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

不想再被傷害!心理師教六步消除攻擊

不想再被傷害!心理師教六步消除攻擊#心理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活中有許多來自他人的攻擊。尤其是來自上司、前輩、伴侶或交往對象等親朋好友的情緒傷害,應該讓很多人都很困擾吧?突然遭受責備,一定會覺得「為什麼找上我?」感到很受傷。這些來自切身關係的「攻擊」,是一種令人逃也逃不掉的壓力,會讓人持續累積不滿和壓力,有時甚至還會造成心理疾病。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免於受到這些難纏的傷害呢? 讓傷害「消失」的方法有很多種,有些是讓我們實際不再被對方攻擊的方法。換言之,就是「使對方的行為改變」,但,如果他人的行為無法改變時,我們就要改變自己的心理與想法,將以往覺得「被攻擊了!」的狀況,轉念想成「攻擊不存在」。不把別人的攻擊視為攻擊,就不會受到傷害。這樣的想法,和「受到攻擊」,但只能忍耐,完全是不同的境界。因為要是「攻擊不存在」,就沒有必要忍耐了。當然,你會認為哪有這麼簡單,日本人際心理師「水島廣子」就歸納出一套簡單法則,運用六個步驟,改變自己的想法,只要懂得活用,就能學會「處理攻擊」擺脫糾結,將生活上99%問題都解決!第1步:為什麼要傷害我?會發動攻擊,純粹只是因為感到威脅。「心靈受創的人」和「難以適應變化的人」,容易過度反應。「探人隱私」和「奉承」等侵門踏戶的行為,會讓人不住反擊。以「你」為主詞的發言,會讓對方有「挨罵」的感覺。當我們踐踏了別人「重視的價值觀」,或「正在咬牙忍耐的事」,就會讓人倍感威脅。第2步:面對攻擊如何全身而退?因攻擊而大受打擊的感覺是「正常反應」,不用太過放在心上。非難你的人也在非難自己。遭到非難不是你的錯。那些責怪其實是對方的求救訊號。自認有錯的罪惡感是一種自私的情緒。別想「如何求得原諒」,而要思考「對方真正的需要是什麼」。別把自己當成「受害者」,而是有「選擇自由」的旁觀者,剛好遇上一位有困擾的人。第3步:該怎麼處理「攻擊」?處理方式會隨雙方關際不同而有所差異。交情程度僅止於「不必再深交」者,靈巧閃避過去即可。要是聽到刺耳的話,不必把對方的話詮釋為「傷害」,只要說聲「哦,是嗎?」聽聽就好。會主動攻擊我們的人,都是有困擾的人。面對有困擾的人,只要送上一聲「不好意思」,聊表慰問即可。別對攻擊我們的人懷抱任何期待。第4步:遭受攻擊時如何回應?不先入為主地認定被人攻擊我。先聆聽對方的苦衷。詢問對方「若換成你,會怎麼做?」。問出「對方真正的期待」。會發動攻擊的人,都是有困擾的人。如果知道對方為何事擔心,就設法讓他們放心。希望對方改變的事,要「請求」,而非「要求」。第5步:萬一遭到網路攻擊,怎麼辦?理解網路攻擊本來就比較容易讓人受到打擊。別擅自妄想「莫非……」,事實必須直接詢問當事人才能釐清。如果彼此的互動關係僅限網路,那麼就算被對方誤會,也不會對人生造成太大的影響。切記「社群網路是公共場域」。萬一隱私被公開,要告訴對方「我很困擾」,而非直接責怪。第6步:備受呵護的人都這麼做!愛護自己。明白「會發動攻擊的人,就是有困擾的人」,不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愛護他人。不試圖掌控別人或侵犯他人領域。不帶先入為主的成見。接受現在最真實的自己和別人。不受重視也無妨。選擇親切待人,是因為自己想這樣做。讓意識專注在當下,而非過去或未來。要耐得住沉默、常保率真。(本文摘自/面對情緒攻擊的勇氣/方言文化)

花蓮培養專業講師 助民眾提升心理健康

花蓮培養專業講師 助民眾提升心理健康#心理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花蓮縣衛生局為提升縣民健康,降低自殺率,特別從今年初開始,密集培訓67名心理師、社工師、醫護專業人員及優秀志工,通過兩階段嚴格講師訓練及試教活動後,即日起這群專業講師將在花蓮縣各校園、職場及社區進行超過六十場的幸福捕手「轉念|人人皆為守護天使」系列心理健康講座,幫助民眾充分了解心理健康,共同守護親友們珍貴的生命,降低自殺事件發生。花蓮縣衛生局長徐祥明感謝生命線協會全力支持,與衛生局共同關心花蓮縣民的心理健康,徐祥明指出,這項心理健康促進計畫,是藉由種籽講師培訓課程,為花蓮培養優秀的心理健康認證講師,進而藉由講師們協助全面推展花蓮鄉親心理健康促進工作。透過簡單的「看、聽、轉、牽、走」五字訣,讓民眾能提升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及早發現身邊需要協助的人,適時提供協助並能陪伴他人一起走向美好人生,減少憂鬱症、心理疾病及自殺事件發生。這項系列心理健康促進活動,除了深入校園、職場及社區外,更將廣邀花蓮飯店旅遊業者、超商超市、老人安置機構及農藥販售者的加入,希望能提升各種行業對心理健康議題的關懷敏感度,將花蓮縣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的策略提前至預防的階段,達到全民參與、彼此關懷、珍愛生命、希望無限的理想境界,讓大家都能成為花蓮鄉親生命的守護天使。

醫訊/大藝術家~電影心理對談

醫訊/大藝術家~電影心理對談#心理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透過電影可以與心理諮商結合,更了解自己心裡,如果當場有心理師提供諮商服務,就可以達到寓教於樂的諮商或療癒效果。 為此,台北市衛生局將舉辦「101年度社區心理健康促進活動~心靈映像館與諮詢講座」,邀請劉夢齡心理師映後主講及與觀眾對談,該場次主題為「《影片:大藝術家》&心靈對談」,播放的影片《影片:大藝術家》(The Artist)(100分,保護級)內容為,一位默片巨星,在有聲片崛起與經濟大蕭條後一蹶不振。此時,他遇上小咖女星,後快速竄紅。無可避免的愛情與麵包兩難習題向他們襲來。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額有限,不接受預約;當日18:00開始發放號碼牌,18:20按號碼順序入場,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101年度社區心理健康促進活動時間:101年12月26日(三)下午18:30~21:00地點: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台北中正區金山南路一段5號)4樓講堂洽詢:02-33936779轉分機11

醫訊/史丹利的便當盒~電影心理對談及諮詢

醫訊/史丹利的便當盒~電影心理對談及諮詢#心理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透過電影可以與心理諮商結合,更了解自己心裡,如果當場有心理師提供諮商服務,就可以達到寓教於樂的諮商或療癒效果。 為此,台北市衛生局將舉辦「101年度社區心理健康促進活動~心靈映像館與諮詢講座」,邀請台北文山特教學校王韻齡心理師映後主講及與觀眾對談,該場次主題為「《影片:史丹利的便當盒》&心靈對談」,播放的影片為印度《史丹利的便當盒》,劇情內容為8歲史丹利是個幻想家,因此同學將史坦利視為風雲人物,然而,他最擔心午飯時間,因為他沒有便當盒。於是他決定搶奪便當……。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額有限,不接受預約;當日18:00開始發放號碼牌,18:20按號碼順序入場,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101年度社區心理健康促進活動時間:101年12月19日(三)下午18:30~21:00地點: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台北中正區金山南路一段5號)4樓講堂洽詢:02-33936779轉分機11

醫訊/家有大學新鮮人 邊放手邊支持

醫訊/家有大學新鮮人 邊放手邊支持#心理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在孩子越來越早熟,很多人的叛逆期在小學高年級就已經來到,到了升大學時已經是位小大人,父母親這時候要怎麼跟他們相處呢?想要放手卻又擔心很多?想要念幾句又怕傷感情,真是父母難為啊!有鑑於此,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特別規劃民眾心理健康講座「邊放手邊支持~家有大學新鮮人」,邀請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劉夢齡諮商心理師主講。該單位歡迎民眾與家長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邊放手邊支持~家有大學新鮮人時間:101年11月29日(四)下午19:00~21:00地點: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台北金山南路1段5號;捷運忠孝新生站2號出口)洽詢:02-2389 0188 工會

睡的不好嗎?心理師教你如何睡好覺

睡的不好嗎?心理師教你如何睡好覺#心理師

現代人壓力大夜晚睡不好,往往連帶影響到白天的工作表現。臺北市衛生局與政治大學睡眠實驗室楊建銘教授合作,將於6月24日到8月5日在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辦理「好眠團體」,針對因心理困擾造成睡眠問題的民眾提供科學化的團體課程。好眠團體的協同帶領者詹雅雯心理師表示,入睡時間大於30分鐘,入睡後夜間醒來時間大於30分鐘,及輔以睡眠效率(實際入睡時間/總躺床時間)低於85%,是睡眠醫學專業判斷是否沒睡好的依據。而一週三天以上,持續一個月以上符合睡眠困擾的情形,已達到急性失眠的狀況;如睡眠困擾持續1到6個月或更長,就可能屬於慢性失眠的問題。而根據臺灣睡眠醫學會統計,在臺灣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民眾,即至少600萬人有睡眠障礙,其中慢性失眠,也就是入睡需要30分鐘以上,失眠超過1個月的人口就高達250萬。因為睡眠不足,一個人的警覺力、注意力、記憶力與判斷力會減低,造成學習效果差或工作反應慢;也容易導致身體免疫功能失調、內分泌不平衡,成為身體健康的隱憂。政大睡眠實驗室楊建銘教授表示,近10年來睡眠醫學發展快速,運用認知行為治療(CBT)理論,好眠團體的帶領者就像教練一樣,找出影響個人睡眠失調的原因,並進一步調整與促進個人睡眠品質。心理師將現場說明「睡眠日誌」的使用。好眠團體中會教導民眾對睡眠機制與失眠病因的正確認識,以DIY方式進行自我狀況評估,並學習以正向信念取代原先錯誤的睡眠觀念;教導行為上維持調整個人的生理時鐘,及學習放鬆技巧來協助改善睡眠狀況。參與的民眾若經評估,且本人同意接受研究測量,將安排至政大睡眠實驗室使用睡眠儀器進行夜間多頻道睡眠檢查(Polysomnography),利用活動腕表(actigraph)進行睡眠中的生理或行為監測,以徹底了解嚴重睡眠困擾者的睡眠品質。衛生局進一步說明,好眠團體基本上適合因情緒或短暫身體不適造成之急性失眠者,如果因疾病造成之慢性失眠,或已造成個人重大痛苦,或損害社會、職業功能表現,則建議民眾應尋求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門診治療,再由醫師評估轉介心理師的諮商及衛教進行睡眠習慣及認知、生活形態的調整。好眠團體報名到5月31日,目前尚有餘額,額滿即停止受理報名。請有睡眠困擾民眾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網址http://mental.health.gov.tw/,下載報名表單傳真(02)3393-6588,或電洽(02)3393-788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