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

腰痛、血尿纏身? 腎細胞癌恐找上你

腰痛、血尿纏身? 腎細胞癌恐找上你#血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雖令人恐懼害怕,但是隨著醫療進步,已不像過去那麼讓人束手無策。據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腎癌的發生率逐年增加,一年增加近千人,主要分為腎細胞癌和腎盂癌兩種。其中,罹患腎細胞癌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原因可能與抽菸、飲食、生活作息不正常有關。無痛血尿、腰痛、腰部腫塊是警訊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查岱龍指出,腎細胞癌典型症狀會出現無疼痛感的血尿、腰痛以及腰部摸的到腫塊,如果癌症已經擴散,則有可能在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症狀。然而這三種症狀同時出現的機率有約15%;但是約有六成的病患只出現血尿。因此,腎細胞癌患者初期都不易察覺,大多是經由體檢或超音波才被發現。近幾年來,腎細胞癌的發生率逐年增加,每年新增約七至八百例;等於每十萬多人就有約二至三人可能罹患腎細胞癌。查岱龍醫師表示,現代生活水準提高,使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因此腎細胞癌患者增加的速度比十年前更快。根據臨床數據,罹患腎細胞癌的男性比例較女性多兩倍,而產生腎細胞癌的高危險因子與年齡(年紀五十歲至六十歲以上)、抽菸、長期使用止痛藥、高血壓以及常攝取高脂肪食物有關,但因腎細胞早期並無任何徵兆,往往發現都已是晚期!使用標靶藥物 癌友配合是關鍵早期的腎細胞治療,目前可用手術治癒,如果腫瘤不大(四公分以內)可使用微創手術做切除,並保留腎臟;其他治療方式還有冷凍治療可將腫瘤去除,且早期有八成的治癒率。若是第三期侵犯程度較廣或癌細胞已轉移者,一開始多使用免疫治療,約有15%的病人有效,免疫治療有兩種藥物:介白素及干擾素,但是會伴隨極大副作用且易復發。因此,目前晚期的腎細胞癌則是使用標靶藥物做為第一線選擇,使用標靶藥物有七成病患的疾病可穩定、三成腫瘤可縮小,因而能延長約兩年的存活率。目前國內已有多項腎細胞癌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患者可望節省可觀的醫療費用。但部分患者在接受第一線標靶藥物會出現抗藥性,此時,醫師通常會轉換使用第二線甚至第三線藥品。查醫師說明,口服標靶藥物雖有其方便性,仍有許多副作用,如:手足症候群、腸胃道的刺激、疲勞、噁心疲倦、甲狀腺功能受損或白血球低下等狀況。但如出現嚴重副作用時,醫師會考慮調減藥物劑量及改變藥物使用週期,以幫助患者減輕不適,因此,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勿輕言失望放棄。

不明血尿 醫:小心!恐患腎細胞癌

不明血尿 醫:小心!恐患腎細胞癌#血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4歲的康康近來深受不明血尿的困擾,但因身體沒有不適感,加上工作繁忙,一直沒有到醫院接受檢查,某日因為腰莫名疼痛,就醫檢查後,竟發現已罹患腎細胞癌晚期,五年存活率不到兩成。天主教耕莘醫院泌尿科廖俊厚醫師表示,由於腎細胞癌患者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很容易被民眾忽略,他呼籲,5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的血尿,應趁早就醫,需小心是否有罹患泌尿系統癌症的可能性,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廖俊厚醫師解釋,造成血尿的原因有很多,諸如腎絲球炎、尿道炎、膀胱炎、結石、泌尿道感染、藥物引起、外傷、血管疾病等,都可能形成血尿,一般而言,基本的檢查是接受尿液分析及腹部X光攝影,以排除尿路感染或結石的可能,若懷疑腎功能異常,則進一步做腎功能的檢驗及評估,但若一直檢查不出血尿原因,可能就要懷疑罹患泌尿系統癌症的可能性。腎細胞癌致病因素目前仍不是非常明確,廖俊厚醫師說明,一般相信與抽菸、肥胖、洗腎患者相關,極少數跟遺傳有關,但由於早期症狀不痛不癢,很容易被忽略,所以一旦發現身體不適,癌細胞往往已經轉移,侵犯周邊器官或發生遠端轉移的情況。目前治療腎細胞癌的方式以開刀切除及標靶藥物治療為主。廖俊厚醫師指出,早期腎細胞癌的治療方式以開刀切除腫瘤為主,存活率可達到九成以上;晚期腎細胞癌由於癌細胞已經侵犯周邊器官或轉移,光是開刀切除已經無法有效控制癌細胞,目前治療方式以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為主,臨床結果約有一半的人有反應,而延長患者的壽命,取代過去成效不佳、存活率只有一成不到的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及早發現,治癒機會較高!」廖俊厚醫師提醒,透過早期發現,腎細胞癌被治癒的機會越高,呼籲民眾,尤其是50歲以上的高齡族群,每年一定要定期體檢做尿液常規檢查,一旦發現不明血尿,應趕緊到醫院檢查,排除罹患泌尿系統癌症的可能性,避免憾事的發生。

紅色尿誤以為血尿 原來是尿含有植物色素

紅色尿誤以為血尿 原來是尿含有植物色素#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王先生是位55歲的男性,平時十分健康,只有輕微高血壓,並無糖尿病的病史。有一天王先生早上起床,去廁所小便時,發現馬桶內怎麼會有紅色,驚嚇之餘,趕緊到泌尿科門診求診。經過尿液常規的檢測,尿液顏色是呈現紅色,顯微鏡下檢查報告,離心後的尿液內紅血球(RBC)為正常值,只呈現0~2顆/HPF。而且經詳細的問診得知,原來王先生的紅色尿並非是血尿,而是含有植物色素的紅色尿。  阮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蔡秉儒一般而言,臨床上有血尿的情況發生,大多數是求診於泌尿科、腎臟科、家醫科門診。而血尿可分疼痛性血尿及無痛性血尿。而會造成血尿的原因有很多,包含泌尿道感染(膀胱發炎)合併血尿、泌尿道結石(包括腎臟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攝護腺肥大(以年紀較大的男性為主)等,另產生紅色尿的原因如發燒、激烈運動,月經,或服用植物色素 (甜菜,黑莓、胡蘿蔔、紅色火龍果、食用色素 )蔡秉儒醫師表示,如果發現有血尿的症狀必須對腎臟、尿道、膀胱,輸尿管做整體的檢查。除了最基本的問診及身體觸診以外,非侵入性檢查包括尿液常規檢查、腹部 X 光檢查及腎臟和膀胱超音波、尿液細菌培養、尿液細胞學檢查。若臨床醫師認為有需要時,將會進一步排侵入性的檢查,包括尿道膀胱鏡檢查、輸尿管鏡檢查、腎臟切片檢查等。或是安排顯影劑攝影,如:靜脈注射腎盂攝影(IVP)、斷層掃描檢查或核磁共振等。但是若對於碘或是顯影劑過敏或是腎功能不良的病患則不適合顯影劑的檢查。等到檢查後,確立診斷後,醫師就會與病患作詳細的解釋,並作出適當的建議及治療方針。一般而言,我們常會鼓勵病患平時應多喝水,維持每天的小便約2000ml,並維持適當的運動與每天適量的蔬菜水果攝取,還要每年定期回到泌尿科門診追蹤。

男子血尿、排尿疼痛 攝護腺肥大惹的禍

男子血尿、排尿疼痛 攝護腺肥大惹的禍#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鄭先生,過去曾有攝護腺肥大的病史,由於害怕手術,僅以藥物治療控制,近日因血尿、排尿疼痛就醫,檢查發現膀胱中有一顆約2公分大的結石,且攝護腺肥大的狀況更嚴重了,後經碎石及攝護腺肥大切除後,不適症狀獲得緩解,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提醒,攝護腺肥大患者小心可能易有膀胱結石!周固醫師說明,膀胱結石常見伴隨有血尿、排尿疼痛、陰莖疼痛、排尿困難、頻尿、腹痛、夜尿、尿路感染、急性尿滯留、有時會小便失禁等的症狀。周固醫師解釋,攝護腺是男性獨有的腺體,多數人會隨著年齡增加而產生肥大的現象,當攝護腺肥大時,會逐漸壓迫到尿道及膀胱,造成頻尿、尿不乾淨、膀胱有餘尿等情況,而尿液長時間的滯留在膀胱中易引發感染,就易形成結石,因此,當攝護腺肥大患者若有結石的症狀出現時,除了儘速處理疼痛的結石問題之外,建議進行攝護腺肥大的治療以免惱人的結石重覆發生。在治療方面,周固醫師表示,會先透過尿液分析、X光、超音波、膀胱鏡等檢查來確認結石的位置及造成結石的可能因素。首先先解除結石造成的阻塞,透過內視鏡碎石術將結石擊碎取出,並治療造成結石產生的因素,減低再次發生的機會。最後周固醫師提醒,大部分膀胱結石可自行排出,但若潛在因素不解除,再次復發的機率高。若已有結石不治療,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膀胱、腎臟的損害。因此有攝護腺肥大者,應按時追蹤檢查,並視情況進行攝護腺肥大切除,而夏季氣溫炎熱,更應注意加強水分補充,若水份不足,易引發泌尿道感染及增加結石的發生機會。

罕見!小女童血尿 腎臟及輸尿管結石

罕見!小女童血尿 腎臟及輸尿管結石#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臨床上發現有些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且較不可能發生在小孩身上卻發生了。一名11歲的女童出現血尿情形至童綜合醫院就醫,經泌尿科醫師檢查病因,發現她小小年紀竟然輸尿管與腎臟都長結石!泌尿科主治醫師殷約翰表示,小女童出現血尿、尿路感染已好幾個月的時間,一直無法查出病因,在會診泌尿科後,安排靜脈腎盂攝影檢查,發現兩側腎臟內有小石頭及「右側輸尿管結石」造成右側腎臟水腫,因此,使用「輸尿管鏡取石」手術,將右側輸尿管結石打碎取出。至於雙側腎臟結石則採取藥物治療;女童的血尿及腎水腫情況因而獲得改善。結石的治療方法因患者產生結石的位置、有無合併尿路阻塞,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當結石較小,阻塞較不嚴重,可用藥物治療、多喝水,讓結石自行排出;如結石較大或阻塞較嚴重時,安排體外震波碎石術或內視鏡手術治療。殷約翰醫師說,臨床上幼童尿路結石很少見,加上雙側腎臟皆有結石更是罕見;小孩的尿路結石女孩比男孩多1.5倍,美國的資料顯示白種人比黑人多,西元2008年比西元1999年小孩結石增加了3倍,一半病人出現在13歲以下,其症狀大多為慢性腰部鈍痛或腎絞痛、血尿、尿路感染及發燒等,但有時也會沒有任何症狀。尿路結石的原因,可能與遺傳體質、尿路感染、食用太多高蛋白食物及高鈉食物、服用某些藥物或喝水不足等因素有關。根據資料統計一半的小孩有代謝疾病,如尿中鈣過高、尿中尿酸過高,1/3腎臟或輸尿管異常。但是,臨床上腎結石大都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很少在小孩,發生原因可能與小孩西化的飲食習慣及水質有關,殷約翰醫師表示,預防結石的方法除要有規律的生活、適度的運動與均衡的飲食外,每天2500至3000cc的飲水量,多喝水、多排尿,定期到醫院X光檢查。

男子誤信偏方 腎功能受損出現血尿

男子誤信偏方 腎功能受損出現血尿#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六十六歲李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和痛風病史,多年來都有固定回診追蹤與服藥,因此病情控制良好。不料近期卻誤信一帖保肝顧腎服用後可以治百病的偏方,李老先生便自行停用醫師開立的藥,開始服用偏方,不出幾個月,李老先生出現腳腫、身體不適的情形,便前往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就診,經腎臟科趙若雁醫師診療,發現腎臟功能受損、尿液出現血尿與蛋白尿的情形。成大斗六分院腎臟科趙若雁表示根據統計,台灣人口中有腎臟病的比例高達11%,其中較初期的腎臟病約占四成,較後期的約占六成。民眾想知道腎臟功能好壞,最初步的方法是抽血看腎功能指數,也就是所謂的肌酸酐,另外,再加上尿液檢查,檢查是否有蛋白質流失。初期的腎臟病,幾乎無任何症狀;愈後期者,腎功能愈不佳,出現水腫、心肺積水、喘等症狀,由其是當腎臟的造血功能不佳,會造成貧血、虛弱無力;若同時尿毒素無法代謝排除,可能噁心感、食慾不振、全身癢;嚴重則會出現電解質代謝異常,導致心律不整危及生命安全。民眾平時若控制血壓、血糖、尿酸,減少痛風發作,便可保護腎臟。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者需特別嚴加注意飲食。某些降血壓用藥,其實有保護腎臟、延緩腎功能惡化的作用,但是使用藥物前需與醫師討論並定期追蹤。治療腎臟病需攝取低蛋白、低磷鉀食物並有足夠的營養,同時補充適當的水分,才可延緩腎功能惡化、減少尿毒症狀,並延後開始透析洗腎的時間。趙醫師呼籲,有許多民眾像李老先生一樣誤信偏方而導致腎臟病,因此,過度誇大功能的不實藥品、來路不明的草藥、常見的強力止痛藥不可隨意服用。同時許多國內外的研究已顯示,若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成分,可能會造成慢性腎衰竭,也易罹患泌尿系統的癌症。同時民眾若發現有腳水腫或小便有泡泡且持久不消,可能要擔心是腎功能異常或是有蛋白尿等腎臟疾病,速至合格的專業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追蹤。

震波可碎結石達85% 療程只需30分鐘

震波可碎結石達85% 療程只需30分鐘#血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估計台灣每年因尿路結石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人數甚至在萬人以上,使得結石求診患者急遽增加。尿路結石是常見擾人疾病,所引起的絞痛相當難熬,甚至比產痛還可怕,而且經常復發,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以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最常發生,成為青壯年男性的心腹大患。一般人多已發現血尿,才愕然懷疑是尿路結石,實際上若仔細回憶,可能早有症狀出現。如典型的疼痛是腎絞痛,痛的部位發生在腰部後方,有時會反射到會陰部,其次是噁心、嘔吐,因為腎臟和胃有同一神經分佈,且因結石刺激自律神經產生痙攣,而影響腸胃收縮,導至噁心嘔吐現象。如果結石阻塞嚴重,會引起感染,有發燒或合併寒顫,另可能會導致排尿型態改變,因為結石會刺激膀胱而導致急尿、頻尿等現象。部分患者因腎或輸尿管絞痛,導致腹部及骨盆腔神經受到刺激,而引起如噁心、嘔吐、腹脹等腸胃道症狀。阮綜合醫院泌尿科沈崇松醫師表示,治療尿路結石的方法,隨結石大小與結石位置,醫師會為病患選擇最恰當的處置方式。目前除內視鏡配合各形各色的碎石探頭的內視鏡手術外,最常選擇結石治療即為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時大多只需要輕微麻醉,甚至完全不需麻醉,整個療程只需大約三十至四十分鐘。碎石後結石的排除率可達85%,重複治療率僅為15至30%,除了特殊情況外一般以門診治療為主,術後只要稍做休息就可以回到工作崗位。沈崇松醫師也特別提醒,除凝血因子不全患者外,有部分亦不適合做體外震波碎石,如結石太大或太小,其他諸如位置、形狀及分佈,都有可能造成使用上的限制,其次是合併有輸尿管狹窄、先天畸形等結構因素,或是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乃至於身材太瘦或太胖,都可能導致無法對準結石。

血尿無痛不在意 男子輸尿管長瘤

血尿無痛不在意 男子輸尿管長瘤#血尿

薛老先生是位71歲病患,平時身體十分健康,也十分注重身體的保養,有一次,小便時,突然發現怎麼會變成紅色的,但他並不覺得會疼痛或其他地方不舒服,過了幾天後就又自行好了,也就不在意它,但是過了幾個星期,又發生了一次血尿的現象,這一次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醫院求診,經過檢查,發現右側輸尿管長了腫瘤,在阮綜合醫院接受了腹腔鏡右腎及輸尿管切除手術,傷口只有6~7公分,在一個星期後,就順利恢復並出院。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蔡秉儒醫師表示,在泌尿科門診病患常有因血尿而求診情況,一般情形下,我們都會經過詳細身體檢查,或是輔助一些實驗室檢查及放射科影像學檢查,例如:尿液常規檢查,腎臟超音波,腹部 X 光攝影,尿路顯影劑攝影,或是電腦斷層掃描,接著再向病患解釋,就問題到底是發生在那裏。以血尿來說,最常見的情況包括:泌尿道發炎(包括膀胱炎)、泌尿道結石、性良攝護腺肥大或是攝護腺癌及腎臟或是輸尿管腫瘤,其中以前兩項佔大多數。但在門診中,若是遇到血尿求診的病患,這時泌尿科醫師應該更加謹慎地為病患檢查及治療,避免錯失治療的良機。在1991年,Dr. Clayman 完成了全世界第一例的腹腔鏡腎臟切除手術,從那時開始,全世界泌尿科醫師,紛紛開始應用各式各樣的腹腔鏡手術器械,為病患治療,在短短20年期間,不管是在腎臟手術,腎上腺手術,輸尿管結石手術,或是攝護腺癌方面,皆可以用腹腔鏡來完成。也有些醫師是利用單手輔助式的腹腔鏡手術或是更一步利用機械手臂來完成各式的泌尿科手術。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蔡秉儒醫師說,在近2~3年內也陸續的完成數十例腹腔鏡腎臟切除手術及其他各式泌尿科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的好處在於傷口小,恢復快,住院日數短,所以目前阮綜合醫院約有八成以上的病患都願意選擇接受腹腔鏡手術,也都恢復十分良好,為廣大的病患提供另一項新的治療選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