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

醫訊/更年期保健

醫訊/更年期保健#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更年期是指婦女卵巢機能退化到完全喪失的這段時期,停經是說1年以上沒有月經。一般停經年齡是在48~52歲左右,大約有1~5年的時間,會產生一些生心變化,社會關係與角色也面臨新的轉變。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婦女平均壽命可以超過80歲,更年期議就更顯得重要。對此,台大醫院台北總院健康教育中心舉辦「更年期保健」講座,邀請該院婦產部江盈澄主治醫師主講,他畢業於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學士,他的專長有婦科腫瘤、一般婦科、婦癌手術及化學治療。活動毋須報名,可自行前往。並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更年期保健時間:101年11月8日(四)下午14:00~15:10地點:台大醫院台北總院1東第7講堂洽詢:02-23123456轉62114

醫訊/如何減緩更年期情緒症狀

醫訊/如何減緩更年期情緒症狀#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更年期情緒症狀常於更年期早期或停經前數年出現。該症候群常表現出緊張、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疲累、記憶減退、情緒不穩、易怒、憂鬱等心神反應,造成更年期婦女困擾。為此,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舉辦「更年期成長營」,邀請泌尿科翁偉哲主任、曾慈雯護理師、張慈儀護理師、高雄長庚許春宏中醫師、有氧教練李少騰老師等主講及帶領,營隊課程內容有更年期中醫保養、尿失禁的預防與治療、凱格爾輔助運動、更年期有氧健康操。活動採事先報名,招收人數有限,額滿為止,招收對象為年滿40歲到60歲婦女。名稱:更年期成長營時間:101年10月27日(六)上午08:00~12:30地點:市立聯合醫院(高雄鼓山區中華一路976號)4樓階梯教室洽詢:07-5552565轉2125或2244

女性更年期後骨鬆比例高 保骨素不足導致

女性更年期後骨鬆比例高 保骨素不足導致#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10月20日為世界骨鬆日,根據國健局統計,女性過了50歲之後,骨質疏鬆症罹患率比50歲以前高出4到7倍。為什麼停經後婦女骨鬆罹患率高?主要是因為「保骨素osteoprotegerin, OPG」不足,才會導致骨質流失狀況加劇。過去醫界對於骨質疏鬆的關鍵致病機轉一直未能確立,後來終於證實:由於女性停經後雌激素濃度下降,造成體內成骨細胞分泌保骨素不足,難以抑制蝕骨細胞的生成與作用,因而導致蝕骨速度大於成骨速度,引發骨質疏鬆症。根據研究,剛停經的婦女每年以3~5%的速度流失骨質,一旦罹患骨質疏鬆症而未進行治療,容易引起嚴重骨折,若為髖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相當於晚期乳癌死亡率!建議停經後婦女一定要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才能及早治療,控制病症。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光申指出,在骨鬆的藥物治療上,目前已有針對保骨素抑制蝕骨細胞作用研發出的「類保骨素骨鬆針」,可平衡停經後婦女體內保骨素的作用不足。臨床研究也證實:持續使用類保骨素骨鬆針治療,可降低68%脊椎骨折風險、40%髖骨骨折風險及20%非脊椎骨折風險。治療採每半年進行一次皮下注射,助於提升患者持續接受治療的意願。李光申醫師也提醒停經後的女性,飲食上應多攝取鈣質、維生素D,並多從事健走、爬樓梯等運動、多曬太陽,從日常生活中做好骨骼保健。

更年期婦女易骨鬆 主因保骨素作用不足

更年期婦女易骨鬆 主因保骨素作用不足#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今(20)日是世界骨鬆日,根據國健局統計,女性過了50歲之後,骨質疏鬆症罹患率比50歲以前高出4到7倍。為什麼停經後婦女骨鬆罹患率高?骨科醫師說,主要是因為「保骨素(osteoprotegerin, OPG)」不足,才會導致骨質流失狀況加劇。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醫師李光申表示,過去醫界對於骨質疏鬆的關鍵致病機轉一直未能確立,後來終於證實:由於女性停經後雌激素濃度下降,造成體內成骨細胞分泌保骨素不足,難以抑制蝕骨細胞的生成與作用,因而導致蝕骨速度大於成骨速度,引發骨質疏鬆症。李光申說,據研究,剛停經的婦女每年以3~5%的速度流失骨質,一旦罹患骨質疏鬆症而未進行治療,容易引起嚴重骨折,若為髖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相當於晚期乳癌死亡率!建議停經後婦女一定要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才能及早治療,控制病症。李光申指出,臨床研究證實:持續使用類保骨素骨鬆針治療,可平衡停經後婦女體內保骨素的作用不足,另外,可降低68%脊椎骨折風險、40%髖骨骨折風險及20%非脊椎骨折風險。他提醒停經後女性,飲食上應多攝取鈣質、維生素D,並多從事健走、爬樓梯等運動、多曬太陽,從日常生活中做好骨骼保健。

女性更年期過後 留意「心腹大患」!

女性更年期過後 留意「心腹大患」!#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2007年委託進行之「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結果顯示,20歲以上成人腹部肥胖比率為41%;依年齡層來看,男、女性皆是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且在50歲以後,女性腹部肥胖比率超過五成且高於男性。對此,衛生署指出,當腰圍超過理想尺寸,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將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呼籲已經進入更年期之女性更需重視自己腰圍的數值,免除「心腹大患」。該調查追蹤女性五年多後發現,女性整體腹部肥胖比率由33.2%增為44.2%;平均腰圍增加3.4公分,但若再進一步看更年期後女性之腰圍,可以發現50歲以上女性腹部肥胖比率由57.3%增加為62.2%,比同年齡層男性還要高。除了腹部肥胖的問題外,更年期後女性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也不能輕忽!調查顯示,50歲以上女性超過一半以上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問題,而體重過重及肥胖者導致心臟病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1.48倍。依據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顯示,50至64歲的女性只有將近三成執行減重,高達47.5%沒有做任何體重控制,顯示50歲以上更年期女性對於體重控制認知有待加強。對此,國民健康局指出,體重過重及肥胖是影響更年期後女性健康之重要因素,且更年期後女性三高之發生率亦高於男性,導致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亦較高,呼籲女性要控制體重,才可避免「傷心」。而昨(18)日舉行的「世界更年期日」,即強調體重過重會提高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癌症病變、骨關節炎與老年失智等各項風險,因此,呼籲更年期後婦女重要的健康管理指標為保持適當體重。

醫訊/女人50更美麗 更年期的飲食與營養

醫訊/女人50更美麗 更年期的飲食與營養#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研究報告,30多歲的白領上班族女人中,30%的人存有隱性更年期。另外,最年輕的更年期女性只有23歲,這是因為不對的生活作息容易提早更年期的報到。有鑑於此,汐止國泰醫院特舉辦101年更年期講座「女人五十更美麗~更年期的飲食與營養」邀請羅悅伶營養師主講,活動採事先報名,報名人數有限,請及早報名,參加對象為更年期婦女及其親友,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女人50更美麗~更年期的飲食與營養時間:101年10月24日(三)下午13:30~16:30地點:汐止國泰醫院(新北汐止區建成路59巷2號)B2 第三會議室洽詢:02-26482121分機5107 婦產科門診

擺脫更年期困擾 把握9招飲食原則

擺脫更年期困擾 把握9招飲食原則#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媽媽正值更年期,身體陸續出現許多不適的症狀,多少會有熱潮紅、心悸、盜汗、焦慮、倦怠、失眠、情緒不好,甚至易怒、鬱悶、恐慌等,也因為雌激素的減少或缺乏,骨骼中的鈣容易攜出而引起骨質疏鬆。更年期到底該怎麼吃?基隆市衛生局也指出,更年期婦女的飲食攝取原則與一般人一樣,首先要注意飲食的均衡,每天攝取六大類食物:奶類、蛋豆魚肉類、主食類、蔬菜類、油脂類、水果類。由於不同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多樣化且適量的攝取才能得到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女性更年期飲食原則9招:第一招:攝取適量的蛋白質。第二招:減少高脂肪攝入。第三招:宜清淡飲食。第四招:甜食不宜多吃。第五招:多吃新鮮綠色蔬菜和水果。第六招:多食含鈣豐富的食物。第七招:多食用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第八招:保持大便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第九招:忌用刺激性強的食物。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曾舜玲主任強調,只要注意日常飲食的營養均衡,記住要少油、鹽、糖、咖啡,然後多吃綠色蔬菜、堅果、黃豆類製品,再加上子女多體貼幫忙媽媽落實飲食的原則,就能快樂渡過更年期生活。

醫訊/不怕更年期阻力轉助力座談會

醫訊/不怕更年期阻力轉助力座談會#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人老化後就會進入更年期,會發生卵巢功能衰退、月經停潮等。並引發如臉部潮紅、盜汗、焦慮、失眠等症狀,讓女人不舒服,進而影響家庭、工作等日常生活。有鑑於此,中國醫大附醫院婦產部特地舉辦「不怕更年期 阻力轉助力」座談會,邀請各大醫學中心各科部醫師蒞臨演講,如葉聯舜醫師、曹榮穎中醫師、吳珮如醫師、張明揚醫師,演講主題分別有「更年期到來,該如何減緩衝擊」、「更年期中醫對策」、「更年期後如何防治女性腫瘤的產生(抹片與子宮頸癌預防,超音波與卵巢癌、子宮內膜癌預防)」、「更年期後性趣盎然」,最後有綜合討論。主辦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名額有限,請儘早預約報名。名稱:不怕更年期 阻力轉助力時間:101年10月27日(六)下午13:00~17:00地點:中國醫大附醫院癌症中心大樓一樓階梯教室(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洽詢: 04-2205-2121轉2269張小姐或02-2713-5211轉3188邱小姐(Cathy 凱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