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

研究:女性因體質、壓力 易患憂鬱症

研究:女性因體質、壓力 易患憂鬱症#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罹患憂鬱症,壽命較短?根據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發表研究指出,相較沒有情緒疾患的人,憂鬱症患者有較高的死亡率,這種狀況在女性中更明顯。女性受產後憂鬱、更年期賀爾蒙影響,較男性易罹患憂鬱症。90年代後女性壓力大 憂鬱症率增加研究以 3410 名加拿大成年人為對象,追蹤長達 60 年,研究期間對受試者進行3次訪問(1952、1970、1992年),每次約6%受試者患憂鬱症,患憂鬱症者平均壽命較短,男性只要罹患憂鬱症,死亡風險就會提高。於 1952 年患憂鬱症的25歲男性,平均壽命較一般人少12年。而女性罹患憂鬱症與死亡的關聯至90年代才顯著,1992 年患憂鬱症的女性,在2011年前的死亡率高出其他女性 51%。90年代後女性意識抬頭,就業率提升對傳統家庭角色帶來衝擊,女性承受更多壓力,使近代女性憂鬱症的罹患率增加。憂鬱症易與慢性病共病 增加死亡率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造成患者短命的主因應非憂鬱症而是其他疾病,憂鬱症與慢性病共病的比例較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相較一般人,憂鬱症患者不太與人溝通,不易採取健康的生活形態,罹患慢性病風險提高,加上就醫治療率不佳,造成病情惡化,增加死亡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情緒低落、對事物提不起勁、經常出現負面想法等為憂鬱症患者常見症狀,後續影響患者健康。易造成患者人際上的惡性循環、孤單無望感、運動量不足、停止慢性疾病的用藥等狀況。症狀還很輕微,找伴運動重拾活力,若為中重度憂鬱症則需立即就診。民眾可利用線上篩檢量表定期的檢視情緒,培養良好紓壓習慣,並建立工作與生活平衡型態。線上情緒檢測:https://goo.gl/Jj9RBz。

女性注意!更年期後動脈硬化風險增

女性注意!更年期後動脈硬化風險增#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6歲的陳女士因視力模糊就醫,眼底檢查發現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經動脈硬化檢查發現,血管年齡在90歲以上,腦部磁振造影檢查也發現多處腦梗塞。陳女士已知有高血壓多年,但因沒有症狀而不以為意。天氣冷會造成血管收縮,血管內皮下斑塊出現裂縫,血小板聚集而造成血栓,需特別注意!動脈硬化易造成心臟病、腦中風家醫科醫師康宏銘表示,動脈硬化是心臟病、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主因。除正常老化外,有家族史者發生機率較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抽菸、高同半胱胺酸等都會加速動脈硬化。動脈硬化進展是無聲無息的累積,很多人往往會輕忽三高等風險因子。動脈硬化程度可經測量脈波傳導速度及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脈波傳導速度可反映動脈硬化程度,硬度越高,傳導速度越快。脈波傳導速度的預測價值,在越年輕的族群越明顯,40、50歲左右檢查最好。頸動脈超音波則是測量頸動脈的內中膜厚度做為動脈硬化的指標,內中膜厚度每增加0.1mm,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15%。女性更年期後 動脈硬化風險增康宏銘醫師表示,不健康的血管縫隙大,容易卡進氧化物,變成血管內皮下的斑塊,是血管硬化的徵兆。然而女性冠狀動脈疾病不一定會形成明顯局部斑塊,而是廣泛硬化狹窄,造成血流不足。近半數女性患者沒有典型的心絞痛,而容易累、喘、虛弱、甚至晚上睡不好等,都可能是女性的冠狀動脈疾病所造成,難以早期發現。女性血管在更年期前受到雌激素保護,內膜調節功能較佳,不容易形成動脈硬化斑塊。但若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自體免疫疾病,仍有動脈硬化風險,停經後更會加速發生。上述危險族群進補類需忌口,也應善用檢查,儘早篩檢,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停經早於39歲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停經早於39歲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更年期是女性不能避免的人生階段,停經的平均年齡約在47歲至50歲間,接受過卵巢切除手術,或因惡性腫瘤接受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的女性,停經時間會提早。「自然停經」是婦女持續長達12個月沒有月經,而「更年期過渡階段」指真正停經前的數年,一直到真正停經後的12個月間。在更年期過渡階段常見的症狀包括月經週期紊亂、熱潮紅、夜間盜汗、睡眠障礙、肌肉關節疼痛、心悸、頻尿、易焦躁不安或情緒低落、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停經早於39歲、晚於56歲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科醫師李志國提醒,更年期後心血管疾病也會開始找上停經婦女。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更年期前,心臟血管疾病主要好發於男性,而更年期一過,女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大幅提升。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往往不易察覺,可能只會在胸口周圍出現非典型症狀,一旦發生心肌梗塞,預後比男性還差。停經早於39歲以及晚於56歲,也是形成心血管疾病和血栓栓塞的高危險因子。「雌激素」扮演女性健康的要角,透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更可直接作用於血管內皮細胞上,使血管放鬆、降低末梢血管阻力、減少高血壓發生。到了更年期前後,卵巢功能逐漸萎縮,雌激素分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預後較差,可能來自於更年期後女性血管阻塞的程度,細小血管及內皮細胞功能異常都較為嚴重。心血管家族史、孕期曾有併發症 應提高警覺停經前或停經後的女性朋友都應規則性偵測,並採取預防措施,包含生活型態的改變(戒菸、減重、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高血壓、血脂異常和糖尿病等危險因子。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子宮切除病史、服用避孕藥、以及懷孕孕程中有發生過併發症(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自發性流產,早產…等等)的女性更須格外提高警覺。李志國醫師指出,雖然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在會被使用於改善更年期症狀,但具有增加乳癌、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肝臟疾病以及靜脈栓塞的機會。如果女性完全沒有更年期不適的症狀,荷爾蒙療法不建議單純用以心血管疾病的初級或次級預防。若有疑問,應尋求婦產科醫師以及心臟科醫師作全面評估,達到最適切的預防及治療。

更年期晚期 4大症狀找上門

更年期晚期 4大症狀找上門#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更年期早期症狀,包括月經不規則、熱潮紅、情緒不穩、盜汗,身體會出現疲勞、眼睛乾澀、肌肉痠痛、注意力不集中或健忘等症狀,而情緒容易起伏不定,有焦躁不安、沮喪憂鬱和易怒等現象,容易併發恐慌及焦慮症。更年期晚期 心血管、泌尿問題接踵而來至於到了更年期晚期,則可能出現更多身體狀況,包括皮膚老化、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等問題。若是平時不多加注意、必要時就醫,恐怕會導致嚴重後果。1) 皮膚老化體力逐漸走下坡,連皮膚也難逃歲月的魔掌,尤以臉部皮膚最為明顯逐漸失去光澤,皺紋也增加了, 而且容易乾燥、缺乏彈性,甚至出現乾癢的問題。2) 骨質疏鬆停經之後骨頭中的鈣質會加速流失,骨密度急遽下降,易引起骨質疏鬆症,並且會逐漸出現腰痠、駝背等狀況。一般而言,由於骨質的破壞速度大於再造速度, 一不小心就骨折的機率也會增加,不得不多加提防,像是走路時不小心絆倒,可能以手撐地一下就骨折了。3) 心血管疾病血液中脂蛋白濃度產生變化,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以及腦中風等疾病的機率。4) 泌尿生殖系統由於長期荷爾蒙缺乏、自主神經系統調節能力受損,容易出現陰道發炎、尿道發炎或急尿、頻尿、尿失禁等泌尿道功能缺失等症狀。此外,也有人因為陰道萎縮使得陰道乾澀、搔癢不舒服,造成性慾降低或性交疼痛等變化。這些症狀往往不會消失,而且會隨年齡增長愈來愈嚴重,值得特別注意。(本文摘自/我的生活我作主/好的文化)

更年期出血要當心!恐是子宮病變

更年期出血要當心!恐是子宮病變#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進入更年期階段,對女性造成的影響從頭到腳、從內到外都有,可說是非常全面且深遠。身心面臨極大轉變,女性更要懂得關心自己,留意身體的變化,將身心靈保持在理想的狀態。專家建議,女性面對更年期時應避免攝取太多糖分、澱粉和鹽分,少吃富含脂肪及膽固醇的食物,多補充蛋白質、鐵質、鈣質和維生素A、B、C、E及葉酸等,有助於增強骨質、避免貧血。多參與社交活動 排解更年期不適也要多喝水並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避免感染尿道炎,並且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有助維持腸道健康。同時不要抽菸、喝酒,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正常作息的習慣,維持心臟血管及骨骼肌肉系統的健康。保持心境開朗、多與人接觸,或參加社團、團體活動,多培養一些生活嗜好,也有助於排解荷爾蒙改變帶來的身心不適。若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更年期的症狀仍相當嚴重,則應尋求醫師協助,評估是否藉由藥物協助,讓自己安然度過更年期。在更年期的混亂時期,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較嚴重的疾病也會跑來攪和,像是不定時出血,不一定是因為月經週期變化,也可能是子宮頸癌前期細胞病變,或子宮內膜癌等病變的關係尤其是停經之後出現的不正常出血,更要提高警覺。更年期即使無不適 仍需定期健檢一覺得不對勁就應該立刻至婦產科檢查,以免延誤診斷及治療。除此之外, 也可先透過政府單位設立的更年期保健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005-107,由具醫護背景的專業人員提供專門協助,以及透過部分醫療院所提供的「更年期門診」先行評估、進行預防。就算更年期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症狀,定期去做身體健康檢查也很重要,除了政府提供的四十歲以上每三年一次免費健檢,若經濟許可,建議可做一些自費健檢,重點檢查項目包括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血糖值、心電圖、婦科內診、子宮頸抹片、骨盆腔超音波檢查、乳房篩檢,以及骨質密度檢測等,確保自己的健康狀態。(本文摘自/我的生活我作主/好的文化)

養「齡」有術 更年期保養法大公開

養「齡」有術 更年期保養法大公開#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近50歲的孫媽媽近期情緒起伏特別大,只因兒子不小心打破一個杯子,就讓她當場大發雷霆。而當其他家人嗅到不對勁後,平日為了避免誤觸地雷,則是減少與孫媽媽的互動、敬而遠之,假日也常常藉故外出不在家。半夜驚醒盜汗、睡眠品質差除了情緒起伏不穩定外,孫媽媽也常在三更半夜時突然驚醒,發現自己是汗、心跳莫名加快,綜合以上因素導致她無法擁有充足的睡眠。細心的大女兒觀察到種種症狀,懷疑可能是更年期導致,便鼓勵並陪同她一起就醫。診斷結果證實,困擾孫媽媽已久的,正是更年期在作祟!停經非唯一指標 症狀因人而異一般民眾對更年期普遍的認知,最大的指標就是「停經」。然而依據個人體質、生活習慣不同,月經來潮並不是唯一判斷依據。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更年期到來有跡可循,只是許多女性常常忽略而不自覺。常見的症狀有:睡眠品質降低、性衝動減少、膚質變差、情緒波動大等,導致女性身心不適,嚴重時甚至可能影響生活作息與生理機能。郭安妮醫師提醒,人們食用五穀雜糧,目的就是從中攝取營養,而不同年紀自然有不同需求。當更年期新陳代謝漸漸變慢,飲食上可做以下4方向的調整:1) 食用低膽固醇食物/因女性賀爾蒙降低,避免更年期婦女發生心血管方面疾病。2) 保護心血管食物/多吃新鮮而非加工的魚類,如:鮭魚、鯖魚等,保護心血管。3) 抗氧化食物/攝取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C、E,預防便秘,也能抗氧化。4) 預防骨質疏鬆食物/補充鈣片,適量食用綠色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油菜等。更年期注意保養 未來生活更舒適每位女性都會經歷更年期或輕或重的症狀,而這其實是一個自然必經的過程。許多女性由於長期擔任照顧者角色,習於付出,常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顧的。若能於更年期多加注意,未來的歲月就可以享有更舒適的生活。郭安妮醫師提醒,當症狀發作時,不妨好好靜下心,給予自己充裕的時間與空間,讓它緩和下來,找出與之共處的方式。更年期並不是女性的大敵,而是提醒著我們身體的轉變。如同船隻正經過河流的彎道,需多費點時間與體力,但只要過了這階段,便能迎來嶄新的人生風景。對於更年期的保養,郭安妮醫師也有出版書籍,建議婦女要聰明養子宮,除上述建立正確飲食觀,減少身體負擔外,搭配良好運動習慣,更能控制體重、預防三高,避免退化性關節炎等更年期症狀的不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翻來覆去睡不著 怎樣吃更健康?

翻來覆去睡不著 怎樣吃更健康?#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活壓力、情緒起伏、時差經歷、甲狀腺亢進、消化不良、過多咖啡因、藥物作用、或是正值經期、更年期時,都有可能造成失眠。睡眠不足會影響到身體內分泌、新陳代謝與免疫力,往往導致疲勞、情緒不佳、容易感染與健忘等問題。長久失眠更容易誘發慢性病發生。怎樣吃更健康1) 飲食原則暴飲暴食、常以零食甜點充飢、睡前飲食…不良的飲食習慣最容易影響睡眠。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維持飲食均衡,廣泛攝取全榖雜糧、新鮮蔬果、豆類、堅果種子等,有助於獲得充足營養,更容易入睡。紅棗、桂圓、蓮子、藕粉、百合、茯苓、芡實等,也能幫助安穩心神。2) 多補充哪些營養素,可從哪些食材中獲得 預防與改善 關鍵營養素   推薦來源 鎮靜與放鬆肌肉 鈣質 大豆製品、莧菜、紅鳳菜、芥藍、油菜、甘藷葉、青江菜、小白菜、芝麻、青花菜、秋葵、無花果等 鎂 小麥胚芽、蕎麥、薏仁、小麥、大豆製品、葵瓜子、南瓜子、芝麻、腰果、杏仁、松子、香蕉、黑棗等 有助於生成血清素與促進褪黑激素,改善情緒不穩與調節睡眠 色胺酸 糙米、燕麥、大麥、大豆製品、豌豆、海藻、香蕉、棗子、奇異果、無花果、花生、葵瓜子、南瓜子等 維持腦神經系統正常運作 維生素B群 營養酵母、小麥胚芽、蕎麥、豆製品、生鮮水果與蔬菜等 3) 哪些食物要忌食含酪胺酸高的起司、巧克力、茄子、馬鈴薯、糖、菠菜、番茄、紅酒,會刺激正腎上腺素保持警覺清醒。過量咖啡或茶飲料會使腎上腺過度活動與利尿,影響睡眠。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需要長時間消化,因而影響睡眠。辛辣調味與碳酸飲料可能導致灼熱感與消化不良,高糖甜食容易造成高血糖,或是容易產氣的豆子、蔬菜,都會影響睡眠。【主菜】香蕉杏仁醬豆腐(二人份)  食材:嫩豆腐200公克、香蕉1根、豆漿優酪乳100毫升、杏仁15公克、新鮮迷迭香葉少許。 做法:1.    將杏仁先放入烤箱低溫烘烤,再以調理機打碎成杏仁泥。2.    再將香蕉、優酪乳、迷迭香加入調理機,與杏仁泥一起攪打混合成香蕉杏仁醬。3.    將香蕉杏仁醬澆淋在嫩豆腐上即可。功效解析:豆腐與豆漿優酪乳同時含有鈣、鎂、色胺酸與維生素B群等,能提供腦部豐富營養,維持腦神經系統正常運作。香蕉含有色胺酸,有助於生成血清素與促進褪黑激素,改善情緒不穩與調節睡眠。杏仁含有鎂,能放鬆肌肉,而迷迭香能減輕頭痛暈眩,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特別提醒:新鮮迷迭香風味重,用量不需太多。營養組成(一人份) 熱量 (大卡) 蛋白質 (公克)  脂肪 (公克)   醣類(公克)  膳食纖維(公克)  重要植化素與微量營養素 167 9 7 21 3 維生素B群、鈣、鎂 【配菜】醋拌嫩薑裙帶芽(二人份)食材:生鮮嫩裙帶菜100公克、嫩薑絲10公克、蘋果醋1大匙、糖1小匙、鹽1/4小匙、蔴油1/2小匙。 做法:1.    裙帶菜以冷開水浸泡一下,瀝乾。2.    將醋、糖、鹽、蔴油以溫開水調勻,成為醬汁。3.    將裙帶菜、薑絲、醬汁拌勻即可。功效解析:失眠者通常食慾不佳,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醋拌嫩薑裙帶芽的酸甜滋味有助於開胃、回復食慾,其中蘋果醋能幫助調理已經紊亂的新陳代謝,裙帶菜中含有鈣、鎂等礦物質,有助於鬆弛緊繃的肌肉,嫩薑也有助於血液循環,改善睡眠品質。特別提醒:如果買不到新鮮的嫩裙帶菜,也可以乾燥裙帶菜泡水復形、瀝乾後取代。營養組成(一人份) 熱量 (大卡) 蛋白質(公克)     脂肪 (公克)   醣類(公克)      膳食纖維(公克) 重要植化素與微量營養素 35 0.4 1 6 2 鈣、鎂  還想知道更多養生食譜嗎?快參考《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本文摘自/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繪虹企業)

講座/保鈣飲食知多少?

講座/保鈣飲食知多少?#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體含量最豐富的礦物質為鈣質,99%的鈣質是分布在骨骼與牙齒,如果鈣質攝取不足常見的併發症有骨質軟化症、骨質疏鬆症等疾病。一般而言,骨密度會在30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隨著年紀增加,骨鈣會慢慢流失。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速度將會比同年齡的男性更快。此場團衛將由吳詠如營養師提供如何藉由改變生活習慣,調整飲食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營養科 02-8966-7000轉1305或2046。名稱:保鈣飲食知多少?時間:106年6月30日 星期(五)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