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

男性也有更年期?心理障礙有苦說不出

男性也有更年期?心理障礙有苦說不出#更年期

文/天主教聖功醫院身心科 葉怡寧主任醫師記得前一陣子電視上一直播出的「蠻牛廣告」,片中男主角原本是一副有氣無力,要死不活的樣子,老婆又怨又氣的眼神讓人印象深刻。現實生活中,超過四十歲的男性,在睪固酮濃度下降的影響下,出現「蠻牛真人版」的情況,其實不在少數;但是在社會上對於男性尊嚴的要求下,往往有苦說不出,無法求助專業醫療,反而轉向各種壯陽回春的商品,這些產品有些標榜「要讓你硬梆梆,不要軟趴趴」「讓你成為一尾活龍」,搭配美貌人妻滿意的眼神,產品賣的嚇嚇叫,難怪有人說台灣的壯陽藥市場每年有幾億商機。這些中年男性的身心症狀,有可能是因為「男性更年期」(Andropause),男性更年期無法像女性更年期一般容易察覺,因為女性更年期可由停經測知,而男性更年期往往是由一些身心症狀出現,再加上檢查血液中睪固酮低下才能確定。睪固酮即一般俗稱的男性荷爾蒙,主要是在睪丸製造。睪固酮分泌的高峰期為15~30歲,然後每年會以1%~2%的速率下降,到了40歲之後就會產生較明顯的不足。男性更年期常見的身心症狀如下:心理方面:情緒容易不穩定、個性改變,變得較缺乏自信、情緒低落、易怒,容易出現所謂的「中年危機」;中年男性對於事業、自我的要求、人生的價值觀,便可能進入到一個轉捩點。回首上半生,有一些已經達成的人生目標,有些尚未達成的理想;若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異過大,可能會形成心理上的障礙,甚至認為自己已經開始走下坡,一事無成。對於人生的遠景,也會趨於悲觀,有些中年男性,反而會變得過份重視外表,將自己打扮得很年輕,彷彿藉此可以抓住青春的尾巴;有的則是會結交小女友,以此證明自己的魅力。生理方面:疲倦感、活力減退、睪丸變小、失眠及骨質疏鬆。在生理方面的活力減退,跟睪固酮有相關,可能需要補充這方面的荷爾蒙。在食物中,外含貝殼的海鮮類是補充男性荷爾蒙的最佳食物來源,例如:牡蠣。目前睪固酮的藥物分別有口服劑型、肌肉注射劑型、經皮膚吸收的貼片劑型和凝膠劑型等四種。但要注意,在治療前及接受治療後的每三個月,必須要定期檢查睪固酮的濃度,一旦補充到正常範圍時便要停止,若盲目補充到高出正常值時,容易誘發產生「前列腺癌」。性功能方面:性功能障礙、缺乏性慾、勃起功能障礙。有些男性以「性能力」建立自己的自信,若有性功能問題,往往會影響自我評價。慢性病方面:心臟血管問題、熱潮紅、出汗及心悸。若出現「男性更年期」症狀,需鼓勵病人儘快就醫。對於病人出現「男性更年期」心理障礙,家人朋友應該秉持愛心耐心,理解病人的焦慮,鼓勵病人尋求專業醫療協助。若病人的憂鬱、焦慮症狀嚴重,也可以考慮使用一些抗憂鬱以及抗焦慮的藥物,以協助病人早日緩解症狀,恢復正常生活。

營養師籲:飲食正確,更年期也可輕鬆度過

營養師籲:飲食正確,更年期也可輕鬆度過#更年期

文/天主教聖功醫院營養科 葉欽琪營養師女性因年齡增加,卵巢分泌荷爾蒙的功能逐漸衰退,此時月經週期變得紊亂,逐漸停止排卵,從最後一次月經來後一年內沒有月經,稱為「停經」。在完全停經前,卵巢開始功能衰退的時期,就是所謂的更年期,更年期雌激素的分泌減少,使得許多的婦女出現了一些不舒服的更年期症狀,稱之為「更年期徵候群」。因為個別體質的差異造成生理上的不適也會有程度上的不同。經由健康飲食的概念,日常生活的調整,放鬆技巧及減輕壓力可減低因更年期症候群所帶來的不適,輕輕鬆鬆度過更年期,迎接更健康的人生階段。營養保健原則如下:均衡飲食:每日吃30種以上不同的食物,增加營養素的來源。可多選擇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以補充女性所分泌不足的荷爾蒙,如:豆類、山藥、茄子、紅蘿蔔、腰果、葵花子、杏仁、瓜子、燕麥、祼麥、玉米、人參、橄欖、大蒜、蘋果、櫻桃等。天天五蔬果:每日安排5份的蔬果,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及纖維質。五穀根莖類:每週至少安排三次全穀類或未精製之穀類食品。豆、魚、肉、蛋類:減少肉類的選擇,每天不超過4兩,可以豆製品或魚類取代。因為魚富含魚油,有利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黃豆類食物含抗氧化劑及似女性荷爾蒙的植物固醇類,可減輕停經不適的症狀。蛋黃含高量膽固醇及飽和脂肪,以每周3個為限。奶類:每日2杯低脂或脫脂奶類及1份低脂乳酪,預防骨質疏鬆。少油、少鹽、少糖、高鈣的飲食:更年期雌激素分泌降低,會抑制肝脂酵素的活性,影響血脂組成代謝異常,造成低密度膽固醇上升,高密度膽固醇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率,為預防更年期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宜採取低脂(尤其是飽和脂肪)、低鹽的飲食,可降低發生心臟病的危險性。減少高鹽、高糖、高油、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不僅可讓更年期的婦女身材保持健美,亦可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性。 停經後的媽媽,容易會發生骨質疏鬆症可多吃乳製品、魚乾等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加上每日適度地運動及照射陽光10分鐘,能合成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質的吸收,以預防日後骨質嚴重的流失。   除飲食保健身體之外,可選擇散步、快走、騎腳踏車、舞蹈、體操等溫和且具抗壓的運動。以健康與圓融的身、心、靈,來過個輕鬆自在的更年期並享受停經後的未來生活。

「耳穴貼壓」治療法 改善婦女更年期

「耳穴貼壓」治療法 改善婦女更年期#更年期

當年紀逼近45歲的婦女,最困擾的是更年期問題,心理雖然不願承認自己已經到了更年期階段,但生理的更年期症狀郤一一出現,如:熱潮紅、夜間盜汗、陰道乾燥、性功能減少、睡眠障礙、頭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疲勞…等,署立彰化醫院婦女身心科結合中醫科推出「耳穴貼壓」治療法,每次療程為期四週共8次治療,目前至署彰接受治療的婦女共10位,症狀都有明顯改善,而且只要一次掛號就可接受四週8次治療。署立彰化醫院婦女身心科高靜玲主任說,43歲的林太太,去年(98年)開始停經,出現更年期症狀的熱潮紅、胸悶、入睡困難等困擾,因為害怕長期吃藥會有副作用所以拒絕就醫,但近一個月來因為出現失眠嚴重、心情煩悶,而致影響白天生活作息,經朋友介紹到署立彰化醫院婦女身心科門診,經由結合中醫科進行耳穴貼壓治療,在二週4次的耳穴貼壓治療及婦女身心科醫師心理治療後,無配合藥物治療下,林太太表示症狀已明顯改善,目前持續回診治療中。還有一位58歲陳女士,停經7年,失眠超過4年,一直依賴短效型助眠藥物,陳女士在白天就一直煩惱晚上會無法入睡,造成長期情緒不穩、緊張等,而導致出現輕微的憂鬱症,陳女士也在透過心理及耳穴貼壓治療,完成共四週8次的一個的療程後,已經改善長久入睡困擾及輕微憂鬱症的情形。署立彰化醫院中醫科陳昭勳主任說,耳朵是一個人體的縮影,耳朵表面上分佈許多穴點,而這些穴點可以反應身體或體內相對應器官的功能,中醫科針對更年期婦女所做的「耳穴貼壓」治療法就是在婦女耳朵的耳神門及大腦皮質區進行耳穴貼壓,以此來刺激耳朵表面上的穴點,就如同針刺軀幹、四肢的穴位一樣,所以會讓更年期婦女的失眠及焦慮困擾得到很大的改善。署立彰化醫院婦女身心科高靜玲主任指出,女性一生當中有幾個階段特別(如:在月經來之前、懷孕時、產後以及更年期階段)容易發生焦慮症狀。而睡眠問題則較常見於更年期及停經後婦女,睡眠障礙問題的盛行率根據研究是15%至60%,而焦慮發生在更年期及停經後婦女這個族群的盛行率可高達到53.7%。國外已經有多篇研究指出針灸對於焦慮疾患的改善是有很不錯效果的。又有研究發現耳穴療法是可以減輕手術前及手術中的焦慮,而且耳穴貼壓治療,具有簡易操作及非侵襲性的優點。高靜玲表示,除了更年期症狀外,其實中年族群的婦女,還有許多壓力的來源(例如「空巢」症候群、照顧年邁的雙親、伴侶死亡或離婚…等),這些壓力來源都可能會惡化焦慮和失眠的情況。有研究指出婦女更年期階段雌激素(estrogen)的下降與產生睡眠和情緒困擾是有相關,因為雌激素可調節許多與睡眠相關因素,包括體溫的調節、日夜的節律、壓力的反應等。高靜玲進一步指出,署立彰化醫院針對更年期婦女的相關困擾治療上,除了有需要時給予西醫少量的藥物治療外,主要治療是以婦女身心科結合中醫耳穴貼壓來進行治療,目前還接受中國醫藥大學中藥臨床試驗中心指導,所以歡迎40歲至60歲的更年期及早期停經婦女,當有出現焦慮和失眠等症狀,且嚴重程度已影響到日常生活時,歡迎向署立彰化醫院婦女身心科洽詢,醫師會協助婦女朋友們評估是否可以彈性選擇用藥或不用藥的治療,並提供每日四次、每次約12分鐘在家自行按壓耳穴的治療法,讓服務治療,總療程共需四週,期望透過更多有更年期或停經婦女困擾的朋友參與驗證,而能發展出一種方便、安全及有效的方法,以減少對鎮靜安眠藥物的使用及其依賴性,進而讓更年期或停經後困擾的婦女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更年期症狀出乎意料 該如何舒緩?

更年期症狀出乎意料 該如何舒緩?#更年期

江小姐47歲,是個快樂的單身族也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本身作息規律也頗注意運動健身。最近正經歷停經前的更年期不舒服症狀,除了月經週期滴滴答答拖的很久外,更常因為身體突如其來的潮熱、晚上熱醒一身汗或白天不自覺地汗如雨下,搞的自己在專業上的工作士氣大打折扣,常在會議中途一陣熱汗而尷尬不已,或在忽冷忽熱不穩定的氣候中身體與情緒起伏受挫,也容易在職場上發脾氣與沮喪。江小姐在拒絕荷爾蒙補充療法後,轉而尋求中醫幫助。陳媽媽52歲,兩個月前因為右邊乳房腫瘤,做了局部乳房切除術,病理化驗局部癌細胞與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和黃體激素接受器呈陽性反應,代表乳癌細胞會受到荷爾蒙刺激而生長。因此在完成放射線治療與化療後,聽從主治醫師建議使用抗荷爾蒙藥物Tamoxifen來抑制乳癌細胞降低復發風險,卻因此造成全身皮膚乾燥刺痛,陰道乾澀搔癢反覆發炎的症狀亦不勝其擾,在無法停藥的情況下轉而求助中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恭儀說,不論是自然停經前期或是藥物性所引起的停經症候群,都是屬於卵巢功能衰退的更年期症狀之一,常見症狀有熱潮紅、盜汗、月經不規則、陰道分泌物或乾燥、眼睛乾澀、口乾的皮膚症狀、失眠、不易入睡以及頭暈、心悸、胸口悶與腹脹等腸胃道不適狀況。這些症狀都可透過中醫的辨證思維,在調養肝腎的用藥基礎上,獲得症狀上的緩解。所幸,更年期症狀只是暫時的,並不需要一輩子吃藥。坊間雖然有不少健康食品標榜異黃酮素植物性荷爾蒙的取代作用,仍然不及中藥辨證用藥的安全與迅速。對於正在經歷更年期症狀的女性朋友,林恭儀建議平常不妨先從生活作息及飲食上作調整。飲食方面,多攝取新鮮水果蔬菜和穀類,少喝含糖、熱飲或酒精性飲料,少吃刺激與高熱量食物,這時身體寒熱不定,不應過度頻繁的進補與清熱。若要補充健康食品,應先徵詢醫師意見再使用。生活上養成規律運動,但避免不定期劇烈運動。但也要注意,若是使用抗荷爾蒙治療中的病人,不可以自行補充動情素或黃體素藥物來改善症狀。林恭儀針對以下更年期症狀提出一些因應之道:潮紅、盜汗:建議穿著自然棉、麻纖維的衣物,增加透氣排汗功能,多件式的穿法也是不錯考量。月經不規則、陰道分泌物或乾燥:每年都應接受陰道內診及婦科超音波檢查,若有突然陰道出血現象,應立即告知醫師;進行性生活時,若有陰道乾燥不適情形,可使用水性潤滑液。皮膚、頭髮乾燥:選擇性質溫和的香皂和滋潤保濕的清潔用品,洗過澡後適度擦上保濕乳液;同時頭髮應避免過度整燙。腸胃不適:腹脹氣與腸鳴常伴隨化療藥物治療後,並有輕微噁心嘔吐,這些症狀通常只是暫時出現,可隨時間改善,但若症狀過於嚴重,可告知醫師以適當藥物改善症狀。於失眠、心悸:可於睡前溫飲低脂牛奶或是服用鈣片,以促進睡眠,也可按摩勞宮與手神門穴取代數羊的困境。

善用中醫調理更年期的不適

善用中醫調理更年期的不適#更年期

文/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丁漢祥時序已進入春季,天氣越來越熱,原本有更年期潮熱的陳太太,隨著氣溫的上升也越來越不舒服,之前曾服用過賀爾蒙,但因擔心副作用而停服,冬天時潮熱比較容易忍受,但最近氣候越來越悶熱,潮熱與盜汗也越顯嚴重,進而求診於中醫。其實有相當多和陳太太有類似困擾的婦女,一般而言,更年期的症狀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發作的嚴重程度與頻率每個人差異很大,大部分45至55歲的女性都會歷經這段過程,但因近年來台灣女性家庭與事業兩頭忙,臨床上也常見在45歲前出現更年期症狀的婦女,甚至40歲之前就產生卵巢早衰的現象。更年期常見的症狀可分為5大類:血管舒縮症狀:面部潮紅、潮熱、自汗、盜汗、心悸等。心理精神症狀:情緒焦慮、沮喪、記憶力或注意力減退、易怒等。泌尿生殖道症狀:生殖道萎縮、性交疼痛、老年性陰道炎、頻尿、尿失禁等。骨骼症狀: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腦血管性疾病。西醫的治療原則為直接補充荷爾蒙,但許多婦女因擔心長時間服用而引發的副作用,轉而求助於中醫或服用健康食品。其實,中醫調理更年期的不適,效果相當不錯。更年期的病因由中醫觀點來看,多由腎虛所引起,進而導致一系列臟腑失調的症狀,所以治療的大方向多以補腎為主;而情緒焦慮、易怒、沮喪等症狀,則與肝氣的疏泄失常有關;骨質疏鬆與生殖泌尿道的症狀,則是屬於腎的陰陽失於平衡;臨床上治療還是必須根據每個人臟腑及陰陽氣血虛損的不同加以調理,大家耳熟能詳的加味逍遙散、知柏地黃丸或右歸丸等,都是臨床常用的方劑。飲食方面,可多攝取鈣質,如牛奶、小魚乾等,而豆類製品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另外,多補充富含膠質的食物,如木耳、銀耳、地瓜葉、海帶等,對身體也有幫助。適度的運動更是此階段不可少的,不僅可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情緒穩定與骨質疏鬆都有益。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過程,只要用正確的態度面對,適當的運動與飲食控制,都可以順利的度過這個階段。

保健食譜 輕鬆預防更年期症狀

保健食譜 輕鬆預防更年期症狀#更年期

婦女停經後,因體內不再分泌雌激素,常導致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及更年期症狀如:熱潮紅、盜汗、腰酸背痛、皮膚搔癢、陰道乾燥、頻尿、情緒焦慮、失眠等生理及心理上許多不適症狀。署立基隆醫院張皇瑜營養師及吳秋琴師傅共同研發了「山藥芝麻圓」及「蔓越莓手工餅乾」兩道簡易的更年期婦女保健小品,提供給民眾參考。署立基隆醫院張皇瑜營養師表示:實證醫學上指出,食物中的『植物性雌激素』可有效預防或緩解上述更年期之症狀或疾病,並且尚有預防乳癌罹患之功效,如黃豆、山藥,都是在臨床試驗上常見的選用食材。「山藥芝麻圓」除了利用山藥如上述有益更年期婦女的保健功效之外,山藥高纖易飽,若以其部份替換主食,對因更年期之後基礎代謝率下降,造成的體重失控,亦是不錯的選擇!至於「蔓越莓手工餅乾」,採用臨床上證明可有效避免泌尿道感染的蔓越莓乾,不只保健,更增添許多香甜風味。另外,為了防治易發的心血管疾病,師傅嘗試以大豆沙拉油取代一般高反式脂肪的烘焙用油,健康加分卻風味、口感一樣不減! 食品示範如下:■ 示範食譜一:山藥芝麻圓材料:(5人份)山藥1斤、黑芝麻粉70克、地瓜粉200克、太白粉100克、黑糖250克作法:1. 山藥蒸熟後搗泥,拌入地瓜粉、太白粉與適量炒香的黑芝麻粉。 2. 揉成長條再切成適當大小,即可入滾水煮,浮起即可撈起,放黑糖水中食用。 3. 若不立即入鍋煮,擺盤放冷凍存放。 ■ 示範食譜二:蔓越莓手工餅乾材料:(5人份)低筋麵粉250克、蔓越莓乾75克、大豆沙拉油60克、砂糖150克(或代糖的量)、蛋1顆、泡打粉1茶匙、鹽1/2茶匙作法:1. 沙拉油、糖、蛋攪拌均勻後,再加入過篩麵粉 2. 接著加入泡打粉、鹽、蔓越莓乾和勻,揉成小團再壓扁 3. 放入烤箱烤20分鐘即可。 ※ 需熱量控制者,建議以耐烘焙代糖製作。(熱量:425.6大卡/份);(代糖餅干:305.6大卡/份)

女性更年期-荷爾蒙療法的致癌真相

女性更年期-荷爾蒙療法的致癌真相#更年期

低劑量荷爾蒙療法,是現代醫療針對更年期障礙女性,經常提供之治療趨勢,此種既可緩解血管舒縮、陰道萎縮,又可減緩抑鬱、預防骨質疏鬆、保護子宮內膜的有效療法,會不會產生副作用,甚至造成乳癌?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梁華英醫師表示,雌激素確實可能在某些女性身上造成噁心、水腫、乳房脹痛等副作用,但通常在短暫時刻就會自行消失。目前的醫學研究顯示,荷爾蒙療法在四至五年內並無明顯增加乳癌之機率;使用四至五年以上患者,罹患乳癌機率則有微幅增加。臨床研究指出,雌激素並不會使正常乳房細胞轉化為乳癌細胞。但是,乳癌有高危險群,如有乳癌家族病史者、早來經(小於十二歲)、晚停經(晚於五十五歲)、停經後體胖、抽菸者、酗酒者。針對罹患乳癌的疑慮,梁華英的因應之道是,除非患者每年確實檢查乳房及抹片,才能為病人進行荷爾蒙療法。梁華英呼籲,婦女每月一次做乳房自我檢查,以及每年定期接受醫師診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乳癌的痊癒率其實相當高。至於坊間各式廣告大力促銷之植物性荷爾蒙(如大豆異黃酮、石榴粹取激素等),真能改善更年期障礙嗎?梁華英的回答是,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及我國衛生署,均將植物性荷爾蒙歸類為營養補充品,此類食品對更年期的療效,目前仍無足夠臨床證據予以證明;至於長期服用到底是否安全,仍屬未知,梁華英不建議以植物性荷爾蒙取代低劑量荷爾蒙療法。荷爾蒙之於女性,影響所及除了生理層面,還有心理層面。對於腦部神經元之傳導深具效能的女性荷爾蒙,因更年期而大量下降,致使神經元之間的訊息傳遞發生滯礙,婦女除了記憶力減退,更有憂鬱易怒等情緒表現。梁華英呼籲,患者家屬應對更年期婦女多加體恤關懷,更提醒更年期婦女切勿孤軍奮鬥,要善用醫護、家人、教會、社團等資源,讓辛勞了一生的自己平安度過幽谷。(本文作者/吳方芳;本文轉載自「宇宙光Cosmic Light」雜誌2009年六月號第64~67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女人迎接更年期 儲存骨本為優先

女人迎接更年期 儲存骨本為優先#更年期

更年期,意即女性卵巢由「正常」逐漸「不具功能」、「有月經」漸漸「無月經」的生理與心理之轉折期。低劑量荷爾蒙療法,是現代醫療針對更年期障礙女性,經常提供之治療趨勢;針對罹患乳癌的疑慮,除非患者每年確實檢查乳房及抹片,才能為病人進行荷爾蒙療法。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梁華英醫師,針對今次主題「女性更年期」,首先解說何謂更年期。■ 妳,更年期了嗎?婦女停經前後的過度期(約四十五至五十五歲之間),謂之更年期,意即女性卵巢由「正常」逐漸「不具功能」、「有月經」漸漸「無月經」的生理與心理之轉折期。梁華英表示,80%女性面臨更年期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而每位女性的症狀輕重及不適期之長短各有不同。症狀輕微者不須就醫治療,也能安然度過;症狀嚴重者,務必就診,以便在醫師協助下安度幽谷。少數婦女的更年期症候發生於四十歲之前,梁華英呼籲,面臨此種異常症狀之婦女,應盡快就醫治療。更年期症候群有哪些?梁華英提供以下自我檢測要點:1. 突然感到發熱,自臉部及頸部、胸部,然後盜汗。2. 伴有心悸、胸悶、暈眩等偶發或持續症狀。3. 情緒不定、易怒、焦躁多慮、神經衰弱敏感、好哭、抑鬱。4. 失眠、倦怠感。5. 皮膚的皺紋增多,乾燥、搔癢、色素沉澱。6. 毛髮乾枯、脫落、變白,陰毛減少。7. 頻尿、尿急、易患尿路感染。8. 記憶力下降、精神不集中。9. 性慾減低、性交困難。10 .乳房萎縮、鬆軟、下垂,乳暈轉淡。11. 月經失調,直至停經為止。12. 陰道乾燥、疼痛或外陰搔癢。以上種種令熟齡女性心生恐懼,又令更年期婦女心有戚戚焉的各式症候,除了了解、坦然面對,有無其他因應之道?梁華英醫師針對更年期好發的骨質疏鬆問題,提出解說與建議。■  儲存骨本一般而言,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即隨著年紀增加,三十至三十五歲是骨質增生的高峰期,三十五歲之後骨質逐漸減少。女性停經後,更因卵巢功能退化,導致雌激素不足,進而促使骨質加速流失。原本健康緻密的骨骼一旦流失骨質,呈現的是中空、疏鬆、縫隙增多等狀況,以上症候謂之「骨質疏鬆症」。梁華英表示,骨質疏鬆症沒有什麼症狀,多數患者都是跌倒骨折,才驚覺罹患此症。因此,更年期婦女務必到醫院檢測骨質密度,以接受醫師的診斷與治療。根據東基提供之衛教資料,預防更年期骨質疏鬆症應遵循下列原則:一﹑增加鈣質攝取鈣質是人體骨骼最主要成分,三十五歲之前是骨質的成長期,長期攝取鈣質,可建立緊實緻密的骨質,更可儲存骨本。停經後的婦女,鈣質每日攝取量為一千毫克。至於長期服食鈣片者,應遵守醫師或藥師叮囑之劑量,並同時服用維他命D,而飲酒、吸菸、喝大量咖啡都易加速骨質流失。二﹑適當運動陽光能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腸胃對鈣之吸收,而運動除了可以增加肌力及身體的協調力,更可降低跌倒機率。三﹑就醫診治醫師根據各人症狀對症下藥的診治,可協助婦女減緩骨質流失和促進骨骼保健。(本文作者/吳方芳;本文轉載自「宇宙光Cosmic Light」雜誌2009年六月號第64~67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