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孤獨比肥胖提高失智率 醫呼籲多社交

孤獨比肥胖提高失智率 醫呼籲多社交#社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經常孤單、寂寞要小心!得到失智症的機率可能比別人高!根據國外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針對50歲以上的人口樣本進行調查,發現孤獨感可能會讓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提升40%,甚至造成早死的風險。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孤獨感其實也是失智症的前兆之一。當β類澱粉蛋白斑塊持續累積,會導致大腦的感知功能減退,對於社交刺激的感覺和理解力就會比較遲鈍。林新醫院擔任腦中風中心主任及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豪醫師表示,其實孤獨感不單單只是一種心理上的狀態,它是可能會影響到腦部健康的。孤獨感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發炎症狀,提高血壓,這兩者都是增加失智症機率的因子。也有另一種說法是,越容易感到孤單寂寞的人,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就可能越嚴重,更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研究證實,孤獨感其實比肥胖、抽菸還可怕!如果長輩身邊有許多親朋好友陪伴,還是會經常覺得孤單的話,也要多留意是否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多參與社交活動 減少孤獨感睡眠品質差、工作時間長、沉溺在社群媒體而很少實際面對面和他人互動,這些也都會導致孤獨感出現。擁有牢固的朋友關係是相當重要的!透過社交活動,可以增強衰老過程中的神經可塑性、延遲認知功能的下降。而且活絡的社交活動,也能激發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這個邊緣系統,幫助紓解壓力。此外,還要提醒大家要注重睡眠,在工作之餘也要多運動、參加社團或志工活動,盡量不要一個人宅在家發呆、滑手機,當大家找你出門時,不要再因為懶惰而拒絕!記得多參與社交活動是真的對健康有幫助的喔!

別讓3C產品 耽誤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別讓3C產品 耽誤了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有些父母以3C產品餵養孩子,就連吃飯都要看卡通。因此養成許多孩子離不開手機平板,甚至開學後還欲罷不能,嚴重影響正常學習時間,形成開學症候群。根據2019年4月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孩子花太多時間玩電玩將影響其社交能力,尤是10歲時經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其社交能力到了12歲時比不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低。沉浸在電玩遊戲裡的女孩 社交能力較差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社交能力有限的兒童可能會增加他們花在電玩遊戲上的時間,因電玩遊戲可以讓他們不須面臨面對面社交時造成的尷尬與掙扎,且某些電玩遊戲需團體互助合作,會讓他們覺得是有凝聚力、彼此是在一起的,感覺就像自己可掌握與他人間的關係。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由於較缺乏在現實生活中和其他女孩一起互動、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在社交方面可能更加孤立,也使得之後的社交能力受到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男孩一般而言戶外活動多,本就有助於社交技巧的提升。因此在時間分配上,女孩花在玩電玩的時間多,自然擠壓其實體練習社交能力的機會。玩電玩就像成人追劇一樣,容易變成生活中的話題,和同儕間有共同話題,彼此容易建立關係,有時為了增進與同儕間的互動,就會花較多的時間在上面。父母應重視孩子身心 別用3C產品填補孩子的童年陳質采表示,要禁止讓孩童玩電玩實屬不易,身旁的家長或老師當發現孩童社交能力面臨困境時,要能適時協助他們與人開心互動交流,培養快樂健康的休閒,才能過著健康的生活與人生。同時葉雅馨也提醒,如果孩子不玩電玩,會出現焦慮、空虛感、覺得生活中失去重心,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則需正視。3歲以下兒童 不宜使用任何螢幕產品雖科技產品如此方便,但美國醫師就指出,依照年齡來看,3歲以內的孩童,其大腦最為脆弱,不建議讓他們接觸任何的螢幕產品,3至7歲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也最好控制在一小時以內。根據長年的研究指出,兒童與青少年每天待在螢幕前面,除了會影響視力之外,更可能會產生孩童認知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社交困難等問題,甚至也容易罹患肥胖症與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之風險。事先約法三章 戒除孩子對3C產品的成癮不讓孩子玩手機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長以身作則,在陪伴孩子時丟開手機。家長若給孩子使用3C產品,可先釐清評估孩子的狀況,如花多少時間在電玩上、影響哪些生活作息(熬夜晚睡、省略三餐)、課業成績顯著落後….等,接著與孩子討論,取得玩電玩與正常生活作息兩者間平衡的方式,如無法達成,就收回彈性並制定打電玩時間。另外加入實體面的行動:與孩子一起玩電玩;或邀請他的同學、朋友來家裡來,也是增加孩子實體面的互動,以約法三章的方式讓孩子減少網路成癮問題。

長者多外出社交 增進體能、情緒健康

長者多外出社交 增進體能、情緒健康#社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家中的年長者活動量足夠嗎?擔心久坐影響他們的健康,就鼓勵身邊的年長者走出家門,多與他人互動吧!根據一篇2019年2月發表於《老年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花更多時間與不同人互動的老年人,體能會更活躍,情緒也比較健康。與周邊社會關係互動越多 越傾向更多身體活動該研究為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學者進行,研究者考量年齡、種族、性別、婚姻、教育和族群等因素,以300多位65歲以上,居住在奧斯汀市區的年長者為對象,進行為期一週的觀察,並邀請參與者配戴可測量身體活動的電子設備,於白天每3小時詢問一次他們從事的活動與社交互動。結果顯示,參與者在這3小時中,若遇見的人越多,從事活動的種類也越多,例如離開家、走路、與他人交談或購物。結果指出,與相識的人或周邊社會關係互動越多的參與者,越傾向從事更多身體活動、更少時間坐著或躺著、有更正向的情緒和較少的負面感受,有助提升年長者的認知能力及身體與情緒健康。多運動搭配社交活動刺激 對情緒健康及認知功能有幫助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表示,過去研究已證實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建立持續規律的運動習慣,對血糖、血脂肪、心肺功能、情緒、睡眠及認知功能皆有很大的幫助。從上述研究發現,多與他人互動、參加各種活動,不但可讓身體活動量自然增加,同時藉由社交互動中不同活動的刺激,對情緒健康及認知功能有更進一步的幫助。呼籲除了鼓勵長者運動,還可多鼓勵他們參加各式各樣的團體活動,不僅增加生活樂趣還能提升身體活動及社交互動,達到活躍老化的效果。後輩鼓勵高齡者外出 避免讓長輩感到增加照顧者負擔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證實日常生活的遭遇可增加高齡者活動水平並促進心理健康。通常高齡者和親密的朋友及家人相處,較容易有久坐看電視、閒聊情形,如果有機會到戶外,增加接觸人群,高齡者為了招呼、問候,會有較多身體活動產生。但隨著年紀漸長高齡者的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出現不願意、不方便、不喜歡外出走動是很自然的反應,建議家人從其動機著手,首先避免讓長輩覺得外出走動會造成家人的負擔,例如影響晚輩空閒時間、忙碌還要陪伴、擔心跌倒等。接著可試著在高齡者可活動的範圍賦予其任務,像是請長輩幫忙到市場買菜、到麵包店買三明治,藉此增加他們被需要的感覺及成就感。最後可鼓勵年長者分享,像是將買來的包子或是親友寄來的東西分送給鄰居、管理員。切忌生活中有過多口頭上的催促,易令其反感。葉雅馨主任呼籲,此研究結果可以應用於鄰里活動政策,透過社區力量及里長推動,有效增進年長者體能、促進好情緒。

早期阿茲海默症3類 這樣增強社交力

早期阿茲海默症3類 這樣增強社交力#社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對於那些有記憶問題的人,社交場合可能極具挑戰性,跟不上對話可能使他產生極大的焦慮;人們很容易感受到威脅,往往選擇退縮以免在眾人面前讓自己尷尬。患者有時被告知要多多參與社交活動,但是對於這些有認知障礙的患者應如何融入社會環境,卻沒有給予指導。這種傳統方法等於讓患者喪失巨大的機會,導致患者要麼放棄,要麼產生更大的焦慮。我們從我們與數千名患者的合作中發現,退出社交的人大致上可以分成三類,每一類都需要不同的方法來鼓勵他們增加社交活動:‧ 天生內向/這種類型的人習慣長期孤立,他們喜歡獨處,拘謹木訥,在他們中年時要求他們多與社會接觸是個極大的挑戰,但這絕對是可行的。這種類型的人起步要慢,他們應該先和那些能夠讓他們感到最自在的人(如家人與親近的朋友),以及知道這個人正在為認知缺陷而掙扎的人接觸。家人與朋友應該在社交圈中一致支持這個人。熟悉的環境也能使他們更放鬆,一旦他們在社交場合中感到更自在,他們或許就會願意進入更大和更不熟悉的環境。‧ 不熟練/這類患者已不習慣社交。他們過去有社交活動,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也許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者一些最親密的朋友去世了。如果這些人是因為在社交場合感到不自在,他們應該推動自己盡可能參加。家庭與朋友、教會和其他社區中心,都可以提供美好的友誼,參加讀書會也是認識新朋友和鍛鍊腦力的極佳方式。‧ 退縮/退縮的病人是因為認知問題使他們切斷與外界的聯繫。由於他們的心理與神經方面的缺損,他們與人交談有困難,也可能因為身體條件受限,如聽力受損,而退縮。這些人只有在熟悉的環境中才感到自在,他們擅長談論熟悉的話題,但只有在配偶、子女,或其他親近的朋友或家族成員的陪同下,在社交環境中有人照看他們,他們才能獲得信心。(本文摘自/9成的阿茲海默症可以預防:活到100歲也不失智!世界失智症權威教你預防阿茲海默症!/平安文化)

自信外向的人 未必擁有社交力

自信外向的人 未必擁有社交力#社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已經排除高功能自閉症是我的社交困境的肇因,那麼,除了社交技巧匱乏之外,還有三個可能的解釋:社交焦慮、人格障礙、內向。這些特質都與缺乏社交能力有關,卻非是「社交囧星人」的同義詞。社交恐懼、社交尷尬 讓自己深陷困境我經常極度擔憂自己有沒有能力處理即將發生的社交互動,例如每天搭校車上學或參加生日派對,所以「社交焦慮」或稱為「社交尷尬」可能就是我的社交困境來源。對社交互動過度恐懼,或是過度擔憂自己會出糗或討人厭,就可診斷為社交恐懼。社交恐懼與社交尷尬的差別是:社交恐懼主要是非理性的恐懼,擔心自己的社交行為不適當;而社交尷尬則是指缺乏適當社交行為的執行能力。後者經常因為不知將如何面對社交場合而緊張,但他們的憂慮不見得屬於超乎尋常或不合理的範圍。就我而言,擔心自己表現出奇怪的社交行為,其實很合理,因此也必須排除社交恐懼是可能的解釋。鑑於我過去在社交場合的行徑,我有充分理由擔心自己無法給人留下好印象。我常顯得心有旁騖,也會忽略尋常的規矩,例如買東西時忘記應該排隊,此外,面對他人的困境,我也常無法顯露同理心,因此被當成冷漠的人。而人格障礙(例如反社會或自戀)則是因為極度的自我中心,造成他們一貫的對旁人冷漠以待。社交囧星人有時看起來也很冷漠,但與反社會者或自戀者不同,他們的冷漠行為通常並非刻意,只是不懂如何處理棘手的社交情境。反社會者與自戀者非常瞭解社交常規,大可施展魅力,卻運用他們的社交能力算計他人。所以,我有時不慎傷害了別人的感情,或表現得很冷漠,雖然無可原諒,但背後的原因大多是缺乏社交技巧,而非心存惡意。「內向」與社交技巧匱乏並不一樣相較於多數的孩子,我大部分時間喜歡獨處,也比較喜歡一對一的互動,而非成群的團體互動;我面對陌生的社交互動也顯得害羞。「內向」與社交技巧匱乏並不一樣,多數內向的人仍可瞭解社交常規,舉止也能符合規矩,只是不像外向的人那樣喜歡頻繁地社交互動。內向指的是某人對社交互動的「偏好」與否,而社交技巧匱乏則是關於一個人能否有效與他人互動的「能力」。商業諮詢顧問蘇珊.坎恩的著作《安靜,就是力量》也提出解釋:「內向者可能有社交問題,因為他們對社交互動的偏好程度無法符合外向的社交圈(例如美國社會)的標準。」內向的孩子在社交場合或許顯得有些不安,但不致於因為不知所措而無法動彈。我雖然也是內向的人,但我的社交困境卻不見得來自於內向的個性。缺乏社交技巧與能力 反而更有正義感或同理心社交困境的五個肇因(社交技巧匱乏、自閉症、社交焦慮、人格障礙、內向)當中,看來「社交技巧匱乏」最適合用來解釋我的社交行為。社交技巧匱乏的源頭不見得是情緒傾向、動機,或是偏好,而是在經營社交生活方面缺乏直覺反應。從這個結論,我們回頭看最初的問題:「不擅長社交關係的人有什麼問題嗎?」就臨床精神病學與心理學而言,答案是:「沒有。」但我們也看到這類型的人因為嚴重缺乏社交技巧與溝通能力,因而無法有效處理複雜的社交生活,他們就像站在錯綜複雜的路口,陷在一個無法明確被判定正常或異常的灰色地帶。即便只是去商店買東西,或是開口請老師協助等等日常簡單的人際互動,對他們來說都很困難,因此可能造成別人無法真正瞭解他們。旁人必須有多一點的時間,才能發現他們的特殊觀點、欣賞他們的機智,或是受益於他們的好意舉動。社交囧星人常會這麼想:「若是別人可以多瞭解我一點,應該會喜歡我。」我曾多次發現,在那些社交大腦不甚發達的人處理社交常規的時候,只要對他們多點耐心以對,結局通常很好。擁有良好的交際手腕並不代表一個人是否正義、仁慈或忠心,反之,缺乏社交技巧與能力的人正因為經常受到不公平或不仁慈的對待,可以感同身受,反而更有正義感或同理心。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冷漠、孤僻又社交笨拙的亞斯伯格。亞斯伯格在危險環境中 持續研究為自閉症患者發聲亞斯伯格在一九四四年發表開創性的自閉症論文,但數年之前就已經在維也納大學研究室開始與論文中的個案研究對象開始合作。在《自閉群像》一書中,作者希伯曼詳盡敘述因為德國納粹崛起並侵略奧地利,亞斯伯格的研究工作受到相當的影響,他在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的多位猶太裔同僚被迫逃往他國,甚至被送進集中營殺害。納粹教條包含優生學,而亞斯伯格研究的這些男孩正可能被納粹認定具有基因缺陷而送往集中營。如此不理性、充滿仇恨的意識型態在奧地利社會如傳染病一般蔓延,我想像亞斯伯格身陷其中,他甚至不懂得如何遵循最簡單的社交常規,與至親之人建立情感連結都有困難,卻清楚知曉社會正義必須遵行的大方向是:尊重多元價值、珍惜生命、扶助弱小。即便可能危及個人安全,亞斯伯格仍繼續進行研究並發表自閉症理論,終究亦有足夠的社交聰慧可以在極大的危險之下,為他的研究對象發聲。納粹曾經突襲他的研究室,準備逮捕他,病患們想必也將被送往集中營,但人際技巧較佳的同僚協助他成功說服納粹,化解了危機。他談到個案研究的時候,刻意稱呼他關愛與保護的患者為「小教授」,而非「反社會的自閉症患者」,讓對方瞭解這些男孩的社會價值,堪稱是巧妙的手腕。(本文摘自/社交囧星人的生存之道:不擅交際又如何?心理學家教你將社交尷尬發揮為優勢,把怪異變優異/時報出版)

不善人際關係?快測驗你的社交匱乏度

不善人際關係?快測驗你的社交匱乏度#社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測量你的社交技巧匱乏度與常人相較,以下描述是否符合你一般的狀況? 評分方式極罕見:10分。不常見:20分。普通:50分。頻繁:80分。幾乎總是如此:90分。 題目1.我有社交技巧方面的困擾。2.我缺乏日常行為的常識。3.我身處新的社交環境會不知所措。4.我不瞭解別人在想什麼。5.我容易說錯話。6.我不懂別人想傳達的重點是什麼。7.我很難跟別人溝通。8.我總是自己滔滔不絕,而非與他人有來有往地交談。9.我很難解讀別人的情緒。10.將內心的情緒表現出來會讓我不自在。11.我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覺。12.我不知該如何對別人的狀況表現出同理心。13.我對某件事的著迷經常可以持續好幾個月都不停止。14.我會選擇自己一個人做某件事,而非與他人互動。15.我常只看到事情的細節,而非全貌。16.我做事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套系統或方法。 說明這是我製作的非正式量表,以量化方式呈現社交技巧匱乏。將你的百分位分數總和除以16,就是你的平均百分位。此表亦可分類進行檢視:1-4題是社交技巧、5-8溝通、9-12情緒、13-16過度專注的興趣。讀者若需進一步解讀自己的分數,或需要更多相關資訊,可參考網站tytashiro.com/awkwardquiz。(本文摘自/社交囧星人的生存之道:不擅交際又如何?心理學家教你將社交尷尬發揮為優勢,把怪異變優異/時報出版)

週末狂追劇 過多「被動娛樂」更孤獨

週末狂追劇 過多「被動娛樂」更孤獨#社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到了「過度放縱週末」的時代後,這種共同體驗的娛樂卻出現一種扭曲的新形態。這種新的娛樂模式是馬拉松式的,而這種馬拉松卻是一種單人的作為。電玩遊戲永不結束 無形中蠶食週末甚至人生近年來電玩產業的龐大商機,已經遠遠超過電影和音樂產業;這不禁令人聯想到居住地下室的蘑菇男人(可以想見,大多數應該是男人):長期不見天日、也沒有生活可言,成天戴著耳機互相射擊。不過,電玩遊戲並不全都是被動的娛樂形式。死忠遊戲玩家的另一半或許會抱怨自己成了電玩寡婦或鰥夫;但有趣的是,根據網路研究人員證實,如果夫妻雙方都一起玩雙打遊戲,那麼電玩其實可能有益於婚姻,這等於是一種強化版的共享娛樂。再說,多數遊戲都是互動式的,而且是跟其他玩家一起參與,即使彼此的連結是透過網路遠端連線的。相較於一個世紀前的娛樂活動,電玩遊戲(無論是APP或是線上遊戲)不同之處在於它們與時間的關係:電玩遊戲不必結束。每本書都有最後一章、每場棒球比賽都有最後一局;但打電玩遊戲時,你的生命值極有可能永遠不會歸零。由於它們永不結束的特性,電玩遊戲可能無形當中就蠶食掉一個人的週末,甚至人生。週末狂看電視上癮 影響家人相聚時間當然,以前人們針對電視也有過許多相似的評論,說它是讓人智商變低的「傻瓜映像管」。正如尼爾.波斯曼(Neil Postman)於一九八五年提出的警告:我們正在「娛樂至死」。我認為,狂看電視比我們以前數十年來狂聽廣播的情況還更糟糕。它不但更加被動,還會不斷偷走我們的白天和黑夜,我們卻絲毫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如果你坐在電視或電腦前觀看每一季的《法庭女王》,其他什麼事都不做,就要花掉你整整三天的時間。要是觀看完整七季的《白宮風雲》,則會蠶食掉你整整五天的人生。再說,久坐還會對生理造成影響,包括行動遲緩和體重增加。況且,狂看電視還會把你變成一個混蛋。我之前在追《幸福谷》這部英國連續劇,主角是約克郡某毒品泛濫小鎮裡的一名女警。我花了整整五天看完八集,其中還包括一個週末,我整個人、整個心神全都沉浸在劇情當中。當我小孩沒有早點上床睡覺、好讓我回去追劇的時候,我就會責罵他們。我甚至裝病不跟家人去吃早午餐,故意營造出碰巧可以看電視的機會:「我只需待在一個涼爽陰暗的地方(如地下室),躺在某個舒適的家具(如沙發)上,剛好它對面就有一台……嗯,怎麼說呢?一台電視吧?」這真的很卑劣,不過還是結束了(這跟上癮不一樣)。但在接下來那一週裡,我都在為自己跟那名傲慢自大的倫敦東區警察局長結束單方面關係而哀悼不已。一個只有被動娛樂的週末 是白白浪費的週末在一項針對狂看電視的研究測試裡,受測者聲稱自己在看完最後一季連續劇後,會感到沮喪。投入大量時間的你會得到什麼樣的回報呢?那些曾經常跟你出去的朋友不再理你。從好的方向想,《幸福谷》真的很好看。在當今電視的黃金時代裡,電視節目不再像以前不費腦力,人們很容易沉迷劇情當中,一下子六個小時就過去了。一九七○年代時,星期六我可以一整天連續觀看《脫線家族》、《愛之船》、《歡樂時光》和《神祕島》,這都是電視台特別安排讓觀眾看個過癮的大放送。借用伯特蘭.羅素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只有被動娛樂的週末,是白白浪費的週末。當然,我們偶爾都需要滿足自己的欲望,去看一場多倫多藍鳥隊的棒球比賽,或是看一整季的《波特蘭迪亞》。無法否認地,做為一名旁觀者,能夠得到一瞬即逝的快感,讓整個人振奮起來。把被動娛樂變得社交化 週末就會過得更好然而,過多的被動休閒只會危及本來就已經匱乏的臨在感。過多的被動休閒是一種唯我獨尊,缺乏與他人之間的接觸(跟別人共享一個空間),而後者正是建立社群不可或缺的元素。隻身一人的追求可能帶來孤獨感,但我們今日的生活卻大多設計來體驗孤獨,這是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科技正在一點一滴把我們推向符合自身審美觀的洞穴。在那裡面只存在我們感興趣的事物、聆聽自己專屬的音樂、閱讀我們手機推薦的文章,我們全然是透過本身唯一的鏡頭去觀察世界。我們已經固化自己的社交習性和品味,確立自己想做的事和經驗,一切都沒有再延展的必要。此時不妨聽從專家的建議:盡情放縱吧!選幾個你非看不可的節目,但不要通宵追劇。「害怕錯過電視節目症」(FOMOTV)肯定會偷走你的週末;確保你好好吃頓飯之後再來觀看,而且別在臨睡前看(這可能會干擾睡眠)。最好找人陪你一起看,邊看邊聊天(沒錯,就是聊天!)。把被動娛樂變得更加社交化的話,你的週末就會過得更好。(本文摘自/週末的快樂效應:不被超時工作與忙亂瑣事綁架,順利切換「假日模式」,找回久違的週休生活/時報出版)

兒童健康亮紅燈 父母過度管教恐為兇手

兒童健康亮紅燈 父母過度管教恐為兇手#社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兒少虐待的新聞時有所聞,因為旁人的疏忽、加上組成家庭型態日趨多元,兒虐常常發生在你我的身邊。據2016年統計,平均10分鐘就至少有一位兒童或青少年被通報受虐,每35分鐘就有一件兒少受虐案件發生。生病除了健康亮紅燈 家庭、學校也有可能出問題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少保護小組召集人暨小兒部主治醫師陳文發表示,兒科醫師的使命就是保護兒少的健康。除了疾病之外,包含生理、心理及社交都必須處於一種完全安寧的狀態。換言之,生病除了是身體的生理狀況亮紅燈外,其背後的家庭、學校、經濟、甚至是社會也可能都出了問題。兒科醫師往往需站在第一線為弱勢的兒童發聲,保護他們不受欺負。兒童腹痛 竟是父母過度管教導致的陳文發醫師舉例,雖然大部分的兒童腹痛可能是急性腸胃炎、便秘、消化性潰瘍等引起的,但用心細問病史,才發現可能孩子是因為考試心理壓力過大、裝病(fastitious disorder)以期獲得大人們的關注、在學校受到霸凌,甚至父母在家中的過度管教造成的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所導致。門診中遇過腹痛病情最嚴重的是遭父母施暴。高度懷疑兒虐 都應該主動通報陳文發醫師表示,兒科醫師常常需要保持高度敏感,除了病史詢問以及身體檢查,有時候甚至還要安排實驗室抽血檢驗、或是影像學檢查來輔助或排除診斷。初步臆測病童可能受虐或疏忽,或者判斷病童處在高風險家庭,醫師常常需要跨團隊的合作照顧,如護理師的情緒安撫、社工師的介入幫忙,包括通報及尋找社政資源以更全面性和長遠地照顧追蹤病童。陳文發醫師呼籲,任何人只要高度懷疑或證實兒虐,都應該主動通報。兒童和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棟梁,然而成長過程中無法完全獨立地保護自己,而你我都可以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保護神,關心兒少受虐及疏忽,實際地採取行動而不是事不關己的漠視,許孩子們一個更健全成長的環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