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

22至2點必熟睡!排毒激素分泌黃金期

22至2點必熟睡!排毒激素分泌黃金期#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你的褪黑激素有正常分泌嗎?是不是曾經因為睡眠不足,導致肌膚狀況不穩定呢?時不時會發生,到昨天為止還很光滑的額頭發現冒了一顆痘痘,通常這時候才會想到「一定是因為最近沒有好好睡覺的關係」而開始反省的情況吧?睡眠不足造成皮膚出狀況或腸胃變差經常會發生,但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分泌大量褪黑激素 強化身體免疫機能其實誘發睡意的物質「褪黑激素」,除了能讓睡眠品質變好外,還能中和造成老化主因的活性酵素、促進體內排毒作用。也就是說,若身體沒有好好分泌褪黑激素的話,體內就不能進行排毒而使得免疫力低下,身體就沒有抵抗力能抵抗各種疾病,其中也包含了活化皮膚等處的新陳代謝功用。痘痘可說是因為睡眠不足而導致排毒作用效果不彰的徵兆之一!褪黑激素中和癌細胞一般認為褪黑激素有能中和癌細胞的作用。即便是健康的身體,每天還是會產生數以千計的癌細胞。多虧了有身體裡的免疫細胞與這些癌細胞,以及從外部入侵的病菌戰鬥,我們每天才能過得這麼健康。而在這些免疫細胞裡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稱為「T淋巴球」的細胞。研究指出,這種T淋巴球,是透過褪黑激素來強化的。想讓身體分泌大量褪黑激素來強化免疫機能,要注意睡覺時不開小燈或週圍燈光、確保夜燈可以照亮腳邊但不照到身體,並且在褪黑激素分泌旺盛的晚間10點~凌晨2點間好好睡眠。睡眠不足不僅是美容殺手、更是維持身心健康的殺手!飯少吃一餐不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影響,但徹夜未睡可是會大損身體元氣。綜上所述,為了緩解白天活動導致的疲勞,並且保持身心健康,睡眠是絕對不可或缺的。長壽者睡眠時間 介於6個半至7個半小時根據美國學者Kripke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生存率最高的長壽者,睡眠時間約落在6個半小時到7個半小時之間。人的專注力在7個小時即達到巔峰,過了這個時間後,專注力或多或少都會減低。而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妨在假日做個實驗,看看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間是幾個小時,或許也是個不錯的方法。試著不用鬧鐘提醒,看看自己在睡幾小時後起床的頭腦是最清醒的。近年來,有助睡眠的營養補充品也越來越容易取得,對於有睡眠上的煩惱的人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若是失眠症狀已經嚴重影響生活或工作,演變成睡眠障礙,就必須向精神科等的專門門診尋求治療。正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希望各位能夠將多曬太陽、睡覺時燈光放暗的原則放在心上,這就是能夠保持健康、美容、長壽的好習慣。(本文摘自/身心腦機能鍛練全書/風和文創)

研究:僅睡4小時 肥胖率高達73%

研究:僅睡4小時 肥胖率高達73%#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想要健康瘦身,就應將睡眠時間設定為7個小時。當然有些人必須睡上8小時才會神清氣爽,有些人只要睡6個小時就很有精神,實際適合的睡眠時間因人而異。不過,睡得愈多並不代表能瘦得愈多,「生理時鐘睡眠瘦身術」的建議睡眠時間為7小時。睡4小時的人 肥胖率高達7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曾發表一份論文,研究以睡7小時的人為基準,發現睡5小時的人肥胖率高達52%,睡4小時的人肥胖率更高達73%。如果除了肥胖之外,還有睡眠不足的問題,表示肥胖也很可能是睡眠不足所導致。儘管如此,有些人加班後回家已經是深夜11點,用完餐、洗完澡,好不容易躺上床時可能已經凌晨1點。想必會有人說「這種情況下還要睡滿7小時,隔天上班會遲到」吧?其實這時才更應遵守「生理時鐘睡眠瘦身術」,但是目標並非一口氣睡滿7小時,而是使「一天的總睡眠時間達到7小時」。利用零碎片段假寐 總共達7小時亦可譬如搭車時假寐1小時、午休30分鐘等,只要將這些小睡片刻的時間加起來,總共達到7小時即可,如此一來,即使晚上無法睡滿7小時,也不會造成心理壓力。實踐「生理時鐘睡眠瘦身術」而成功健康瘦身的人,說出了以下感想:「我本來就知道自己平常睡眠不足,所以當醫生指出我『肥胖可能是因為沒有睡好』,我頓時恍然大悟。對討厭運動的我來說「生理時鐘睡眠瘦身術」就是這麼簡單,即使是忙碌的現代人,也不必強行改變自己的作息。(本文摘自/日本肥胖醫學專科醫師獨創:生理時鐘睡眠瘦身術/世茂出版)

生長激素助瘦身!熟睡3小時很重要

生長激素助瘦身!熟睡3小時很重要#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無論幾點躺下去睡,前3個小時都必須不能被打斷,不能在中途醒來。目前已知成人睡眠時,前3個小時屬於最深層的睡眠。我們的睡眠分成兩個階段,分別是大腦處理資訊的時間──快速動眼期睡眠,以及大腦完全休息的時間──非快速動眼期睡眠。入睡後3小時維持熟睡 與瘦身有關這兩個階段會在我們睡眠時不斷反覆,睡眠也會隨著時間流逝愈來愈淺,最後自然醒來。專家認為一輪快速動眼期睡眠與非快速動眼期睡眠約為一個半小時,最初的兩輪是屬於最深層的睡眠狀態。因此入睡後的前3個小時,不能中斷才是最理想的。幫助瘦身的生長激素有個特徵,就是會在深度睡眠時大量分泌,所以入睡後的前3個小時必須維持熟睡。當睡眠時間進入第4個小時,則幾乎不會分泌生長激素。因此入睡後的前3個小時維持熟睡,對於瘦身極為重要。凌晨3點必須睡眠 身體分泌生長激素能夠燃燒體內脂肪,使人重返青春的生長激素,會集中在晚上10點至凌晨2點間分泌。但是我們的生活作息不規律,因此「生理時鐘睡眠瘦身術」考量到誤差,將凌晨3點視為必須保持睡眠狀態的最後極限。也就是說,在身體最容易分泌生長激素的凌晨3點之前,都必須保持睡眠狀態。人們的生活型態受到環境與工作影響,因而出現了夜型人與晨型人的說法。而以半夜3點為基準,不管是哪種生活型態的人都能夠適用。順道一提,我們的身體兼具3種生理時鐘(24小時週期、12小時週期、90分鐘週期),而凌晨3點正好是這3種生理時鐘互相重疊的時間,因此「生理時鐘睡眠瘦身術」可以說是相當適合身體的睡眠習慣。為了能夠在凌晨3點前進入熟睡狀態,請務必在3點之前就躺好睡著,不能等3點才鑽進棉被。(本文摘自/日本肥胖醫學專科醫師獨創:生理時鐘睡眠瘦身術/世茂出版)

睡不好大腦恐煞車失靈 出現攻擊行為

睡不好大腦恐煞車失靈 出現攻擊行為#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平時的你或許燦爛如陽光,但就算是太陽大放光芒48小時之後,也會有被雲遮蔽的時刻,換句話說,性情再怎麼穩重的人,如果缺乏睡眠的話,同樣也會失控。為什麼睡眠不足時,人很難不哭喪著臉,這又會對身處職場的我們有何影響呢?疲勞容易觸發大腦「戰或逃」的機制,一旦人開始驚慌失措或揮拳反擊,就表示我們控制前額葉皮質(負責意識思考的腦區)的能力已跟著瓦解。大腦的煞車系統是一種檢查我們言行是否恰當的心理審查機制──就位於前額葉皮質這個腦區,假如不能使用這個腦區,人的情緒會變得很不穩定,有可能做出粗暴動作、哭鬧、吼叫,咒罵或甚至出現肢體攻擊行為。睡眠不足會導致認知能力與情緒受到損害長期睡眠不足會使包括皮質醇在內的壓力激素聚積,這種物質累積過多的話會毒害神經,睡眠不足會變成惡性循環,導致認知能力與情緒受到損害,引發更近一步的睡眠障礙,此外,睡眠不足也會助長腹部發胖,因而產生的壓力也會造成憂鬱與焦慮──想必你已經猜到。長久以來,失眠與憂鬱正兩者之間環環相扣。焦慮和憂鬱症的早期徵兆通常就是睡不好,而睡眠障礙又使壓力升高。生活忙碌加上工作滿檔,導致平常上班日的睡眠時間被縮減,結果到了周末,我們就用大睡特睡來犒賞自己,這說法聽起來很合理,但實際上我們很難靠一、兩次長時間的睡眠來還清過去幾天欠下的睡眠債。睡眠債會加重睡眠習慣不良的症狀,讓人星期一早上爬不起來,所以不如設法平衡睡眠時間。李察‧韋斯曼(Richard Wiseman)在其著作《睡眠學校》(Night School)中指出,英國人睡眠不足的程度比過去評估的資料要嚴重許多,2014年,59%英國人的晚上睡眠時間少於專家建議的7小時。他的研究結果也明確指出,晚上使用手機、電腦或平板的人正快速增加,2013年占57%,到了2014年已成長為78%,而最令人憂心的是,其中91%是介於21~24歲的年輕族群。睡前2小時 停止使用所有的電子裝置建議大家至少在睡前2小時停止使用所有的電子裝置,或改用Kindle這類發出黃光的裝置,對腦的影響會較小。除此之外,時時刻刻黏著手機平板不放,我們只好一直聚精會神,無法真正好好睡上一覺,如此到了白天,又會使我們睡意連連。(本文摘自/啟動未來式頭腦:關鍵12密碼,職場潛力X競爭力翻倍/寶鼎文化)

看書能助眠?政商書籍反提神

看書能助眠?政商書籍反提神#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閱讀助眠?不是連醫師都說睡前不宜嗎?其實醫師是指睡前不要閱讀懸疑小說,尤其是那種會讓你欲罷不能的。最適合睡前閱讀的是旅遊、服裝、攝影之類的雜誌,除了內容輕鬆愉快之外,閱讀隨時可以告一段落,沒有懸念。其他像是商業或政治方面的雜誌,也不宜睡前閱讀。靜態活動、打坐冥想 幫助腦部放鬆休息「興趣嗜好」跟「休閒娛樂」是不同的,休閒娛樂偏聲光刺激,腦子是被動的接受者;而興趣或嗜好有學習的層面,需要「慢慢」花時間去累積、享受。最重要的是藉著靜態的活動,如回顧郵票、擦拭模型、愉快地完成手工藝作品,你的腦子會形成慢波,進入放鬆休息的狀態,有助睡眠。打坐冥想除了要注意吐納之術,亦即腹式呼吸,可以幫助負責放鬆的副交感神經之外,一樣有幫助腦子形成慢波的效果,只是需要比較多的練習。放鬆練習以腹式呼吸為主,難度相對比較低,但是依然需要指導。做得好不僅可以調整自律神經、提高身體含氧量、放鬆緊繃的肌肉,還可以幫助入睡。人際互動互相包容、理解 更能減壓力和毛小孩相處、按摩、泡熱水澡都有助紓解情緒和壓力,但是按摩對於放鬆腦細胞跟肌肉的效果無法維持太久,頂多兩三天就沒效了;天天泡澡也有其困難;毛小孩除了需要照料、牽絆生活與旅行之外,生離死別更會造成焦慮甚至憂鬱。怎樣在家庭中有良好的親密互動,往往是最重要也最常被忽略的。最好的行為是「輕聲細語、溫柔體貼」;最好的關係是「投桃報李」。「投桃報李」,意指別人對你的好要放在心裡,適時做出回報,也要學習體會什麼能讓對方「感心」。大家互相,而且是真正用心的付出,讓人心感覺到溫度。(本文摘自/失眠勿擾/如何出版)

睡覺時手腳躁動 恐有腦瘤潛在風險

睡覺時手腳躁動 恐有腦瘤潛在風險#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說到睡眠呼吸中止症(SAS)的症狀,首先會提到的就是「打鼾」和「呼吸暫停」。清醒時,由於呼吸道周圍的肌肉維持一定的緊繃狀態,所以不會有呼吸暫停的狀況發生。但是,進入夢鄉後,肌肉就會放鬆,阻塞呼吸道,導致呼吸暫停。SAS的患者,在從呼吸暫停轉換到呼吸狀態時,打鼾聲特別大。打呼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指標由於我們無法得知自己睡覺時的症狀。這時可以請同寢室的家人或伴侶幫忙注意。實際上,很多患者都表示「太太說我會打鼾」。相反的,先生注意到太太打鼾狀況的案例卻很少。女性即使知道自己會打鼾,也偏向不就診。儘管如此,並非所有的打鼾症狀都是SAS的前兆。倒頭大睡、喝酒或疲勞時的打鼾,也就是所謂的「慣性打鼾」,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睡眠呼吸中止症(SAS)也經常伴隨睡眠障礙「異睡症」(Parasomnia)。異睡症是指睡眠中伴隨異常的行為,例如大聲說夢話、睡相差、拳打腳踢、磨牙、打鼾、遺尿(尿床)、作惡夢、夜驚(呼喊聲、哀嚎、驚醒)等行為。睡相、腳部動作 亦可成為判斷標準兒童期好發的「夢遊」和常見於高齡者的「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也屬於異睡症的症狀。每種症狀都發生在睡眠中,因此,醒來後完全不記得自己做過什麼。由於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會產生拳打腳踢的粗暴動作,所以可能會對患者本身和同床共枕的另一伴造成傷害,一定要特別注意。另外,有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人,有些也是腦瘤、帕金森氏病、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的患者。(本文摘自/睡睡平安/世茂出版)

總是失憶?記憶力減退8大原因!

總是失憶?記憶力減退8大原因!#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從20歲到80歲間,大腦重量約會減少5%至7%,大腦血流量也會變少,灰質與白質都會萎縮,神經元數目也會隨老化而逐漸減少,神經元樹突數量減少,突觸密度隨之降低。但在記憶力方面,瞬間記憶與長程記憶幾乎不受年齡影響,只有在短程記憶方面,從30、40歲左右起,就會開始逐漸衰退。認知功能方面在20、30歲時發展到巔峰,然後逐漸衰退。年紀大,有時會忘記事情、放錯東西是很自然的現象,但都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如認知功能障礙已經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就是達到過去所稱的失智,由於怕被誤以為貼標籤,國際上已不用失智這名詞,改稱為認知障礙。造成記憶力減退的原因(一)藥物作用:包括因心情不好使用抗憂鬱製劑、過敏時使用抗組織胺、緊張時使用抗焦慮藥物、肌肉緊繃時使用肌肉鬆弛劑、睡不著時使用鎮靜劑或助眠藥物、疼痛時使用止痛藥等,都可能造成記憶力衰退。(二)使用酒精、菸草或藥物濫用:飲酒過度會造成記憶力衰退;吸菸會使帶到腦部氧氣不足而傷害記憶力;藥物濫用(例如嗎啡等)改變大腦內化學物質,使記憶力易衰退。(三)睡眠剝奪:睡眠量不夠或是睡眠品質不好,會讓我們感覺疲憊無力,連鞏固資訊與回取資訊能力都受到波及,因而使記憶力減退。(四)憂鬱與壓力:憂鬱會無法集中精神影響記憶力;壓力、焦慮與緊張等也會傷害記憶力。(五)營養素缺乏:高品質蛋白質與脂肪不夠時,可能損害大腦功能;缺乏維生素B1與B12也會傷害記憶力。(六)頭部外傷:嚴重撞擊頭部會傷及大腦,引起短、長程記憶受損,但恢復時記憶喪失現象也可能逐漸恢復。(七)中風:不管是出血性或栓塞性腦中風,由於腦細胞營養會受損,傷及短程記憶甚至使之喪失。(八)腦瘤等疾病:大腦額葉或者顳葉如受腦瘤或腦膜炎、腦炎等侵犯時,記憶明顯變差、情緒失控、行為舉止錯亂、答非所問等異常症狀。醫師小叮嚀中高齡朋友如有記憶力逐漸衰退現象,一定要查清楚有無上述情況發生,包括有無中風、長腦瘤?有無營養不良、缺少維生素,或是蛋白質攝取不夠?有無心理壓力、憂鬱、失眠?甚至是有無使用來路不明藥物,以為可以補身,卻是誤食非法藥物而不自知?延緩記憶衰退的方法飲食:多攝取深海魚、藍莓、草莓、南瓜、菠菜、全麥麵包、堅果、雞蛋、豆腐、燕麥等有助記憶力的食物。健身:多走動。保持個人喜好,多思考、多用腦,不要沒事就睡覺。感情寄託:親情、愛情、友情都是增加記憶力的輔佐劑。(本文摘自/中高齡不可忽視的身體警訊/三民出版) 

睡眠減重不是夢!大叔也能變鮮肉!

睡眠減重不是夢!大叔也能變鮮肉!#睡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睡眠品質不好,常常無法入睡甚至有失眠狀況,熟睡期時間只有4~5個小時,減重後睡眠品質大幅改善。從大數據中看到中斷睡眠後無法入眠時間,占整段睡眠時間的12~24%,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假如一天睡7小時,其中有50~100分鐘中斷睡眠。這是幾十萬人共通問題。難怪有人說,年紀大了,睡不著睡不好,睡眠時間也變短了。喝酒竟然不會助眠許多人會利用睡前小酌來助眠,根據經驗,每次喝酒後雖然易入睡,但中途醒來,反而不容易再睡著。酒後數據顯示,酒精會縮短睡眠中快速眼動期時間,而快速眼動期正是幫助管理心情重要時段,因此要是喝了一夜酒,隔日心情會感到急躁不安,難以平靜,換言之,可能是缺乏作夢造成的。更多數據顯示,作夢可能可以幫忙解決百思不解難題。生物學上最有名例子,是DNA 雙螺旋結構,據說是夢到兩隻蛇交纏而獲得結構上啟發。睡眠品質好 對於減重是否有幫助最簡單證據是睡覺前與睡醒後分別量體重,大約減重1公斤左右。主因是在睡覺時,還是需要基本代謝維持生命,代謝過程使用身體能源—葡萄糖、脂肪或是蛋白質—提供能量,代謝產生水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隨著呼吸排出,水由尿液在睡醒時排出。這解釋了,為什麼睡覺後體重會減輕狀況。體重74公斤,睡覺8小時會消耗掉532.8大卡,能源主要由血液中葡萄糖提供,但如果睡眠前不吃飯或是醣類,當食物中來自其他可轉換葡萄糖成分被用完時,就會改用脂肪當作能源,或是將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與酮酸合成為葡萄糖。所以脂肪與蛋白質一樣可以作為能源被使用。這也是為什麼常聽到有朋友為了健康或減重,習慣晚餐不吃澱粉,或是很早吃晚餐,6點之後不進食原因。睡眠的減重祕訣.睡覺前不吃東西,尤其是含糖食物,讓身體燃燒脂肪來維持基本代謝。.晚餐盡量早點吃,或是晚上不吃澱粉,可以有減重效果。.飲酒可能會造成快速入睡,但是中斷睡眠後反而難以入眠。(本文摘自/歐吉桑的大數據減重計畫/遠流出版)👉快加入LINE@#優活生活網●掌握健康大小事,好禮不定期送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