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未打疫苗!新北4歲童流感重症奪命

未打疫苗!新北4歲童流感重症奪命#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北市14日出現今年首例流感併發重症奪命!為居住於汐止區的4歲女童,就醫時經快篩流感陽性,因病況持續惡化最後宣告死亡;該女童的妹妹也因感染流感住院,所幸順利出院。衛生局調查,年幼的姊妹2人均未接種流感疫苗,呼籲符合公費注射疫苗的市民儘速接種,如出現類流感症狀請速就醫,避免衍生併發重症之風險。衛生局表示,新北市去年自10月起因流感併發重症死亡,是於去年12月5日位於新莊區的51歲女性民眾,有慢性病史、未施打疫苗,今年汐止區這位不幸死亡的小妹妹,無慢性病史、同樣未接種流感疫苗。1月3日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5日發燒直至8日仍未緩解,至門診就醫後,9日因高燒未退再度就醫,經快篩為陽性住院治療,10日轉至加護病房,但病況急速惡化,經急救後仍不治。衛生局呼籲儘速接種疫苗衛生局指出,經調查兩姐妹都是B型流感,也未接種疫苗。呼籲設籍30歲以上民眾、出生滿6個月至小6學童、慢性病患等,目前疫苗剩餘約1成,且施打後約需2週才能形成最佳保護力,請儘速接種。同時也強調,如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活動力低下,或高燒持續72小時等危險徵兆時,應儘速至大醫院就醫。

疫情升!幼童流感疫苗將用罄 未施打手腳要快

疫情升!幼童流感疫苗將用罄 未施打手腳要快#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今年流感流行季起步較晚,預期本月起疫情將逐漸升溫,但疫苗株與流行病毒株吻合,保護效果良好。新北市衛生局指出,幼兒是流感併發症高危險族群,呼籲家長儘早攜帶幼兒前往接種,以免疫苗用罄無法完成2劑流感疫苗接種。氣溫轉冷 流感病毒更活躍衛生局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整體使用率已達9成,其中,準備37,820劑的幼童0.25mL劑型,僅剩501劑。由於初次接種幼兒需接種2劑,且接種後2至4週才能產生足夠的保護力,故決定自即日起,開放轄內衛生所及合約醫院診所,彈性調撥0.5mL劑型之公費流感疫苗,排掉一半劑量後,供6個月至3歲以下幼兒施打。衛生局強調,由於近日氣溫轉冷,流感病毒將更活躍。而今年流感疫苗株與流行病毒株吻合,保護效果良好。目前新北市開放流感疫苗予設籍新北市30歲以上市民、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患及孕婦等對象免費接種。

未接種疫苗 新北1女子染流感重症死亡

未接種疫苗 新北1女子染流感重症死亡#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秋冬是流感好發季,新北市6日及8日各確診1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泰山區28歲印尼籍女性及新莊區51歲女性,2位均未接種流感疫苗。而新莊區個案於5日因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經檢驗確認感染流感病毒。衛生局呼籲,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方法,另今年自12月起,凡是30歲以上設籍新北市民即可公費接種流感疫苗,以維護自己和家人健康。衛生局籲:儘快接種疫苗衛生局指出,新莊區死亡個案,本身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史,11月29日出現咳痰、發燒、肌肉痛及寒顫症狀,12月3日就醫並入住加護病房,出現呼吸困難、低血壓、心跳緩慢症狀後,病程持續惡化於5日死亡,經檢驗確定感染H1N1流感病毒,且未接種流感疫苗。自10月1日迄今,新北市5例流感併發重症個案中,就有4例均為30歲以上並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且均未接種流感疫苗;另根據最新流感病毒監測,目前流行的病毒株與疫苗株完全吻合。因此衛生局提醒,疫苗是有效的流感預防方式,建議民眾及早接種。

溫差大注意感冒 醫:接種疫苗預防

溫差大注意感冒 醫:接種疫苗預防#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天氣變化大,近日許多民眾身體紛紛出現大小症狀,除了感冒患者外,續發性肺炎、慢性鼻竇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等不約而同到醫院報到,醫師表示,除了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外,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來預防。過敏族群感冒 易轉為慢性鼻竇炎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陳禮揚醫師表示,每當夏日結束、天氣轉涼,感冒的人慢慢變多。而後糖尿病、抵抗力不佳的老年人,紛紛由感冒轉為續發性肺炎,主訴痰多且黃,且常有發燒症狀,較嚴重甚至會喘(其中約1/4為肺炎鏈球菌所引起)。此外,長期鼻子過敏的族群容易因為感冒後的慢性鼻炎轉為慢性鼻竇炎,症狀常見黃鼻涕、黃膿痰,及明顯的鼻涕倒流。若天氣再冷一點,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容易急性發作,出現呼吸有哮嗚聲(像是風吹過狹縫的聲音)、喘、輔以胸悶的情形。流感每年流行不同菌株 保護力限當年度陳禮揚醫師表示,除了平時多喝水、多運動、飲食均衡等方式預防外,最好的方法就是疫苗接種。成人最常見的疫苗,主要為季節性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他指出,流行性感冒比一般感冒症狀嚴重,常有發燒、頭痛、全身酸痛,且較常併發肺炎甚至多重器官衰竭。隨著WHO每年預測的流行菌株不同,每年流感疫苗所預防的病毒株不同,保護力也只限當年度。因此流感疫苗必需每年施打。至於公費施打的對象為65歲以上老年人、50歲以上有高風險慢性病患、以及有重大傷病卡者。至於肺炎鍵球菌,則是社區性肺炎最常見也是最兇險的致病菌。目前公費施打的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對象為75歲以上,且65歲之後未曾施打過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之老年人。

打疫苗就不會感冒?醫:無法預防非流感病毒

打疫苗就不會感冒?醫:無法預防非流感病毒#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打了流感疫苗,整個冬天就不用害怕感冒威脅。」這是許民眾的迷思,然醫師表示,每年冬季施打的流感疫苗,僅可預防當年最流行的3種流感病毒,對於其他型別的流感病毒或非流感之呼吸道病毒則沒有預防的效果。並非只有流感病毒會造成吸道感染成大醫院急診部施欣怡醫師表示,會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許多,除了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外,隨著分子診斷學的進步,過去不易以傳統病毒培養方式檢驗出的病毒,如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人類冠狀病毒等,也逐漸被認為重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相對於小兒及兒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症已累積許多流行病學資料,台灣成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症流行病學並不清楚。有鑒於此,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成功大學基因體醫學中心、台南市永川醫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團隊聯合進行南台灣成年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症流行病學相關研究。呼吸道病毒 流感病毒A、鼻病毒最常見研究納入267位於成大醫院或台南地區醫院就診之呼吸道感染症成年民眾;結果顯示,流感病毒A及鼻病毒為研究期間最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其次依序為人類冠狀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細胞病毒、腺病毒及副流行性感冒病毒。整體而言,於所有呼吸道感染症病患,22%病人感染流感病毒、24%病人感染非流感之呼吸道病毒、2%病人同時感染流感及非流感呼吸道病毒。分析病人的潛在疾病發現,免疫功能低下病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及腎衰竭長期洗腎病患,為感染非流感呼吸道病毒之高危險群。施打疫苗 仍應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施欣怡醫師表示,於流感季節,流感病毒及非流感之呼吸道病毒同時於社區中傳播,造成已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仍有可能出現非流感病毒所引發的呼吸道感染症狀。因此即使打過疫苗,民眾還是要注意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時,亦應注意呼吸道禮節,咳嗽時應戴口罩,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之後要洗手等,以減少疾病的散播。

流感疫情緩升 疾管署籲盡早接種疫苗預防

流感疫情緩升 疾管署籲盡早接種疫苗預防#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天氣漸漸轉涼,感冒機會大增,尤其人人敬而遠之的流感疫情出現緩升趨勢,今年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日起開打,截至11月18日止,已累計接種約261萬劑,疫苗剩餘量約11%。尤其本週東北季風增強,各地氣溫明顯驟降,尚未完成接種疫苗的公費對象,把握機會儘速接種,以及早獲得完整保護。老小、免疫功能不全者 易引起併發症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共新增5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及1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病例,本流感季自今年7月1日以來,截至11月23日共累計145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25名死亡。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較前一週略升。另流感病毒抗原分析顯示,檢出病毒株型別均與本流感季疫苗株吻合,目前未檢出任何抗藥性病毒株。疾管署表示,流感是我國冬季重要的傳染病,通常每年12月底至隔年2~3月是流行高峰期。流感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病程也長,尤其對老年人、幼童、孕婦、免疫功能不全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史的高危險族群,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由於疫苗接種後2週才能產生有效保護力,民眾應儘速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以及早獲得保護力。除施打疫苗外 仍應多洗手、注意衛生疾管署提醒,除接種疫苗外,應落實洗手、生病戴口罩等個人衛生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此外,接種流感疫苗前應留意身體狀況,如對蛋的蛋白質或疫苗的成分有嚴重過敏、過去注射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或曾經醫師評估告知不適合接種情形者,都不適合前往接種,如果正發燒或處於疾病急性期則要等病情緩和後再接種。

C肝無疫苗預防 醫籲及早治療降低群體感染

C肝無疫苗預防 醫籲及早治療降低群體感染#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病毒性肝炎分為A、B、C、D、E五種,僅B、C、D型肝炎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隨著B肝有疫苗可以預防,威脅逐年下降,而民眾較不熟悉的C肝,全台有40~60萬的感染者,開刀、輸血、共用針頭、看牙、針灸、拔罐、穿耳洞、性行為、刺青、紋眉等,傷口接觸到被汙染的血液,就有可能感染。除慢性疲倦 更可能導致肝外病變臺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劉振驊醫師指出,感染C行肝炎不單純是讓肝臟面臨損傷風險,還會導致全身性疾病及血管慢性發炎,類似糖尿病會造成全身性疾病的型態;研究證實,C肝患者除了會有慢性疲倦,也有其他肝外病變,包括神經、心血管、皮膚、免疫、內分泌等病變,患者甚至會覺得自己比較遲鈍。許多民眾認為肝功能指數正常就沒問題,然而這是錯誤觀念,肝功能指數正常只表示當下肝臟沒有發言,不代表不曾發炎,是否感染C肝無法透過外觀或症狀判別,也不能光從肝功能異常與否進行判斷,必須經由抽血,透過血清標記顯示的抗體有無,跟病毒量的存在,鑑別診斷是否罹患C型肝炎。目前C肝患者僅0.4%接受治療C肝與B肝同樣會藉由母子垂直傳染,劉振驊醫師指出,B肝帶原的媽媽,小朋友一出生即必須施打免疫球蛋白預防感染,甚至目前會讓孕婦在懷孕最後一期,預防性服用B肝的藥,使病毒量下降,降低感染機率。而C肝沒有疫苗要如何預防呢?劉振驊指出,就算嬰兒出生沒有得到C肝,未來也可能會被其他人傳染,因此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群體治療的概念,C肝可以被治癒,當一個群體中C肝人數越來越少,則其他人遭受傳染的機率也會變小,然而目前全台4%的人有C肝,其中卻只有0.4%人接受治療,代表大部份人仍然對C肝帶來的後果無感。原因是過去的治療有太多副作用,大部分人聽到干擾素都是聞之卻步,幸醫學科技發達,許多口服藥物問世,治癒率逾9成,且副作用也大大降低,只要能盡早治療、根除病毒,一旦治癒,就不怕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肝病三部曲的威脅。

流感非老小專利 健康成人也應接種疫苗

流感非老小專利 健康成人也應接種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流感季節來臨,並不是只有老年人及幼兒才是高危險群,成年人也可能因為免疫力不夠而被傳染,尤其在大型聚會、人潮聚集之處,就是病毒的最佳溫床,醫師表示,流行性感冒主要是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盡早接種疫苗,才能有效預防流感。人潮聚集成病毒溫床 交叉感染機率高人稱「熱血主播」的徐展元日前也捲起袖子,到住家附近的診所自費施打流感疫苗,更號召其他家人共同參與。尤其近日由台灣與日本共同舉辦的首屆世界棒球12強賽即將開打,屆時也會有很多爸媽帶小朋友到球場加油,或是民眾到酒吧觀賽,此時若有疫苗的保護,就不怕流感來攪局。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呂俊毅醫師指出,每年11月到隔年3月是流感傳播的高峰期,而流感是一個具高度傳染力且重複爆發的嚴重疾病,感染對象不分男女老幼,不僅症狀比普通感冒嚴重,所引發的併發重症還有可能影響日常上班或就學,如常見的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頭痛、寒顫與疲勞,還有部份病例伴有腹瀉、嘔吐等症狀。像防毒軟體 不施打可能更嚴重有些民眾覺得曾施打過流感疫苗還是感冒,而懷疑其效用,呂俊毅解釋,其實不打可能會更嚴重,「打流感疫苗就像幫自己下載防毒軟體」,根據研究,健康成年人接種流感疫苗9成以上可以產生有效的抗體反應,且有效降低流感病毒的傳播能力。醫師也建議,流感高峰期間到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最好能戴口罩,勤洗手,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一旦確診為流感患者,遵照醫師囑咐和處方,多居家休養避免互相傳染。呂俊毅進一步提醒,流感病毒的流行很難預測,盡早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預防的方法。今年疾管署即採購三萬劑三價流感疫苗,符合公費族群的幼兒、老年人及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請儘速接種。另外,家有新生兒的爸爸媽媽、通勤族、經常出入公共場所者、工作壓力大,抵抗力不足的上班族,課業繁重的國、高中生等也建議自費接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