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

乳房有移動腫塊別怕 停經後會消失

乳房有移動腫塊別怕 停經後會消失#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乳癌盛行率高,女性危機感也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一旦觸摸到乳房硬塊,便會擔心罹患乳癌,十分緊張地到醫院就診。事實上,乳房腫塊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而90%的乳房腫塊都是良性的,雖然有10%的機率是惡性腫瘤,但只要及早發現與正確治療,可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乳房出現腫塊 常見為生理腫塊阮綜合醫院乳房中心主治醫師湯雅涵表示,乳房出現腫塊的原因,除惡性腫瘤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最常見為乳房生理腫塊。女性從青春期開始,乳房漸漸發育,大約到20歲左右成熟。乳房發育完成後,受女性荷爾蒙影響,在月經來潮前幾天經常出現腫脹不適、疼痛,觸碰時可能摸到硬塊,但在月經週期結束之後會緩解消失。屬於自然生理現象,不需過度擔憂。可能是纖維腺瘤 演變為腫瘤機率不高30歲以下年輕女性若摸到硬塊可能是乳房纖維腺瘤。外觀平滑形圓、邊緣明顯且會滑動,大多不會感覺疼痛。纖維腺瘤初期很小且生長緩慢,長到接近3公分左右,有時候會停止生長,一部份女性在停經後會變小或消失。一般來說,演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不高。35歲至停經期左右年齡群則常見乳房纖維囊腫變化。「乳房纖維囊腫變化」為乳房產生纖維化及囊腫變化,臨床症狀多以乳房疼痛、腫塊表現,疼痛可能發生在局部或廣泛的範圍,尤其是乳房外上方。一般在月經來前3、4天或1週時症狀最顯著,隨月經後症狀緩解。9成以上水瘤屬良性 停經後症狀會減輕同樣常見於35歲到50歲左右女性,還有乳房囊腫,又稱「乳房水瘤」。為圓形或卵圓形而充滿液體、可移動的囊腫,形成原因與乳房荷爾蒙的產生與吸收失調,導致乳腺管擴張或阻塞產生水泡有關。9成以上水瘤屬良性,停經期後會逐漸緩解或消失。湯雅涵醫師表示,一般人難以鑑別良性腫瘤與乳癌間的差異,一旦在乳房發現異常腫塊、凸起、分泌物,應儘速就醫。年滿45歲到65歲婦女,以及40歲以上且有家族史等乳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應進行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至於未滿40歲但有危險因子或者相關症狀,也建議定期接受專業醫師諮詢評估,以利早期判斷與治療。 

忘防曬 清明掃墓帶回兩片肝斑

忘防曬 清明掃墓帶回兩片肝斑#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忘了防曬,清明掃墓竟帶回2片肝斑 !日前一名年過50的婦人,掃完墓後感覺到臉上變得比較乾,隔天兩邊臉頰出現一大片肝班。醫師提醒,今日就是清明節,掃墓時別忘了也要記得防曬,尤其是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因為體內荷爾蒙的的變化,加上太陽的紫外線,很容易臉上帶著「2塊黑豬肝」回家!更年期女性容易形成黑褐色塊狀的黑斑開業診所醫師黃雍宗表示,紫外線是皮膚的最大殺手,除了會讓人曬黑、曬傷外,當它在皮膚累積到一定量時便會形成深淺不一的斑點,對於更年期前後2年的婦女更是助長黑斑的夢魘。更年期女性因為荷爾蒙起伏變化大,容易形成黑褐色塊狀的黑斑,以兩頰最常見。由於色斑形狀與顏色正好與豬肝相似,因此又被稱為肝斑。臨床上發現,90%的肝斑患者是女性。 額頭、太陽穴與額頭交接處容易好發黑斑黃雍宗醫師表示,對於臉部很在意的人,當看到斑點出現時盡早處理效果愈好。女性肝斑的好發期通常在40歲到60歲。除了兩頰外,額頭、太陽穴與額頭交接處等,也常是黑斑的好發部位。預防黑斑,最重要的是防曬。另外,除了預防曬黑,避免因曬傷而導致皮膚發炎,造成色素沉澱。目前市售防曬品可分物理性防曬與化學性防曬。黃雍宗認為,一般情況下使用防曬系數SPF30以下的防曬產品,每半小時到1小時補擦一次,只要大陽曬到的方法都需要防曬。防曬系數愈高,對皮膚的負擔愈重,皮膚的毛細孔被遮住,無法呼吸,容易長粉刺,因此高防曬系數的產品到海邊玩水或游泳時才需要使用。 皮膚曬傷 別急著擦含美白成分的產品黃雍宗醫師提醒,當發現皮膚曬傷時,回到家裡最好讓皮膚獲得休養,可以給予保濕或具有修護作用的產品,千萬不要急著往臉上的搽含有美白成分的產品,以免讓受傷的肌膚再次因過度刺激而傷得更嚴重,曬黑的部位大約一周就可改善。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2點是紫外線最強的時候,而這時間正好也是國人認為一天之中陽氣最旺、最適合掃墓祭祖的時間。因此無論是否出大太陽,出門前一定要記得防曬,避免造成皮膚的威脅,導致臉上、四肢的斑點愈來愈多。 

9成子宮癌患者 都有這症狀!

9成子宮癌患者 都有這症狀!#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無論是更年期女性,還是生育年齡女性,只要發現陰道異常出血,就要提高警覺。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家彥表示,子宮內膜癌患者中,高達9成會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症狀,約70%的患者在早期便能發現病灶、及早治療。子宮內膜癌有增加、年輕化趨勢 受飲食西化、環境荷爾蒙影響,近年來,子宮內膜癌有增加、年輕化趨勢。黃家彥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患者多為更年期、停經女性,現在門診有時會遇到40歲左右的患者,門診遇到最年輕患者為26歲。黃家彥醫師舉例,一名年約60歲女士在50歲停經,去年開始陰道異常出血,剛開始出血量不多,這名患者不以為意,但出血越來越頻繁,間隔2、3天就出血,後來甚至天天出血不停,經病理化驗確診為子宮內膜癌。這名患者經建議接受機器手臂微創手術,由於手術傷口較小,出血量也少,約4天便出院,後續再接受化療、放射治療,目前復原狀況良好。機器手臂微創手術 縮短住院時間黃家彥醫師表示,以子宮內膜癌來說,接受傳統剖腹手術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約5到7天,手術傷口長達20公分。相較之下,接受機器手臂微創手術的患者,平均住院3到5天,術後僅有4-5個約1公分微小傷口,機械手臂微創手術因具備3D影像技術,加上放大10-12倍手術視野,可更精準摘除淋巴,並減少腸沾黏併發症等。但並非所有病人都適合機械手臂微創手術,若是腫瘤體積過大、癌細胞已轉移等就不適合,患者術前必須接受專業醫師的評估、診斷,以選擇適合治療方式。異常出血超過2星期 就要盡快就醫黃家彥醫師提醒,婦女異常出血超過2星期,就得盡快就醫。此外,雌激素過度刺激常造成子宮內膜癌,像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孕、從未生育、較晚停經、更年期後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藥物、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或飲食西化等,都是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民眾要特別留意。(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更年期好憂鬱?老化更嚴重

更年期好憂鬱?老化更嚴重#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齡是女人的秘密,研究顯示,老化現象比更年期更讓女性憂鬱!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女性人口45-55歲比例佔全部女性的17.4%,根據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研究指出,負面情緒和憂鬱症狀在「停經過渡期」最嚴重,「停經後期」的晚期最輕微。將女性以生殖老化分期為標準該研究以澳洲45至55歲的438名女性為對象,以「生殖老化分期」為標準,將參與者的更年期狀態分為-超過12個月有規律月經的「生殖期晚期」、月經頻率改變的「停經過渡期早期」到「停經過渡期晚期」三個階段,然後是「停經後」,而接受賀爾蒙治療和手術停經者則另外分類。研究於1991至1999年間,每年以「感情量表2」評估參與者的負向情緒,在2002、2004、2012年除原先的評估量表更加入與老化有關的特定變項,以「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來評估參與者的憂鬱症狀。女性荷爾蒙能保護女性身心、穩定心情研究者將停經後期的早期和晚期平均分數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負面情緒和憂鬱症狀在「停經過渡期」最嚴重,台北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女性荷爾蒙能保護女性身心、穩定心情。在生理期前、生產後及更年期期間,荷爾蒙波動或下降則易有焦慮、憂鬱、或易怒等情緒變化。更年期身心不適的情緒症狀與過往焦慮、憂鬱、經前症候群、產後憂鬱症等過去史有關,所以年輕時有相關症狀者須更加注意。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的研究說明了年齡增長與情緒變化的關係比更年期來得密切,女性年齡的增長容易帶來影響情緒的因素,甚至連罹患重大疾病的機率都隨著年齡增長而變高,也更容易產生更多的憂鬱情緒或憂鬱症傾向。瞭解更年期、掌握好情緒,當發現自己想要破口大罵時,可找適當的情緒舒緩或因應方式,她也提醒身旁有更年期女性的陪伴者,如果家人近日日常有難以理解的反應、情緒波動很大,應給予更多的體恤,溫暖的支持並陪伴渡過。

有「更年期」 人類才能更長壽

有「更年期」 人類才能更長壽#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所有的動物通常隨著生殖期結束而失去生命。以人類和黑猩猩為例,據說兩者的基因僅只有百分之一至二的不同。母的黑猩猩一旦生理期結束,沒多久之後就死亡。動物實驗經常使用的鼠類也在失去生殖能力之後死亡。只有人類不同。女性的停經出現在五十歲左右。男性如果努力的話,七十歲以後雖然還是可能生孩子,但是一般而言,男人的生殖機能也以五十歲為交界,之後即步向衰退。只不過人類即使過了生殖期,仍然繼續存活將近一倍的歲月。原因何在呢?人類早產了十個月我將這種現象命名為「阿婆理論」。一般動物的幼體誕生後不久即開始站立及行走。即便才剛出生,牠們也本能地以自立的方式動作。但是人類的小孩經過十個月的懷胎之後才誕生,出生之後還必須花上十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站立。因此經常有人由這一點來認定:「人類早產了十個月」。這種現象可以視為人腦顯著發達的結果之一。因為腦部巨大化,如果像其他動物一樣,成長到立即可以站立及行走的狀態才出生,人類的嬰兒將大到無法從子宮出來。而懷胎十個月可以說是平安順產的臨界點。動物的幼體在母體裡成長到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站起來、可以自行吸吮母乳的階段才誕生。相對的,人類的嬰兒剛出生的時候,除了呼吸以外,其他一切全需要父母的幫助。照顧孫輩的義務 或許就被編排至DNA裡把一個嬰兒扶養成獨立自主的人,辛苦程度非同小可,而且還必須經歷很多的過程。人類失去生殖能力之後,繼續存活將近一倍的歲月,難道不是在扶養子女之後,又被賦予照顧孫輩的責任嗎?我認為在留下血脈的重大課題之下,人類在進化過程裡,照顧孫輩的義務或許就被編排至DNA裡了。人體以五十歲為界,由原本為了生兒育女的狀態,轉而改變為長壽之體。這個轉變並未出現在壽命隨著生殖能力減退而到盡頭的其他動物身上。人類因為有「更年期」這個重大改變期,所以才能活得比較久。出生之後到生殖期為止 以糖解引擎為主體然而生兒育女的身體和長壽之軀,兩者必要的營養成分自然不相同,其中最具代表的即是醣類。出生之後到生殖期為止,這段時期以糖解引擎為主體,所以攝取不致於造成肥胖的醣類分量不會有問題。至於何種程度的分量才是適當的呢?適當的分量依運動量的多寡、代謝能力的好壞、體型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日本糖尿病學會等單位提出的見解認為-「醣類最好占總攝取熱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但是人的身體不是完全一樣,一律設定為百分之六十是很奇怪的說法。此外,快要步入更年期之前,也就是大概過了四十歲之後,請減少主食的分量,開始為粒線體引擎換為主引擎預做準備。具體而言,晚餐排除主食,等到習慣之後再去掉早餐的主食,以漸近的方式,應該就能順利地節制醣類攝取量。-請從排除晚餐的主食開始著手。(本文摘自/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日本名醫預防老人失智的訣竅/拓客)

荷爾蒙不平衡 25%子宮癌變

荷爾蒙不平衡 25%子宮癌變#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厚生勞動省推動下,幾乎日本所有的地方單位都以20歲以上的女性為對象,每2年實施一次子宮癌健康檢查。為保護健康,預防女性特有的癌症,希望大家每次都要接受檢查。不過,這項檢查的名稱很容易招致誤解。只要月經週期規律 就不會發生癌症正確地說,沒有「子宮癌」這種疾病。子宮會發生的癌症只有子宮入口──也就是子宮頸部會發生的「子宮頸癌」,與孕育新生兒的子宮發生「子宮內膜癌」。原因、症狀、療法各有不同,可說是完全不同的2種癌症。日本各地的子宮癌檢查,基本上是子宮頸癌檢查。不過在某些地區針對有需要的對象,也附帶子宮內膜癌的檢查,在接受檢查前請先確認。對中高齡女性較切身的是子宮內膜癌,從更年期開始,罹患率激增,到5、60幾歲迎向高峰。子宮內膜是受精卵著床的地方。雌激素會使子宮內膜增厚,等待受精卵到來。不過,如果沒懷孕的話,受到黃體素的影響,子宮內膜會剝落形成月經。也就是說,只要月經週期規律,每月形成新的子宮內膜之後替換,就不會發生癌症。停經後 雄激素及雌激素要盡量保持平衡為提高癌症檢查的受檢率,厚生勞動省與地方單位聯合,除了日本各地的癌症檢查項目,特別放發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的「癌症檢查免費招待券」。子宮頸癌的健檢對象是20歲、25歲、30歲、35歲、40歲。乳房檢查是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大腸癌檢查是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進入更年期以後,停止正常排卵,抑制子宮內膜增厚,導致月經形成的黃體素分泌漸漸停止。另一方面,在完全停經之前卵巢持續分泌雌激素,停經後芳香(aromatase)以雄激素為材料,合成少量的雌激素。這2種荷爾蒙如果不平衡,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厚,有時候會出現「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其中20%至25%會轉變為子宮內膜癌。生育次數少、沒有餵母乳容易罹病因此,過40歲以後,就要定期去婦科接受子宮內膜癌檢查。檢查是從子宮頸伸入細長的專用器具採取子宮內膜細胞。另外也有很多醫療機構會加上陰道超音波檢查,可一併檢查子宮狀態。停經後如果有不正常出血,更要特別注意。子宮內膜癌發病的原因跟雌激素有關,因此容易罹病的類型與乳癌高危險群類似。初經年齡早、停經年齡晚、沒有懷孕、生產的經驗或生育次數少、沒有餵母乳。另外,還有為治療更年期障礙,曾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HRT)單獨服用雌激素。如果是以雌激素搭配黃體素藥物的荷爾蒙補充療法,就不會增加風險。口服避孕藥有好有壞另外,口服避孕藥可能會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但相反地會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可能。避孕藥含黃體素能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減輕月經的負擔。有肥胖的傾向 如果脂肪細胞擴張、肥大,雌激素的分泌量也會增加。(本文摘自/要美也要長壽/天下雜誌出版)

力不從心?震波治療9成障礙可改善

力不從心?震波治療9成障礙可改善#更年期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更年期力不從心?近來天氣忽冷忽熱,中年熟男們因性功能障礙求診的比率增高,代謝及心血管門診求診率也大幅增加,根據北市聯醫陽明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杜元博表示,天氣異常易造成周邊血管循環障礙,使陰莖海綿體血流量受影響降低,導致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增加。臺灣熟男70%對性功能不滿意杜元博醫師指出,華人地區50~60歲的熟男們,臺灣勃起功能障礙問卷調查有70%對性功能不滿意,其中「中重度」勃起功能障礙的比率也較50歲前增加,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可能是因為以往挫折的經驗而導致失望、焦慮及壓力產生,生理方面則有荷爾蒙性勃起功能障礙、神經性勃起功能障礙及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中年熟男可能因為更年期困擾、睪固酮濃度逐漸降低,導致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增加,再加上生活壓力、經濟負擔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日夜顛倒及失眠等,導致多重性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發生。硬度類似小黃瓜則勃起功能為正常杜元博醫師解釋,自我硬度簡單評量就是看「勃起硬度」,重度勃起功能障礙大概如蒟篛,中輕度勃起功能障礙像剝皮香蕉或軟皮香蕉,一般而言,若硬度類似小黃瓜則勃起功能約為正常。根據文獻指出,勃起障礙可做為45~60歲台灣男性,後續5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的預測指標。對50~60歲熟男、有輕中度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另外,「斯特茲震波治療系統」作為治療男性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儀器,也治療以輕中度多重性勃起功能以血管障礙為主的男性患者。可改善約65%~92%性功能障礙此儀器的震波治療屬於非侵入性治療,依病情不同約需8~12次療程,患者不需要麻醉,治療僅有微酸痛感,可改善約65%~92%輕中度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

常「肝」著急 恐失志又失智

常「肝」著急 恐失志又失智#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代人的「肝」特別容易緊張與疲勞,如急著買早餐吃早餐、急著趕上班、急著闖紅燈、急著滑手機、急著熬夜看完韓劇⋯⋯,這些都有可能讓自己的精神越來越緊張,腦袋越來越空,最後甚至落得失志與失智的下場。阿茲海默症者 恐會引發腦神經細胞死亡日本大阪大學研究人員經實驗證實,中藥抑肝散對引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腦神經細胞死亡有抑制功效。據《讀賣新聞》介紹,很多遺傳性阿茲海默症患者體內的PS1基因都會出現變異,導致結構異常的蛋白質大量堆積,進而引發腦神經細胞死亡。抑肝散記載於明朝王肯堂《證治準繩》,能平抑肝氣、鎮痙安神。能將肝氣亢盛而引起之興奮加以抑制,使之鎮靜,故名。原方主治肝經虛熱發搐,或痰熱切牙,或驚悸寒熱,或木乘土而嘔吐痰涎,腹脹少食,睡臥不安。藥方中的鉤藤,有鎮痙鎮靜作用,與柴胡、甘草為伍,更能緩解肝氣的緊張,及鎮抑神經的興奮。常應用於神經衰弱、焦慮、癲癇當歸與川芎俱能滋肝血而平肝火,及疏通血行。茯苓與白朮則能將其因肝氣亢盛,使交感神經緊張,招致胃之障害,而停滯在胃內的水毒,驅而去之,並能退其肝熱。現代常應用於神經衰弱、焦慮、癲癇、精神分裂、更年期憂鬱症、歇斯底里、不自主性磨牙、咬牙、斜頸、小兒夜啼、不眠等症。淡斑、增視力、比較不會累我很感謝這個方子,使我的母親從嚴重的失智情況改善至恢復正常。我的父親也每天吃1次來保養身體,他得24小時照顧她,但吃了抑肝散之後,他便感覺沒那麼疲勞,全身的筋也不會那麼緊,覺得很有用。我也每天服用抑肝散,沒想到我服了2個月後,突然發現我的顴骨周圍的斑變淡了(腸子負擔減輕),視力也逐漸變好,報紙上的小字看得比較清楚了,平常也比較不會累,真的好處很多。對睡不好、緊張等更年期症狀也有效此外,我的一個好朋友剛好是更年期,常有睡不好、莫名其妙緊張、亂發脾氣等,吃了抑肝散後,就較能安心睡覺,不會老是不曉得下一步要幹嘛。有效緩解肩胛僵硬、經痛另一位年輕朋友上班忙碌不堪,下了班老覺得肋骨常會有小抽痛,上背心在肩胛骨上1/3附近會僵硬疼痛,月經來時也會不舒服,後來吃了2星期的抑肝散,這些毛病都緩解了。參考劑量及用法‧ 柴胡3.75 克(一錢)、甘草3.75 克(一錢)‧ 川芎3 克(七分)、當歸7.5 克(二錢)、白朮7.5 克(二錢)‧ 茯苓7.5 克(二錢)、鉤藤7.5 克(二錢)。‧ 頭煎:加水蓋過藥草約高二指,煮成一碗,早上空腹喝。‧ 二煎:水蓋過藥草即可,煮成一碗,下午空腹喝,療程約需服6個月至1年。備註原方:明朝王肯堂《證治準繩》軟柴胡、甘草(各五分),川芎(八分),當歸、白朮(炒)、茯苓、鉤藤(各一錢)。上水煎,子母同服。煉如蜜丸,名抑青丸。(本文摘自逆轉失智症:我的母親這樣做,遠離失智,腦細胞活化了!記憶力提升了!/大喜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