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社交笨拙?你可能有高智商!

社交笨拙?你可能有高智商!#社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自閉症兒童自言自語、孤立在自己的世界裡,早期對於這種行為症狀有很多種不同說法,其中一種認為它與成人精神分裂症很像,到了1980年之後,觀念有了改變,醫界發現發病年齡及病程型態也不同,確定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病是2個獨立的診斷,遂將自閉症歸類到「心理發展障礙」。能力出現緩慢或異常 為心理發展障礙當應該發展的能力出現緩慢或異常現象時,就稱之為「心理發展障礙」,例如出生時,我們就有健康的舌頭和雙腳,但是運用舌頭說話、運用雙腳走路的能力,必須等到大約1歲才開始發展出來,如果到了該說話和走路的時候,卻無法做到,出現了遲緩,這就是心理發展障礙。自閉症兒童則是屬於多重障礙造成心理功能發展障礙的原因,與父母的社經地位、教育程度及養育方式都沒有關係,目前推測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生物性成熟有關,也就是屬於腦部的疾病,心理發展障礙症有很多種類,最常見的是語言發展遲緩,孩子各方面的表現基本上都沒問題,唯獨語言能力發展有缺陷,而自閉症兒童則是屬於多重障礙,他們往往同時有語言發展障礙、情緒控制不好、人際關係欠佳等問題,又稱為「廣泛性發展障礙」。自閉症兒童雖然具有多重障礙,卻也可能具有某項特殊天賦,早在18世紀末,就有報告指出,有些孩子呈現精神衰弱的症狀,幾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無法獨立生活,但數理及記憶能力卻超乎常人之上,遂將這些孩子稱之為「智障天才」。自閉症患者中 約10%擁有高智商已有研究證實,智能障礙與自閉症不同,儘管有自閉症合併智能障礙的個案,但臨床發現更多的自閉症患者智力其實是沒問題的,曾有研究推估,在自閉症患者之中,僅有約10%擁有高智商或特殊能力,也就是說,並非所有自閉症患者都是智能障礙,但也不是個個天才,大多數自閉症患者擁有的智力,與一般人無異,就像在人群之中,大家的智商有高有低,都算是正常的範圍。有不錯的智能 卻笨拙於社交技巧在美國矽谷,據說有不少電腦工程師或其小孩是亞斯伯格症患者,他們的共同症狀是擁有不錯的智能,卻笨拙於社交技巧,在台灣也有不少高智商兒童擁有亞斯伯格症的特徵,這些孩子從小就很會唸書,甚至擁有某項優於常人的特殊專長,但人際關係卻怪怪的,走在路上不太愛理人,鮮少與人打交道,生活能力稍嫌笨拙,有一點高功能自閉症的傾向。自閉症並不僅侷限在某些領域或行業裡,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不同經濟階級裡,罹患自閉症的人數皆有增加趨勢,醫學界關於自閉症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展開,希望不久後的未來,我們對自閉症的世界,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摘自/星星小孩,擁抱陽光/心靈工坊出版)

集體狩獵 激盪語言發展?

集體狩獵 激盪語言發展?#社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與人類相似的動物近親,也就是靈長類(尤其是黑猩猩與我們的基因組成有98%的相同渡),不僅會為了進食、繁殖和養育等直接生理需求進行社交活動,牠們會一起玩、彼此梳毛、競爭打架、互相合作、彼此以聲音交流,而且在斷奶之後,甚至連成年之後也會繼續與自己的後代保持關係。社交關係 超越直系家庭群組大多數靈長類的社交關係超越直系家庭群組,顯然跟人類一樣,對靈長類來說,獨處也是不自然的,人類有種特殊的行為與其他靈長類不同,那就是集體狩獵,想當然耳,集體狩獵是種群體的社交經驗。人類社會最初是狩獵採集社會曾經有學者指出,集體打獵可能造成語言發展,人類學與考古學的證據相當支持人類社會最初是狩獵採集社會的想法,因此,人類喜歡將自己的社會與社交需求跟其他集體狩獵的物種比較,尤其是狼跟獅子。物種生活方式 人類無法套用但是,如果因為人類跟其他靈長類和打獵物種有這些基本相似,就宣稱獨處並不自然,那麼我們就必須放大視野,檢視物種的「生活方式」,獅群是由母獅來帶領,不過,若群體當中有新來的公獅,他則會殺死前任未成年的後代,我們可不會因為這種行為是「自然的」,就認為人類社會也能出現這種行為。狼是高度群居的物種,但是他們的社交群體是完全以血緣關係來定奪,一群狼通常包括姊妹、他們的後代、和一位無血緣關係的公狼,如果我跟我的姊妹一起同居,屋子裡頭還有一名男人當我們的性伴侶,同時還是我們所有小孩的父親,那麼一定沒人會認為我們的關係是「自然的」。追求社交 因為後代須長時間才能獨立較多人支持的論點表示,人類的獨處稱不上自然,其實能以靈長類與集體打獵物種的習性作為科學根據,其實這論點當中還是有些道理,人類有想追求社交的生理需求,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後代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獨立,要生存就要保護群體裡面比較沒有用處的弱小成員,為此便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交互動。(本文摘自/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開始享受獨處/時報出版)

孩子容易緊張、怕生?兒童焦慮症6大類型

孩子容易緊張、怕生?兒童焦慮症6大類型#社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若你查閱《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你會發現焦慮共分為六種類型:1)廣泛性焦慮疾患。2)社交恐懼症。3)恐慌症。4)特定畏懼症。5)創傷後壓力疾患。6)強迫症。每種焦慮類型都需呈現特定的症狀和維持一段時間,才能確診,通常需維持六個月。六個月的持續時間可以防止一般人因為一時不順遂而被診斷為焦慮症。許多孩子會出現短暫的焦慮症狀,維持約幾週或幾個月,但是有些孩子在童年時會持續焦慮纏身。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出強烈的焦慮,即使只有一週,你可能會擔心孩子是否有焦慮症。不論孩子是否被確診為罹患焦慮症,我認為協助心懷恐懼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持續多久,他們感受到的恐懼都是真實的。身為父母,你必須了解孩子的恐懼,知道要如何協助孩子。焦慮的類型1)廣泛性焦慮疾患/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引起過分的、不實際的恐懼和緊張。2)社交恐懼症/對於日常社交活動感到強烈憂慮和自覺。他們的憂慮主要來自於害怕被人品頭論足,或是可能做出丟臉的行為,會被人嘲笑。3)恐慌症/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恐懼感突然一陣接一陣地襲來。恐慌症的其他症狀包括流汗、胸痛、心悸(不規律的心跳)及窒息感。4)特定畏懼症/對於某種物品或情境懷有強烈的恐懼,如蛇類、高度或是飛行,其恐懼的程度通常和所在的情境不成比例,可能會造成患者避開日常的活動。5)創傷後壓力疾患/某件創傷性或恐怖的事件造成的心理疾病,像是心愛的人突然逝世或是自然災難。創傷後壓力患者對該事件的記憶是充滿恐懼且無法磨滅,通常情感麻木。6)強迫症/患者因為不斷持續的念頭或恐懼,而進行某種例行儀式或習慣。這些擾人的念頭稱之為強迫性思考,而這些儀式行為稱之為強迫行為。舉例來說,對於細菌抱持非理性恐懼者,會不斷洗手。我與父母對談時,會幫助父母從大方向理解孩子的恐懼,而非只有依照《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診斷孩子患有哪一類型的焦慮症。我幫助父母理解哪些事物會觸發孩子的焦慮,如何幫助孩子控制恐懼。為幫助父母正確認知孩子的恐懼,我將焦慮分為兩大類:事件取向與人際取向的焦慮。這可幫助父母辨認觸發孩子焦慮的因素,讓父母能以簡單的方法協助孩子處理焦慮。(本文摘自/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有這麼多煩惱?/平安文化出版)

旅行後!閉上眼才能看見的12份禮物

旅行後!閉上眼才能看見的12份禮物#社交

1)洞察/旅人心中都有個黑洞,接觸陌生世界會讓陌生的光進到洞裡,清楚看見洞裡模樣。2)自我覺察/我覺得沮喪、我覺得寂寞、我覺得痛苦、我覺得緊張、我覺得焦慮、我覺得憤怒。旅行時,心靈上的感覺與情緒會特別敏銳,甚至會觸及內心深層的恐懼。3)自我接納/一般人很難把看不見的東西收進口袋。唯有發現,才能接納。發現自己會沮喪、寂寞、痛苦、焦慮,把這些情緒整理完後才能接納,否則負面情緒經常會灑落滿地。4)自我實現/旅行並不代表實現人生的全部,它只是一小部分。倘若能把這一小部分與其他生命中的小部分順利拼湊,人生會更完整,並能實現自我。5)啟發/在路上,世界是一面鏡子。當你遇見一個對生命充滿熱情的老人,你要反問自己:有年輕人的熱情嗎?當你看見一個窮人滿臉微笑,你要反問自己:貧窮真的有那麼可怕嗎?當你被小偷拿走錢財,你要反問自己:生命中什麼東西最值錢?6)問題解決/旅行可以是逃避,旅人不必被逃避的思緒所困住。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但逃完後還是要解決問題;就像古人使用三十六計,是為了準備打贏下一場仗。旅行是一種深呼吸的預備過程,把信心預備好方能面對問題,接著解決問題。7)學習社交技能/旅行時要認識陌生人,不能只依賴嘴巴裡的語言。一個眼神、握手、擁抱、微笑,都可以當成是送給陌生人的禮物。善用全身的五感社交技能,全世界都有家人。8)認知上的改變/上路後,當你遇見不要命的年輕人、不服輸的老人、行動不方便的人、不怕貧窮的平凡人、不怕死的病人,你會開始發現「改變」並不難,難的是打破過往的認知。9)情緒上的改變/航行在海面上的船隻,能感受真實的海洋情緒;行走在路上的旅人,能貼近真實的內在情緒。因為貼近,然後傾聽,接著包容,再來接納,最後才能「以不變應萬變」。10)行為上的改變/改變完內在世界後,更重要的是外在世界的改變。 從原本懼怕陌生人,回家後要伸出接納的手;原本疏離的朋友,回家後主動打電話給對方;原本敬畏父母,回家後要寫封信給他們。行為上的實際改變,生命上能獲取實質的養分。11)參與/人會慢慢獨立,但也逐漸冷漠,進而造成疏離。真正的愛應該是參與;參與家鄉土地的一切。旅行歸來後,壞的事,讓我們加入改變的隊列;好的事,讓我們加入認同的行列。12)復原/生活久了難免會跌倒與傷害,但不要緊,旅行是一種療癒。生活在他方,有時能讓人沉澱、放鬆、靜止、歸零,讓原本傷痕累累的靈魂,慢慢復原。(本文摘自/給回來的旅行者/天下雜誌出版)

多運動、維持社交 5撇步預防失智症上門

多運動、維持社交 5撇步預防失智症上門#社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近日有報導指出,有午睡習慣者,罹患失智症風險增加,然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孫瑜醫師表示,午睡可能反映夜間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但若長期使用白天補眠,容易造成惡性循環、社交下降,因此她建議民眾,維持白天的活動量,多動腦、多運動、多社交,並採地中海飲食,以預防失智症找上門。1) 多動腦/研究顯示,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可降低5成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對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多閱讀報章雜誌、寫作、打麻將、規劃旅遊等。民眾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增強腦細胞間有效的神經鍵結,並儲備大腦認知功能。2) 多運動/每週規律地從事2~3次以上的運動,如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有氧運動、瑜珈、太極拳等,對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有保護作用,其相對風險下降近6成。3) 採地中海型飲食/地中海飲食被證實可降低7成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建議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未精製穀類,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來烹調,多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之魚類,並且不建議喝酒。4) 多社會互動/研究顯示,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4成罹患失智症之相對風險,如參加同學會、公益社團、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當志工、打牌等,都有助於增加大腦的血液灌流量,降低失智症發病之風險。孤單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則增加2倍以上。5) 維持健康體重/中年時期肥胖者(BMI≧30),其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相對風險上升3倍,過重者(BMI介於25~30之間)升高2倍。老年過瘦(BMI﹤18)失智風險亦提高。因此建議,避免肥胖、過重或過瘦,維持健康體位為佳。此外,研究顯示,三高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建議調整飲食、運動,以維持正常血壓、血糖及膽固醇。嚴重的頭部外傷也是阿茲海默的危險因子之一,風險是一般人的4 倍以上,建議騎單車或機車時應戴安全帽,並避免其他頭部受傷之機會。提醒民眾,抽菸及罹患憂鬱症,都會使罹患阿茲海默症相對風險上升近2倍,因此建議民眾,應適時紓壓,並立即戒菸,以預防失智症上身。

寶寶2歲半還不會說話 當心影響社交發展

寶寶2歲半還不會說話 當心影響社交發展#社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強強2歲半了,還未曾開口說話,只會用手,指出想要的東西,大人無法意會時,便大聲哭鬧,同時也無法理解簡單的指令,如「去拿球球」,或「拿去給爸爸」。而家長卻也不太在意,總認為長大一點就好了。台南市衛生局呼籲,請家長們千萬別輕忽寶寶的聽語問題。聽力缺損 儀器檢測可早期診斷台南市衛生局指出,寶寶聽力缺損的問題是看不出來的,如未在黃金治療期被發現及治療,將會延遲語言發展及學習落後,繼而可能出現社會交往及精神發育等問題。寶寶聽語發展的黃金時段是在3歲以前,但又以這3年中前6個月的聽力對語言正常發展最為重要。研究顯示,約有一半聽力缺損的新生兒是沒有危險因子的健康新生兒,而先天性聽力缺損雖有輕、中、重等程度區分,如未透過精密儀器的篩檢是不易被早期診斷。6個月接受療育 可望與正常小孩相當目前衛福部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3個月內的寶寶,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檢,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家長們,要把握聽力篩檢的時程,若能及早發現,於6個月前接受療育,未來在語言、認知及溝通技巧等發展,將幾乎與正常小孩相當。透過篩檢結果為通過,表示目前聽力在正常範圍,但不代表往後就無聽力問題,將來也可能因疾病或受傷造成聽力的缺損,建議家長務必持續觀察寶寶成長階段的聽語發展;若為不通過,並非已確立診斷,只代表寶寶須接受進一步的聽力確診檢查。期望透過早期診斷,充分把握聽語治療的黃金期。

研究:兒童每天打電玩1小時竟有助於社交力

研究:兒童每天打電玩1小時竟有助於社交力#社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科技進步的發展,使得現在的孩子們身處在螢幕的時代裡,長期接觸電腦、電視、電玩、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的時間,遠遠大過於從事戶外活動,如此一來的累積,就容易使身體失去動能。不過你知道嗎?雖然長期使用對身體的害處多,但根據一項英國牛津研究報告指出,每天讓孩子玩電動,只要不超過1小時,其實是有助於他們的社交能力,也比較不會有過動及情緒的問題發生。適度的打電玩 有助於社交、調適能力該研究報告主要針對5000名10~15的兒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若是每天花1小時玩電玩的人,比起一般完全不玩的人,更擅長社交,調適能力也比較好,所以也少有情緒問題,更比較沒有過動的情形發生。但若是增加到3小時的話,對他們來說只有害處沒有益處,目前刊登於《小兒科期刊》。

樂閱讀/陪孩子打鬧 增進社交技巧

樂閱讀/陪孩子打鬧 增進社交技巧#社交

孩子要成功,在各方面都需要社交技巧;社交技巧不好的代價非常大。任何爸爸只要聽過孩子的傷心故事,知道孩子如何被其他孩子討厭、甚至是被排擠,就知道這樣的事多麼地令人心痛。如果爸爸的遊戲時間可以增進孩子的社交技巧,幫助他們融入團體,那將是非常值得的投資。曾有一項探索型的研究 ,試著去了解學校裡受歡迎的男孩女孩,他們的爸爸在家中是如何陪他們玩遊戲的呢?結果發現,透過打鬧遊戲,他們學習到三種特殊技巧。學習控制興奮情緒第一項技巧是控制自己的興奮情緒,這對小小孩來說是很困難的──管理強烈的情緒(即使是「開心」),對小小孩而言,是很費力的事。許多爸爸與小孩的遊戲是一連串的活動,混雜著一絲絲害怕和擔憂。孩子不知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即使他「幾乎」可以確定一切都會很好。這類害怕是促成許多遊戲中興奮、極度開心的重要元素,與驚恐不同。讓我們回溯一下「躲貓貓遊戲」:寶寶喜歡這個遊戲,他看著爸爸把臉藏在書本後面,也知道爸爸何時會露出臉,發出震耳欲聾又振奮人心的「噗!」,並對著他笑。而突然加快的心跳和上升的血壓、急促的呼吸,以及可能上升的腎上腺素,都是他正在學習掌控的生理狀態──躲貓貓遊戲可以讓他在安全的環境中,練習控制生理反應。解讀他人情緒、傳遞情緒另外兩個很重要的社交技巧是解讀別人的情緒及傳遞情緒。嬰兒可藉由和父母互動及觀察,來學習這些能力。等進入學步期,他們就會將自己從父母身上學得的技巧運用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就是有可能成為玩伴或朋友的人——而玩伴在成長階段,將左右孩子開心與否,和有沒有自信心。對學步期的孩子而言,要發展出偵查別人情緒的能力,靠的不只是觀察,還有「從做中學」。在打鬧遊戲中,他們可以學習面部表情的意義,以及自己該如何用表情表達內心,而緊繃的身體或其他各種姿勢又各蘊含了什麼意思?這些學習是對外,也是對內的:除了體察別人的情緒之外,孩子也開始體驗自己所經歷的各種情緒。打鬧遊戲的好處在於,這樣的學習,可以透過有趣的遊戲,發生在任何一個時刻。(本文作者/理查‧佛萊契)(摘自/爸爸陪你長大/大好書屋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