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

上班族9成工作壓力大 4成睡眠不足

上班族9成工作壓力大 4成睡眠不足#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經濟痛苦指數攀升引發生理痛苦,進而影響到身心狀況,據調查顯示,上班族逾9成感到工作壓力,造成工作壓力的原因,除了與工時長影響作息,也連帶影響睡眠時數不足。有更多是因此無法養成固定、強度適中的運動習慣,造成壓力無法適度排除。調查結果指出,上班族感到工作壓力的成因與狀況,以工作時間長、睡眠不足居冠,佔42%,其次以飲食不定、腸胃不適第二,佔23%,其他成因與狀況還有交際多口乾、口臭佔3%、感覺全身有毛病、但說不出來等。睡眠不足 恐誘發心血管疾病有許多上班族選擇以養生茶來抒壓和提神,專家建議,針對睡眠不足現象,黃耆可改善壓力所造成的失眠,並調節免疫,而經常熬夜應酬的上班族群,可選擇具有解毒保肝的保健品,例如樟芝。而根據醫學報導指出,睡眠不足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並加重其他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戴承杰醫師建議,若有疾病則尋求治療,若只有症狀,則應確實了解成因後進行改善。或可透過運動、休息等方式來減輕或提早預防身體上的各種症狀。 

《還我睡眠》3大類營養素吃出好睡眠

《還我睡眠》3大類營養素吃出好睡眠#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得不到品質良好的睡眠,白天就容易感到疲倦,導致工作和生活效能降低,同時也影響健康,這種惡性循環總讓人好乏力!但你可能不知道,和你一樣睡不著的人可多了,根據2013年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發現,在台灣有1/5的人受到失眠困擾。用天然食物  趕走你的失眠困擾既然,阻礙睡眠的食物需要戒除或避免,那麼哪些食物能幫助你吃出好睡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洪若樸營養師說,透過飲食,不僅可補充身體缺乏的營養素,比起安眠藥物更是安全又無副作用,因此,想要改善睡眠品質的人,不妨可以試試以下3大類營養素:1)含色胺酸的食物/研究發現,睡前攝取含色胺酸的食物能有助安眠,色胺酸又有天然安眠藥之稱,因為它是腦部製造血清素的原料,可使人放鬆、心情愉悅,減緩神經活動而引發睡意;而含有色胺酸的食物,包括:全麥食物、肉類、香蕉、堅果類、牛奶、魚類等。2)適量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B2、B6、B12、葉酸及菸鹼酸,都有安定、舒緩神經的效果,能幫助睡眠。其中維生素B12可消除煩躁不安的情緒;B6可以幫助製造血清。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包括全麥穀類食物、綠葉蔬菜、牛奶、肝臟、牛肉、蛋類等。3)富含鈣、鎂的食物/鈣和鎂是天然的肌肉鬆弛劑和鎮定劑,豐富的鎂可有效放鬆身體肌肉,補充足夠的鈣質,則有助於安定情緒、消除緊張壓力,進而幫助入睡;而含鈣、鎂的食物,包括牛奶、小魚乾、香蕉、堅果類、杏仁等。但營養師也提醒,助眠食材固然能幫助改善睡眠狀況,但如果份量吃錯、進食時間選錯,可是會適得其反!別再大吃宵夜 助眠小撇步這樣吃而有些人會有睡前吃消夜的習慣,洪若樸營養師建議,睡前食用以少量清淡為主,像是1杯低脂溫牛奶,因為牛奶助眠,但對於牛奶過敏的人,可以選擇以1小杯優酪乳加上半顆蘋果或半根香蕉打成水果優酪乳,或是吃1小片全麥麵包都能解除飢餓幫助入眠;但如果可以的話,睡前2小時最好能不要吃東西,因為腸胃的運動會讓身體處於工作狀態,反而沒辦法休息。

《還我睡眠》飲食8原則 找回好睡眠

《還我睡眠》飲食8原則 找回好睡眠#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好的睡眠品質對白天工作與學習表現有很大影響,如果一個人長期睡眠不足,容易產生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等現象;且長期失眠的人如果單靠安眠藥來維持睡眠,不僅對身體有害,而且會產生依賴性。慢性失眠  恐造成暴躁、易怒而每個失眠的人都可能是因為不同因素影響,有些人會因為環境、飲食影響,造成短暫性失眠,會造成頭痛、頭昏,早上起來精神不濟,但當時間超過一個月,就有可能變成慢性失眠,這會造成身體長期累積疲累,無法放鬆修復,容易造成免疫系統下降,產生暴躁、易怒等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因此想要有好的睡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洪若樸營養師建議,可從日常飲食習慣調整做起:1)一天不喝超過2杯以上的含咖啡因飲料。2)晚餐不要吃太多,建議吃一些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魚類,可避免夜晚因飢餓而醒來。3)吃東西細嚼慢嚥,勿狼吞虎嚥、維持8分飽,晚餐時減少喝碳酸飲料、避免邊吃邊說話,吞入過多空氣,以免造成脹氣。4)晚餐、消夜別吃太鹹、過於辛辣的食物。5)避免睡前喝過多的水,造成晚上需不斷起來如廁,影響睡眠品質。6)減少酒精攝取,且不要在上床前2小時內喝酒,因為過多的酒精會刺激中樞神經,影響睡眠。7)睡前2小時吃些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食物助眠,例如1份水果加上少量的全麥麵包,盡量將熱量控制在200卡左右。8)平日飲食要均衡,也可適時補充含維生素B群、鈣、鎂的食物助眠。

失眠人口暴增 睡眠中心數量十年來多10倍

失眠人口暴增 睡眠中心數量十年來多10倍#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因為國人的生活型態的日漸改變,導致我國的失眠人口,幾乎是以暴增的氣魄,往攀升,根據統計,我國失眠人口大約佔人口比例約二成,幾乎是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有失眠困擾,也讓治療失眠的睡眠醫學中心不斷開設,導致近十年之間,數量也暴增了十倍之多,顯見我國民眾失眠的嚴重性。睡前滑手機 失眠最主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杭良文醫師指出,睡眠空間和生活空間應該涇渭分明。前者講求暗、靜、純,恰與後者明亮的環境成強烈對比。尤其現代人3C成癮,睡前猛滑手機、貪看電視、沉溺電腦等習慣,會讓腦子轉個不停,當然就難以潛心休息。其實在良好的睡眠環境中,並不需要很大的空間或昂貴的寢具,積極排除干擾因素,安然入夢非夢事。另一方面,過去十年來,國內的睡眠中心以十倍的速度成長,反映出國人睡眠困擾的嚴重性。有些病患甚至做過多次的多功能睡眠生理檢查,但求找出夜不成眠的病因。杭良文指出,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包括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不寧腿症候群,其中又以失眠占最大宗,這從國人的安眠藥消耗量就可見端倪。三高患者 失眠機率暴增值得注意的是,三高患者的睡眠障礙比例更高,因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往往伴隨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不寧腿症候群,以及一些神經病變,直接影響睡眠品質,而我國二十歲以上的三高患者多達數百萬人,也成了民眾失眠的最大原因之一。杭良文醫師解釋,睡眠中心的治療,病患進入睡眠中心進行評估,必須提供連串的主觀與客觀資料,包括記載睡眠日記,戴上手錶狀的體動計,接受夜間檢查,參加睡眠環境學習之旅等。治療方法也很多元,譬如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可藉由手術、配戴呼吸器或牙套,加上行為治療來矯正,有些甚至透過吹奏樂器,以訓練咽喉肌肉緊實不塌陷。失眠者除了謹慎服藥助眠,也常有生活習慣改善的空間,譬如睡前不吃太飽、太油、太辣,或是喝茶、酒、咖啡、汽水等刺激性飲料。因此,民眾若有嚴重性的失眠,須由醫師審慎的評估,並且排除各種失眠的可能性,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失眠問題。

長高3關鍵:營養、睡眠、運動缺一不可

長高3關鍵:營養、睡眠、運動缺一不可#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建議,孩子想要長得高又壯,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C、D及礦物質鎂、鋅;國內醫師也表示,充足均衡的營養是長高的關鍵,因此建議成長期青少年注重營養,此外運動、睡眠長短也會影響身高,須特別留意。人各有高矮基因!營養最重要新光醫院小兒科李俊賢醫師表示,身高並不是由單一特定基因決定,人身上同時存在高的基因和矮的基因,長得高或矮,主要是看遺傳表現,所以會有同個家庭,卻看到一個孩子長得高,另一個很矮的情形。為此,想要長得高,就需要突破基因的先天限制,透過營養攝取、運動和睡眠,來幫助長高。李俊賢醫師說,其中營養攝取更是長高關鍵,青少年可多攝取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或是建議利用藥材,如穀芽、黃耆來促進骨骼新陳代謝,幫助長高。此外,多運動和充足睡眠,也是成長期不可少的,提醒青少年切勿熬夜、並養成運動習慣,才能長得又高又壯。

樂閱讀/每日睡7.5小時 鍛鍊睡眠本能

樂閱讀/每日睡7.5小時 鍛鍊睡眠本能#睡眠

現代人的生活讓各種「本能」不斷退化。人類的「睡眠本能」,是可以讓身心徹底休息、維持健康的本能,然而,卻也是我們不斷退化的本能之一。許多人的睡眠慾並沒有充分獲得滿足,晚上想睡卻睡不著,即使入睡也很容易醒來,導致白天處在睡眠不足的狀態。根據資料顯示,日本人的睡眠時間在幾十年來整整減少1小時,越來越多人過著「夜貓子生活」。和過去相比,我們越來越晚睡。加班後回到家已經將近半夜,吃完晚餐甚至會超過晚上12點。許多人的工作型態日夜顛倒,白天休息、晚上工作;再加上長期景氣不振、貧富差距擴大、對未來憂心忡忡等等壓力因素,這種「不夜城」的環境,造成許多人「無法入眠」。睡眠是健康的基礎,睡眠不足會導致頭痛、疲勞、倦怠、煩躁,也會造成腸胃功能減弱與便祕,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近年來,醫學研究顯示,睡眠與壓力、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或生活習慣病之間具有一定關聯性,同時我們也知道,慢性失眠還會導致冠狀動脈病變、腦血管病變與癌症。由此可知,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對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實際上,很多人卻經常熬夜且很難入眠。因此,以下將介紹獲得良好睡眠品質的方法,也就是如何滿足我們的「睡眠本能」。(本文作者/永野正史)(摘自/身體本來就會的11個自癒運動/采實文化出版)

青春期想長高 應睡足8小時

青春期想長高 應睡足8小時#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俗話說:「一瞑大一寸」,老一輩常說小孩是睡大的,台灣中醫臨醫學會理事長陳潮宗表示,每天晚上如果睡足8 小時,分泌生長激素的時間較多,當然也容易長高,而且最好在晚上 10 點到 11 點這段時間內入睡,白天睡的話效果差,因為白天會干擾睡眠的因素太多,如聲音、光線都會讓我們人體無法進入深層睡眠。生長激素並非睡著後馬上分泌,陳潮宗醫師也說,入睡後 80至120 分鐘才開始進入深層睡眠的「慢波期」,此時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每天晚上如果睡足8 小時則會經過 4至5 次的慢波期,分泌生長激素的時間較多,當然也較容易長高。但是,現代學生課業壓力大,常因念書熬夜,或是沉迷電玩而晚睡;據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調查指出,超過8成的15歲以上青少年,在晚上11點至凌晨3點後才就寢。中醫師陳潮宗表示,想改善此問題,可使用穀芽、紅花、黃耆,這些藥材能夠安定神經、幫助睡眠,非常適合壓力大的青年學子,此外還可以改善疲勞、增強記憶,且長時間久坐念書的學生族群,也可藉此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基因、營養、運動、睡眠 四大長高關鍵此外,學生因課業繁忙、用腦過度,容易有肝血不足的情況,中醫師陳潮宗建議,可透過滋陰養血的治療,改善睡眠障礙,其中龜鹿二仙能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不僅如此,還可以補充鈣質、刺激骨髓及造血,幫助青少年發育。中醫師莊順發也表示,小孩身高以基因、營養、運動及睡眠為主,只要好好掌握四大因素,想要高人一等並非難事,籃球神將林書豪就是最好例子,透過後天的努力,比推估中的身高多出近20公分。

女性睡不好容易發脾氣!研究:用腦過度所致

女性睡不好容易發脾氣!研究:用腦過度所致#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性朋友,若昨晚睡不好,或是睡得少,隔天起床則可能很容易動不動就發脾氣,如果男友在旁做錯了事情,還可能招來一陣臭罵,對此,美國的研究指出,因為女性白天都習慣性的一心多用,導致比男性更需要睡眠,若睡眠不足,則容易產生憂鬱或躁鬱等現象,宛如吃了炸彈一般,隨時都有可能上火發脾氣!女性睡不好 身體容易出問題此研究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目前已刊登在《科學世界報告》,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更需要睡眠,因為女性若睡眠不足,很容易出現憂鬱、情緒差,甚至引發中風或發炎等症狀,而值得注意的是,男性睡眠不足,卻不會有這些麻煩。至於為什麼女性比較需要睡眠?研究人員指出,女性白天時,較容易一心多用,而睡眠能使腦部達到自我修復並休息的效果,因此,白天用腦越多,正表示晚上就更需要睡眠,另外,有些女性只要睡眠不足,就容易引發頭痛症狀,建議女性能夠靠午休補眠,但不能超過九十分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