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準爸爸40歲以上 增寶寶自閉症風險

準爸爸40歲以上 增寶寶自閉症風險#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105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歲,女性29.7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0.7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占19.54%。依國民健康署資料,生育第2胎平均年齡提高至35歲,年齡為35歲以上占41.45%以上。準爸爸40歲以上 寶寶罹患自閉症風險增美國婦產科醫學會表示,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風險增加,且隨著準媽媽年齡升高,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發生其他先天缺陷的發生率也隨之提升。研究發現,準爸爸的年齡對亦造成寶寶健康風險,40餘歲以上的準爸爸,除生育力下降外,也與寶寶罹患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等疾病相關,顯示適齡生育對寶寶的健康相當重要。國民健康署呼籲年輕男女,及早規劃人生大事,婚育趁早,如果已經有一個孩子,也要及早規劃下一胎,給孩子一個伴。準爸爸3不要 菸、酒、檳榔準爸爸有三不要—「不吸菸、不嚼檳榔、不飲酒」。研究指出,吸菸或二手菸提高孕婦血中鉛濃度,更會經由胎盤傳給胎兒,影響孩子智力發展;檳榔子中的致癌物會導致遺傳基因突變,若父親嚼檳榔,所生子女罹患代謝症候群為一般人的2倍;喝酒會影響精子基因,干擾胎兒正常發育,父親如果大量酗酒,小孩也很容易出現異常。妻子懷孕期間,準爸爸應多予支持,盡可能陪伴另一半接受產前健康檢查。如果是34歲以上孕婦、本人或配偶罹患或家族有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孕婦血清篩檢疑似染色體異常的危險機率大於1/270者、經超音波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者、胎兒疑似基因疾病等高風險孕婦,應該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準爸爸也要一起接受遺傳性疾病檢查,才能及早掌握寶寶的健康狀況。新婚健康手冊 結婚登記新人可免費獲得國民健康署編製「新婚健康手冊」,每對新人至全國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時,皆可免費獲得一本。此手冊電子檔已置於「國民健康署官網(goo.gl/8deqxj)」、「健康九九網站(goo.gl/Gr3KPc)」及「孕產婦關懷網站(goo.gl/cMse2R)」供免費下載閱覽,另外也可多加利用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

「習慣性流產」 中西醫合治助懷孕

「習慣性流產」 中西醫合治助懷孕#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懷孕是喜事,但對習慣性流產的患者而言,卻是再一次的煎熬。39歲的蘇小姐結婚未滿3年就流產3次,第3次懷孕在第6週仍有監測到寶寶心跳,可惜最終仍未如願足月產子。經西醫婦產科多項檢查,子宮鏡檢查中發現蘇小姐有子宮中膈,立即以內視鏡切除。虛寒體質 經中醫調理、安胎終於穩定生產「子宮中膈」是造成習慣性流產原因,但在術後卻遲遲沒有好消息,蘇小姐擔心39歲高齡,卵子品質不斷下降,擔憂無法順利懷孕,流產的陰影也揮之不去。蘇小姐與先生討論後決定尋求中醫調理改善體質。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王淑秋表示,患者較怕冷,夏天吹冷氣時、冬天常四肢冰冷,喜歡喝溫飲熱食,屬於中醫「虛寒性體質」。經過幾個月的調理第4度懷孕,先前蘇小姐懷孕的月份都未超過2個月,安胎治療的時間需超過以往流產的月份。確認懷孕後,以補腎安胎的藥物治療3個月以上,加上產檢一切穩定,終於在去年底平安順利產下健康寶寶。43、44歲孕婦 早期流產率高達5成王淑秋醫師表示,根據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定義,連續2次或以上的流產就稱為習慣性流產。造成流產的原因很複雜,常見染色體異常、免疫問題、內分泌異常、先天性子宮異常、發炎感染、工作繁忙和緊張壓力等。其中年紀與流產的關係最大,主要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35至40歲孕婦的早期流產率約1/3,而43至44歲的早期流產率更高達1/2。另一統計發現,隨著流產次數增加,下一胎流產比率愈高,以流產3次為例,預估下次懷孕再流產機率高達51%。面對習慣性流產,高齡患者內心的壓力比一般人還高,為防止流產再度發生,除了尋求西醫婦產科詳細檢查外,可以配合中醫診治,醫師會依據體質類型和針對原因給予治療和安胎,大大提升順產機率。

試管嬰兒是否成功 關鍵在卵巢功能

試管嬰兒是否成功 關鍵在卵巢功能#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統計每8對夫妻就有1對有難孕問題。透過人工授精、試管嬰兒,提高生育機率,能讓難孕夫妻儘早懷孕,一圓養兒夢。醫師呼籲,難孕夫妻應儘早面對難孕事實,以免拖延治療,錯過黃金懷孕期。人工授精懷不成 試管嬰兒誕愛女難孕夫妻想要生孩子,通常會選擇排卵藥劑治療、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陳先生與林小姐夫婦曾經三次人工授精失敗,經由醫師建議,嘗試試管嬰兒療程,以累積胚胎的方式克服林小姐卵子過少的問題,最後終於成功懷上寶貝女兒。難孕救星 試管嬰兒助好「孕」據統計,每8對夫妻就有1對有難孕問題,為這對夫妻進行不孕症治療的台中大新生殖中心陳志宏院長解釋,人工授精是把先生的精蟲經過處理、清洗後,植入母體,讓精卵在體內受精。試管嬰兒則分為三代:第一代試管嬰兒直接取得母體卵子與精子在體外結合受精後植入體內;第二代試管嬰兒則可以先在體外結合多個胚胎,一次植入一顆,餘下的則冷凍起來,如果本次未成功懷孕,下次則可直接取用冷凍胚胎,無需另外取卵;第三代試管嬰兒會為成型的胚胎做「體檢」,以更精準的方式,確保胚胎染色體正常後才植入母體。AMH值低於2 卵巢功能已明顯衰退影響自然懷孕和試管嬰兒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卵巢功能的好壞。近年來,臨床上開始以抗穆氏管荷爾蒙AMH指數作為卵巢功能的評估指標。正常的AMH值介於2-6之間,低於2的話,懷孕機會幾乎渺茫。陳志宏院長指出,AMH是檢測卵巢存量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還要配合陰道超音波,看卵巢的大小、基礎卵泡數量,三者整合判斷,評估可以刺激出的可用卵數量。當AMH越低,早衰或卵巢衰退的速度會比較快,可受精的卵數也會比較少。另有一名難孕患者周小姐不孕1年到診所檢查,發現她卵巢功能低落,衡量卵子庫存的指標AMH只有1.35,低於正常數值,當時她決定先用中醫調養身體保守治療,一年後仍無消息,再次看診時,AMH只剩下0.5。精準醫療 提升試管嬰兒成功率周小姐夫婦說:「當初還好最後有做試管,因為很多檢查不做到試管是不會知道的,例如說卵子的品質、厚度、AMH。治療過程中,醫師給我們一個很明確的方向,就是多取卵,次數增加,累積到一定數量後再一次植入。」陳志宏院長表示,治療過程中會按部就班進行檢查、治療,進入療程之後,再與難孕夫婦討論該採用何種策略,個人化的治療,有需要時,再做精準的醫療,通常可以提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把握黃金懷孕時機 早日為人父母試管嬰兒因為精卵與胚胎都非常脆弱,在體外處理上不能有一點失誤,必須要有專業的儀器設備、熟練的人員操作及嚴格的品質把關。當女性在三十歲時,試管嬰兒成功率有五成,四十歲後就不到一成,所以醫師建議,女性一定要把握黃金懷孕時機,正視難孕症狀並尋求醫師協助,才能早日提升懷孕機率,成為好「孕」父母。(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小產後仍順利懷孕!靠的是中醫調理

小產後仍順利懷孕!靠的是中醫調理#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29歲女性在懷孕30週時,因妊娠高血壓引發胎盤供血不足,導致胎死腹中而引產。她因仍有再懷孕的計畫,因而求助於中醫;經由中醫調理四個月,順利懷孕,目前則是持續進行安胎,以及搭配西醫產檢,身體狀況都很穩定。陰虛、濕熱血瘀體質 以溫經化瘀、清熱利濕為主收治這名婦人的台北市開業醫中醫師吳詩儀院長指出,該病患引產後三個月,體重直線上升,甚至比懷孕前增加了近20公斤,下巴及兩頰佈滿痘疹且泛紅,舌診舌色瘀紫、瘀斑;被診斷為陰虛兼有濕熱血瘀體質,故治療初期以溫經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地、黃柏、薏苡仁或龍膽瀉肝湯,以溫經化瘀、清熱利濕為主。配合月經週期調理 第四個月順利自然受孕經由中藥調理治療之後,她的瘀象漸退後、下巴痘疹轉好,吳詩儀醫師表示,接著再用養陰藥補其不足,因尚有澀脈及舌診淡紫,以炙甘草湯合生化湯,再配合月經週期調理,月經期活血化瘀、清利濕熱;經後期滋陰健脾利濕;排卵期理氣活血;經前期補氣養血兼溫經活血。該病患每週規律回診調理身體狀況,治療於第四個月順利自然受孕,且兩頰及下巴痘疹改善許多,體重也趨於穩定。測量血壓及檢查尿蛋白 提早發現妊娠高血壓妊娠高血壓是很多婦女懷孕期最擔心發生的徵狀,目前妊娠高血壓的形成原因不明,主要病變是由於全身性血管攣縮造成血液量減少,胎盤的功能會變差,進而對胎兒生長造成體重過輕、羊水過少、胎盤剝離、胎兒窘迫,嚴重時對母體的影響可能造成致命的結果。吳詩儀中醫師建議,定期產檢配合醫師測量血壓及檢查尿蛋白,能提早發現妊娠高血壓,並搭配中醫調理,可穩定孕婦身心健康。持續配合中醫調整用藥 搭配西醫婦產科規律產檢該婦人現為妊娠初期,目前仍持續中醫調理安胎,並搭配西醫婦產科規律產檢。吳詩儀中醫師表示,不論是引產後體質調理、或是中醫助孕,都應由合法中醫師,依照個人體質診斷調配適合的治療策略,切勿自行服用偏方或是他人藥方,並且在治療過程中應持續且耐心配合中醫師,依照體質變化調整用藥,即能降低妊娠高血壓的風險,順利生產。(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懷孕用藥

講座/懷孕用藥#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懷孕不只民間有些習俗禁忌,醫學上也有適當的處置與建議。常聽到懷孕媽媽們感冒,卻無法吃藥加速治癒,為的就是怕影響腹中寶貝。到底懷孕期間可不可以吃藥呢?該如何吃?雙和醫院將於11/28(二)舉辦用藥安全講座,邀請陳柔錚藥師主講「懷孕用藥」,歡迎準媽媽們或是家中有孕婦的民眾參與。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 名稱:懷孕用藥時間:106年11月28日(二)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台灣女性殺手 乳癌居癌症之冠

台灣女性殺手 乳癌居癌症之冠#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危害21世紀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許多人都認為是乳癌。相較於其他癌症,乳癌不僅好發於年輕族群,也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當多數癌症的發生率稍趨緩時,乳癌卻逆勢成長了3.2%。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早 高峰45至55歲《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葉雅馨表示,台灣婦女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較西方國家低,西方國家罹患乳癌的年齡層主要集中在55至65歲,但亞洲人受基因影響,好發年齡較年輕。台灣乳癌高峰約在45至55歲,較西方提早10年左右,甚至還不乏30歲就死於乳癌的案例。是否需要切除乳房,要看腫瘤的大小、形狀是否嚴重損壞外型,通常醫師能理解患者的心態,會盡量保留乳房,約6成的患者可保留乳房。不少患者得知罹癌後,擔心另一半變心或離婚,不願接受治療。然而經過疾病打擊,夫妻間假如能互相體諒,能產生另一種革命情感,鼓勵患者勇於接受治療。乳癌治療結束 2、3年內較易復發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一般外科醫師余本隆表示,懷孕不會增加乳癌的復發率,但如果懷孕後乳癌復發,礙於治療的限制很多,多半會建議中止懷孕。一般來說,乳癌最常發生在前2、3年,應盡量2年以後再懷孕。余本隆醫師建議,可以的話,5年後再懷孕更好,但生理有其極限,青春不等人。通常罹癌病人,一開始會否定,不相信自己罹癌,想逃避。接著會憤怒,怨恨命運不公平。然後會憂鬱,否定自我存在價值。最後才會接受及面對,配合醫療處置。在這個過程中,親友和家屬的傾聽和陪伴最重要。

想生第二個寶寶 先問你的氣夠用嗎?

想生第二個寶寶 先問你的氣夠用嗎?#懷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自從鼓勵生育,以前街坊鄰居見面都問:「吃飽了嗎?」現在全改成:「要生第二個嗎?」如果回答不生,對方還不依不饒問:「為什麼不生呢,你們家又不是養不起……」氣和血是懷孕的兩個重要條件唉,拜託,生孩子是力氣活好嗎?像我這樣平時活得上氣不接下氣的人,這一點點氣勉強只夠生活自理,哪裡還有氣生小孩!生小孩要氣嗎?當然。從懷孕開始就要。為什麼呢?因為胎兒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外界條件,也就是母體條件:氣和血。氣就像一個溫室,給胎兒最好的孕育環境;血就像養分,供養胎兒形成和生長,缺一不可。否則就算卵子和精子都正常排出,千辛萬苦見了面,也是絕戀。要是氣血充足呢?兩人見面立刻乾柴烈火。所以說,家庭條件還是很重要的,貧賤夫妻百事哀,不然就算精子身體好,和卵子見了面也沒有卵用(沒有卵用!原來出自這裡!哎呀呀,我真是人才……)。講這些是為了說明,中氣不足的女人連懷孕都很困難,所以想順利懷孕,得先把氣補上。氣不足,即使懷上了,孕育起來也很困難,會得很多妊娠病。「妊娠所以多病者,土溼而木燥也」(黃元御《金匱懸解》),意思就是,妊娠的時候之所以會得病,都是因為脾溼和肝氣不舒。這是怎麼形成的呢?說到底還是脾氣不足,氣虛所導致。因為脾氣虛了才會脾溼,脾溼後身體的圓圈轉不動,或者逆轉了,就會導致很多病症。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生第二個。隨著年齡增長,女性三十五歲會達到身體發育的頂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 《黃帝內經》: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此時的氣血本來就在衰退,已經不是那麼適合孕育新生命了。有人說,我們的祖輩生了一堆孩子,不都活得好好的嗎?對啊,但人家是從幾歲開始生的呢?以一個二十二歲開始生小孩的女人來說,就算每三年生一個,生到第五個,也不過三十四歲而已。不要光看別人生小孩的數量,要看別人生小孩的年齡。氣血足的女人,生出來的小孩才健康,因為腎精來源於父母。我常看到有些夫妻已近中年,自己的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臉色蠟黃,沒什麼精神,卻打算生第二個,我覺得實在是對自己和對小孩不太負責任。隨著父母精血的品質變差,孩子的先天也會很弱。看看周圍的親戚朋友,是按照兄弟姐妹的年齡順序去世的嗎?其實不是,對不對?很多家庭,反而是最小的弟弟或妹妹還不太老就先走了。就是因為他們出生時,父母的年齡已經比較大了,先天就比較弱。我遇到最多的產婦問題,大多是生了兩個小孩的媽媽們,她們普遍的現象是,生完第二胎後,身體突然出現很多狀況。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容易疲憊,身體抵抗力差,睡眠品質糟糕,很容易生病。圓圈基本上全部轉反了,該降的反升,該升的反降。對照一下,統統都是氣虛的症狀。從懷上到孕育,再到生出來,產婦最需要的不是錢和閒(當然沒有這兩樣也很慘),而是中氣!氣不足,血的循環也會出問題,因此會出現很多與氣血相關的病症。從外貌上,氣虛的人還會有以下表現:怕傷中氣可用小米粥、南瓜、紅薯養生如果你是超過35歲才生第二胎的媽媽,是不是中槍了呢?當然,如果生第一胎就是高齡,結局也一樣。生不生第二胎,千萬不要跟風,也不能隨便因為婆婆媽媽們的幾句勸導就貿然行動。這是你的生命和另一個生命的品質問題,一弄不好就是兩敗俱傷。第二胎絕對是個力氣活,你得客觀評估。「故產後之病,切以中氣為主。」(黃元御《金匱懸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萬一你不幸有了上述的氣虛症狀,切記以滋養脾胃為主。在哺乳期,本人建議把小米粥熬得稀稀的當水喝,多吃南瓜、紅薯和大棗。過了哺乳期,建議適度服用補中益氣丸。剛生完可用「玉屏風散」調體質也推薦另一個方子「玉屏風散」。它的成分是黃芪、白术、防風。黃芪補中益氣,白术健脾利水,防風袪風解表。這個藥方就像是為體虛的人建起一道屏障,阻擋外界的風寒,適用於氣虛、多汗,特別容易傷風感冒的人。玉屏風散有中成藥,中藥行一般都有販售,連續吃一個月,因為中成藥大多藥性緩,對於剛剛生產完、抵抗力很差的產婦來說,將有效調理體質。世界上很多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更沒有該與不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你確定要當高齡產婦,就好好調理身體,為你和寶寶打好堅實的身體基礎,補足氣血,才是未來幸福的保障。所有的高齡媽媽都不容易,她們付出的絕不只是精力和時間,還有很難彌補的氣血。爸爸們一炮而紅後,還請多多體諒老婆,因為孕育寶寶實在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簡單。這世上唯一能讓虛弱的媽媽們盡快恢復的,就是愛。 (本文摘自/醫本正經:漫畫秒懂中醫/時報出版)

我有先天性心臟病,我可以懷孕嗎?

我有先天性心臟病,我可以懷孕嗎?#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師,我有心臟病,還能不能有機會懷孕?」隨著先天性心臟病照護的進步,有愈來愈多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順利轉大人,其中不乏育齡婦女,懷孕相關照顧也成為重要的課題。孕前評估對心臟病患者非常重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心臟科傅俊閔醫師提到,日前一名患有法洛氏四重症的婦女來診,患者小時候已進行手術完全矯正,因為沒有症狀也無規則追蹤,近期因為要考慮懷孕,因此到醫院做懷孕前評估。傅俊閔醫師說明,法洛氏四重症是最常見的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相關構造異常包括:心室中膈缺損、主動脈跨行、右心室出口狹窄、以及右心室肥厚等症狀。若沒有及時處理惡化會導致許多併發症,因此這類患者需長期追蹤。懷孕時全身血量會達到懷孕前2倍傅俊閔醫師指出,懷孕時因全身血量會大幅增加,有些人甚至可能達到懷孕前的2倍,即使平常沒有症狀,懷孕期間也會因心臟負荷增加可能出現心臟衰竭。對法洛氏四重症的產婦而言,心律不整的機會也會增加,因此懷孕前評估更形重要。傅俊閔醫師指出,在門診,除了基本問診和身體檢查,超音波和心電圖是必定安排的檢查,並視情況進行心肺運動測試、核磁共振、甚至是心導管檢查,再根據上述檢查如果為孕婦做懷孕分級,必要時會與婦產科醫師討論生產建議。大多數手術後的產婦可以順利懷孕一般而言,最好在決定懷孕前先進行評估,但即使已經懷孕了,也建議抽空到門診進行評估。雖然風險較高,不過大多數以手術矯正過的法洛氏四重症產婦是可以順利懷孕生產的,建議懷孕前作完整評估,對產婦和新生兒都能更有保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