍋不致胖肥胖會引發代謝症候群,容易造成腦部血管阻塞,甚至缺氧壞死,加速記憶和腦部功能的退化,進而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加料烹煮後的火鍋湯底最好不要喝,特別是反覆加熱、顏色變混濁的湯底,以免吃進過多雜質、油脂、普林和鈉,增加慢性病的風險。衛生局也提醒,掌握「拒吃到飽」、「採清湯底」、「巧搭醬料」、「多吃蔬食」、「少加工品」、「少吃甜點」6招聰明吃火鍋原則,只要養成餐餐吃7分飽的習慣,多吃當季未加工食物,以白開水或無糖茶取代含糖飲料,才可以享受暖呼呼的火鍋之餘,又能避免損害健康。

天冷吃鍋不怕胖!自製清爽雞肉丸火鍋

天冷吃鍋不怕胖!自製清爽雞肉丸火鍋#火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放入用雞胸肉做成的丸子和香菇、白菜,清爽又開胃的火鍋料理。材料/雞胸肉500g、牛奶1/4杯、白菜葉4片、蔥1根、金針菇1把、秀珍菇100g、海帶高湯4杯、醬油1小匙、清酒1大匙、鹽巴、鰹魚露各1/2大匙。調味醬/雞蛋1個、綠豆澱粉2大匙、清酒1小匙、生薑泥1/2小匙、鹽巴、胡椒少許。請試著做看看!1)雞胸肉在牛奶裡醃10~15分鐘。2)撈出雞胸肉,洗乾淨,去掉筋的部分。3)將整理好的雞胸肉打碎,和調味醬材料拌一拌,弄成一口吃的丸子狀。4)白菜切成一口大小,蔥切斜片。5)金針菇去掉底部,切成適合入口的大小,秀珍菇分成2~3段。6)鍋子裡倒入海帶高湯,煮滾時放入雞肉丸子。7)把湯汁表面的浮沫撈掉,把整理過的青菜全都放進去煮。8)用醬油、清酒、鹽巴、鰹魚露調味,煮滾一次。TIP/把雞胸肉浸在牛奶裡,可降低腥味、肉質也會變軟。雞胸肉用切割器或手動攪拌器就能輕鬆打碎。(本文摘自/腰瘦美味好鍋物/博碩文化出版)

吃一餐熱量高達3170大卡 火鍋店猶如「冬天集體增肥營」

吃一餐熱量高達3170大卡 火鍋店猶如「冬天集體增肥營」#火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寒流一來,氣溫急遽下探,但火鍋業在此時此刻人潮卻絡繹不絕,業績不斷升溫,不過在寒冬中愛吃火鍋的你,可別小看這裏頭的超高熱量,一不小心,恐怕讓你吃成豬頭!舉個例子,倘若走進吃到飽火鍋餐廳,又一心抱著想吃回本的心態,一餐下來的熱量,加加減減,一口氣可吃下3170大卡的熱量,相當於一餐能抵「兩天份」所吃下的所有食物!冬天集體增肥營 你今年參加了嗎?從火鍋店外頭望進玻璃窗內,整間店氤氳著蒸騰白煙,裏頭座無虛席,人頭來回竄動,這是冬天集體增肥營。根據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數據指出,一頓吃到飽的火鍋,能吃進3170大卡熱量,相當約11.3碗白飯的熱量,已遠遠超過體重60公斤的成年靜態工作者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700大卡,甚至超過一整天所需的熱量(約1800大卡)。如果你又是火鍋愛好者,若每周吃一次,一個冬天下來體重會增加約4.3公斤,一頓吃到飽火鍋鈉攝取量更高達5700毫克,約為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鈉建議攝取量(2400毫克)的2.4倍,恐怕心血管也會受不了。不只有高熱量 血管也會受不了國健署指出,火鍋通常含有較高的鹽分、油脂及熱量,經常食用,會導致體重過重、肥胖、高血壓、動脈硬化,甚至導致腦中風、狹心症、心肌梗塞等嚴重併發症。即使偶然食用,也應注意選擇火鍋食材,此外坊間吃到飽火鍋店,經常提供高糖食品(如飲料、冰淇淋、甜食點心等),除容易引起蛀牙之外,還可能增加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症候群、甚至罹患癌症的風險。提醒民眾,火鍋盡量別挑吃到飽餐廳,飲料也請選無糖飲料,沾醬也少用熱量較高的沙茶醬,此外,膽固醇較高的內臟、牛肉、豬肉,也應適可而止,並且多吃蔬菜,少吃火鍋料,才能在寒冬享受火鍋之餘,也能不損健康。

熱量驚人高!冬天吃火鍋行前須知「六大招」

熱量驚人高!冬天吃火鍋行前須知「六大招」#火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冬天吃火鍋,為去寒保暖的最佳良方,但若一口口肉片不斷往鍋裡涮,火鍋料等加工食品不斷往鍋裡丟,吃膩了再一杯飲料解膩,吃飽了餐後甜點再做完美收尾,這吃下肚的熱量恐怕會驚人高,粗估,莫約 3170大卡,幾乎一口氣吃下六餐!如果你警覺到火鍋的可怕之處,且看吃火鍋六大招,才能在一飽口腹之慾的同時,也能顧全健康!1) 拒吃到飽/建議愛吃火鍋的民眾選擇份量固定的火鍋店,並養成餐餐吃七分飽的習慣。吃到飽的火鍋常會短時間內吃下大量東西,很容易一口氣吃下等同十一碗白飯以上的熱量,除了增加腸胃道負擔外,多餘的熱量還會轉成脂肪囤積在體內。2) 採清湯底/選擇昆布或番茄蔬菜湯,少選麻辣鍋、酸菜白肉鍋等熱量較高的湯底,如喝2碗(400毫升)麻辣湯底熱量高達382大卡,是清湯湯底熱量(約10大卡)的38倍之多,且鈉含量即達一天建議攝取量(2400毫克)。3) 巧搭醬料/沙茶醬、醬油、辣椒醬及豆瓣醬等醬料類,油脂及鈉含量高,應減少使用,並建議可使用天然食材如羅蔔泥、蒜、蔥及香菜搭配提味。4) 多吃蔬食/建議多選當季天然未加工、可見食物原貌之食材,蔬菜類如茼蒿、菠菜、蘿蔔及各式菇類,熱量低又富含營養素及纖維質,更可以增加飽足感。5) 少加工品/炸豆皮等油炸類加工火鍋料含有大量油脂,貢丸、火鍋餃則多會使用肥肉來增加口感,其脂肪及熱量皆很高。常見的加工類火鍋料中,熱量最高前5名分別為炸豆皮(358大卡/100克)、燕餃(311大卡/100克)、魚餃(275大卡/100克)、蝦餃(270大卡/100克)、貢丸(235大卡/100克) 。6) 少吃甜點/1杯檸檬紅茶有86大卡,含糖量21.5克;1杯(可樂有122大卡,含糖量30.5克;1球巧克力冰淇淋有164大卡,含糖量12.9克;在店家無限供應下,容易攝取過多熱量及吃下大量的糖,建議以白開水或無糖茶取代,既能解渴,也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提醒/在享用火鍋時,應該注意避免攝取膽固醇較高的內臟類及脂肪較高之食物(如牛肚、鴨血等);火鍋湯底因久煮,普林含量較高,應少喝湯,避免造成痛風;此外可搭配水果如芭樂,補充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並以無糖茶取代含糖飲料,就可開心健康聚餐。

吃火鍋不忌口 壯漢痛風發作痛得哇哇叫

吃火鍋不忌口 壯漢痛風發作痛得哇哇叫#火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痛死我了!」一名壯碩大漢一邊哀號,一邊由家人用輪椅退進急診室,原來是天寒地凍大吃火鍋、喝啤酒引發痛風。醫師表示,有痛風的人在冬天享受火鍋之餘,務必小心選擇食材,要避免高普林的動物內臟及高濃度的湯底,同時也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痛風上身。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醫師蔡錦鋒表示,痛風古稱「帝王病」,形容只要被痛風纏上,別說走路,就連對著患部吹個風,就會痛得讓人受不了,就好像關節處的骨頭被動物啃食一樣,所以才又被稱為痛風。預防之道 慎選食材+注意保暖蔡錦鋒醫師說,痛風又稱為「高尿酸血症」是普林障礙的疾病,好發在關節處,故又稱「痛風性關節炎」與飲食有很大的關聯,若攝取高普林食物及大量酒精,而水分又補充不足,就很容易引發。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國人痛風盛行率,男女分別是8%和2%,且盛行率有逐年上升及年齡下降的趨勢。尤其冬天低溫,尿酸更容易結晶並堆積在手指、腳指、腳趾、膝蓋、手肘,以及耳朵等低溫關節處,而造成痛風。這也是每到天氣寒冷的時節,急診室就會湧現大量的痛風病患,因此,做好保暖措施也能有效降低痛風復發。至於冬天熱門的火鍋,煨煮下海鮮、肉類及內臟等食物,會將其富含的普林溶入湯汁中,加上湯底大骨等食材長時間熬煮,又會提高普林的含量,所以有家族遺傳或尿酸偏高的人應少吃火鍋,特別要避免精華的湯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