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阿婆骨質疏鬆 兩度跌倒致骨折

阿婆骨質疏鬆 兩度跌倒致骨折#骨質疏鬆

一位79歲阿婆因骨質疏鬆,半年來在家中兩度爬樓梯跌倒,造成兩腳的髖骨骨折,置換人工髖關節,目前仍不良於行;署立嘉義醫院骨科醫師潘毅軒呼籲民眾,要及早透過營養補充及運動來確保持骨質密度,否則老年人在發生髖部骨鬆骨折之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5~20%。醫師潘毅軒指出,骨質疏鬆在現在高齡化社會中是一項非常常見的疾病,據估計在臺灣約有三分之一的停經後婦女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骨質疏鬆後,由於骨頭過於脆弱,常常在跌倒或輕微外傷後就骨折,根據相關調查的數據推算,在臺灣約有三分之一的婦女,和五分之一的男性一生中會發生骨鬆骨折。今年就有一位陳姓阿婆半年內竟連兩次爬樓梯跌倒,第一次是左邊髖骨骨折,開刀後原本恢復良好,但是隔不久又跌倒,這次跌斷右邊髖骨,而且是粉碎性骨折,只得置換人工髖關節,目前走路還不方便,這一切都是因為骨質疏鬆造成的。針對嚴重的骨質疏鬆並有骨鬆骨折的患者,目前健保給付多種治療藥物,但在使用藥物時有一點要提醒民眾注意,那就是一定要同時補充鈣質及維他命D,再好的藥物若無鈣質及維他命D的輔助,也沒有辦法治療骨質疏鬆。延伸閱讀「骨質疏鬆」: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464

防骨質疏鬆要多吃鈣? 醫師:吃太多易造成結石

防骨質疏鬆要多吃鈣? 醫師:吃太多易造成結石#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很多老年人常發生的疾病,有媒體報導指出,女性更年期後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很高,而且老年人的身體不容易吸收鈣質,因此年輕時必須多補充鈣質,才能夠預防骨質疏鬆。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王有利醫師表示,如果年輕女性平時能夠均衡飲食,就已經攝取足夠的鈣質,不需再額外補充,如果吃太多鈣質,反而容易導致腎結石。能量醫學科鍾傑醫師指出,人體的牙齒、骨骼都是由鈣質組成,骨質疏鬆症是因為人體長期缺乏鈣質,造成骨頭密度下降造成的疾病。很多人以為多吃鈣質就可以預防骨質疏鬆,事實上年輕人補充過多的鈣不僅無法阻止骨質流失,還容易造成便秘、腎結石,還會使人體無法吸收鐵、鋅等礦物質。王有利醫師強調,女性30歲開始鈣質就逐漸流失,骨密度也逐漸下降,尤其是停經後雌激素大量減少,使骨質流失的速度更快,所以對於女性而言,不是補充多少鈣質,而是身體能夠吸收多少鈣質。王有利醫師表示,人體對鈣質的吸收率跟年齡沒有關係,女性不必擔心年紀越大,鈣質吸收率會減少,只要飲食均衡就已攝取適量的鈣質,補過頭反而容易產生腎臟結石。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表示,每天曬太陽可以增加體內的維他命D3含量,幫助身體吸收鈣質,而運動可以同時增加肌肉量和骨密度,所以養成平時多運動、常曬太陽的習慣,才是真正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的好方法。●骨質疏鬆有新藥 為荷爾蒙治療乳癌患帶來希望?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77●骨質疏鬆症問題 婦女健康殺手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77●骨鬆藥品非保骨本! 衛生署:恐發生嚴重顎骨關節壞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481

骨質疏鬆有新藥 為荷爾蒙治療乳癌患帶來希望?

骨質疏鬆有新藥 為荷爾蒙治療乳癌患帶來希望?#骨質疏鬆

不到五十歲而罹患乳癌婦女,有些會考慮使用荷爾蒙治療方式而切除卵巢,但切除卵巢後的乳癌患者後續服用的藥物,十之八九會造成嚴重的骨質疏鬆,造成乳癌患的另一項困擾。衛生署日前核准一項藥物保骼麗注射液(Denosumab),作為治療停經後女性的骨質疏鬆症用藥,也可提供尚未停經的婦女防治骨質疏鬆,不僅能增加骨密度、減少骨折發生率,也不會傷害肝臟和腎臟。

骨質疏鬆症問題 婦女健康殺手

骨質疏鬆症問題 婦女健康殺手#骨質疏鬆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約有135萬名50歲以上停經婦女有骨質疏鬆症問題,若未妥善預防,骨鬆引起的髖骨骨折致死率高達20%,與晚期乳癌死亡率相當,是婦女健康殺手!雖然市面上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不論是口服藥或針劑都有多種選擇,但是骨鬆治療目前的難題在於患者的順從性、現有藥物在副作用或是耐受性的疑慮,使得患者容易中斷治療,讓骨鬆治療陷入瓶頸。衛生署八月正式核准一款注射液藥物,用於有骨折高風險性之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包含下列任一狀況:有骨質疏鬆症骨折病史、具有多項骨折危險因子、先前接受其他骨質疏鬆症療法失敗或無法耐受其他骨質疏鬆症療法之病患。該藥與人體內保骨素的作用機轉相類似,可以抑制蝕骨細胞形成、作用與存活,為台灣首支「類保骨素骨鬆針」,僅需半年皮下注射一次,在為期三年的大型臨床試驗中,降低68%的脊椎骨折風險,提高9.2%的腰椎骨密度,進一步追蹤至五年發現,腰椎骨密度可增加至13.7%。衛生署核准的這款注射液用於停經後婦女之骨質疏鬆症治療,保護停經婦女免於骨折威脅,讓骨鬆治療出現新曙光,可彌補停經婦女體內不足的保骨素,近一步保護骨骼、降低蝕骨細胞對骨骼的侵害。骨質疏鬆起因於人體蝕骨細胞的作用大於成骨細胞的作用,自90年代中期,研究發現「保骨素(OPG, osteoprotegerin)」是抑制蝕骨細胞作用的一個重要因子。保骨素是人體的一種天然蛋白質,它可以抑制蝕骨細胞的形成、活化與作用,50歲以上婦女因為體內雌激素下降,造成保骨素分泌不足,於是蝕骨細胞過度活化,骨質開始流失,骨質疏鬆後造成骨折的危險增加。過去骨質疏鬆的治療並沒有辦法改善保骨素不足的問題,這款注射液上市,以類似保骨素的作用方式有效治療骨質疏鬆,降低骨鬆骨折的風險。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表示,台灣婦女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 ,50歲以上停經婦女更是骨鬆高危險群,骨鬆會提高脊椎骨折以及髖骨骨折的風險,嚴重者只要稍有外力撞擊就有可能隨時骨折。一但發生過骨折,發生二次骨折的機率,比其它未曾發生過骨折的人高出4至5倍。衛生署核准的這款注射液打破傳統骨鬆治療藥物的瓶頸,仿效人體保骨素作用,抑制蝕骨細胞形成與活化,有效治療骨質疏鬆,人體內單株抗體的代謝,並不需要經由肝臟或腎臟,也使這些特殊族群的用藥多了一個選擇。每半年透過皮下注射施打一次,用藥方便,目前為自費使用。黃兆山醫師呼籲,許多骨鬆患者都是骨折後才知道自己有骨鬆問題,一旦骨折,半數以上的患者長期就得依賴旁人照顧,不僅需要負擔龐大的醫療費用,骨折引起之致死率更高達20%,跟晚期乳癌相當,提醒女性一定要定期到醫院做骨密度檢測,除了日常營養多補充鈣質、喝牛奶之外,一定積極接受骨鬆治療,才能避免骨折的發生,保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喝啤酒不一定傷身! 研究:適量飲用能勇健骨頭

喝啤酒不一定傷身! 研究:適量飲用能勇健骨頭#骨質疏鬆

大眾普遍認為「喝酒傷身」的觀念可能要有所改變,根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適量飲用啤酒,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另外,富含鐵質的紅酒,則具補血活血暖身功效,因此酒對女性而言非完全有害。鈣質對骨骼成長發育與強健是不可或缺的成份,但能刺激成骨細胞DNA合成的矽,在骨骼形成與鈣化過程扮演重要角色,不僅能促進鈣在基質中的沉澱,增加骨質密度,也有助於新骨生長,具生物活性的矽,還能治療各類由骨骼、關節所造成的疾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也提出,矽以可溶性orthosilicic酸形式存在啤酒中,生物利用度約為50%,也就是有一半可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機會。另外,大麥和啤酒花中富含食用矽,但經釀造後剩餘的量是否足夠能預防骨質疏鬆,仍有疑慮。食品科學家Charles Bamforth和Troy Casey調查超過100種市售啤酒,發現頗受美國人喜愛的印度淡啤酒(IPA,Indian Pale Ale),擁有高含量的矽,其次是色澤較淡的啤酒,無酒精啤酒則含矽量最少。

曬太陽、多運動 預防骨質疏鬆

曬太陽、多運動 預防骨質疏鬆#骨質疏鬆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指出,女性的臉部和頸部如果皺紋多,就會因骨質密度流失而導致骨折的機率就會比較高;要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可說是重要課題。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指出,曬太陽、運動加上足夠的鈣質,是預防骨質疏鬆的不二法門。根據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報告指出,人一生當中,60歲上老人骨折機率,男性為29%,女性則為50%,但隨著年齡成長,男性骨鬆以及骨折的機率不斷上升,所以男女都必須注意骨質疏鬆症。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表示,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強調,青少年時期為骨骼大小與密度不斷增長的關鍵期,因此這個時期若能多運動,多吃富含鈣質食物,包括乳製品、小魚乾等,可增加骨質量達10%。此外,維他命D3可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症,維他命D3的來源有陽光與食物;維他命D3含量較高的食物有牛奶、沙丁魚、鱈魚等。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指出,多做運動也可預防骨質疏鬆,如跑步、健走、球類運動等,「當肌肉量增加時,骨質量也隨之增加,也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別再漏了!防堵骨質疏鬆 從生活好習慣與正確補充營養素開始

別再漏了!防堵骨質疏鬆 從生活好習慣與正確補充營養素開始#骨質疏鬆

我國骨質疏鬆人口普遍,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發現,45~54歲民眾中有8%自述經醫師診斷患有骨質疏鬆,55歲以上有16%,65歲以上則達21%。患有骨質疏鬆的比例不只隨著年齡增加而愈高,更年期以後的女性又比同齡男性高,如55~64歲女性中24%有骨質疏鬆、男性為7.8%,65歲以上女性為31%、男性為12.6%。骨質疏鬆會對我們生活帶來什麼影響?所謂骨質疏鬆,即骨質中因為鈣的流失,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得脆弱,支撐力減低,以致發生骨折的風險增加。依臨床統計,65歲以上婦女,每5人中有1人發生脊椎骨折,其死亡率是同齡健康婦女的9倍;另外,女性發生髖關節骨折也是男人的4倍,若因此導致臥床,又外加合併尿路發炎感染、肺部發炎,長期下來使免疫力下降,將威脅生命健康。防治骨質疏鬆先掌握骨質密度骨質疏鬆最令人畏懼的是,初期多半沒有徵兆,因此經常被忽略;等到我們出現彎腰駝背、腰酸背痛,或是突發性之骨折引起劇痛,往往已錯失補救骨本的關鍵時機!由此,我們應適時透過骨質密度檢測以確保骨骼的健康狀況,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婦女更應每年檢測一次,以提前防治骨質疏鬆。目前國內廣被醫療院所運用於檢測骨質密度的儀器有:超音波、X光、電腦斷層等,其中雙能量X光吸收骨密度儀(DXA)為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精密骨質檢測儀器,更能早期檢測出單位面積骨質,確實了解是否有骨質疏鬆的問題。 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哪些?身體老化:人自30歲以後逐漸老化,骨頭慢慢疏鬆、空洞,大多起因於內分泌失調造成骨頭代謝異常。女性荷爾蒙減少:女性步入更年期以後,因為體內建構及維持骨骼所需的雌激素降低,使得骨質流失速度加速。缺乏鈣質及其他重要營養素:長期飲食不均衡,使得維持骨骼健康的鈣質、維生素D及其他巨量元素不足。內分泌疾病:由於甲狀腺機能亢進、庫欣氏症影響內分泌失調進而造成鈣質流失,如未及時介入治療,將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使用藥物:如長期使用類固醇、抗癲癇藥、甲狀腺素等,導致骨質大量流失。運動不足: 缺乏運動致使肌力不足,無法提供骨骼健全的保護。日曬不足:充足的陽光可以增加維生素D的生成,幫助鈣質吸收。家族遺傳及其他風險因子:根據研究統計,如果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的病史,較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一身好骨頭從生活好習慣養成飲食均衡:平日著重鈣質及維生素D之補充,可加強深綠色蔬菜、肉類、牛奶、豆類、核果等,讓體內有足夠的微生素K、B6、B12、磷和蛋白質,以促進鈣的吸收與骨骼礦化作用。適度的運動與陽光照射:藉此增加肌力以保護骨骼健康,如健走、慢跑、或騎腳踏車。正常的生活習慣:維持正常作息以及正常飲食,並且少抽煙、少喝酒、少喝咖啡等。其他藥物補充:每人體質與病史狀況不同,應向醫療專業人員諮詢建議,正確服用營養補充品,以避免不當使用而無法達到預期防治效果。選購營養品時常見營養成分如在專業醫師的建議下,需要積極從保健食品攝取骨骼保健所需的養分,常見營養素如下簡述:鈣 Calcium、鎂 Magnesium:構成牙齒和骨骼的主要成分,均能維持心臟、肌肉正常收縮及神經的感應性,同時維持骨骼及牙齒的健康。維生素D:幫助或促進鈣、磷的吸收之外,能幫助骨骼及牙齒的生長發育、維持血鈣的正常濃度、神經與肌肉生理的正常,並加強骨骼鈣化(calcification)。大豆異黃酮:補充婦女停經而急速減少的雌激素,減緩更年期症狀;重要的是能支持健康的骨質密度,抑制骨中鈣質的流失,並達到荷爾蒙平衡、減少血脂肪。認識骨質生長所需的營養素,為骨骼保健加分當您目光來回游移在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苦惱著如何抉擇,不妨認識骨骼生長所需的營養素,多一分瞭解就能多一分保護:Minerals礦物質:是骨質生長代謝的重要元素,這些礦物質在骨質中需維持一定平衡比例,包括鈣、磷、鎂、硼、氟、硒、鐵、銅、錳、鋅、碘、鉬、釩、鉻等。Type I Collagen 膠原蛋白:膠原蛋白與醣胺多醣、其他軟骨細胞提供軟骨健康營養及功能保護,而軟骨則保護骨頭避免磨損。一旦缺乏膠原蛋白,便會使關節受力時加速骨頭磨損。Glycosaminoglycans醣胺多醣:骨組織中重要的胺基酸成分,是軟骨間質中不可或缺的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之主成分,可以促進體內蛋白多糖以及膠原蛋白的製造,補充關節滑液,並提供受傷後關節恢復健康軟骨組織所必須的材料。Bone-derived Growth Factors 骨質生長因子:骨細胞會製造許多生長因子,存在於骨組織及間質細胞中,是調節骨質生長及代謝重要的蛋白質成分。Bone Amino Acids 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而蛋白質是維持骨骼健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Chondroitin Sulfate 軟骨素:是人體內一種自然物質,具有刺激關鍵部位軟骨再生的作用。軟骨素能吸引各種營養素和水分輸入軟骨組織和阻止對關節有害的酵素運作,達到保護關節的目的。Organic Factors 其他有機成分:協助鈣質吸收及骨質生長 最後,再次提醒您,由於每人體質、健康狀況以及家族病史不同,請在專業醫師或藥師建議下使用藥物與保健食品。

Menu