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藥

喝酒配這8種藥 當心要你命!

喝酒配這8種藥 當心要你命!#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因疫情影響,一名梁姓民眾假日在家小酌怡情,某日喝酒時,一起服用醫師開立的NSAIDs類止痛消炎藥,緩解日前運動拉傷的疼痛感,沒想到竟然解黑便,嚇到趕緊就醫治療,經診斷為胃出血。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應建立服藥不飲酒的正確觀念,確保用藥安全。為什麼酒精不能跟藥品併服?當酒精(乙醇)進入人體後,會透過體內的乙醇去氫酶及Cytochrome P450酵素(以下簡稱CYP450酵素)代謝成乙醛,而乙醛是一種毒性物質,除了引起頭痛、心悸、嘔吐、宿醉,也有致癌的風險,乙醛須再透過酵素(乙醛去氫酶)代謝成乙酸,最後形成二氧化碳與水,排出體外。一旦飲酒時併用抑制乙醛去氫酶的藥品,可能影響酒精在體內的代謝,導致乙醛堆積,因而發生臉部潮紅、噁心、嘔吐、頭痛等類戒酒反應(Disulfiram-like reaction)。另外,因CYP450酵素同時也是人體內藥品代謝的主要酵素,而酒精也可能會抑制或誘導CYP450酵素;因此,當酒精與藥品併用時,可能會導致藥品在體內的代謝被抑制,因而增加藥品血中濃度,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和增強藥品毒性的可能。另一方面,長期飲酒也可能誘導CYP450酵素生成,促進藥品代謝,導致藥品血中濃度下降,因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此外,也可能使藥品較易轉換成毒性代謝物造成肝損傷。除了影響代謝,酒精與具中樞神經抑劑作用的藥品併用時,也可能發生協同(synergistic)的效果,增加中樞神經抑制的不良反應,比單獨用藥的影響更大,嚴重時可能有意識障礙、呼吸抑制等致命的風險。臨床上,哪些藥品會跟酒精發生交互作用?依文獻發現,眾多藥品會與酒精產生交互作用,且影響程度不一,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若正在服用以下藥品,切勿飲酒,否則可能因交互影響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1.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如ibuprofen、indomethacin、aspirin可能會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鴉片類止痛藥如tramadol、codeine,會增加呼吸抑制的風險;中樞止痛藥如acetaminophen,會增加長期飲酒者肝毒性風險,甚至是造成嚴重肝傷害。2.鎮靜安眠藥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類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類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會增強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減弱警覺性,發生暈眩、嗜睡、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等症狀,在駕駛或操作機械時可能會發生危險,嚴重時甚至會抑制呼吸。3.抗憂鬱藥三環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imipramine,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如sertraline、escitalopram,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調節劑如mirtazapine,可能會增強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容易發生鎮靜、暈眩、嗜睡等不良反應;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如duloxetine,可能出現嚴重的肝傷害;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如bupropion,可能增加癲癇發生的風險。4.抗生素metronidazole、co-trimoxazole、頭孢菌素類如cefamandole、cefoperazone、抗結核isoniazid併用酒精可能會產生類戒酒反應;而酒精也會增加isoniazid代謝而影響療效。5.降血糖藥酒精併用metformin可能增加乳酸中毒的風險;併用胰島素則可能使血糖上升或下降,造成血糖控制不良;與sulfonylurea類如gliclazide、glimepiride、glipizide、glyburide併用,則可能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而且還可能造成類戒酒反應。6.抗癲癇藥phenytoin、巴比妥(barbiturates)類如phenobarbital併用酒精,會增強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而長期飲酒可能使phenytoin無法達到足以控制癲癇的血中濃度,因而影響治療效果。7.心血管用藥酒精併用降血壓藥物如lercanidipine、doxazosin,會增強血管擴張作用,可能出現嚴重低血壓風險;與verapamil 併用會抑制酒精的代謝,增加中樞神經抑制的不良反應。8.抗凝血劑酒精併用warfarin可能使凝血時間延長或縮短,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可能升高或下降,因而增加出血的風險或影響治療效果。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飲酒要適量,時時警覺藥酒交互作用的潛在風險;服藥期間飲水不飲酒,避免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一旦發生不良反應時,建議回診就醫,方能安心用藥,健康又有效。

高齡失眠 5原則助改善

高齡失眠 5原則助改善#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中長輩時常在椅子上打瞌睡,但是要他們真正躺床卻又無法睡得安穩。由於隨著年齡增長,生理系統老化,老年人的睡眠結構也跟著改變。這些包括睡眠總時數縮短,深層睡眠比例下降及睡眠中斷頻率加。臺灣睡眠醫學會106年最新調查發現,高齡者失眠比率增加,國人50~59歲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6.7%,60~69歲慢性失眠盛行率為22.7%。長期服用後突然停用 會產生頭痛、顫抖的戒斷症狀一位62歲重鬱症女性的案例報告指出,病人剛開始每日服用10毫克的zolpidem來解決失眠問題,進而發現增加劑量可改善焦慮和憂鬱的心理問題,甚而同時併用鴉片類物質可以產生欣快感受。在這種依賴的情況下,由於病人長期服用大量安眠藥物,後因突然停用,產生頭痛、顫抖、激躁、言語攻擊、失眠、注意力分散、及渴飲高劑量鴉片類物質等戒斷症狀。精神、內科疾病都可能造成睡眠困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鄧筱叡表示,除了年紀會造成睡眠質量下降之外,其他疾病因素如精神疾病(憂鬱、焦慮、酒精、藥物濫用)、內科疾病(不寧腿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疼痛、夜間頻尿)等,皆有可能造成老年人睡眠困擾。老年人睡眠衛生原則1) 白天不過度臥床休息,並做適度的運動。2) 維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固定睡覺及起床的時間。午睡時間盡量不要超過30分鐘,下午3點過後不要睡覺。而晚上不要太早就寢,老年人平均睡眠時間為6~7個小時,建議盡量撐到晚上10~11點再睡,這樣即使早上4、5點起來,也可以有睡飽的感覺。3) 保持良好的睡眠環境,寢具舒適(被子春夏透氣、秋冬保暖);臥室保持微暗光線,可戴眼罩;如對聲音敏感的人,可以耳罩輔助減少噪聲。4) 留意飲食,勿餓、勿飽、勿快、勿吃不易消化食物。晚餐後少喝流質或飲料,以避免夜間起床上廁所影響睡眠。5) 避免攝取茶葉、咖啡、酒精及抽菸等,這些刺激物質皆會干擾睡眠。以短效安眠藥為主 用量為成年人的1/2到1/3長期不當使用安眠藥可能會產生對藥物的依賴。在相同劑量下,藥效會愈來愈差,需要增加劑量,才能達到原本的效果。老年人代謝較差,有些長效型的藥物容易因作用時間太長,容易在老年人體內累積,增加白天嗜睡及跌倒風險。醫師建議以短效安眠藥為主,用量為一般成年人的1/2到1/3。由於老年人對於安眠藥的副作用較敏感,所以家人或照顧者須觀察是否發生運動不協調、過度鎮靜、認知功能破壞、和抑鬱的不良症狀。其實,「藥」安全使用安眠藥的方法並不難,一般為短期使用,應避免長期服用,以防藥物在體內蓄積或發生跌倒,同時須留意不可隨意自行增加劑量,而導致過度嗜睡的結果。如此一來,老年人使用安眠藥才能安心,睡的亦安心。

吃多上癮副作用?4重點用對安眠藥

吃多上癮副作用?4重點用對安眠藥#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安眠藥又稱為鎮靜安眠藥(Sedative-hypnotics),除了縮短失眠患者進入睡眠的時間、減少睡眠中斷次數、延長睡眠持續時間;也可舒緩患者恐懼、緊張、焦慮、不安等症狀,醫師也會針對病人的症狀、體質、年齡及病史,開立不同種類、劑量的藥物。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強制3種鎮靜安眠藥,必須附上黑盒警示(用於強調嚴重或威脅生命的風險);這3種藥物分別為eszopiclone(常見品牌名為Lunesta)、zaleplon(Sonata)和zolpidem(Ambien)。此外,除了使用安眠藥之外,也應找出睡眠問題的可能肇因,例如潛在的壓力、健康等問題。鎮靜安眠藥的用藥建議若需服用鎮靜安眠藥時,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彙整出四點用藥建議。第一點【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主動就醫】一、保持規律生活作息,少喝含咖啡因的茶、咖啡;睡前別吃太飽、避免激烈運動或從事過度興奮的活動。二、失眠期間可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調整生活習慣或睡眠習慣;若因壓力過大而失眠,可向專業心理治療師諮詢。第二點【失眠就醫時,清楚向醫師說明自身狀況】一、失眠從何時開始、持續多久以及失眠型態(難以入睡、睡眠中斷、早醒、多夢、作惡夢等)。二、生活型態(輪班或夜班工作)。三、過去病史及正在服用的藥物(中、西藥)或保健食品。四、懷孕或哺乳。五、其他可能影響睡眠的生活習慣。第三點【遵循指示用藥】一、鎮靜安眠藥屬第三四級管制藥品,均為醫師處方用藥,需經過醫師臨床評估開立處方箋,藥事人員才能調劑供應。二、領藥時,需核對藥袋標示(姓名與年齡是否正確)、用藥注意事項及副作用。三、按醫囑服用,不要因藥效不夠而自行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四、切勿將多種鎮靜安眠藥混用,也應避免同時使用酒精,以免因藥理作用增加使用的危險性。五、切勿任意購買及服用來路不明、標示不清或誇大療效的藥品,以免因該藥品摻加不明成分,而危害健康。六、服藥後應儘速上床,切勿開車或操作機具,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第四點【與醫師、藥師保持聯繫】一、鎮靜安眠藥物通常為短期、間歇使用,並且配改變生活作息與養成規律運動,如果藥效不佳就得換藥;失眠症狀獲得改善後,醫師會逐步降低劑量或更換藥物種類,建議定期回診讓醫師了解病情進展,開立適合的用藥。二、用藥上有任何問題,應請教醫師或藥師,不要聽信非醫藥專業人員的建議。

長輩服用鎮靜安眠劑 六大注意事項

長輩服用鎮靜安眠劑 六大注意事項#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臺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的統計分析資料顯示,在臺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1人有失眠的困擾。在高年長者和女性這兩個群族上,失眠的比例都較10年前高。2015年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所公佈資料發現:65歲以上269萬高齡族群人口中,約有109萬人曾因失眠問題而服用鎮靜安眠藥,盛行率約四成。找到失眠問題 才能對症下藥家中長者的睡眠問題,首要工作還是要找出失眠的真正原因。除了年齡的因素,生活習慣(抽菸、喝茶或咖啡、吃大餐或辛辣食物或睡前滑手機等)、睡眠環境(吵雜、光害、寵物或寢具等)、疾病因素(如焦慮、呼吸中止、夜間頻尿或酒癮等),或是服用的藥物(利尿劑、類固醇、治療氣喘藥物或抗憂鬱劑等),這些也都是干擾睡眠,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的可能因素。鎮靜安眠藥的作用是什麼?透過醫師專業的診斷,若需要藥物的輔助治療,便由醫師開立合適的鎮靜安眠藥來處理失眠的問題。鎮靜安眠藥主要有四類藥理作用,分別為解除緊張焦慮的作用、幫助入睡安眠的作用、肌肉鬆弛的作用、緩解痙攣的作用。不同的鎮靜安眠藥,在這四類作用的效用強弱都不同,年長者使用後的效用也會因人而異。如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一)服藥時配開水吞服:茶、酒、咖啡或其他飲料都是不合適的。(二)依指示於正確時間服藥:醫師開立為睡前服用,則請長者於就寢前15-30分鐘前就要服藥,並請他們立即上床,避免再從事其他活動,如滑手機、看書或處理其他事務等。(三)依指示服用正確的劑量:請按照醫師開立的劑量服用,不要因為藥效不夠而自行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四)避免突然停藥:在接受治療服藥的期間,醫師會依情況調整用藥;若想要停藥需與醫師討論,以漸進式減量方式來停藥,不可以自行任意停藥;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焦慮、抽搐或反彈性失眠等症狀。(五)避免重覆用藥:服藥期間於其他醫療機構就醫時,一定要告知看診醫師長者是否還有其他正在服用的藥品,以減少藥品重覆開立,造成鎮靜安眠藥混用,而增加跌倒或骨折的風險。(六)認識藥品的副作用:清楚自己所服用的是哪種藥,且瞭解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不當地長期使用鎮靜安眠藥,容易出現藥物生理依賴性,或造成記憶力減退、反應力下降等問題。好東西「不可以」與好朋友分享鎮靜安眠藥是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在醫師處方是合法使用,依管制藥品管理條例管理;但若將未服用完的鎮靜安眠藥,「贈送」或「販賣」給他人,則會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是違法且害人害己的行為。處理長者失眠的問題,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份,還是需要老人家配合日常生活作息的調整、情緒的調適,及壓力的緩解,才能真正找出失眠的問題點,有效地改善睡眠品質,一夜好眠。

不吃無法入睡?安眠藥8大使用原則

不吃無法入睡?安眠藥8大使用原則#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調查發現,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3%),但與10年前比較,總失眠人口並未下降,尤其是高年長者和女性兩大群族,失眠比例都比以前高,許多民眾不知該如何正確使用安眠藥,尤其是特殊族群該注意什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陳品君藥師針對使用安眠藥物的建議,特殊族群的安全考量:懷孕、哺乳或老年人對於懷孕、準備懷孕或哺乳中的女性,務必事前告知醫師,避免安眠藥物傷害胎兒或可能分泌進乳汁;安眠藥可能會增加老年人夜間跌倒和受傷的風險,若是高齡者或出現相關不良反應,可與醫師討論開立較低劑量的藥物。一些特殊健康狀況,如:腎功能不好、低血壓、心律不整或有癲癇病史也需要事前告知醫師,因為某些藥物可能不適合您,或影響本來控制自身慢性疾病的藥物。服用安眠藥的使用原則1)須經醫師評估後才可使用安眠藥如果有失眠問題,請先去看診讓醫師進行全面檢查(在台灣可先看診神經內科、身心醫學科或家庭醫學科),服用藥物幾週後,再和醫師討論適當的後續治療計劃。2)閱讀用藥說明書可詢問您的醫療院所,有無提供用藥說明書並詳細閱讀,如有其他疑問,也可詢問藥物諮詢的藥師。3)在睡前才可服用安眠藥吃了安眠藥之後,可能會讓人不太了解自己在做什麼,增加各種情況的風險,需在所有活動都結束後再服用。4)確認有完整睡眠前才可服用安眠藥長效安眠藥須避免在午睡或小歇前使用,若您是夜間醒來須再入睡的病人,可先諮詢醫師,可開立較短效的安眠藥,避免藥效太長,影響醒來後的活動。5)注意副作用如果您在白天感到困倦或頭暈、遇到其他重大不適或意識障礙,請與您的醫生討論改變劑量/藥物或是否有藥物戒斷的問題。6)避免飲酒酒精會增加藥丸的鎮靜作用。7)嚴格按照醫師的指示一些處方安眠藥僅供短期使用。最重要的是不要服用比規定劑量更高的量,如果藥袋上的劑量還無法讓您入睡,也請不要在未與醫療人員諮詢前服用更多藥物。8)停藥時小心當您準備停止服用安眠藥時,須按照醫生或藥師的說明或藥袋上的標示進行,因為有些藥物必須減量再停藥。此外,請注意停止服用安眠藥後,您可能會在幾天內出現短暫的反彈性失眠症狀,一般會逐漸消失,如果過幾天後情況還是嚴重無法入睡,請聯繫醫師。服用安眠藥易產生副作用服用安眠藥時會減弱心理壓抑的力量進而導致內心壓抑的憤怒與情緒盡情發洩出來。可能出現突然生氣激動、無意識四處遊走,嚴重的還會做出不合宜或導致受傷的行為等副作用,但事後卻完全不記得這段經過。失眠屬於大腦方面的疾病,勿急著服用安眠藥,民眾若有失眠的問題,應找睡眠或精神專科醫師診治,積極找出病因,排除壓力,勿過度依賴安眠藥,並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品,才能擺脫失眠困擾。

失眠仰賴安眠藥 恐引發夢遊

失眠仰賴安眠藥 恐引發夢遊#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人體需要休息,但如果躺在床上卻無法入眠,是非常痛苦與折磨。因此失眠的民眾,仰賴安眠藥來換得安穩入睡,但美國FDA近日發布聲明,指出市面上有數款安眠藥恐引發嚴重副作用,要求藥商加註警語提醒患者。6款安眠藥,恐引發不良副作用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於4月30日發布安全聲明,要求6款含有eszopiclone、zaleplon或zolpidem等成分的安眠藥生產藥廠,在包裝盒及病人使用說明上加註最強烈的警語,警告消費者服用這些安眠藥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夢遊或開車時想睡覺等高風險行為,會造成受傷甚至死亡。失眠雖非重大疾病,但睡眠品質不好就不能讓身體好好休息,會影響工作狀況,嚴重時還會造成其他疾病的發生。當服用安眠藥時,會減弱心理壓抑的力量進而導致內心壓抑的憤怒與情緒盡情發洩出來。有些人在服用之後,會生氣激動起來;有些會無意識四處遊走,拿東西、搬東西,甚至到外面購物,嚴重的還會做出不合宜或導致受傷的行為,但事後卻完全不記得這段經過。長期失眠應就醫,積極找出病因所有的安眠藥都有可能造成上述情形這樣的副作用,而越短效的藥物則越容易出現。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身心科陳恆生醫師表示失眠屬於大腦方面的疾病,勿急著服用安眠藥,民眾若有失眠的問題,應找睡眠或精神專科醫師診治,積極找出病因,排除壓力,並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品,才能擺脫失眠困擾。同時陳醫師也表示當服用安眠藥時,會減弱心理壓抑的力量進而導致內心壓抑的憤怒與情緒盡情發洩出來。有些人在服用之後,會生氣激動起來;有些會無意識四處遊走,拿東西、搬東西,甚至到外面購物,嚴重的還會做出不合宜或導致受傷的行為。但事後卻完全不記得這段經過。所有的安眠藥都有可能造成這樣的副作用,而越短效的藥物則越容易出現。

喝酒助眠反傷身失眠靠正確治療是關鍵

喝酒助眠反傷身失眠靠正確治療是關鍵#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睡不著、睡不好成為許多人的夢魘。根據統計,全台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有慢性失眠問題。然而,民眾常忽略睡眠問題需要詳細的評估,到藥局自行購買聲稱不含安眠藥的「助眠劑」、看感冒或慢性病順便拿安眠藥的,大有人在;擔心服用安眠藥會上癮的民眾,嘗試以喝酒來協助入睡,更四處可聞。可見不少民眾對於睡眠問題仍有眾多迷思,需用正確的知識和態度來面對和解決失眠問題。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張志誠醫師表示,擔心服用安眠藥物而造成上癮的確是許多民眾常見的憂慮。然而,長年失眠的問題僅靠幾天的安眠藥物治療是不太可能完全解決的。第一天吃藥有睡,第二天沒吃藥就睡不著,就以為是吃安眠藥上癮,乃是自己嚇自己。就像是我們不會說沒服用高血壓藥物,血壓就高,就說是吃高血壓藥物上癮一樣。民眾迷思多 喝酒助眠、亂服成藥恐無效又傷身不吃安眠藥就睡不著,得重新檢視造成失眠問題的原因是否還存在--不良的睡眠習慣,如每天上床睡覺時間不固定、睡前滑手機、玩手遊,是否已經調整?健康的生活作息,如定時運動、少喝茶喝咖啡,是否已養成?張志誠醫師指出,由於害怕安眠藥上癮,有些人轉而以喝酒來幫助入眠,殊不知酒精對健康的傷害更為嚴重,包括消化道癌症、乳癌、肝硬化、胰臟炎、失智、成癮等疾病。即使針對睡眠本身,酒精對於整體睡眠的影響亦是負面的,包括造成淺眠、多夢、早醒、片斷睡眠等。另外,有些民眾自行到藥局購買不含苯二氮平類安眠藥成份的成藥來助眠,這類成藥多數含抗組織胺成份,長期服用易有認知功能受損的疑慮。正確態度加專業醫師完整評估,有效改善慢性失眠此外,亦有不少病人只關注其睡眠問題,卻忽略失眠背後的成因,例如焦慮症、憂鬱症。只單單服用安眠藥處理失眠,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必須連同造成失眠的病因、環境問題、生活習慣一起處理,方可能有效解決睡眠困擾,這有賴於詳盡的評估與完善的治療。建議有睡眠障礙的民眾,應主動尋求精神科門診治療,由精神科醫師來評估睡眠、身體及用藥問題,並做進一步的治療或檢查。慢性失眠的成因通常不只單一因素,常伴隨不良的睡眠習慣及相關的認知扭曲,除了針對身體疾病或疼痛治療外,也需重塑對睡眠的正確知識,並養成固定運動習慣,練習放鬆,重新調整生活,讓睡眠漸漸步上正軌,回歸真正的健康 !

講座/失眠用藥

講座/失眠用藥#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心理、生理、環境及認知行為等因素。而失眠必須在醫師協助之下找出真正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解決失眠的問題。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2/19(二)舉辦用藥安全講座,由林智渟藥師主講「失眠」,提供您對於失眠發生時正確的處置與用藥觀念。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家庭保健與用藥觀念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失眠時間:108年2月19日(二)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291號)洽詢:02-2249-0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