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

月經乾淨了還下腹痛?子宮腺肌症警訊

月經乾淨了還下腹痛?子宮腺肌症警訊#月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朋友要注意,「經痛」除了表現在月經期,還可能發生於其他時間。中醫師林襄穎近來診治兩位病患,她們都是在「月經快要乾淨、或是剛乾淨時」感到下腹痛,這乃是罹患子宮腺肌症警訊,所幸中藥治療後都有明顯改善,目前已恢復正常。中醫師林襄穎表示,正常子宮內膜長在子宮腔,但若發生異位,內膜就會出現在不該出現的位置,例如子宮肌肉層,便是「子宮腺肌症」。異位內膜組織會隨著月經週期增長,引起出血、發炎、進而下腹痛。所以正確認識此病的「下腹痛類型」,婦女們也可自我檢視。第1類型:經痛從月經期延續到月經乾淨了還在痛白小姐自始即有月經痛,但最近卻發現經痛程度變嚴重了,止痛藥愈吃愈多,經痛時間卻愈來愈長,後來竟然連月經乾淨了也還在痛!婦產科檢查告知子宮腫大,乃是子宮腺肌症。第2類型:月經期不太痛,經痛反而發生於月經快要乾淨、或是剛乾淨時張女士月經期間狀況還好。奇怪的是,最近總在「月經快要乾淨、或剛乾淨時」感到強烈下腹痛。婦產科醫生檢查說子宮卵巢都正常,只是換了更強效止痛藥,但下個月仍然很痛,最後只好吃抗生素。兩位病患都來到中醫門診,把脈診察後發現,白小姐是中醫說的「濕熱體質」,使用清熱利濕中藥如:木香、川楝子、苦參根、柴胡、黃芩、澤瀉、車前子、牡丹皮;至於張女士則屬「氣滯血瘀體質」,使用行氣活血中藥如:延胡索、烏藥、益母草、桃仁、蒲黃、赤芍。林襄穎醫師指出,中醫治療本病能夠正確診斷病患各種不同的「體質類型」,並且「對證用藥」,是中藥最大優勢。這兩位患者治療後經痛與下腹痛都大大減輕,終於不必再吃止痛藥與抗生素,可以恢復正常上班工作,從此對中醫刮目相看,也好奇中醫是如何有此效果!中醫針對體質用藥 不必止痛而痛自減林襄穎醫師強調,中醫治本病是從體質根本調理,如上所言,濕熱體質給予清熱利濕;氣滯血瘀給予行氣活血,病因解除了,經痛自然減輕,不必止痛而痛自減。呼籲婦女朋友,對於下腹痛一定要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月經量多易貧血 子宮肌瘤惹禍!

月經量多易貧血 子宮肌瘤惹禍!#月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女性都有經痛的困擾,甚至是月經量很多,因而導致貧血,而若是有這些問題時,可別以為只需要去調經就能改善,因為這些情況有可能是因為子宮肌瘤所導致。臨床上,就有一名年輕的上班族因為經痛且月經量多就醫,結果發現有個5公分子宮肌瘤,在服用藥物治療後,不但子宮肌瘤縮小了,月經量也減少,而且貧血也獲得改善。正常血紅素為12gm/dl以上 她不到7gm/dl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文毅表示,這名33歲女子來就醫時,臉色非常蒼白,且常會有頭暈目眩、頭痛、心悸、喘等症狀,經由檢查發現,她除了有個5公分的子宮肌瘤,而且因為經血量多有貧血問題,她的血紅素不到7gm/dl,一般正常人的血紅素為12gm/dl以上;但她由於工作因素不想手術,因而選擇服用全新機轉的口服藥來使肌瘤縮小。肌瘤太大壓迫器官 嚴重時會不孕或流產子宮肌瘤最主要症狀就是不正常出血!吳文毅醫師指出,若是出血量多,就會造成貧血,並會導致頭暈、頭痛、臉色蒼白、心悸、胸悶、體力變差;子宮肌瘤甚至會壓迫到膀胱、輸尿管與腎臟等周邊器官,進而有頻尿、排尿困難與水腫等問題,肌瘤太大時也會因壓迫而有經痛與腹痛,並會壓迫到輸卵管與子宮,嚴重時會造成不孕與流產。治療方式有手術與非手術 手術切除會復發治療子宮肌瘤則是有手術與非手術方式;吳文毅醫師解釋,手術就是切除子宮肌瘤,對於很大顆與很多顆,若是單純切除會復發,有人是選擇全子宫切除;至於是否要手術需考量不舒服症狀是否無法忍受,或是有可能是惡性時也要考慮手術切除。而非手術則是服用止痛藥與止血藥,但是效果有限;此外,目前則是有使腫瘤縮小的針劑藥物,以及全新機轉使腫瘤縮小的口服藥物。全新機轉口服藥物可使肌瘤縮小1/2 大量出血可快速止血吳文毅醫師指出,治療子宮肌瘤全新機轉的口服藥物基本療程要3個月,完整療程要吃3個月後休息2個月再吃3個月;臨床顯示,全新機轉口服藥物可使肌瘤縮小1/2,而且可維持較長時間,不會快速長回來,女性荷爾蒙會降低,但是不會有更年期症狀。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往往不只長一顆,且會有大量經血,此藥物並且可快速止血,因而可做為大量出血的止血劑,也有人肌瘤大到10公分,不用超音波檢查,用手都摸得到,但是服用此藥後就可以感覺腫瘤縮小。(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乳房有移動腫塊別怕 停經後會消失

乳房有移動腫塊別怕 停經後會消失#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乳癌盛行率高,女性危機感也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一旦觸摸到乳房硬塊,便會擔心罹患乳癌,十分緊張地到醫院就診。事實上,乳房腫塊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而90%的乳房腫塊都是良性的,雖然有10%的機率是惡性腫瘤,但只要及早發現與正確治療,可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乳房出現腫塊 常見為生理腫塊阮綜合醫院乳房中心主治醫師湯雅涵表示,乳房出現腫塊的原因,除惡性腫瘤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最常見為乳房生理腫塊。女性從青春期開始,乳房漸漸發育,大約到20歲左右成熟。乳房發育完成後,受女性荷爾蒙影響,在月經來潮前幾天經常出現腫脹不適、疼痛,觸碰時可能摸到硬塊,但在月經週期結束之後會緩解消失。屬於自然生理現象,不需過度擔憂。可能是纖維腺瘤 演變為腫瘤機率不高30歲以下年輕女性若摸到硬塊可能是乳房纖維腺瘤。外觀平滑形圓、邊緣明顯且會滑動,大多不會感覺疼痛。纖維腺瘤初期很小且生長緩慢,長到接近3公分左右,有時候會停止生長,一部份女性在停經後會變小或消失。一般來說,演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不高。35歲至停經期左右年齡群則常見乳房纖維囊腫變化。「乳房纖維囊腫變化」為乳房產生纖維化及囊腫變化,臨床症狀多以乳房疼痛、腫塊表現,疼痛可能發生在局部或廣泛的範圍,尤其是乳房外上方。一般在月經來前3、4天或1週時症狀最顯著,隨月經後症狀緩解。9成以上水瘤屬良性 停經後症狀會減輕同樣常見於35歲到50歲左右女性,還有乳房囊腫,又稱「乳房水瘤」。為圓形或卵圓形而充滿液體、可移動的囊腫,形成原因與乳房荷爾蒙的產生與吸收失調,導致乳腺管擴張或阻塞產生水泡有關。9成以上水瘤屬良性,停經期後會逐漸緩解或消失。湯雅涵醫師表示,一般人難以鑑別良性腫瘤與乳癌間的差異,一旦在乳房發現異常腫塊、凸起、分泌物,應儘速就醫。年滿45歲到65歲婦女,以及40歲以上且有家族史等乳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應進行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至於未滿40歲但有危險因子或者相關症狀,也建議定期接受專業醫師諮詢評估,以利早期判斷與治療。 

每月紅色警戒 可以運動嗎?

每月紅色警戒 可以運動嗎?#月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先說說我自己的狀況。紅色警戒期間,我還是照常做肌力間歇運動,但會視當時的狀況,減低強度或組數。紅色警戒前一週,因為黃體素升高,容易水腫、皮膚油膩粗糙長痘痘、憂鬱、想大開吃戒。掃除經前憂鬱 運動很有效通常在這段期間,我特別懶惰,做運動時容易無力酸軟,這時如果撐過去,勉勵自己持續運動,跟酸軟感對抗,大概第2天後就能讓懶惰、連帶經前水腫一掃而空。再來,因運動時會分泌多巴胺,產生快樂的感覺,可掃除經期(前)憂鬱,建議大家生理期憂鬱感來襲、想發飆時,或想大開吃戒時,趕緊去運動一下,以免苦了自己,也委屈了身邊愛你的人。紅色警戒期,關於運動總存在許多迷思,像是:1) 小紅來襲期間,不可以運動?有的人小紅量很大,會導致外漏窘況或經期痛到打滾,以上狀況建議先去看婦科診斷,是否是其他問題導致。如果是在健康良好的狀況下,是可以正常運動的,如果真的覺得很不舒爽,可以在小紅來襲第一天休息,第二天逐步恢復運動,把動作強度與時間加回來。當然,如果真的下腹疼痛或運動當中感到暈眩,請停止運動好好休息。2) 小紅來襲期間,不能做重訓?網路上許多文章提到,月經期間不能重訓,會導致經血倒流。事實上現在已經有婦科醫生指出,會經血倒流的女性為數不少,但因倒流的量不大並無大礙;網路盛傳的「倒立與腿高於骨盆腔的動作將導致經血倒流」也是無根據的謬傳。回歸一個觀念,只要你是健康沒有病痛的,都可以正常運動;若有貧血或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炎等問題,還是要好好看醫生且評估休息天數。3) 小紅來襲期間,怎麼吃都不會發福?怎麼可能!多吃的熱量又沒有消耗掉時,它就是會累積成脂肪堆在身體裡。紅潮來襲期間,身體熱量消耗會增加,但是零嘴飲料就吃回來,大吃大喝、甜點無上限,還是免了!若因為憂鬱導致想大吃,請換成運動來增加腦內啡分泌,比吃東西有用多了。4) 小紅走後,減肥超有用?很流行的生理期減重法,主要訴求為:強調女性在小紅報到後的7?20天,因荷爾蒙變化,代謝變強,可以趁機減肥。生理的狀態沒有不對,錯誤的是,強調女生「在這個階段運動減肥」這件事。如果只在特定期間運動減肥,對於長期養瘦根本沒幫助!運動和飲食控制必須是長期不間斷的,才能發揮出最好效果。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生理期後特別瘦,是因為水腫消除了,而不是體脂變少了,真的不要被生理週期因水分滯留體內的體重數字所影響。5) 生理期間,運動必備的小配備?筋肉媽媽紅色警戒期間,必備的配備是:「導管衛生棉條」與「棉質內褲」。小紅來襲時女性朋友不愛運動,很大一個原因是一直有液體流出來的感覺很不舒服。隨時擔心外漏,或因為異物感導致動作卡手卡腳,甚至擔心生理期的特殊氣味,因為大動作飄散??其實,只要配戴衛生棉條,一切問題就都沒了!另外,棉質內褲讓紅色警戒期間特別脆弱的妹妹肌膚,能夠擁有溫柔呵護,也避免摩擦長疹子,畢竟,這期間妹妹已經很潮濕了,不需要穿上不透氣的材質增加負擔。生理期一來就是5~8天,假如期間內都放棄運動,對於運動習慣與瘦體質養成,還頗傷害的。千萬不要給自己偷懶不運動的藉口,因為運動是一種恆心毅力的展現延伸,對任何小細節不輕言放棄的女人,才能比任何人都早一步成功喔!(本文摘自/鍛鍊,成為更好的自己:跟著筋肉媽媽,生了孩子照樣3個月練出六塊肌!/三采文化出版)

順暢排便 6預防招式報你知

順暢排便 6預防招式報你知#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飲食精緻化的結果,常導致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水喝太少、不愛運動,便秘因而成為現代人常見的煩惱。一名27歲年輕女性工作壓力大,長期飽受頭痛、睡不安穩、月經紊亂困擾,就醫檢查發現種種問題原來都是長期便秘導致的,醫師以中藥調理,並教患者足三里穴穴道按摩後,糞便次數、質地都有明顯改善,頭痛和月經不順問題也隨之消除。便秘常伴隨腹脹、婦痛、口臭症狀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中醫科主任康鍾禧表示,女性因為先天構造上缺乏肌肉,容易有便秘問題,便秘的發生機率是男性的3倍。便秘常伴隨腹脹、腹痛、口臭,舌苔很厚,嚴重時可能也會引起痔瘡、肛裂,或頭暈、頭脹,食慾減退,睡眠不安等全身性的症狀。引起便秘的問題很多,康鍾禧主任提出6項生活小叮嚀預防:1) 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習慣/早上用過早餐之後,若有便意,立即如廁。即使沒有便意,也如廁靜坐片刻。2) 喝水量要夠/每天喝2,000CC以上開水,早餐前喝300CC溫開水(或溫開水中加少許鹽),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強便意。3) 每天運動逾30分鐘/尤其要多做腹部運動:例如仰臥起坐運動,增強腹肌力量;或做吸氣提肛運動,增強肛門括約肌的控制力。4) 多吃粗糙含纖維多、水分多的食物/例如選擇較粗糙的糧食:糙米、麥、玉米等;纖維多的蔬菜,如豆芽、韭菜、油菜、茼蒿、芹菜等;水果類如草莓、梅子、梨、無花果、甜瓜等;各種堅果和植物種子,如杏仁、核桃、腰果仁、各種瓜籽仁、芝麻等;此外,脂肪多的魚、鮮奶、乳酸飲料,應該多吃。5) 經常便秘的人,從多方面調適/規律的生活、適度的運動、節制的飲食、情緒壓力的調適,不可單純依賴藥物。6)    穴道按摩促進排便/時常按摩足三里穴促進排便,也是養生的好方法。  

荷爾蒙不平衡 25%子宮癌變

荷爾蒙不平衡 25%子宮癌變#月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厚生勞動省推動下,幾乎日本所有的地方單位都以20歲以上的女性為對象,每2年實施一次子宮癌健康檢查。為保護健康,預防女性特有的癌症,希望大家每次都要接受檢查。不過,這項檢查的名稱很容易招致誤解。只要月經週期規律 就不會發生癌症正確地說,沒有「子宮癌」這種疾病。子宮會發生的癌症只有子宮入口──也就是子宮頸部會發生的「子宮頸癌」,與孕育新生兒的子宮發生「子宮內膜癌」。原因、症狀、療法各有不同,可說是完全不同的2種癌症。日本各地的子宮癌檢查,基本上是子宮頸癌檢查。不過在某些地區針對有需要的對象,也附帶子宮內膜癌的檢查,在接受檢查前請先確認。對中高齡女性較切身的是子宮內膜癌,從更年期開始,罹患率激增,到5、60幾歲迎向高峰。子宮內膜是受精卵著床的地方。雌激素會使子宮內膜增厚,等待受精卵到來。不過,如果沒懷孕的話,受到黃體素的影響,子宮內膜會剝落形成月經。也就是說,只要月經週期規律,每月形成新的子宮內膜之後替換,就不會發生癌症。停經後 雄激素及雌激素要盡量保持平衡為提高癌症檢查的受檢率,厚生勞動省與地方單位聯合,除了日本各地的癌症檢查項目,特別放發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的「癌症檢查免費招待券」。子宮頸癌的健檢對象是20歲、25歲、30歲、35歲、40歲。乳房檢查是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大腸癌檢查是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進入更年期以後,停止正常排卵,抑制子宮內膜增厚,導致月經形成的黃體素分泌漸漸停止。另一方面,在完全停經之前卵巢持續分泌雌激素,停經後芳香(aromatase)以雄激素為材料,合成少量的雌激素。這2種荷爾蒙如果不平衡,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厚,有時候會出現「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其中20%至25%會轉變為子宮內膜癌。生育次數少、沒有餵母乳容易罹病因此,過40歲以後,就要定期去婦科接受子宮內膜癌檢查。檢查是從子宮頸伸入細長的專用器具採取子宮內膜細胞。另外也有很多醫療機構會加上陰道超音波檢查,可一併檢查子宮狀態。停經後如果有不正常出血,更要特別注意。子宮內膜癌發病的原因跟雌激素有關,因此容易罹病的類型與乳癌高危險群類似。初經年齡早、停經年齡晚、沒有懷孕、生產的經驗或生育次數少、沒有餵母乳。另外,還有為治療更年期障礙,曾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HRT)單獨服用雌激素。如果是以雌激素搭配黃體素藥物的荷爾蒙補充療法,就不會增加風險。口服避孕藥有好有壞另外,口服避孕藥可能會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但相反地會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可能。避孕藥含黃體素能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減輕月經的負擔。有肥胖的傾向 如果脂肪細胞擴張、肥大,雌激素的分泌量也會增加。(本文摘自/要美也要長壽/天下雜誌出版)

肥胖又抽菸 小心產後大出血

肥胖又抽菸 小心產後大出血#月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產婦一旦出現產後大出血,嚴重甚至可能致命。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產房主任陳震宇指出,產後大出血與惡露最大差別在於,產後大出血時,出血量往往很多,呈鮮紅色,如果出血量「超過平常月經的最大量」,或合併心跳、血壓的變化,必須立刻就醫,以免情況持續惡化。產後出血 發生機率約4-6%​陳震宇醫師指出,一般而言,胎兒出生後陰道出血量在500毫升以上,剖腹生產出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便稱為「產後大出血」。胎兒出生後24小時內出血為「立即性」產後大出血;生產24小時後、6星期內出血則稱為「延遲性」產後大出血。產後大出血發生機率約4-6%,陳震宇醫師表示,產後大出血發生率與生活、飲食習慣關係不大,常見危險因子包括產程較久、急產、患有子癲前症、接受產鉗或真空吸引等器械輔助生產、絨毛膜羊膜炎患者等,若巨嬰、雙胞胎、羊水過多等,造成子宮擴張過大,也會增加產後大出血風險。產後大出血 不影響流產風險雖然產後大出血可能對產婦健康帶來威脅,不過英國一項研究發現,這一胎出現產後大出血的女性,下一胎出現懷孕併發症風險並不會特別升高。這項英國亞伯丁婦產醫院團隊所進行的研究,分析1986年至2005年間3萬4千多名產婦數據,結果發現,無論產婦有無產後大出血,懷孕併發症、流產風險都一樣,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婦產科醫學期刊〉(BJOG)。年齡大、體重重、抽菸容易大出血研究作者蓋爾‧佛勒頓醫師研究團隊也發現,年齡較大、體重較重的新手媽媽,以及抽菸的人,較容易出現產後大出血。佛勒頓接受外電媒體訪問時表示,對於女性與其伴侶而言,產後大出血常帶來很大壓力,有些女性也許憂心到不願再次懷孕,這項研究報告可讓女性較為放心。美國麻州綜合醫院產科醫師勞拉‧李蕾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建議,女性若要避免產後出血,懷孕時最好維持健康、合理體重,避免體重增加過多、降低產生巨嬰機率。另外,由於生產會失血,建議飲食要多補充鐵質,提升體內鐵質儲存量,以應付生產所需。(2016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特別報導)(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想要好「孕」到 睡前泡泡腳

想要好「孕」到 睡前泡泡腳#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37歲楊姓女性金融主管,生活緊張忙碌,結婚4年多一直無法受孕,就診婦產科檢查卻無異常,吃過排卵藥也作過人工受孕都失敗,也曾於北部看過中醫,但始終「孕氣差」,就醫問診後發現,患者身體緊繃、不易入眠,早上起床嘴巴苦苦的,經前乳房脹痛,經期莫名發脾氣問題,總是控制不了情緒。月經來量偏少、痛經、頭痛另一名35歲鄭姓女工程師,結婚2年多無法受孕,就診婦產科檢查無異常,吃過排卵藥也作過人工受孕都無成功,轉而尋求中醫治療,該患者很投入工作,尤其是靈感一來,總是三餐不正常、憋尿,常熬夜、睡眠品質差多夢,月經來量偏少,痛經,頭痛,發脾氣,乳房脹痛等不適症狀。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王淑秋表示,臨床上常會遇到西醫檢查都正常,卻一直無法受孕的患者,他們的共同症狀為平日工作壓力大、個性急、肩膀痠緊、有不易入眠、淺眠、多夢等睡眠障礙、久坐少運動、經前乳房脹痛、經期莫名發脾氣等,此為「肝氣鬱滯」,情志抑鬱、氣血不和、衝任不能相滋、胞脈不暢,而不能攝精成孕。壓力大對於不孕症風險高出1倍王淑秋醫師指出,2014年「人類生殖醫學期刊」曾以501對夫妻研究發現,壓力大對於不孕症風險高1倍,2016年「流行病學期刊」以400名40歲以下女性為研究對象,發現女性在排卵期壓力指數上升1單位,受孕率下降46%。生活步調慢一點 懷孕就能快一點除了運動之外,也可透過穴道舒壓按摩,包含「太沖穴」、「三陰交穴」,醫師除了給予疏肝理氣藥之外,針對個人不同體質給予處方用藥,欲懷孕者每周應至少運動3次,散步或練瑜珈,睡前雙腳也可泡熱水,生活步調慢一點,懷孕就能快一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